《高级英语2》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ofAdvancedEnglish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120023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0(24/3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1.6/2.4)学分:4;开课学期:第6学期1.课程性质《高级英语2》是英语(师范)专业高年级阶段的核心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期待和热爱。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通过各种体裁篇章的学习,能够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写作风格,掌握并学会使用教材中经典篇章中的相关的词句,掌握各种修辞和文体知识,全面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品味和鉴赏语篇:(2)通过不同题材篇章的学习,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学会理解、尊重、包容他人及不同文化,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3)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有效利用语言开展高阶思维活动,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恰当地进行沟通、合作及交际互动。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支撑强度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值)M2.2具有正确的教师观正确理解教师课程目标2教育情怀(0. 12)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3.1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学科学科素养课程目标1H知识与技能,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级英语 2》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Advanced English 2)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120023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0(24/3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1.6 /2.4)学分:4;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1.课程性质 《高级英语 2》是英语(师范)专业高年级阶段的核心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 题材和体裁的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名家作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期待和热爱。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各种体裁篇章的学习,能够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写作风格,掌握 并学会使用教材中经典篇章中的相关的词句,掌握各种修辞和文体知识,全面提升英语综合 运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品味和鉴赏语篇; (2)通过不同题材篇章的学习,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学会理解、尊重、包容他人及不 同文化,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 (3)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有效利用语言开 展高阶思维活动,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恰当地进行沟通、合作及交际互动。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 业 要 求 指 标 点 课程目标 支 撑 强 度 (权重值) 教育情怀 2.2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 正确理解教师 工作的意义与专业性。 课程目标2 M (0.12) 学科素养 3.1 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学科 知识与技能,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1 H
0.62=(0.56+0.06)7.1了解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批判性M学会反思思维方法,学会判断、自主分析、创新解决课程目标30. 20=问题。(0.14+0.06)8.1在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中,能够积极主M沟通合作动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和交流学习、实践经课程目标4(0. 06)验。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英语(师范)专业。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内容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Unit 11486the USSRUnit 2148But What's a Dictionary For?66Unit 31610No Signposts in the Sea61610Unit 4Ships in the Desert5.课程教学自的与要求通过复杂篇章学习,学生能够扩展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不同体裁及题材的文章,能够掌握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了解修辞与文体知识;扩充世界知识和社会知识,丰富人文底蕴。除丰富知识储备外,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及篇章组织能力;提高篇章鉴赏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提高人文素养及理解社会、理解世界的能力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胸怀育人的素养。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高级英语1》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综合语言能力及思辨类课程,本课程是基础阶段语言类课程的延伸。《高级英语1》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高年级阶段写作、翻译、文化、文学等课程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是这些课程的基础
0.62=(0.56+0.06) 学会反思 7.1 了解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批判性 思维方法,学会判断、自主分析、创新解决 问题。 课程目标3 M 0.20= (0.14+0.06) 沟通合作 8.1 在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中,能够积极主 动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和交流学习、实践经 验。 课程目标4 M (0.06) 4. 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英语(师范)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5.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复杂篇章学习,学生能够扩展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不同体 裁及题材的文章,能够掌握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了解修辞与文体知识;扩充世界知识 和社会知识,丰富人文底蕴。除丰富知识储备外,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 力及篇章组织能力;提高篇章鉴赏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在提高人文素养及理解社会、理解世界的能力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对 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胸怀育人的素养。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高级英语 1》课程为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综合语言能力及思辨类课程,本课程 是基础阶段语言类课程的延伸。《高级英语 1》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高年级阶 段写作、翻译、文化、文学等课程相辅相成、融会贯通,是这些课程的基础。 章次 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Unit 1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14 8 6 Unit 2 But What’s a Dictionary For? 14 8 6 Unit 3 No Signposts in the Sea 16 10 6 Unit 4 Ships in the Desert 16 10 6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一册重排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张汉熙王立礼.高级英语(第1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梅仁毅,王立礼::高级英语教师用书(第1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ChinaDaily及其他与课文相关课外学习材料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成绩具体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构成:(1)小组合作探究:占20%:(课程目标4)(2)平时书面作业:占20%(课程目标3)(3)平时测试:占20%:(课程目标1)(4)专题讨论与分析报告:占40%:(课程目标2)10.成绩评定方法笔试相关试题:70%,平时成绩:30%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占分比例%占分比例%课程目标8020课程目标1分目标达成度=040课程目标20.7×分目标试题平均成绩+0.3×分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 张汉熙 王立礼.高级英语(修订本)第一册重排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10. (2)张汉熙 王立礼.高级英语(第 1 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梅仁毅,王立礼. 高级英语教师用书(第 1 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China Daily 及其他与课文相关课外学习材料. 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成绩具体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 30% +期末考 试成绩 70%。 平时成绩构成: (1)小组合作探究:占 20%;(课程目标 4) (2)平时书面作业;占 20% (课程目标 3) (3)平时测试:占 20%;(课程目标 1) (4)专题讨论与分析报告:占 40%;(课程目标 2) 10.成绩评定方法 笔试相关试题:70%,平时成绩:30% 评定方式 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 占分比例% 平时成绩 占分比例%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1 80 20 分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 2 0 40 0.7×分目标试题平均成绩+0.3×分
20课程目标320目标成绩/分目标总成绩020课程目标411.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70-7990-10080-8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基本能够辨基本能够辨能够较好地不能识别语篇能够很好地辨辨识和分析识和分析不识和分析一的类型和结识和分析不同不同篇章体同篇章体裁般难度篇章构,不能很好篇章体裁的文裁的文体特的文体特体裁的文体地理解、分析体特征;能够课程目标1:通征;能够较为征;基本能特征;基本能不同语篇传递正确理解、分过各种体裁篇章正确地理解、够识别语篇够识别语篇的信息、意义的学习,能够掌析不同语篇传分析不同语的意图、语意图,基本能和情感态度;握不同文体的语递的信息、意篇传递的信篇中的内容够识别语篇不能识别语篇言表达特点和写义和情感态息、意义和情要点和相应中的内容要中所使用的修作风格,掌握并度;能够正确感态度;能够支撑论据,点和相应的辞方法并理解学会使用教材中识别语篇中使较为正确地基本能够辨支撑论据,基其意义;不能经典篇章中的相用的修辞方法识别语篇中析语篇中的本能够识别正确理解词、关的词句,掌握并理解其意使用的修辞主要事实和语篇中的主句所表达的意各种修辞和文体义;能识别语方法并理解观点间的主要事实和观思及含义;不知识,全面提升法结构在组织其意义,个别点间的主要要逻辑关能使用恰当的英语综合运用能语篇中的作复杂之处出系;能较为逻辑关系:能力,学会从不同语言表达个人用;能够正确角度品味和鉴赏现错误;能够正确地识别识别熟悉的思想或观点。理解词、句所语篇。较好能识别常用修辞方修辞方法并表达的意思及语法结构在法并理解其理解其意义;含义;能够选组织语篇中意义;多数基本能够正择恰当的语言的作用;能够确理解词、句情况下能够表达个人思想较正确地理正确理解所表达的意
课程目标 3 20 20 目标成绩/分目标总成绩 课程目标 4 0 20 11.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 0-100 8 0-89 7 0-79 6 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通 过各种体裁篇章 的学习,能够掌 握不同文体的语 言表达特点和写 作风格,掌握并 学会使用教材中 经典篇章中的相 关的词句,掌握 各种修辞和文体 知识,全面提升 英语综合运用能 力,学会从不同 角度品味和鉴赏 语篇。 能够很好地辨 识和分析不同 篇章体裁的文 体特征;能够 正确理解、分 析不同语篇传 递的信息、意 义和情感态 度;能够正确 识别语篇中使 用的修辞方法 并理解其意 义;能识别语 法结构在组织 语篇中的作 用;能够正确 理解词、句所 表达的意思及 含义;能够选 择恰当的语言 表达个人思想 能够较好地 辨识和分析 不同篇章体 裁的文体特 征;能够较为 正确地理解、 分析不同语 篇传递的信 息、意义和情 感态度;能够 较为正确地 识别语篇中 使用的修辞 方法并理解 其意义,个别 复杂之处出 现错误;能够 较好能识别 语法结构在 组织语篇中 的作用;能够 较正确地理 基本能够辨 识和分析不 同篇章体裁 的文体特 征;基本能 够识别语篇 的意图、语 篇中的内容 要点和相应 支撑论据, 基本能够辨 析语篇中的 主要事实和 观点间的主 要逻辑关 系;能较为 正确地识别 常用修辞方 法并理解其 意义;多数 情况下能够 正确理解 基本能够辨 识和分析一 般难度篇章 体裁的文体 特征;基本能 够识别语篇 意图,基本能 够识别语篇 中的内容要 点和相应的 支撑论据,基 本能够识别 语篇中的主 要事实和观 点间的主要 逻辑关系;能 识别熟悉的 修辞方法并 理解其意义; 基本能够正 确理解词、句 所表达的意 不能识别语篇 的类型和结 构,不能很好 地理解、分析 不同语篇传递 的信息、意义 和情感态度; 不能识别语篇 中所使用的修 辞方法并理解 其意义;不能 正确理解词、 句所表达的意 思及含义;不 能使用恰当的 语言表达个人 思想或观点
或观点。解词、句所表词、句所表思及含义;基达的意思及达的意思及本能够使用含义;能够选含义;基本语言表达个择恰当的语能够选择恰人思想或观言表达个人当的语言表点,但表达错思想或观点,达个人思想误较多。偶尔在复杂或观点,对之处表达不复杂观点表清楚。达不清楚。能够较好分基本能够分不能有效分析能够很好地分基本能够分析鉴别文化析鉴别一般鉴别文化现象析鉴别文化现析鉴别文化课程目标2:通现象所反映难度篇章中所反映的文化象所反映的文现象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过不同题材篇内涵、人文素的文化现象化内涵、人文的文化内人文素养。在章的学习,能够所反映的文养。在阐释表素养;在阐释涵、人文素阐释表达观达观点中不能化内涵、人文」提高人文素养,表达观点中很养。在阐释点中较好体素养。在阐释体现对教师工好体现对教师学会理解、尊表达观点中现对教师工作意义的认同表达观点中工作意义的强重、包容他人及能够体现对作意义的较基本体现对及对学生人格烈认同及对学教师工作意不同文化,认同强烈的认同的尊重。教师工作意生人格的尊义的认同及及对学生人教师工作的意义的认同及重。对学生人格格的尊重。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的尊重。能够很好地根能够较好地基本能够根基本能够根不能理解教材课程目标3:能据语篇中的事根据语篇中据语篇中的据一般难度经典篇章的重够理解、分析和实进行逻辑推的事实进行事实进行逻语篇中的事点词句,不能评价语篇所承载理,辨别、推逻辑推理,较辑推理,基实进行逻辑透过语言表层的观点、态度、测语篇中的隐好地辨别、推本能够辨推理,基本能意义理解深层情感和意图,有含观点,阐释测语篇中的别、推测语够辨别、推测含义。和正确评价篇隐含观点,较篇中的隐含一般难度语效利用语言开展章反映的情好地阐释和观点,基本篇中的隐含高阶思维活动
或观点。 解词、句所表 达的意思及 含义;能够选 择恰当的语 言表达个人 思想或观点, 偶尔在复杂 之处表达不 清楚。 词、句所表 达的意思及 含义;基本 能够选择恰 当的语言表 达个人思想 或观点,对 复杂观点表 达不清楚。 思及含义;基 本能够使用 语言表达个 人思想或观 点,但表达错 误较多。 课程目标 2:通 过不同题材篇 章的学习,能够 提高人文素养, 学会理解、尊 重、包容他人及 不同文化,认同 教师工作的意 义。 能够很好地分 析鉴别文化现 象所反映的文 化内涵、人文 素养;在阐释 表达观点中很 好体现对教师 工作意义的强 烈认同及对学 生人格的尊 重。 能够较好分 析鉴别文化 现象所反映 的文化内涵、 人文素养。在 阐释表达观 点中较好体 现对教师工 作意义的较 强烈的认同 及对学生人 格的尊重。 基本能够分 析鉴别文化 现象所反映 的文化内 涵、人文素 养。在阐释 表达观点中 能够体现对 教师工作意 义的认同及 对学生人格 的尊重。 基本能够分 析鉴别一般 难度篇章中 的文化现象 所反映的文 化内涵、人文 素养。在阐释 表达观点中 基本体现对 教师工作意 义的认同及 对学生人格 的尊重。 不能有效分析 鉴别文化现象 所反映的文化 内涵、人文素 养。在阐释表 达观点中不能 体现对教师工 作意义的认同 及对学生人格 的尊重。 课程目标 3:能 够理解、分析和 评价语篇所承载 的观点、态度、 情感和意图,有 效利用语言开展 高阶思维活动, 能够很好地根 据语篇中的事 实进行逻辑推 理,辨别、推 测语篇中的隐 含观点,阐释 和正确评价篇 章反映的情 能够较好地 根据语篇中 的事实进行 逻辑推理,较 好地辨别、推 测语篇中的 隐含观点,较 好地阐释和 基本能够根 据语篇中的 事实进行逻 辑推理,基 本能够辨 别、推测语 篇中的隐含 观点,基本 基本能够根 据一般难度 语篇中的事 实进行逻辑 推理,基本能 够辨别、推测 一般难度语 篇中的隐含 不能理解教材 经典篇章的重 点词句,不能 透过语言表层 意义理解深层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