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口2.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第 四 讲
S2.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2.3.1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定义:砂土液化(地基土液化)饱和松散的砂士或粉士(不含黄士),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其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士液化或地基王液化。1964年美国Aiaska和日本新地震中大量出现唐山地震时,严重液化地区喷水高度可达8米,厂房沉降可达1米。天津地震时,海河故道及新近沉积土地区有近3000个喷水冒砂口成群出现,一般冒砂量0.1-1立方米,最多可达5立方来。有时地面运动停止后,喷水现象可持续30分钟。液化的宏观标志是在地表出现喷砂冒水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地基承 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 土液化。1964年美国Alaska和日本新澙地震中大量出现。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定义:砂土液化(地基土液化) 液化的宏观标志是在地表出现喷砂冒水 唐山地震时,严重液化地 区喷水高度可达8米,厂房沉 降可达1米。 天津地震时,海河故道 及新近沉积土地区有近3000 个喷水冒砂口成群出现,一 般冒砂量0.1-1立方米,最多 可达5立方米。有时地面运动 停止后,喷水现象可持续30 分钟
砂土液化机理地震饱和砂士、粉土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S颗粒间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颗粒结构趋于压密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孔隙水压力=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应力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形成液化现象>土的抗剪强度t-=otgp=(o-u)tgd砂土内摩擦力t,=otgp+c=-(o-u)tgp+c粘性土粘聚力内摩擦力
砂土液化机理 地震 饱和砂土、粉土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 颗粒结构趋于压密 颗粒间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 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 孔隙水压力 = 土颗粒所受到的总的正压应力 土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 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 形成液化现象 ➢ 土的抗剪强度 粘性土 t f = σtg = ( − )t g 砂土 内摩擦力 t f =t g + c = ( − )t g + c 内摩擦 力 粘聚力
砂土液化的危害(图)南投埔里镇民富一街路面因土壤液化而导致开裂及下陷彰化县社头乡三幢三层楼透天住宅中间一幢有地下室,前后二幢皆无液化使前后两幢相对下沉40~70cm图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里氏规模达7.3级的大地震
彰化县社头乡三幢三层楼透天住宅, 中间一幢有地下室,前后二幢皆无, 液化使前后两幢相对下沉40~70cm 南投埔里镇民富一街路面因土 壤液化而导致开裂及下陷 砂土液化的危害(图) 图 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位于台 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里氏规模达7.3级的大地震
砂土液化的危害(图)南投市公所社会科办公大楼前液化喷沙现象之大草坪产生士壤液化情形图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里氏规模达7.3级的大地震
南投市公所社会科办公大楼前 之大草坪产生土壤液化情形 砂土液化的危害(图) 液化喷沙现象 图 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位于台 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里氏规模达7.3级的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