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蓝味绿 绿味蓝 红红橙橙橙橙橙黄黄黄黄黄绿绿绿绿绿蓝蓝蓝蓝蓝紫紫紫紫紫 喜玉潺醬導幕粟酱 蓝味紫 紫味红 绿味黄 蓝味绿 蓝味紫 紫味蓝 紫味红 红味橙 蓝味绿 紫味蓝 蓝味紫 红 紫味红 橙 红味橙 黄 橙味黄 蓝 紫味蓝 紫 红味紫 橙味红 黄味橙 红橙黄绿紫红橙黄绿蓝 橙味黄 黄味绿 红味紫 橙味红 黄味橙 绿味黄 黄味绿 绿味蓝 灰色的背景上,如果注视白色(或黑色)方块,迅速抽去白色(或黑色)方块,灰底上 上将呈现较暗(或较亮)的方块 视觉负后像的干扰常常使我们在判断颜色时发生困难。例如,初学色彩者在练习看色时, 长时间的色彩刺激会引起视觉疲劳而产生后像,感受色彩的灵敏度不断降低,色彩分辨能力 迅速下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注意观察与看色的节奏,避免视觉疲劳。 同时对比 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例如 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 味,在黄底上呈紫灰味。 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 于橙,紫倾向于蓝。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 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 色彩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 律归纳如下
红 绿 蓝味绿 红 蓝 绿味蓝 红 紫 蓝味紫 橙 红 紫味红 橙 黄 绿味黄 橙 绿 蓝味绿 橙 紫 蓝味紫 橙 蓝 紫味蓝 黄 红 紫味红 黄 橙 红味橙 黄 绿 蓝味绿 黄 蓝 紫味蓝 黄 紫 蓝味紫 绿 红 紫味红 绿 橙 红味橙 绿 黄 橙味黄 绿 蓝 紫味蓝 绿 紫 红味紫 蓝 红 橙味红 蓝 橙 黄味橙 蓝 黄 橙味黄 蓝 绿 黄味绿 蓝 紫 红味紫 紫 红 橙味红 紫 橙 黄味橙 紫 黄 绿味黄 紫 绿 黄味绿 紫 蓝 绿味蓝 灰色的背景上,如果注视白色(或黑色)方块,迅速抽去白色(或黑色)方块,灰底上 上将呈现较暗(或较亮)的方块。 视觉负后像的干扰常常使我们在判断颜色时发生困难。例如,初学色彩者在练习看色时, 长时间的色彩刺激会引起视觉疲劳而产生后像,感受色彩的灵敏度不断降低,色彩分辨能力 迅速下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注意观察与看色的节奏,避免视觉疲劳。 同时对比 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例如: 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 味,在黄底上呈紫灰味。 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 于橙,紫倾向于蓝。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 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 色彩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 律归纳如下:
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 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 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 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 (1)提高对比色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 (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 (3)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 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 (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 (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 (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 例如:橙色底上配青灰能强化同时对比作用;而橙色底上配黄灰就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 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 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 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 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 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 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和气 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 "补色平衡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根据视觉色彩互补平衡的原理,医院手术 室、手术台、外科医生护士的衣服一般都采用绿色,这不仅因为绿色是中性的温和之色,更 重要的是绿色能减轻外科医生因手术中长时间受到鲜红血液的刺激引起的视觉疲劳,避免发 生视觉残像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色彩表示体系 色彩表示体系有 Ostwald、 Munsell和CIE、日本色彩研究所等四种,皆是以三个数字或记 号来表色。这三种方式,适用于染色物、涂装物、陶磁物等类均一表面色的物品,但不能表 现透明、半透明的颜色。 奧斯特瓦尔德体系 奥斯特瓦尔德( Ostwald)体系:奥斯华德色相以8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3色, 共24色相,明度阶段由白到黑,以a、C、e、g、i、、n、p记号表示,所有色彩均为C纯 色量+W白色量+B黑色量=100。并以无彩色阶段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每边长依黑 白量渐变化排成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由于奥斯华德表色系的秩序严密,是配色时 极方便的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52),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因创立了以其本人为名字的表色 空间,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该颜色体系包括颜色立体模型(如图3-1所示)和颜色图册及 说明书
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 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 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 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 (1)提高对比色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 (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 (3)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 (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 (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 (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 (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 例如:橙色底上配青灰能强化同时对比作用;而橙色底上配黄灰就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 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 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 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 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 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 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和气 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 段。 “补色平衡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根据视觉色彩互补平衡的原理,医院手术 室、手术台、外科医生护士的衣服一般都采用绿色,这不仅因为绿色是中性的温和之色,更 重要的是绿色能减轻外科医生因手术中长时间受到鲜红血液的刺激引起的视觉疲劳,避免发 生视觉残像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色彩表示体系 色彩表示体系有 Ostwald、Munsell 和 CIE、日本色彩研究所等四种,皆是以三个数字或记 号来表色。这三种方式,适用于染色物、涂装物、陶磁物等类均一表面色的物品,但不能表 现透明、半透明的颜色。 奥斯特瓦尔德体系 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体系:奥斯华德色相以 8 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 3 色, 共 24 色相,明度阶段由白到黑,以 a、c、e、g、i、l、n、p 记号表示,所有色彩均为 C 纯 色量+W 白色量+B 黑色量=100。并以无彩色阶段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每边长依黑 白量渐变化排成 8 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由于奥斯华德表色系的秩序严密,是配色时 极方便的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52),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因创立了以其本人为名字的表色 空间,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该颜色体系包括颜色立体模型(如图 3-1 所示)和颜色图册及 说明书
图3-1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颜色立体 奧斯特瓦尔德颜色体系的基本色相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个主要色 相,每个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从1号排列到24号 图3-2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 奥斯瓦尔德的全部色块都是由纯色与适量的白黑混合而成,其关系为”白量W+黑 量B十纯色量C=100″。消色系统的明度分为8个梯级,附以a、C、e、g、i、l、n、p的 记号。a表示最明亮的色标白,p表示最暗的色标黑,其间有6个阶段的灰色。这些消色色 调所包含的白和黑的量是根据光的等比级数增减的,明度是以眼睛可以感到的等差级数增减 决定的。 记号 a c e g iI n p 白量89563522148.95.63. 黑量1144657886919944965 表:奥斯瓦尔德的白黑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色标的白(a)比理想的白色含有11%的黑量:而作为色标的黑 (p)则比理想的黑含有35%的白。并且还有如下关系: 将分级的数字代入则得 从这种明度分级的方法即可看出并不是按照视觉特征来分级的,这是该系统的一大缺 点 把这个明度阶梯作为垂直轴,并作成以此为边长的正三角形,在其顶点配以各色的纯色 色标,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色相三角形。 图3-3奥斯特瓦尔德等色相三角形 奧斯瓦尔德颜色系统共包括24个等色相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共分为28个菱形,每个 菱形都附以记号,用来表示该色标所含白与黑的量。 例如某纯色色标为nc,n是含白量56%,C是含黑量44%,则其中所包含的纯色量为: 100-(5.6+44)=50.4% 再如纯色色标为pa,p含白量为35%,a含黑量11%,所以含纯色量为: 11)=85.5% 这样作成的24个等色相三色形,以消色轴为中心,回转三角形时成为一复圆锥体,也 就是奥斯瓦尔德颜色立体 奧斯特瓦尔德色系通俗易懂,它给调配使用色彩的人提供了有益的指示。在做色彩构成 练习中的纯度推移时,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色相三角形不啻可以视为一种配方的指导,此外, 色相三角形的统一性也为色彩搭配特性显示了清晰的规律性变化 奧斯特瓦尔德色系的缺陷在于等色相三角形的建立限制了颜色的数量,如果又发现了新 的、更饱和的颜色,则在图上就难以表现出来。另外,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是某一饱和 色与黑和白的混合色,黑和白的色度坐标在理论上应该是不变的。则同一等色相三角形上的 颜色都有相同的主波长,而只是饱和度不同而已,这与心理颜色是不符的。目前采用混色盘 来配制同色相三角形,以弥补这一缺陷 蒙赛尔色彩体 蒙塞尔的色相分为10个,每色相再细分为10,共有100个色相,并以5为代表色相, 色相之多几乎是人类分辨色相的极限。蒙塞尔的明度共分为11阶段,N1、N2、N3.N10
图 3-1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颜色立体 奥斯特瓦尔德颜色体系的基本色相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 8 个主要色 相,每个基本色相又分为 3 个部分,组成 24 个分割的色相环,从 1 号排列到 24 号。 图 3-2 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 奥斯瓦尔德的全部色块都是由纯色与适量的白黑混合而成,其关系为“白量 W + 黑 量 B +纯色量 C=100”。消色系统的明度分为 8 个梯级,附以 a、c、e、g、i、l、n、p 的 记号。a 表示最明亮的色标白,p 表示最暗的色标黑,其间有 6 个阶段的灰色。这些消色色 调所包含的白和黑的量是根据光的等比级数增减的,明度是以眼睛可以感到的等差级数增减 决定的。 记号 a c e g i l n p 白量 89 56 35 22 14 8.9 5.6 3.5 黑量 11 44 65 78 86 91.9 94.4 96.5 表:奥斯瓦尔德的白黑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色标的白(a)比理想的白色含有 11%的黑量;而作为色标的黑 (p)则比理想的黑含有 3.5%的白。并且还有如下关系: 将分级的数字代入则得: 从这种明度分级的方法即可看出并不是按照视觉特征来分级的,这是该系统的一大缺 点。 把这个明度阶梯作为垂直轴,并作成以此为边长的正三角形,在其顶点配以各色的纯色 色标,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色相三角形。 图 3-3 奥斯特瓦尔德等色相三角形 奥斯瓦尔德颜色系统共包括 24 个等色相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共分为 28 个菱形,每个 菱形都附以记号,用来表示该色标所含白与黑的量。 例如某纯色色标为 nc,n 是含白量 5.6%,c 是含黑量 44%,则其中所包含的纯色量为: 100-(5.6+44)=50.4% 再如纯色色标为 pa,p 含白量为 3.5%,a 含黑量 11%,所以含纯色量为:100-(3.5 +11)=85.5% 这样作成的 24 个等色相三色形,以消色轴为中心,回转三角形时成为一复圆锥体,也 就是奥斯瓦尔德颜色立体。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通俗易懂,它给调配使用色彩的人提供了有益的指示。在做色彩构成 练习中的纯度推移时,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色相三角形不啻可以视为一种配方的指导,此外, 色相三角形的统一性也为色彩搭配特性显示了清晰的规律性变化。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缺陷在于等色相三角形的建立限制了颜色的数量,如果又发现了新 的、更饱和的颜色,则在图上就难以表现出来。另外,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是某一饱和 色与黑和白的混合色,黑和白的色度坐标在理论上应该是不变的。则同一等色相三角形上的 颜色都有相同的主波长,而只是饱和度不同而已,这与心理颜色是不符的。目前采用混色盘 来配制同色相三角形,以弥补这一缺陷。 蒙赛尔色彩体 蒙塞尔的色相分为 10 个,每色相再细分为 10,共有 100 个色相,并以 5 为代表色相, 色相之多几乎是人类分辨色相的极限。蒙塞尔的明度共分为 11 阶段,N1、N2、N3……N10
而彩度也因各纯色而长短不同,例如5R纯红有14阶段,而5BG只有6阶段,其表色树状 体也因而呈不规则状 蒙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颜色的方法。它是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 空间模型,把物体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以颜色的 视觉特性来制定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以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把各种表面色的特 征表示出来。目前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蒙塞尔颜色系统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 蒙塞尔颜色立体如图3-4所示,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 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蒙塞尔明度值。它将理想白色定为10,将理想黑色定为0。蒙 塞尔明度值由0-10,共分为11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图3-4蒙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 在蒙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蒙塞尔彩 度。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 彩度数值愈大。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 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 蒙塞尔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表示10种基本色。如图3-5所示,它含有5种原色:红 R)、黄(Y)、绿(G)、蓝(B)、紫(P)和5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 紫蓝(PB)、红紫(RP)。在上述10种主要色的基础上再细分为40种颜色,全图册包括40 种色相样品 图3-5蒙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 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标定的方法是先写出色相H,再写明度值V,在斜线后写彩度C。 HV/C=色相明度值/彩度 例如标号为10Y8/12的颜色:它的色相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是 8,彩度是12。这个标号还说明,该颜色比较明亮,具有较高的彩度。3YR6/5标号表示 色相在红(R)与黄红(YR)之间,偏黄红,明度是6,彩度是5。 对于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N表示,在N后标明度值V,斜线后面不写彩度。 NV/=中性色明度值/ 例如标号N5/的意义:明度值是5的灰色。 另外对于彩度低于0.3的中性色,如果需要做精确标定时,可采用下式: N/(H,C)=中性色明度值/(色相,彩度) 例如标号为N8/(Y,0.2)的颜色,该色是略带黄色明度为8的浅灰色 《蒙塞尔颜色图册》是以颜色立体的垂直剖面为一页依次列入。整个立体划分成40个 垂直剖面,图册共40页,在一页里面包括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值、不同彩度的样品。如图 3-6所示,是颜色立体5Y和5PB两种色相的垂直剖面。中央轴表示明度值等级1-9,右 侧的色相是黄(5Y)。当明度值为9时,黄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为5Y9/14,其它明 度值的黄色都达不到这一彩度。中央轴左侧的色相是紫蓝(5PB),当明度值为3时,紫蓝 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5PB3/12。 图3-6蒙塞尔颜色立体的Y一PB垂直剖面 又如图3-7所示,是明度值为5的水平剖面,在明度值为5的条件下,红色(R)的 彩度最大,黄色(Y)的彩度最小
而彩度也因各纯色而长短不同,例如 5R 纯红有 14 阶段,而 5BG 只有 6 阶段,其表色树状 体也因而呈不规则状。 蒙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颜色的方法。它是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 空间模型,把物体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以颜色的 视觉特性来制定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以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把各种表面色的特 征表示出来。目前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蒙塞尔颜色系统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 蒙塞尔颜色立体如图 3-4 所示,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 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蒙塞尔明度值。它将理想白色定为 10,将理想黑色定为 0。蒙 塞尔明度值由 0-10,共分为 11 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图 3-4 蒙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 在蒙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蒙塞尔彩 度。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 0,离开中央轴愈远, 彩度数值愈大。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 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 20。 蒙塞尔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表示 10 种基本色。如图 3-5 所示,它含有 5 种原色:红 (R)、黄(Y)、绿(G)、蓝(B)、紫(P)和 5 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 紫蓝(PB)、红紫(RP)。在上述 10 种主要色的基础上再细分为 40 种颜色,全图册包括 40 种色相样品。 图 3-5 蒙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 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标定的方法是先写出色相 H,再写明度值 V,在斜线后写彩度 C。 HV/C=色相明度值/彩度 例如标号为 10Y8/12 的颜色:它的色相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是 8,彩度是 12。这个标号还说明,该颜色比较明亮,具有较高的彩度。3YR6/5 标号表示: 色相在红(R)与黄红(YR)之间,偏黄红,明度是 6,彩度是 5。 对于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 N 表示,在 N 后标明度值 V,斜线后面不写彩度。 NV/=中性色明度值/ 例如标号 N5/的意义:明度值是 5 的灰色。 另外对于彩度低于 0.3 的中性色,如果需要做精确标定时,可采用下式: NV/(H,C)=中性色明度值/(色相,彩度) 例如标号为 N8/(Y,0.2)的颜色,该色是略带黄色明度为 8 的浅灰色。 《蒙塞尔颜色图册》是以颜色立体的垂直剖面为一页依次列入。整个立体划分成 40 个 垂直剖面,图册共 40 页,在一页里面包括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值、不同彩度的样品。如图 3-6 所示,是颜色立体 5Y 和 5PB 两种色相的垂直剖面。中央轴表示明度值等级 1-9,右 侧的色相是黄(5Y)。当明度值为 9 时,黄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为 5Y9/14,其它明 度值的黄色都达不到这一彩度。中央轴左侧的色相是紫蓝(5PB),当明度值为 3 时,紫蓝 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5PB3/12。 图 3-6 蒙塞尔颜色立体的 Y-PB 垂直剖面 又如图 3-7 所示,是明度值为 5 的水平剖面,在明度值为 5 的条件下,红色(R)的 彩度最大,黄色(Y)的彩度最小
图3-7蒙塞尔颜色立体的明度值5水平剖面 CIE表色体系 CE(国际照明委员会,法文全称为 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clairage")体系是 1931年建立的一种色彩测量国际标准,1976年修正为CEL★a★b。此体系用三个参 数,一个是亮度L( luminance),另两个是颜色分量,分别为a,代表从绿( green)到红(red) 另一个是b,代表从蓝(bue)到黄( yellow)。在电视工业中,为了配色方便,CE制定了 XYZ计色制。 PCCS色彩体系 日本色彩研究所即p,C,C,S表色系,其色相分为24个,明度则以垂直阶段为九个 由黑(1,0)到85,白(95)。彩度阶段由无彩色到纯色共10个阶段0s,15.9。日 本色研把明度和彩度的变化综合起来成为色调的变化,无彩色有5个色调:白、浅灰、中灰、 暗灰、黑,有彩色则分为鲜色调、和加白的明色调、浅色调、淡色调、以及加黑的深色调 暗色调、加灰的纯色调、浅灰调、灰色调、暗灰色调,其色票并以色调分类,很容易依色彩 感觉来使用色彩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同化与色觉守恒 色彩同化 当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围时,如果被包围的色在色相、明度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或 者两者面积对比十分悬殊,被包围之色面积很小,那么,被包围之色就会被包围之色吃掉”, 这种色彩现象称之为色彩同化。其原因是色彩对比的视觉刺激值小于视觉的可见值。例如, 在大面积浅黄色背景上配以与此色明度非常接近的浅橙色,橙色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再如 在大面积绿色背景上,配以针尖般大小的红色,虽然红绿互补,对比强烈,但是由于面积过 分细小,使眼睛难以发现红色的存在。因此,色彩构成时应恰当地调节各色之间在色相、明 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对比度,充分发挥各色的视觉作用,避免发生色彩同化效应 色觉守恒 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总或多或少地带 有主观色彩成分。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 物理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听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人们长期以来把阳 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是不可忽视的。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 彩现象为色觉守恒。例如,强光照射下的煤炭和晩间微弱光线照射下的棉花,从光学物理角 度上讲,在明度上强光照射下的煤炭的黑比弱光照射厂的棉花的白”要亮的多,然而人们 仍会固执地认为煤炭是"黑"的,棉花是"白″的,因为色彩感觉觉常常受到黑色煤炭和白色棉 花的生活色彩记忆和联想的支配。由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总是经过主观补正的世界,因此 在色彩感知过程中,要把视觉以外的知觉心理因素全部排除,只是看到纯粹色是很困难的 显然,主观色觉守恒对强光照射下的炭黑变成灰色的变化总是N视而不见"。 物体的色觉恒常与光源光谱的成分有关,在太阳光、日光灯照射下,色觉守恒性明显 在霓虹灯、水银灯、钠灯的照射下,由于其光谱成分单纯,故物体色觉恒常性就低一些。其 次,色觉恒常性与物体所处的明暗环境有关,明亮环境中色觉恒常性高,黑暗环境中色觉恒 常性低 色觉守恒性虽然具有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生物意义,但是它不能准确地感觉色彩的 物理特征。色彩顾问为看到受测对象色彩变化效果,在分析认识色彩过程中应尽量排除色觉 守恒现象的干扰。因此,色彩顾问必须经过严格的色彩训练,不断提高认识色彩和分析色彩 的能力,才能把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准确的判断出属于受测者的色彩
图 3-7 蒙塞尔颜色立体的明度值 5 水平剖面 CIE 表色体系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法文全称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clairage ”)体系是 1931 年建立的一种色彩测量国际标准,1976 年修正为 CIE L*a*b*。此体系用三个 参 数,一个是亮度 L(luminance),另两个是颜色分量,分别为 a,代表从绿(green)到红(red) , 另一个是 b,代表从蓝(blue)到黄(yellow)。在电视工业中,为了配色方便,CIE 制定了 XYZ 计色制。 PCCS 色彩体系 日本色彩研究所即 p,c,c,s 表色系,其色相分为 24 个,明度则以垂直阶段为九个, 由黑(1,0)到……8.5,白(9.5)。彩度阶段由无彩色到纯色共 10 个阶段 0s,1s……9s。日 本色研把明度和彩度的变化综合起来成为色调的变化,无彩色有 5 个色调:白、浅灰、中灰、 暗灰、黑,有彩色则分为鲜色调、和加白的明色调、浅色调、淡色调、以及加黑的深色调、 暗色调、加灰的纯色调、浅灰调、灰色调、暗灰色调,其色票并以色调分类,很容易依色彩 感觉来使用色彩。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同化与色觉守恒 色彩同化 当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围时,如果被包围的色在色相、明度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或 者两者面积对比十分悬殊,被包围之色面积很小,那么,被包围之色就会被包围之色“吃掉”, 这种色彩现象称之为色彩同化。其原因是色彩对比的视觉刺激值小于视觉的可见值。例如, 在大面积浅黄色背景上配以与此色明度非常接近的浅橙色,橙色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再如, 在大面积绿色背景上,配以针尖般大小的红色,虽然红绿互补,对比强烈,但是由于面积过 分细小,使眼睛难以发现红色的存在。因此,色彩构成时应恰当地调节各色之间在色相、明 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对比度,充分发挥各色的视觉作用,避免发生色彩同化效应。 色觉守恒 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总或多或少地带 有主观色彩成分。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 物理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听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人们长期以来把阳 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是不可忽视的。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 彩现象为色觉守恒。例如,强光照射下的煤炭和晚间微弱光线照射下的棉花,从光学物理角 度上讲,在明度上强光照射下的煤炭的“黑”比弱光照射厂的棉花的“白”要亮的多,然而人们 仍会固执地认为煤炭是“黑”的,棉花是“白”的,因为色彩感觉觉常常受到黑色煤炭和白色棉 花的生活色彩记忆和联想的支配。由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总是经过主观补正的世界,因此 在色彩感知过程中,要把视觉以外的知觉心理因素全部排除,只是看到纯粹色是很困难的。 显然,主观色觉守恒对强光照射下的炭黑变成灰色的变化总是“视而不见”。 物体的色觉恒常与光源光谱的成分有关,在太阳光、日光灯照射下,色觉守恒性明显; 在霓虹灯、水银灯、钠灯的照射下,由于其光谱成分单纯,故物体色觉恒常性就低一些。其 次,色觉恒常性与物体所处的明暗环境有关,明亮环境中色觉恒常性高,黑暗环境中色觉恒 常性低。 色觉守恒性虽然具有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生物意义,但是它不能准确地感觉色彩的 物理特征。色彩顾问为看到受测对象色彩变化效果,在分析认识色彩过程中应尽量排除色觉 守恒现象的干扰。因此,色彩顾问必须经过严格的色彩训练,不断提高认识色彩和分析色彩 的能力,才能把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准确的判断出属于受测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