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三:《印刷原理》实验指导书 《印刷原理》实验指导书
附件三:《印刷原理》实验指导书 《印刷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基本内容: 23-2 实验仪器、工具及材料: 四、实验原理 23-2 五、实验步骤: 23-3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23-4 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实验二综合性实验建立油墨转移方程.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三、实验基本内容: 23-5 四、思考题: 23-6 五、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23-6 附录一印刷适性试验机的结构、调节与使用 23-7 -印刷适性试验机简介 23-7 AC2-5型印刷适性试验机的构成 “AIC2-5”主机的功能 三、“AIC2-5”的匀墨系统 四、“AC2-5”的注墨系统 23-11 附录二印刷适性试验机主机的调节与操作 23-13 “AC25”的印刷压力测定方法 23-13 二“AIC2-5”的印刷速度标定方法 23-15 AC2-5”包衬的使用 23-18 四“AIC2-5”轮齿间的调整 23-19 五“AIC2-5”操作步骤 23-19 23-1
23-1 目 录 实验一 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23-2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3-2 二、实验基本内容:.................................................................................................. 23-2 三、实验仪器、工具及材料: ................................................................................. 23-2 四、实验原理:....................................................................................................... 23-2 五、实验步骤:....................................................................................................... 23-3 六、实验注意事项: ............................................................................................... 23-4 七、思考题:.......................................................................................................... 23-4 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 23-4 实验二 综合性实验——建立油墨转移方程................................................................ 23-5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3-5 二、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 23-5 三、实验基本内容:.................................................................................................. 23-5 四、思考题:.......................................................................................................... 23-6 五、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 23-6 附录一 印刷适性试验机的结构、调节与使用 ............................................................ 23-7 ----印刷适性试验机简介 .............................................................................................. 23-7 一、AIC2-5 型印刷适性试验机的构成...................................................................... 23-7 二、“AIC2-5”主机的功能....................................................................................... 23-8 三、“AIC2-5”的匀墨系统....................................................................................... 23-9 四、“AIC2-5”的注墨系统......................................................................................23-11 附录二 印刷适性试验机主机的调节与操作.............................................................23-13 一 “AIC2-5”的印刷压力测定方法..........................................................................23-13 二“AIC2-5”的印刷速度标定方法 ...........................................................................23-15 三“AIC2-5”包衬的使用 .........................................................................................23-18 四“AIC2-5”轮齿间的调整......................................................................................23-19 五“AIC2-5”操作步骤.............................................................................................23-19
实验一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通过在不同印刷压力条件下,用印刷适性仪打样出印刷样张,测试油 墨转移率,从而了解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要求做出油墨转移率与印刷 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实验基本内容 使用印刷适性仪模拟印刷过程,通过调节印刷适性仪的印刷压力,测量油墨 从印版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的墨量。 三、实验仪器、工具及材料: AIC2-5型印刷适性仪、匀墨器、精量注墨器、电子分析天平、调墨刀、烧 杯、玻璃板、油墨、纸张、汽油、棉花。 样条准备:纸张类型:128g或157g铜版纸 裁切尺寸:55mm×340mn 裁切数量:20条 四、实验原理: 印刷中的墨量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油墨重量,即g/m2来表示,也可以用单 位面积上油墨的体积,即mm2来表示,还可以通过计算,用墨层厚度(μm) 来表示。 印刷前印版上的墨量叫印版墨量,用ⅹ表示,印刷后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 材料表面上的墨量,叫转移墨量,用y表示 转移墨量y与印版墨量ⅹ之比,叫油墨转移率,用百分率表示,记作f,即: f=yx×100% 以x为横坐标,分别以y、f为纵坐标,便可以作出y-x、f-x曲线;分别叫 油墨转移量曲线和油墨转移率曲线。 油墨转移量用称量法进行测量。实验室测得油墨转移量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称量纸张印刷前、后重量的变化,计算油墨转移量y,此方法受测定环境的 温、湿度影响,不够稳定和精确;方法二:称量印版印刷前、后重量的变化,计 算油墨转移量y,此方法相对精确,但只适用于质地较轻、幅面较小的印版。本 23-2
23-2 实验一 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通过在不同印刷压力条件下,用印刷适性仪打样出印刷样张,测试油 墨转移率,从而了解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要求做出油墨转移率与印刷 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二、实验基本内容: 使用印刷适性仪模拟印刷过程,通过调节印刷适性仪的印刷压力,测量油墨 从印版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的墨量。 三、实验仪器、工具及材料: AIC2-5 型印刷适性仪、匀墨器、精量注墨器、电子分析天平、调墨刀、烧 杯、玻璃板、油墨、纸张、汽油、棉花。 样条准备:纸张类型:128g 或 157g 铜版纸 裁切尺寸:55mm×340mm 裁切数量:20 条 四、实验原理: 印刷中的墨量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油墨重量,即 g/ m2 来表示,也可以用单 位面积上油墨的体积,即 ml/m2 来表示,还可以通过计算,用墨层厚度(µm) 来表示。 印刷前印版上的墨量叫印版墨量,用 x 表示,印刷后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 材料表面上的墨量,叫转移墨量,用 y 表示。 转移墨量 y 与印版墨量 x 之比,叫油墨转移率,用百分率表示,记作 f,即: f = y/x×100% 以 x 为横坐标,分别以 y、f 为纵坐标,便可以作出 y-x、f-x 曲线;分别叫 油墨转移量曲线和油墨转移率曲线。 油墨转移量用称量法进行测量。实验室测得油墨转移量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一:称量纸张印刷前、后重量的变化,计算油墨转移量 y,此方法受测定环境的 温、湿度影响,不够稳定和精确;方法二:称量印版印刷前、后重量的变化,计 算油墨转移量 y,此方法相对精确,但只适用于质地较轻、幅面较小的印版。本
实验采用方法二,通过测量印版辊印刷前、后的重量变化,其差值即为油墨转移 五、实验步骤 1、开机。打开AIC2-5型印刷适性仪前显示板上的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2、印刷速度的调整。在扇形盘上将速度类型选择滑枓利“”位置,按下 主机右侧方的马达启动键并保持住,转动速度调节器来调整速度,速度数值可由 前显示板的速度表读出,本实验速度设置为匀速0.2m/s。 3、印刷压力的调整。顺时针将印刷盘合压柄转到底,放上所需的印刷盘、纸条, 将扇形盘转到起始位置,红色指示灯亮,再将合压柄反方向转到底,使印刷盘与 扇形盘接触,转动压力调节手柄将压力调到所需的量值,压力值可由标尺读出。 本实验应分别选择在不同压力下,进行打样测试,压力值分别为 50N/100N/200N/300N/500N/625N/750N/900N。 4、上墨、匀墨。根据IGT所提供的印刷盘、墨膜厚度及施墨量间关系表,计算 出要达到印刷盘墨膜厚度为3um时,匀墨器上墨量。由于本实验使用的是5cm 宽的包胶盘,根据表1可得,在匀墨器左半部加墨1.82cm3、右半部加墨1.16cm3, 可以在印刷盘上得到10um墨膜厚度,并可以上墨8次。要得到印刷盘墨膜厚度 为3um,计算方法如下 左半部加墨量:182÷10×3=0.546cm 右半部加墨量:1.16÷10×3=0.348cm3 在向匀墨器上加油墨时要使用IGT精量注墨器,上墨量可以精确到0.001l cm3。施加所需墨量时,尽可能使油墨均匀的涂在匀墨器左右单元的前滚筒上 之后合压匀墨90s,使油墨均匀分布在匀墨单元上后,将印刷盘在左单元匀墨60s 后,再移到右单元匀墨60s,便可以得到准确的油墨量。 每一次印刷完成后,印刷盘必须很好地清洗,匀墨8次以后,匀墨器滚筒及 匀墨辊都要彻底清洗干净 称量方法。使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步骤为 称量未上墨印刷盘重量→天平清零→称量上墨后印刷盘重量(x)→天平清 零→称量印刷后印刷盘重量(y) 即可得到印版墨量ⅹ值、转移墨量y值 23-3
23-3 实验采用方法二,通过测量印版辊印刷前、后的重量变化,其差值即为油墨转移 量。 五、实验步骤: 1、开机。打开 AIC2-5 型印刷适性仪前显示板上的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2、印刷速度的调整。在扇形盘上将速度类型选择滑档拨到“ ”位置,按下 主机右侧方的马达启动键并保持住,转动速度调节器来调整速度,速度数值可由 前显示板的速度表读出,本实验速度设置为匀速 0.2m/s。 3、印刷压力的调整。顺时针将印刷盘合压柄转到底,放上所需的印刷盘、纸条, 将扇形盘转到起始位置,红色指示灯亮,再将合压柄反方向转到底,使印刷盘与 扇形盘接触,转动压力调节手柄将压力调到所需的量值,压力值可由标尺读出。 本 实 验 应 分 别 选 择 在 不 同 压 力 下 , 进 行 打 样 测 试 , 压 力 值 分 别 为 : 50N/100N/200N/300N/500N/625N/750N/900N。 4、上墨、匀墨。根据 IGT 所提供的印刷盘、墨膜厚度及施墨量间关系表,计算 出要达到印刷盘墨膜厚度为 3µm 时,匀墨器上墨量。由于本实验使用的是 5cm 宽的包胶盘,根据表 1 可得,在匀墨器左半部加墨 1.82cm3、右半部加墨 1.16 cm3, 可以在印刷盘上得到 10µm 墨膜厚度,并可以上墨 8 次。要得到印刷盘墨膜厚度 为 3µm,计算方法如下: 左半部加墨量:1.82÷10×3=0.546 cm3 右半部加墨量:1.16÷10×3=0.348 cm3 在向匀墨器上加油墨时要使用 IGT 精量注墨器,上墨量可以精确到 0.001 cm3。施加所需墨量时,尽可能使油墨均匀的涂在匀墨器左右单元的前滚筒上, 之后合压匀墨 90s,使油墨均匀分布在匀墨单元上后,将印刷盘在左单元匀墨 60s 后,再移到右单元匀墨 60s,便可以得到准确的油墨量。 每一次印刷完成后,印刷盘必须很好地清洗,匀墨 8 次以后,匀墨器滚筒及 匀墨辊都要彻底清洗干净。 5、称量方法。使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步骤为: 称量未上墨印刷盘重量→天平清零→称量上墨后印刷盘重量(x)→天平清 零→称量印刷后印刷盘重量(y)。 即可得到印版墨量 x 值、转移墨量 y 值
6、试样印刷。在扇形盘上装上纸条,将扇形盘转到起始位置,红色指示灯亮, 将上墨后的印刷盘装在主机印盘辊上,逆时针转动合压柄,先按下马达按钮保持 住,待马达运转平稳后,即按下印刷按钮,保持住直至整个印刷过程完成。 将印刷盘清洗干净后,再匀墨。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相应的印刷压力,再进行称量、印刷。 **注意**:不要让溶剂滴到匀墨器驱动装置中和快速匀墨辊的轴上,每次使用润滑油润滑 驱动轴及辊轴! 表1得到10.00±0.25ban的墨膜厚度所需的墨量 左半部 印刷盘类型 右半部上墨左边增加右边增加可再上 加墨量cm加墨量cm次数|墨量cm墨量cm3墨次数 铝盘1cm宽 1.67 1.17 0.79 38 铝盘2cm宽 1.73 1.16 铝盘3.2cm宽 1.89 1.12 804082 0.72 0.02 0.79 12 铝盘5cm宽 2.06 1.07 0.82 8 包胶盘2cm宽 1.16 0.69 0.02 包胶盘32cm宽1 1.15 0.68 0.03 10 包胶盘5cm宽 1.16 8 0.61 0.04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方法,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中使用实验设备要轻拿轻放,按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注意安全。 3、仪器、设备清洗干净。 4、AIC25型印刷适性仪的使用方法见附录一、附录二。 七、思考题: 1、什么是油墨转移率曲线、油墨转移量曲线、油墨转移系数曲线? 2、印版墨量、转移墨量的各种称量方法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 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实验名称、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材料。 4、实验数据、图表及分析。 5、收获与体会
23-4 6、试样印刷。在扇形盘上装上纸条,将扇形盘转到起始位置,红色指示灯亮, 将上墨后的印刷盘装在主机印盘辊上,逆时针转动合压柄,先按下马达按钮保持 住,待马达运转平稳后,即按下印刷按钮,保持住直至整个印刷过程完成。 将印刷盘清洗干净后,再匀墨。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相应的印刷压力,再进行称量、印刷。 ***注意***:不要让溶剂滴到匀墨器驱动装置中和快速匀墨辊的轴上,每次使用润滑油润滑 驱动轴及辊轴! 表1 得到10.00±0.25ban的墨膜厚度所需的墨量 印刷盘类型 左半部 加墨量 cm 3 右半部 加墨量 cm 3 上墨 次数 左边增加 墨量 cm 3 右边增加 墨量 cm 3 可再上 墨次数 铝盘 1cm 宽 1.67 1.17 38 0.79 —— 38 铝盘 2cm 宽 1.73 1.16 20 0.72 0.02 18 铝盘 3.2cm 宽 1.89 1.12 14 0.79 —— 12 铝盘 5cm 宽 2.06 1.07 10 0.82 —— 8 包胶盘 2cm 宽 1.73 1.16 18 0.69 0.02 16 包胶盘3.2cm宽 1.80 1.15 12 0.68 0.03 10 包胶盘 5cm 宽 1.82 1.16 8 0.61 0.04 6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方法,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中使用实验设备要轻拿轻放,按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注意安全。 3、仪器、设备清洗干净。 4、AIC2-5 型印刷适性仪的使用方法见附录一、附录二。 七、思考题: 1、什么是油墨转移率曲线、油墨转移量曲线、油墨转移系数曲线? 2、印版墨量、转移墨量的各种称量方法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 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实验名称、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材料。 4、实验数据、图表及分析。 5、收获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