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拉制而成 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向 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 B.由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 D.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能够传播更远 【考点】DA:光纤通信 【难度】易 【分析】A、光导纤维是由很多的玻璃丝来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拉制玻璃丝改变的是玻璃丝的形状,是物理变化 C、光纤通信利用的是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是因为激光的频率高,在一定时间内传递信息量 D、光纤通信就是俗话说的光缆,它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 【解答】解:A、光导纤维就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氧 化物,所以A是正确的 B、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改变的是玻璃的形状,所以B是错 误的 C、光导纤维利用的是激光,因为激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所 以C是正确的 D、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好处是不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D是正确的 点评】题考査的是我们对于光纤通信的了解,光纤通信是我们现在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 需要了解 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正确 B、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但声速比光速小的多.故B不正确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C正确 D、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应该越小.故D不正确
第二十一章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拉制而成 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向 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 B.由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 D.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能够传播更远 【考点】DA:光纤通信. 【难度】易 【分析】A、光导纤维是由很多的玻璃丝来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拉制玻璃丝改变的是玻璃丝的形状,是物理变化; C、光纤通信利用的是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是因为激光的频率高,在一定时间内传递信息量 大; D、光纤通信就是俗话说的光缆,它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 【解答】解:A、光导纤维就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氧 化物,所以 A 是正确的; B、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改变的是玻璃的形状,所以 B 是错 误的; C、光导纤维利用的是激光,因为激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所 以 C 是正确的; D、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好处是不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 D 是正确的.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光纤通信的了解,光纤通信是我们现在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 需要了解. 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不正确 B、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但声速比光速小的多.故 B 不正确.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 C 正确. D、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应该越小.故 D 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 的热点 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如图为我国第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宇宙飞 船中)与家人(在北京)进行视频通话时的情境,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话时声音通过声波传播,图象通过电磁波传播 B.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光导纤维传播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D.通话时声音和图象分别通过次声波和超声波传播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E:超声波与次声波 【难度】易 【分析】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穿的信息,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 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所以据此对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于飞船在大气层以外,即有一段真空区域,所以声音是无法直接传播的 故错误 B、由于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所以通话的声音和图象不可能是通过激光传过来的,故错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波,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知道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 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的提示.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 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如图所 示),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 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 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中等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 的热点. 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如图为我国第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宇宙飞 船中)与家人(在北京)进行视频通话时的情境,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话时声音通过声波传播,图象通过电磁波传播 B.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光导纤维传播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D.通话时声音和图象分别通过次声波和超声波传播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E:超声波与次声波. 【难度】易 【分析】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穿的信息,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 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所以据此对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于飞船在大气层以外,即有一段真空区域,所以声音是无法直接传播的, 故错误; B、由于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所以通话的声音和图象不可能是通过激光传过来的,故错 误;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波,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故选 C. 【点评】知道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 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的提示.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 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如图所 示),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 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 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 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中等
【分析】此实验是“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将盖严盒盖,它的用处就是要研究 不同材料的封闭环境对手机信号接收的影响,由此分析每个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就是通过电磁波把提示传递的,所以此 选项可以达到探究目的 B、接收到信号的手机的振动可以传播到盒子表面,通过手的触摸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 所以此选项可以达到探究目的 C、声音也可以传播到盒子表面,通过声音的大小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所以此选项可以 达到探究目的; D、因为如果在两个盒上都开一个小孔,就相当于盒里盒外相通了,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 播,也就是说两个盒对电磁波都没有影响,相当于把手机放在没有遮挡的地方,所以选项D 是不可靠的 故选D 【点评】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探究不同材料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属于较难的题目. 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波不属于电磁波 D.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D1:电磁波的产生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解答】解: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正确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故B不正确 C、光波属于电磁波.故C不正确 D、手机能发岀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中招的热点. 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2009年3月1日北京时间16时13分10秒,“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 上了圆满的句号,假如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 A.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开演唱会 C.用电风扇送风 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8F: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中等 【分析】逐个分析各个选择项中提及的物理情景,结合月球与地球的不同,利用对应的物理 知识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所以到了月球上,照样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 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到了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所以声音将无法传播.故无法开演唱 会.故B错误 C、月球上没有空气,虽然电风扇可以转动,但不会有风的出现.故C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大气压,更谈不上大气压的测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在明确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没有空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分析】此实验是“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将盖严盒盖,它的用处就是要研究 不同材料的封闭环境对手机信号接收的影响,由此分析每个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就是通过电磁波把提示传递的,所以此 选项可以达到探究目的; B、接收到信号的手机的振动可以传播到盒子表面,通过手的触摸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 所以此选项可以达到探究目的; C、声音也可以传播到盒子表面,通过声音的大小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所以此选项可以 达到探究目的; D、因为如果在两个盒上都开一个小孔,就相当于盒里盒外相通了,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 播,也就是说两个盒对电磁波都没有影响,相当于把手机放在没有遮挡的地方,所以选项 D 是不可靠的; 故选 D.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探究不同材料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属于较难的题目. 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C.光波不属于电磁波 D.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D1:电磁波的产生.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解答】解: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不正确.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0×108m/s.故 B 不正确. C、光波属于电磁波.故 C 不正确. D、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中招的热点. 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2009 年 3 月 1 日北京时间 16 时 13 分 10 秒,“嫦 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 上了圆满的句号,假如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 ) A.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开演唱会 C.用电风扇送风 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8F: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中等 【分析】逐个分析各个选择项中提及的物理情景,结合月球与地球的不同,利用对应的物理 知识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所以到了月球上,照样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 A 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到了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所以声音将无法传播.故无法开演唱 会.故 B 错误. C、月球上没有空气,虽然电风扇可以转动,但不会有风的出现.故 C 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大气压,更谈不上大气压的测量.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在明确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没有空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 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 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AT:红外线 【难度】中等 【分析】生命探测仪主要是收集活人所发出的各种生命信息,废墟中的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 弱的声音信息和辐射红外线等 【解答】解:A、碳-14测定跟人体的生命特征无关,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 B、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弱的声音信息,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个波段,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 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能否正确判断活人所能发出的各种信息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如图所示为本次救灾活动中使用的收音机、卫星 电话、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有关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卫星电话发出的信息 收音机通过捕获 经数万千米路径传到 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 无线电波荻得抗 北京所需时间不足1s 电池在手电筒中是 可以在黑夜探测到埋在 A.震敕灾信息 C.消耗电能的装置 废墟下的幸存者 【考点】D6: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AT:红外线:D2:电磁波的传播:HH:电源及其 能量转化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际上是电磁波;红外探测仪的特点; 以及电源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A、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故A不符合题意 B、卫星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池在手电筒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 D、红外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废墟下的幸存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的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以及电磁波的传播和能 量的转化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2013年6月15日,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面向 全国青少年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如图所示,位于北京地面课堂内的小明同学通过大屏幕观 看太空授课直播.太空向地面传输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的载体是()
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 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 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碳﹣14 测定 B.声波探测 C.电磁波探测 D.红外线探测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AT:红外线. 【难度】中等 【分析】生命探测仪主要是收集活人所发出的各种生命信息,废墟中的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 弱的声音信息和辐射红外线等. 【解答】解:A、碳﹣14 测定跟人体的生命特征无关,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 B、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弱的声音信息,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个波段,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 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能否正确判断活人所能发出的各种信息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如图所示为本次救灾活动中使用的收音机、卫星 电话、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有关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D6: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AT:红外线;D2:电磁波的传播;HH:电源及其 能量转化.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际上是电磁波;红外探测仪的特点; 以及电源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A、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故 A 不符合题意. B、卫星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电池在手电筒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C 符合题意. D、红外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废墟下的幸存者.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的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以及电磁波的传播和能 量的转化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2013 年 6 月 15 日,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面向 全国青少年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如图所示,位于北京地面课堂内的小明同学通过大屏幕观 看太空授课直播.太空向地面传输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的载体是( )
A.超声波B.电磁波C.紫外线D.导线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 (3)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太空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 电视机将其还原.故B正确 C、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不宜用于传递 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故C错误 D、从太空向地面传递信号,折磨远的距离不可能用导线,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其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和接收 1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有关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声波和电磁波都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卫星导航、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波长无关 【解答】解 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 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 具有蓝牙同步手机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手表 通过接收手机发射的来接听电话.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 树木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传入人 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而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紫外线 D.导线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 (3)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 A 错误; B、太空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 电视机将其还原.故 B 正确; C、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不宜用于传递 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故 C 错误; D、从太空向地面传递信号,折磨远的距离不可能用导线,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其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和接收 的. 1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有关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声波和电磁波都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卫星导航、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波长无关. 【解答】解: 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A 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 C 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 二、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4 分) 1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 21 章卷 2 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 具有蓝牙同步手机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手表 通过接收手机发射的 来接听电话.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 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 传入人 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而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