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丈学常识积累卡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 种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 的大甩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zuan) 是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害行,共20,语录体文。南宋朱 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 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代表人物。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zuăn)” , 是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共20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 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重点字音积累卡 1.不亦说乎(yue) x2.人不知而不愠(yun) 3学而不思则罔(wang) 24.思而不学不殆(dai) 5默而识之(zhi) 6.诲人不倦(hu)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思而不学不殆( ) 5.默而识之( ) 6.诲人不倦( ) yuè yùn wăng dài zhì huì
文官文翻译学法积累卡 保留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等 专有名词。 2补充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询或补出省略 成分。 3.删除删掉不淠要译出的词。 4.替换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换掉古代 汉语。 5.调蕘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用语 习惯
1.保留 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等 专有名词。 2.补充 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 成分。 3.删除 删掉不需要译出的词。 4.替换 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换掉古代 汉语。 5.调整 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用语 习惯
第四则翻译示范 ④谓,称为。 子贡①问②曰:“孔文子①何以③谓④ ②补上省略③倒装,调整语序: 第成分:孔子以何,凭什么 之伩文①’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③倒装,调整语 序:以是,因此 是以③谓之文也⑤⑤“也”为语气词, 译时可删去
子贡①问②曰:“孔文子①何以③谓④ 之‘文①’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③谓之‘文’也⑤。 ” 第四则翻译示范: ②补上省略 成分:孔子 ③倒装,调整语序: 以何,凭什么 ③倒装,调整语 序:以是,因此。 ④谓,称为。 ⑤“也”为语气词, 译时可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