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 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
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 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
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③? 【注释】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此指季平子, 即季孙意如。一说,季桓子。②八佾:“佾(yi意)”, 行,列。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个 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按周礼规定 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 用四佾;士,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职,只有用四佾的 资格,但他擅自僭(jian剑。超越本分)用了天子乐 舞规格的八佾,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行为 ③“是可”句:“忍”,容忍。“孰”,疑问代词。什 说,“忍”,忍心。则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事他 都忍心做出来,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③? 【注释】① 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此指季平子, 即季孙意如。一说,季桓子。②八佾:“佾(yì意)”, 行,列。特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是八个 人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个人。按周礼规定, 天子的乐舞,才可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 用四佾;士,用二佾。按季氏的官职,只有用四佾的 资格,但他擅自僭(jiàn剑。超越本分)用了天子乐 舞规格的八佾,这是不可饶恕的越轨行为。 ③“是可”句:“忍”,容忍。“孰”,疑问代词。什么。 一说,“忍”,忍心。则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事他 都忍心做出来,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今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 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 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32】三家者①,以《雍》彻②。子曰: a相维辟 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今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 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 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3·2】三家者①,以《雍》彻②。子曰:“‘相维辟 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注释】①三家: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 孟孙氏(即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 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叔牙、季友的后裔,又称“三 桓”。在这三家中,以季孙氏势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 济的实力,所以.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多次受到孔子的 批判。②雍:《诗.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 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 唱这首诗。亦作“”。彻:同“撤”。撤除,拿掉。 ③“相维”句:《诗.周颂雍》中的句子。“相( xIang 本指.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助词, 有意义。“辟(b毕)”,本指君王。这里的“辟公”, 侯。“穆穆”,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④奚:何,怎 为什么。堂: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的庙堂
【注释】① 三家:春秋后期掌握各国政权的三家贵族: 孟孙氏(即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 之子仲庆父(亦称孟氏)、叔牙、季友的后裔,又称“三 桓”。在这三家中,以季孙氏势力最大。他们自恃有政治. 济的实力,所以. 常有越轨周礼的行为,多次受到孔子的 批判。②雍:《诗. ·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 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 唱这首诗。亦作“雝”。彻:同“撤”。撤除,拿掉。 ③ “相维”句:《诗. ·周颂·雍》中的句子。“相(xiàng向)”, 本指. 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助词,没 有意义。“辟(bì毕)”,本指君王。这里的“辟公”,指诸 侯。“穆穆”,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④奚:何,怎么, 为什么。堂:祭祀先祖或接待宾客的庙堂
【今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在桓公庙祭 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说: “[《雍》诗上说:]“.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天子才 庄严肃穆的主祭者。’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 了唱《雍》诗的仪式?”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 如乐何?” 注释】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 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 (对)…怎么样(怎么办)”。 【今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 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 如乐何?” 【注释】① 如礼何:“如. . 何”是古代常用句式, 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 (对)…… 怎么样(怎么办)”。 【今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 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 【今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在桓公庙祭 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说: “[《雍》诗上说:]‘. 助祭祀的是四方诸侯,天子才是 庄严肃穆的主祭者。’为什么在你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却用 了唱《雍》诗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