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3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 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玷污/沉淀歧路/畸形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B.强劲/劲敌澎湃/拜谒破格提拔/拨乱反正 渎职/赎罪针砭/贬值买椟还珠/案牍劳形 D.玩弄/弄堂匀称/称心水流湍急/惴惴不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赃物下马威德高望众与时俱进 B.寒暄主弦律沧海桑田 锐不可当 C.绵延座右铭恪尽职守谈笑风生 D.必竟戈壁滩不可名状世外桃源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馆 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 座 A.管辖督促指日可待 B.管制监督 屈指可数 C.管制督促屈指可数 辖监督指日可待 4将下列四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京剧用“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它用扮演的 方式, 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①这样的演出形制 从南宋时代就基本形成 ②为观众讲述一个文学化的戏剧故事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2013 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 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玷.污/沉淀. 歧.路/畸.形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B.强劲./劲.敌 澎湃./拜.谒 破格提拔./拨.乱反正 C.渎.职/赎.罪 针砭./贬.值 买椟.还珠/案牍.劳形 D. 玩弄./弄.堂 匀称./称.心 水流湍.急/惴.惴不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赃物 下马威 德高望众 与时俱进 B.寒暄 主弦律 沧海桑田 锐不可当 C.绵延 座右铭 恪尽职守 谈笑风生 D.必竟 戈壁滩 不可名状 世外桃源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 ②4 月 14 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馆 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 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 2012 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 座 。 A.管辖 督促 指日可待 B.管制 监督 屈指可数 C.管制 督促 屈指可数 D.管辖 监督 指日可待 4.将下列四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京剧用“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它用扮演的 方式, , 。 , ,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①这样的演出形制 从南宋时代就基本形成 ②为观众讲述一个文学化的戏剧故事
③通过戏剧人物音乐化的演唱和程式化的虚拟表演 ④并且一直具有极强的市场魅力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 5.古诗文默写。(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明悼念故友和物是人非的句子 是 (4)杜甫《望岳》中“ ”借登临顶峰,表现了诗人豪迈 的心胸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 借登高山之塔,表达了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博大胸襟。 6.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 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 (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通过 (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 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一小时候在树下 觉,被驴啃了一口。” 这段文字选自文学名著《 描写的人物是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今天你“out”(落伍)了吗?社会的快速发展,惹得“潮流”一族不亦乐乎。据一位网友 说他为了买到一件印有李宇春头像的“T恤”费了好大的周折 材料二:“我的最爱就是‘偷菜’”,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之口。为什么要玩“偷菜”游 戏?别人都在玩,自己当然也要玩了,要不就跟不上潮流了。大家每天都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 而疯狂娱乐的最终结果是:不是人在玩游戏,而且人被游戏给玩了 材料三:下面是某中学对该校初一学生消费观念及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名牌消费为荣的学生比例: 75.8%,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学生比例62.3% (1)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请你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写出两条信息。(2分)
③通过戏剧人物音乐化的演唱和程式化的虚拟表演 ④并且一直具有极强的市场魅力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5.古诗文默写。(8 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明悼念故友和物是人非的句子 是 , 。 (4)杜甫《 望岳》中“ , 。”借登临顶峰,表现了诗人豪迈 的心胸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 , 。” 借登高山之塔,表达了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博大胸襟。 6.名著阅读。(4 分)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 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 (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通过 (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 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 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这段文字选自文学名著《 》,描写的人物是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 分) 材料一:今天你“out”(落伍)了吗?社会的快速发展,惹得“潮流”一族不亦乐乎。据一位网友 说他为了买到一件印有李宇春头像的“T 恤”费了好大的周折。 材料二:“我的最爱就是‘偷菜’”,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之口。为什么要玩“偷菜”游 戏?别人都在玩,自己当然也要玩了,要不就跟不上潮流了。大家每天都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 而疯狂娱乐的最终结果是:不是人在玩游戏,而且人被游戏给玩了。 材料三:下面是某中学对该校初一学生消费观念及消费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名牌消费为荣的学生比例: 75.8%,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学生比例 62.3%。 (1)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请你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写出两条信息。(2 分)
(2)结合材料内容解释“风靡”一词的含义。(2分) (3)材料二中最后一句话有语病,请你指出并改正。(2分) (4)面对迎面而来的“时尚”“潮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拟一则宣传标语在校园里宣传,要 求书写正确、规范、整洁。(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5分) 蔽门 孙道荣 ①“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 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 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 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 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 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 区于是在楼梯洞里,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 看看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置。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 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 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 的照顾。 ④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 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就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这时候他 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门打开了,她
(2)结合材料内容解释“风靡”一词的含义。(2 分) (3)材料二中最后一句话有语病,请你指出并改正。(2 分) (4)面对迎面而来的“时尚”“潮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拟一则宣传标语在校园里宣传,要 求书写正确、规范、整洁。(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共 15 分) 敲 门 孙道荣 ① “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 101 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 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 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 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 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 ②这是他每天的功课。 ③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的老人,社 区于是在楼梯洞里,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 看看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置。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 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 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 的照顾。 ④社区找到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 101 室的门,把老 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就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这时候他 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门打开了,她
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 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⑤老人的身体很硬朗,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情况,只是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 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声冷汗,连 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 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幸亏 只是虚惊一场。还有一次,中午的时候,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会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 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喜颠颠去打开了门,却是 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 ⑥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泂口响起。准 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⑦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 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薄,记不得她家的电话, 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这么巧,有什么事情。也只好这样想了 ⑧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一家才回家。在楼梯洞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 再一想,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一早再来敲门吧。 ⑨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难道……?他 赶紧跑去打开了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 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梯洞里的声音,就想着是不是你 们回来了,所以,就赶紧又上来看看。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 12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 他答应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选自《北京晚报》2010年8月11日)
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 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 ⑤老人的身体很硬朗,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情况,只是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 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声冷汗,连 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 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幸亏 只是虚惊一场。还有一次,中午的时候,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会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 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喜颠颠去打开了门,却是 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 ⑥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洞口响起。准 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 ⑦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 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薄,记不得她家的电话, 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这么巧,有什么事情。也只好这样想了。 ⑧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一家才回家。在楼梯洞口,看着 101 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 再一想,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一早再来敲门吧。 ⑨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难道……?他 赶紧跑去打开了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 11 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 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梯洞里的声音,就想着是不是你 们回来了,所以,就赶紧又上来看看。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 12 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 他答应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选自《北京晚报》2010 年 8 月 11 日)
8.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9.第②段“这是他每天的功课。”一句话独立成段,有何作用?(2分) 10.第⑥段中写道:“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 在楼梯洞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为什么 有这样的声音,会让人感到宁静,安详?(4分) 11.最后一段说:“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情感?(3分)
8.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9. 第②段“这是他每天的功课。”一句话独立成段,有何作用?(2 分) 10. 第⑥段中写道:“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 在楼梯洞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为什么 有这样的声音,会让人感到宁静,安详?(4 分) 11. 最后一段说:“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情感?(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