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在定位基准精度和定位件精度很高的情况下,过定位不 影响工件的正确定位。如果精度不高,导致同批工件在夹具 中的位置不一致,增加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部分工件不 能顺利地与定位件配合,过定位不允许采用。 o4.2.2常用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六点定位原理是通过定位支承点消除工件的自由度实现 定位的,各定位支承点在夹具上由定位元件具体体现。因此, 定位元件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刚度和强度,耐磨性好,便 于制造、装配和维修。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在定位基准精度和定位件精度很高的情况下,过定位不 影响工件的正确定位。如果精度不高,导致同批工件在夹具 中的位置不一致,增加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部分工件不 能顺利地与定位件配合,过定位不允许采用。 4.2.2 常用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六点定位原理是通过定位支承点消除工件的自由度实现 定位的,各定位支承点在夹具上由定位元件具体体现。因此, 定位元件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刚度和强度,耐磨性好,便 于制造、装配和维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4.2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o1.工件以平面定位 ooo 所用定位元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承钉2)支承板3)可调支承 4)自位支承(浮动支承)5)辅助支承 o2.工件以圆孔定位 工件以圆孔定位时,常用以下定位元件。 1)定位销2)定位心轴3)圆锥销定位 o3.工件以圆锥孔定位 工件以圆锥孔定位时,常用的有锥形心轴定位和顶尖定 位两种。 4.工件以外圆定位 工件以外圆作为定位基准时,可以在V形块、圆孔、半圆 孔、圆锥孔及定心夹紧装置中定位。其中最常用的是V形块定 位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1.工件以平面定位 所用定位元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承钉 2)支承板 3)可调支承 4)自位支承(浮动支承) 5)辅助支承 2.工件以圆孔定位 工件以圆孔定位时,常用以下定位元件。 1)定位销 2)定位心轴 3)圆锥销定位 3.工件以圆锥孔定位 工件以圆锥孔定位时,常用的有锥形心轴定位和顶尖定 位两种。 4.工件以外圆定位 工件以外圆作为定位基准时,可以在V形块、圆孔、半圆 孔、圆锥孔及定心夹紧装置中定位。其中最常用的是V形块定 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4.2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o4.2.3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o1.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 使用夹具时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可以包括下列四方面 )与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以 △D表示; 2)与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误差,称为安装误差,以 △A表示 3)与导向或对刀(调整)有关的误差,称为对刀误差, 以△T表示; 4)与加工方法有关的误差,称为加工方法误差,以△G 表示。△G包括机床误差、刀具误差、变形误差、和测量误差 等。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4.2.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 使用夹具时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可以包括下列四方面: 1) 与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以 △D表示; 2)与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误差,称为安装误差,以 △A表示; 3)与导向或对刀(调整)有关的误差,称为对刀误差, 以△T表示; 4)与加工方法有关的误差,称为加工方法误差,以△G 表示。△G包括机床误差、刀具误差、变形误差、和测量误差 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4.2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o2.定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定位误差的定义由定位引起的同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 在加工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以△D表示。 定位误差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件的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 它们的变动量将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造成定位 误差的原因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以及定位基准位移 误差两个方面 1)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是指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造成 的定位误差,以△B表示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定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定位误差的定义 由定位引起的同一批工件的工序基准 在加工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以△D表示。 定位误差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件的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 它们的变动量将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造成定位 误差的原因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以及定位基准位移 误差两个方面。 1) 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是指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造成 的定位误差,以△B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2 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4.2工件定位基本原理 o2)基准位移误差 批工件定位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的位置最大变动量(或 定位基准本身的位置变动量)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符号△Y 表示。 上一页返回
2) 基准位移误差 一批工件定位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的位置最大变动量(或 定位基准本身的位置变动量)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符号△Y 表示。 上一页 返回 4.2 工件定位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