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 目第五拿雪电放电及防管保护浆量 本章生要内容 第一并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第二书防保护装置
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2/42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第二节 防雷保护装置 ➢ 本章主要内容
高电压技术 目第五拿雪电放电及防管保护浆量 第一节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危害 口雷电过电压:造成电力糸统绝缘故障和停电事故 的主要原因之一; 口巨大雷电流:有可能使被击物体蚱毁、燃蛲、使 导体嬷断或通过电动力引起机械损坏。 西电的热效应:雷电流很大但作用肘间很短,因此只 能产生局部高遥,可使体积较小的金属化。雪电通 道温度15000~20000℃,可引起森林大火 西电的机械效应:雷电流流过物体,发热导致物体内 的水分急剧燕发,产生气体,气体膨胀的机械作用可 使树木劈劈裂,澋物的的破裂、爆炸
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3/42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 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危害 雷电过电压:造成电力系统绝缘故障和停电事故 的主要原因之一; 巨大雷电流:有可能使被击物体炸毁、燃烧、使 导体熔断或通过电动力引起机械损坏。 ➢ 雷电的热效应:雷电流很大但作用时间很短,因此只 能产生局部高温,可使体积较小的金属熔化。雷电通 道温度15000~20000℃,可引起森林大火 ➢ 雷电的机械效应:雷电流流过物体,发热导致物体内 的水分急剧蒸发,产生气体,气体膨胀的机械作用可 使树木劈劈裂,器物的的破裂、爆炸
高电压技术 目第五拿雪电放电及防管保护浆量 第一节當电放电和當电过电压 雷云的形成 ◆雷云的形成机理获得比较广泛认同的是水滴分裂起电理论 ◆大水滴分裂成水珠和细 H(kn) 微的水冰,出现电荷分 离现象,大水珠带正电 5 N-19 ,小水帶负电,细微 水被上升气流带往高 空,形成火片帶负电的 雷云。 ◆带正电的水珠,形成雨 水落向地面,或者悬浮 图7-1雷云中的电荷分布 在云中,形成雷云下部 局部正电荷区
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4/42 一.雷云的形成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 大水滴分裂成水珠和细 微的水沫,出现电荷分 离现象,大水珠带正电 ,小水沫带负电,细微 水沫被上升气流带往高 空,形成大片带负电的 雷云。 ◆ 带正电的水珠,形成雨 水落向地面,或者悬浮 在云中,形成雷云下部 局部正电荷区 ◆ 雷云的形成机理获得比较广泛认同的是水滴分裂起电理论
高电压技术 目第五拿雪电放电及防管保护浆量 第一节當电放电和當电过电压 二.雷电放电过程 ◆雷电放电的本质是一种超长气隙的不均匀放电(先导放电) 1一先导放电通道 2-强电离区 3一主放电通道 ①对地先导放电——雷云中的负电荷积聚,同肘在地面上感应 出正电荷,当雷云与大地之间局部电场强度超过大气击穿场 强肘,开始有局部放电通道自雷云边缭向大地发畏。 口先导放电通道具有导电性,因此雷云中的负电荷泗通道分 布,且继焕向地面延仲,地面上的感应正电荷也逐渐增多
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5/42 1-先导放电通道 2-强电离区 3-主放电通道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二.雷电放电过程 ◆ 雷电放电的本质是一种超长气隙的不均匀放电(先导放电) ① 对地先导放电——雷云中的负电荷积聚,同时在地面上感应 出正电荷,当雷云与大地之间局部电场强度超过大气击穿场 强时,开始有局部放电通道自雷云边缘向大地发展。 先导放电通道具有导电性,因此雷云中的负电荷沿通道分 布,且继续向地面延伸,地面上的感应正电荷也逐渐增多
高电压技术 目第五拿雪电放电及防管保护浆量 第一节釁电放电和雪电过电 先导放电通道 2-强电离区 ↓3-主放电通道 中 {◆ ②迎面先导形成 ◇先导通道发畏临近地面肘,由于局部空间电炀强度的增 加,常在地面突起处出现正电荷的先导放电向天空发畏 ,这种先导称为迎面先导
高电压技术 第五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6/42 1-先导放电通道 2-强电离区 3-主放电通道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 ② 迎面先导形成 ◆ 先导通道发展临近地面时,由于局部空间电场强度的增 加,常在地面突起处出现正电荷的先导放电向天空发展 ,这种先导称为迎面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