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 峻拷问。读经和反对读经,曾成为当时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反对 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 过是“笨牛”而已。文革十年,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 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 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 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 或犹有未及。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 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虞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汉代中期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的地位骤然提升, 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东汉佛教的传入和 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 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但如果认为隋唐 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的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直承郑康成 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明清以还,儒学的 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 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 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 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的助发资源。“三教合 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新 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学者有“制度化儒学”之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明显,主要是明清两朝,伴之以 科举命题以“四书”取义,儒学不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 影响尤为深钜,因此其存在形态难免因固化而僵化。儒学在晚清社会从传统到现 代的“大变局”中出现危机,实与儒学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直接相关。所谓危机, 恰好是“制度化儒学”的危机,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的危机。 这里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的问题。所不变者,是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 “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是几千年以还一直传下来的,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 也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人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 间 15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 峻拷问。读经和反对读经,曾成为当时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反对 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 过是“笨牛”而已。文革十年,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 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 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 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 或犹有未及。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 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虞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汉代中期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的地位骤然提升, 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东汉佛教的传入和 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 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但如果认为隋唐 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的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直承郑康成 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明清以还,儒学的 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 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 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 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的助发资源。“三教合 一”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新 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学者有“制度化儒学”之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明显,主要是明清两朝,伴之以 科举命题以“四书”取义,儒学不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 影响尤为深钜,因此其存在形态难免因固化而僵化。儒学在晚清社会从传统到现 代的“大变局”中出现危机,实与儒学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直接相关。所谓危机, 恰好是“制度化儒学”的危机,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的危机。 这里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的问题。所不变者,是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 “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是几千年以还一直传下来的,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 也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人
(摘编自刘梦溪《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 位》)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百年以来,任何一门学说都没有像儒家思想那样经历百年之久的多次 起伏、冷峻质疑和大力抨击 B.曾经有一段时间,学界提倡读经,舆论界反对读经,双方争吵不休,成为一桩 公案。在这场论争中,反对者明显居上风。 C.在那场读经与反对读经的论争中,鲁迅曾经发表意见,批评提倡读经者,认为 他们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D.文革时,孔子被人甚至幼童诟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学术界恢复历史的 真相的共同呼吁,孔子才变成正常的文化古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之初,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可能连墨家都不如,孟子欲矫 正时俗,以继承儒家圣道为己任。 B.汉代中期,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但其他学说仍有存在空间。隋唐时郑 康成和孔颖达是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 C.宋代,儒家思想呈变化之态。其与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 汇合成促使朱子理学兴起的源头和基础。 D.明清两代,伴随着科举以“四书”取义的命题方式,儒学呈现制度化、固化而 僵化的样态,导致危机出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被诋毁、抛弃过久,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对儒学的错误认知已经习惯, 难免认为本该如此,故改变成见还需一定时间。 B.儒学在晚清出现的危机,与其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有直接关系。这种制度化了 的儒学出现危机,并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出现危机。 C.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学思想虽有所更易,但儒学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 的核心价值却仍然不变,适用于当今,适用于全世界 D.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既要关注到其地位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思想内涵上的 变易,又要看到其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的现实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 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 佐才也!”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高祖 将斩之,靖呼曰:“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以私怨杀谊士乎?”得释,引为三卫。 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亦 请江平乃进。靖曰:“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仓卒召兵,无以御我, 此必禽也。”纵兵击破之,取四百余艘,溺死者万人。铣大惧,明日降。靖入其 都,号令静严。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靖曰:“王者之兵,吊人而取 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荆、郢,宜慰其心。 止不籍。由是江、汉列城争下。辅公祏据丹阳反,靖率黄君汉等苦战,杀伤万余 人,江南平。八年,突厥寇太原。靖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纵谍者离其腹
(摘编自刘梦溪《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 位》)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百年以来,任何一门学说都没有像儒家思想那样经历百年之久的多次 起伏、冷峻质疑和大力抨击。 B.曾经有一段时间,学界提倡读经,舆论界反对读经,双方争吵不休,成为一桩 公案。在这场论争中,反对者明显居上风。 C.在那场读经与反对读经的论争中,鲁迅曾经发表意见,批评提倡读经者,认为 他们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D.文革时,孔子被人甚至幼童诟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学术界恢复历史的 真相的共同呼吁,孔子才变成正常的文化古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之初,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可能连墨家都不如,孟子欲矫 正时俗,以继承儒家圣道为己任。 B.汉代中期,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但其他学说仍有存在空间。隋唐时郑 康成和孔颖达是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 C.宋代,儒家思想呈变化之态。其与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 汇合成促使朱子理学兴起的源头和基础。 D.明清两代,伴随着科举以“四书”取义的命题方式,儒学呈现制度化、固化而 僵化的样态,导致危机出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被诋毁、抛弃过久,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对儒学的错误认知已经习惯, 难免认为本该如此,故改变成见还需一定时间。 B.儒学在晚清出现的危机,与其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有直接关系。这种制度化了 的儒学出现危机,并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出现危机。 C.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学思想虽有所更易,但儒学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 的核心价值却仍然不变,适用于当今,适用于全世界。 D.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既要关注到其地位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思想内涵上的 变易,又要看到其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的现实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 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 佐才也!”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高祖 将斩之,靖呼曰:“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以私怨杀谊士乎?”得释,引为三卫。 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亦 请江平乃进。靖曰:“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仓卒召兵,无以御我, 此必禽也。”纵兵击破之,取四百余艘,溺死者万人。铣大惧,明日降。靖入其 都,号令静严。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靖曰:“王者之兵,吊人而取 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荆、郢,宜慰其心。” 止不籍。由是江、汉列城争下。辅公祏据丹阳反,靖率黄君汉等苦战,杀伤万余 人,江南平。八年,突厥寇太原。靖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纵谍者离其腹
心,夜袭定襄,破之。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 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靖每参 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 足疾,恳乞骸骨。授检校特进,就第,禄赐、国官、府佐皆勿废。二十三年,病 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日景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B.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C.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 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D.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 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史,可指记事的史官,或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文中指典籍,指经史一类的书 籍 B.章句,可指古文的章节和语句停顿;文中指寻章摘句,即分析古文章节、句读。 C.籍,可指登记册、书册或者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等,文中指査抄没收。 D.就第,指建造府邸,文中皇帝很是优待李靖,为其建造府邸且其所享待遇不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富有才干,志气不凡。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 朝担任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B.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 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C.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萧铣,出其不意纵兵击破:平定辅公祏,率军 苦战;平定突厥,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大胜敌人 D.李靖治军仁义,性情沉厚。李靖打败萧铣,号令整肃,并未用萧铣部将的家资 犒赏军队;每次参议国政,恭谨温顺好像不会说话,后得善终。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禽也。 (2)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①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②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心,夜袭定襄,破之。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 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靖每参 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 足疾,恳乞骸骨。授检校特进,就第,禄赐、国官、府佐皆勿废。二十三年,病 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日景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B.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C.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 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D.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 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史,可指记事的史官,或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文中指典籍,指经史一类的书 籍。 B.章句,可指古文的章节和语句停顿;文中指寻章摘句,即分析古文章节、句读。 C.籍,可指登记册、书册或者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等,文中指查抄没收。 D.就第,指建造府邸,文中皇帝很是优待李靖,为其建造府邸且其所享待遇不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富有才干,志气不凡。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 朝担任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B.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 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C.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萧铣,出其不意纵兵击破;平定辅公祏,率军 苦战;平定突厥,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大胜敌人。 D.李靖治军仁义,性情沉厚。李靖打败萧铣,号令整肃,并未用萧铣部将的家资 犒赏军队;每次参议国政,恭谨温顺好像不会说话,后得善终。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禽也。 (2)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①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②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李白历经流放夜郎、幸遇大赦、幻想 被用、希望破灭的一连串大喜大悲的心路历程之后,与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 湖南岳阳)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相遇。②耐:通“奈”,如何,怎么 8.第三句“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说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 ,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 (2)苏轼《赤壁赋》中认为:清风、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美妙的音乐,眼 睛看到了就成为美丽的风景,它们 ,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 藏,被自己和朋友共同享受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从宫廷遗址经过,因宫殿荡然无存 而引发无限伤感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五个南瓜窝子 刘正权 吃完团年饭,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 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 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妻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乡下人看不惯的城里人的毛病。比方说她看不惯家里那只白 公鸡动不动就在母鸡背上折腾的流氓习气,也讨厌它时不时飞起来在她手里抢食 的土匪行径。一次妻恶狠狠踢了它一脚,用刚学会的乡下话骂它,“想赶刀啊, 信不信我剁了你!” 娘当时吓白了脸,怀了娃娃的媳妇,吃鸡是天经地义的。爹倒没吓白脸,轻描淡 写补了句,“它可是妻亲成群的主,剁不得的!”妻那时才发现,乡下的农户家 家都只喂一只大公鸡 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 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了团年饭挖的南瓜窝子,家里有几个人 就挖几个,来年一家人才会幸福大团圆一一迷信不是! 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 只是偎得更紧了 咳嗽声渐渐被风雪淹没了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秋天,李白历经流放夜郎、幸遇大赦、幻想 被用、希望破灭的一连串大喜大悲的心路历程之后,与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 湖南岳阳)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相遇。②耐:通“奈”,如何,怎么。 8.第三句“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5 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说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 “ , ”,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 (2)苏轼《赤壁赋》中认为:清风、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美妙的音乐,眼 睛看到了就成为美丽的风景,它们 “ , ”,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 藏,被自己和朋友共同享受。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从宫廷遗址经过,因宫殿荡然无存 而引发无限伤感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五个南瓜窝子 刘正权 吃完团年饭,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 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 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妻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乡下人看不惯的城里人的毛病。比方说她看不惯家里那只白 公鸡动不动就在母鸡背上折腾的流氓习气,也讨厌它时不时飞起来在她手里抢食 的土匪行径。一次妻恶狠狠踢了它一脚,用刚学会的乡下话骂它,“想赶刀啊, 信不信我剁了你!” 娘当时吓白了脸,怀了娃娃的媳妇,吃鸡是天经地义的。爹倒没吓白脸,轻描淡 写补了句,“它可是妻亲成群的主,剁不得的!”妻那时才发现,乡下的农户家 家都只喂一只大公鸡。 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 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了团年饭挖的南瓜窝子,家里有几个人 就挖几个,来年一家人才会幸福大团圆——迷信不是! 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 只是偎得更紧了。 咳嗽声渐渐被风雪淹没了
我想起了爹的病,看过不少医生,也说不出名堂来,想是年轻时做得狠了,痨伤, 又不舍得医,结果就老了根。我大学毕业后,日子好过点了,给爹抓过不少药, 还是没效果。爹有时咳嗽狠了,痰里带血,身子弯成一张弓,头能触着地,给他 开药的医生都死了好几个,可爹的病依然活着,比爹活得更顽强更有决心 我终于磨磨蹭蹭找了双旧胶鞋套上脚,顺着爹的脚印走了出去,爹的脚印很淡 像是怕惊动谁似的。一米七的爹,才一百来斤。打我晓得写作文开始,我没能力 让父亲丰满起来,实在愧对我的读者,尽管大家我说文中父亲一直都写得很丰满 但我清楚,丰满不属于父亲。 找到父亲时,父亲已挖好了三个南瓜窝子,第四个也挖了一半。我接过锹来,说, 年年不是只挖了三个吗? 爹咳了一下,风雪不失时机地钻了进去,爹砸了一下嘴,“你媳妇不算家里人 她啊!我苦笑了一下,“城里人不信这个的!” “我信!”爹横了我一眼,腰一弯,咳嗽加剧了。 “我挖,我挖不行吗?”我嘟嘟哝哝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抬起头,爹已在寻第五个窝点了。 我一怔,跟着明白了爹的意思,“您不怕别人笑啊,孙子还在肚子里,没影的事 呢! 爹嗫嚅了一下,我怕挨不过明年呢! 我看了看爹,说,瞧你这话,太不吉利了,谁不知道破罐子经摔呢! 经摔的爹却真的不经摔了,路上摔了几跤才到家,娘问爹咋了,爹说得很掩饰, 酒喝多了,加上雪滑,摔几跤不算啥! 年一晃就过去了,八个月,我的儿子出生了,早产。乡下有说法,养七不养八 说是八个月的孩子不如七个月的好养。我才不信呢,媳妇也不信,我们抱着孩子 乐呵呵的。 爹娘却眉头不展的。爹说,要死死我吧,冲一下孙子的关煞,又是乡下的迷信说 话,人要戴重孝才能免灾,孙子戴爷爷的孝,当然是重孝了。 爹竟真的过世了,身体不好加上忧虑孙子,就像饱经风霜的枯枝,加上雪雨一欺, 咔嚓一声就折断了。 爹死前拉着娘的手,只说了一句,记得挖南瓜窝子呀!爹过世不久,我把娘接进 了城 有娘在身边的日子真好。我家的洗衣机都成摆设了。娘还买了砂罐给妻煨汤喝, 喝得妻的嘴一天比一天叼,在外面吃饭,从来不尝一只高压锅压出来的汤,说是 寡淡。 日子有滋有味地过,转眼又是腊月三十了,依然下着雪,吃了团年饭,我和妻躲 在卧室里逗小家伙看电视,娘在客厅和厨房穿梭着 出来上卫生间,一看,娘没了。我寻到阳台上,看见四个小花盆,娘正用铲刀翻 土,往里面点种南瓜子。 风雪在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飞舞着,娘没有发现我。 我走进娘的睡房,走到爹的遗像前,用打火机点燃三根烟,竖在桌子上。 我知道这是迷信,但我想像爹正有滋有味抽着它们,我甚至都听见了爹的咳嗽声! (有删节)
我想起了爹的病,看过不少医生,也说不出名堂来,想是年轻时做得狠了,痨伤, 又不舍得医,结果就老了根。我大学毕业后,日子好过点了,给爹抓过不少药, 还是没效果。爹有时咳嗽狠了,痰里带血,身子弯成一张弓,头能触着地,给他 开药的医生都死了好几个,可爹的病依然活着,比爹活得更顽强更有决心。 我终于磨磨蹭蹭找了双旧胶鞋套上脚,顺着爹的脚印走了出去,爹的脚印很淡, 像是怕惊动谁似的。一米七的爹,才一百来斤。打我晓得写作文开始,我没能力 让父亲丰满起来,实在愧对我的读者,尽管大家我说文中父亲一直都写得很丰满。 但我清楚,丰满不属于父亲。 找到父亲时,父亲已挖好了三个南瓜窝子,第四个也挖了一半。我接过锹来,说, 年年不是只挖了三个吗? 爹咳了一下,风雪不失时机地钻了进去,爹砸了一下嘴,“你媳妇不算家里人 啊!” 她啊!我苦笑了一下,“城里人不信这个的!” “我信!”爹横了我一眼,腰一弯,咳嗽加剧了。 “我挖,我挖不行吗?”我嘟嘟哝哝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抬起头,爹已在寻第五个窝点了。 我一怔,跟着明白了爹的意思,“您不怕别人笑啊,孙子还在肚子里,没影的事 呢!” 爹嗫嚅了一下,我怕挨不过明年呢! 我看了看爹,说,瞧你这话,太不吉利了,谁不知道破罐子经摔呢! 经摔的爹却真的不经摔了,路上摔了几跤才到家,娘问爹咋了,爹说得很掩饰, 酒喝多了,加上雪滑,摔几跤不算啥! 年一晃就过去了,八个月,我的儿子出生了,早产。乡下有说法,养七不养八, 说是八个月的孩子不如七个月的好养。我才不信呢,媳妇也不信,我们抱着孩子 乐呵呵的。 爹娘却眉头不展的。爹说,要死死我吧,冲一下孙子的关煞,又是乡下的迷信说 话,人要戴重孝才能免灾,孙子戴爷爷的孝,当然是重孝了。 爹竟真的过世了,身体不好加上忧虑孙子,就像饱经风霜的枯枝,加上雪雨一欺, 咔嚓一声就折断了。 爹死前拉着娘的手,只说了一句,记得挖南瓜窝子呀!爹过世不久,我把娘接进 了城。 有娘在身边的日子真好。我家的洗衣机都成摆设了。娘还买了砂罐给妻煨汤喝, 喝得妻的嘴一天比一天叼,在外面吃饭,从来不尝一只高压锅压出来的汤,说是 寡淡。 日子有滋有味地过,转眼又是腊月三十了,依然下着雪,吃了团年饭,我和妻躲 在卧室里逗小家伙看电视,娘在客厅和厨房穿梭着。 出来上卫生间,一看,娘没了。我寻到阳台上,看见四个小花盆,娘正用铲刀翻 土,往里面点种南瓜子。 风雪在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飞舞着,娘没有发现我。 我走进娘的睡房,走到爹的遗像前,用打火机点燃三根烟,竖在桌子上。 我知道这是迷信,但我想像爹正有滋有味抽着它们,我甚至都听见了爹的咳嗽声!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