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质量参数是环境中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等所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人 和其他生物等)之间的剂量与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的因素,不 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为基准,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 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 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依据。 2l、环境标准怎样分类?其制定依据是什么? 目前环境标准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可按标准用途、适用范围等分类。 按标准用途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 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按污染介质和被污染对象分为水质控制标准、大气控制标准、噪声控制标准、废渣控 制标准及土壤控制标准等。 制定环境标准主要依据是:(1)以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和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 律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2)以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不同地区污染源的构成及其分布、密度等 因素为依据;(3)以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效果为依据 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怎样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区怎样划分?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标准是为保护自 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是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 要求。三级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 长的空气质量要求。全国各地区,要根据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 划分成环境空气质量区。环境空气质量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 农村地区等。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 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一般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一般 执行三级标准。三级标准为任何环境空气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23、什么是总量排放标准? 总量排放标准也叫总量控制标准,是国外最近实行的一种环境标准。由于污染物排放 只规定了各种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标准,而没有规定环境中污染物数量,也没有考 虑环境净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样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尽管各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 物达到排放标准,但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仍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采用总 量控制法,即把各个污染源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如果一个地区的 污染源很多,而允许排放量以不能改变,那么每个企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数量就得减少,这 就必须提高原来的排放标准。总量排放标准可以保证在工业企业很多的地区仍能控制环境污 染 24、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是:(1)尽量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2)必须考虑所 规定的允许排放量在控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3)必须考虑污染源所在地区 的环境条件和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分布和特点等。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方法有:(1)按照污染物扩散规律来制定,推算污染源排出 口的容许排放量:(2)按照生产水平和技术、经济上可达到的污染物控制能力来制定;(3)按 照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计算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确定各个污染源分摊率,从而
境质量参数是环境中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等所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人 和其他生物等)之间的剂量与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的因素,不 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为基准,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 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 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依据。 2 l、环境标准怎样分类?其制定依据是什么? 目前环境标准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可按标准用途、适用范围等分类。 按标准用途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 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 按污染介质和被污染对象分为水质控制标准、大气控制标准、噪声控制标准、废渣控 制标准及土壤控制标准等。 制定环境标准主要依据是:(1)以环境质量基准、环境容量和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 律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2)以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不同地区污染源的构成及其分布、密度等 因素为依据;(3)以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效果为依据。 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怎样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区怎样划分?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标准是为保护自 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是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 要求。三级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 长的空气质量要求。全国各地区,要根据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 划分成环境空气质量区。环境空气质量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 农村地区等。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 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一般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一般 执行三级标准。三级标准为任何环境空气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2 3、什么是总量排放标准? 总量排放标准也叫总量控制标准,是国外最近实行的一种环境标准。由于污染物排放 只规定了各种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标准,而没有规定环境中污染物数量,也没有考 虑环境净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样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尽管各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 物达到排放标准,但由于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仍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采用总 量控制法,即把各个污染源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如果一个地区的 污染源很多,而允许排放量以不能改变,那么每个企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数量就得减少,这 就必须提高原来的排放标准。总量排放标准可以保证在工业企业很多的地区仍能控制环境污 染。 2 4、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是:(1)尽量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2)必须考虑所 规定的允许排放量在控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3)必须考虑污染源所在地区 的环境条件和区域范围内污染源的分布和特点等。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方法有:(1)按照污染物扩散规律来制定,推算污染源排出 口的容许排放量:(2)按照生产水平和技术、经济上可达到的污染物控制能力来制定;(3)按 照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计算区域范围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确定各个污染源分摊率,从而
确定它们的容许排放量。 25、一氧化碳有何毒性? 氧化碳是大气中觉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 有剧毒,气体密度为0.967公斤/立方米,熔点-199度,沸点-191度,微溶于水,不易被液 化和固化 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空气中一氧化碳 量达3亿6千万吨以上,占总毒气量1/3以上。工业炉窑、炉灶以及内燃机、汽车废气等 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其中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占55% 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 起慢性中毒;在3705mg/m3时人在46小时内中毒: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 在150mg/m3时人1小时内中毒;12500mg/m3时人立即死亡。浓度低于12mg/m3时 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氧化碳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会 出现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并有昏迷或虚脱的现象发生,皮肤和粘 膜呈樱桃红色。严重中毒可发生突然昏倒,昏迷或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常并发脑水肿 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以至死亡。急性中毒幸免于死亡者 尚有患者留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26、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 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4337kg/m3,熔点 762℃,沸点为-10℃,易溶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水即可变成 硫酸 大气中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金属矿的冶炼,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所排放的废气。据估算, 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量已达到1.5亿吨,占总毒气量的1/4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英国伦敦、比利时的缪斯河谷和美国多诺拉 等城镇大气污染中毒事件,皆与二氧化硫污染有关。一般来说,当大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 达到14mg/m3时,对人体已有潜在的危害;质量浓度在03mg/m3时,可损坏农作物 二氧化硫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膜上具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发生喉头水肿和 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发生慢性中毒,不仅使呼吸道疾病加重,而且对肝、肾、心 脏都有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动物和建筑物都有危害,特别是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 阳光照射以及某些金属粉尘(如工业烟尘中氧化铁)的催化作用,很容易氧化成三氧化硫,与 空气中水蒸汽结合即成硫酸雾,严重腐蚀金属缺口及建筑物,并使土壤和江河湖泊日趋酸化 防治二氧化硫的主要措施是从烟道气中脱硫,原煤和石油脱硫。 27、二硫化碳对人体有害吗? 二硫化碳纯品为无色、有折光、易燃、无异味。戒严为黄色,且有极难闻的气味,液 态密度为1.26g/cm,沸点为46.3℃,熔点为-1086℃,具有极易挥发性,其蒸汽比空气重 1.6倍,易燃有毒,在空气中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苛性钠及硫化 碱的溶液,能与醇、醚、苯、氯仿、四氯化碳及油脂等混溶。 二硫化碳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工业是用途很广,对金属及木材均有腐蚀作用,帮在制 造与使用过程中常因设备腐蚀而造成跑、冒、滴、漏,导致环境的污染与中毒事故。 二硫化碳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毒物,能抑制酶的 活性,影响脂蛋白代谢,造成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二硫化碳可引起慢性中毒,产 生迟钝、失眠、记忆力衰退、多发性神经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的二 硫化碳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反映消失,甚至死亡。据报导,车间 二硫化碳质量浓度在54mg/m3时,慢性吸入6年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质量浓度在300-
确定它们的容许排放量。 2 5、一氧化碳有何毒性? 一氧化碳是大气中觉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 有剧毒,气体密度为 0.967 公斤/立方米,熔点-199 度,沸点-191 度,微溶于水,不易被液 化和固化。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空气中一氧化碳 量达 3 亿 6 千万吨以上,占总毒气量 1/3 以上。工业炉窑、炉灶以及内燃机、汽车废气等 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其中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占 5 5%。 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一氧化碳在 12.5mg/m3 时对人可引 起慢性中毒;在 3705 mg/m3 时人在 4—6 小时内中毒:125 mg/m3 时人立即头痛、恶心; 在 150 mg/m3 时人 1 小时内中毒;12500 mg/m3 时人立即死亡。浓度低于 125 mg/m3 时 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会 出现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并有昏迷或虚脱的现象发生,皮肤和粘 膜呈樱桃红色。严重中毒可发生突然昏倒,昏迷或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常并发脑水肿、 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以至死亡。急性中毒幸免于死亡者, 尚有患者留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2 6、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 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为 1.4337kg/m3,熔点 -76.2℃,沸点为-10℃,易溶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水即可变成 硫酸。 大气中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金属矿的冶炼,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所排放的废气。据估算, 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量已达到 1.5 亿吨,占总毒气量的 1/4。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英国伦敦、比利时的缪斯河谷和美国多诺拉 等城镇大气污染中毒事件,皆与二氧化硫污染有关。一般来说,当大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 达到 1.4 mg/m3 时,对人体已有潜在的危害;质量浓度在 0.3 mg/m3 时,可损坏农作物, 二氧化硫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膜上具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发生喉头水肿和 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发生慢性中毒,不仅使呼吸道疾病加重,而且对肝、肾、心 脏都有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动物和建筑物都有危害,特别是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 阳光照射以及某些金属粉尘(如工业烟尘中氧化铁)的催化作用,很容易氧化成三氧化硫,与 空气中水蒸汽结合即成硫酸雾,严重腐蚀金属缺口及建筑物,并使土壤和江河湖泊日趋酸化。 防治二氧化硫的主要措施是从烟道气中脱硫,原煤和石油脱硫。 2 7、二硫化碳对人体有害吗? 二硫化碳纯品为无色、有折光、易燃、无异味。戒严为黄色,且有极难闻的气味,液 态密度为 1.26 g/cm3 ,沸点为 46.3℃,熔点为-108.6℃,具有极易挥发性,其蒸汽比空气重 1.6 倍,易燃有毒,在空气中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苛性钠及硫化 碱的溶液,能与醇、醚、苯、氯仿、四氯化碳及油脂等混溶。 二硫化碳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工业是用途很广,对金属及木材均有腐蚀作用,帮在制 造与使用过程中常因设备腐蚀而造成跑、冒、滴、漏,导致环境的污染与中毒事故。 二硫化碳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毒物,能抑制酶的 活性,影响脂蛋白代谢,造成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二硫化碳可引起慢性中毒,产 生迟钝、失眠、记忆力衰退、多发性神经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的二 硫化碳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反映消失,甚至死亡。据报导,车间 二硫化碳质量浓度在 54mg/m3 时,慢性吸入 6 年后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质量浓度在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