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教学大纲 学时:48学时 学分:4 理论学时:58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10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大纲执笔人:陈发扬 大纲审定人:超广超 说明: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 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生态破坏 与环境污染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因此,保护与善待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保护好人类的环境,首先要认识环境,了解什么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从中找出人类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书对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作了 探索性硏究,将环境基夲规律概括为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规则与规律 以及五律协同,并由此提出环境学的四个基本原理 本课程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探讨 人类活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我国的 环境状况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等。 本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和重点讨论的形式,讲透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7 [重点、难 围绕基本原理来展开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的四个基本 原理、当今的环境问题等。 思考题: 环境的定义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 第一节环境 人类环境 自然环境 三、人工环境
《环境学》教学大纲 学时:48 学时 学分:4 理论学时:58 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10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大纲执笔人:陈发扬 大纲审定人:超广超 一、说明: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 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生态破坏 与环境污染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因此,保护与善待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保护好人类的环境,首先要认识环境,了解什么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从中找出人类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书对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作了 探索性研究,将环境基本规律概括为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规则与规律 以及五律协同,并由此提出环境学的四个基本原理。 本课程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探讨 人类活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我国的 环境状况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等。 本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和重点讨论的形式,讲透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 7 [重点、难点] 围绕基本原理来展开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环境的四个基本 原理、当今的环境问题等。 思考题: 环境的定义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 第一节 环境 2 一、人类环境 二、自然环境 三、人工环境
第二节环境多样性 、自然环境多样性 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 、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三节人与环境和谐2 、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 环境问题 三、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四节环境规律1 、环境规律 、五律协同 三、规则与规律 四、环境调控 第五节环境科学 、环境学 、环境科学 第二章人口与环境6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世界上每秒钟有3个人出生,动植 物每小时以减少6种的速度不断消失,也就是说分母在不断地减小,分子在不断 地扩大,决定了人与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突出地表现在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反过来环境的恶化又滞约了人类的发展 思考题:人口爆炸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第一节人口变迁 、渔猎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四、绿色文明阶段 第二节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2 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三、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 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 五、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技术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五律协同看中国人口变化趋势 第三章大气环境 [重点、难点 陆生生物与大气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不得缺失。就是水生生物,也离
第二节 环境多样性 1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二、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 三、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三节 人与环境和谐 2 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 二、环境问题 三、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四节 环境规律 1 一、环境规律 二、五律协同 三、规则与规律 四、环境调控 第五节 环境科学 一、环境学 二、环境科学 第二章 人口与环境 6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世界上每秒钟有 3 个人出生,动植 物每小时以减少 6 种的速度不断消失,也就是说分母在不断地减小,分子在不断 地扩大,决定了人与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突出地表现在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反过来环境的恶化又滞约了人类的发展。 思考题: 人口爆炸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第一节 人口变迁 2 一、渔猎文明阶段 二、农业文明阶段 三、工业文明阶段 四、绿色文明阶段 第二节 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2 一、人口爆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二、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三、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 四、人口爆炸对气候资源的影响 五、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第三节 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2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技术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五律协同看中国人口变化趋势 第三章 大气环境 8 [重点、难点] 陆生生物与大气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不得缺失。就是水生生物,也离
不了大气,如果地球上没有了大气,也就没有了生命。本章的重点是大气污染和 大气的污染控制,要了解大气污染的类型,造成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要了解全球 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思考题:1、大气污染的类型。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制及危害。3、全球变 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第一节大气概述 、大气的成分 、大气的分层 、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第二节大气污染 4 、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 、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 三、末端治理 四、环境自净 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全球变暖 二、臭氧层破坏 第四章水环境7 [重点、难点 水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要素之一。人离不了水,而人的活动对水的 状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水的这种关系就集中在三个层面上:水资源、水灾 害、水污染。本章的重点是水资源、水灾害和水污染。 思考题:1、水资源的特性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3、水灾害的形成 与环境问题的关系。4、主要污染物与环境的效应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水的形成 、水的分布 三、水的循环 四、人与水的关系 第二节水资源3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第三节水灾害 、洪水灾害 、干旱灾害 第四节水污染3 、天然水的化学性质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不了大气,如果地球上没有了大气,也就没有了生命。本章的重点是大气污染和 大气的污染控制,要了解大气污染的类型,造成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要了解全球 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思考题: 1、大气污染的类型。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制及危害。3、全球变 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第一节 大气概述 2 一、大气的成分 二、大气的分层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第二节 大气污染 4 一、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1 一、清洁能源 二、绿色交通 三、末端治理 四、环境自净 第四节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1 一、全球变暖 二、臭氧层破坏 第四章 水环境 7 [重点、难点] 水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要素之一。人离不了水,而人的活动对水的 状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水的这种关系就集中在三个层面上:水资源、水灾 害、水污染。本章的重点是水资源、水灾害和水污染。 思考题: l、水资源的特性是什么? 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3、水灾害的形成 与环境问题的关系。4、主要污染物与环境的效应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1 一、水的形成 二、水的分布 三、水的循环 四、人与水的关系 第二节 水资源 3 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二、水资源短缺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第三节 水灾害 1 一、洪水灾害 二、干旱灾害 第四节 水污染 3 一、天然水的化学性质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四、水污染的特征 五、水污染的控制 第五章土壤环境6 [重点、难点 在地球陆地表面的各种环境要素中,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也是复杂 的多阶层的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 换,而且土壤圈层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和容量也有着重大的贡献。同样土壤也是提 供人类资源和人类排放各种废物的场所。土壤的特性控制着化学物质进入食物链 的数量和速度,当进入土壤系统的各种物质数量超过了它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时,就会破坏土壤系统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土壤系统成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就会发生土壤污染。而土壤系统污染物质向环境的输出,又使水体、大气和生物 进一步受到污染 对于土壤系统来说,它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其中人类对它的影 响是深刻的。因此,研究和了解土壤环境污染的发生、迁移和转化规律是非常重 要的。本章的重点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 转化规律及重要的防治措施。 思考题:Ⅰ、土壤的基本性质。2、土壤污染的特点。3、土壤污染的类型。4 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为什么土壤污染没有国家的统一标准 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2 、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结构 三、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土壤污染和自净4 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物类型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四、土壤的自净能力 五、土壤污染的防治 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六章物理环境 [重点、难点 物理环境中的声、光、电、热、磁等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类 是无害,只是在环境中含量过髙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本章就是研究这种 污染和异常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影响。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光污染、热污染、 声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思考题:1、什么是噪声污染? 2、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3、为什么说电磁辐射是第四大污染源? 4、光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5、放射性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第一节声学环境1 、噪声概述 噪声来源 噪声危害
四、水污染的特征 五、水污染的控制 第五章 土壤环境 6 [重点、难点] 在地球陆地表面的各种环境要素中,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也是复杂 的多阶层的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 换,而且土壤圈层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和容量也有着重大的贡献。同样土壤也是提 供人类资源和人类排放各种废物的场所。土壤的特性控制着化学物质进入食物链 的数量和速度,当进入土壤系统的各种物质数量超过了它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时,就会破坏土壤系统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土壤系统成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就会发生土壤污染。而土壤系统污染物质向环境的输出,又使水体、大气和生物 进一步受到污染。 对于土壤系统来说,它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其中人类对它的影 响是深刻的。因此,研究和了解土壤环境污染的发生、迁移和转化规律是非常重 要的。本章的重点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 转化规律及重要的防治措施。 思考题:l、土壤的基本性质。2、土壤污染的特点。3、土壤污染的类型。4、污 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为什么土壤污染没有国家的统一标准。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2 一、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结构 三、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土壤污染和自净 4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污染物类型 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四、土壤的自净能力 五、土壤污染的防治 六、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六章 物理环境 8 [重点、难点] 物理环境中的声、光、电、热、磁等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类 是无害,只是在环境中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本章就是研究这种 污染和异常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影响。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光污染、热污染、 声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思考题: 1、什么是噪声污染? 2、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3、为什么说电磁辐射是第四大污染源? 4、光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5、放射性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第一节 声学环境 1 一、噪声概述 二、噪声来源 三、噪声危害
四、噪声控制 第二节电磁幅射1 、电磁幅射的来源 、电磁幅射的危害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 第三节放射性污染2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危害和影响 、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第四节光污染 、光污染及其来源 、光污染的危害 、光污染的控制 第五节热污染2 、热污染的类型 热污染的危害 、热污染控制 第七章生物环境 [重点、难点 生物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认识到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多的生物物种遭受灭绝的威胁的同时,人们 也逐渐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 牧,水产资源过度捕捞使野生动物、植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人口激增侵占大量 土地用于工农业生产、住宅和交通建设以及娱乐场所。这导致野生生物失去其原 有的栖息地而使数量减少或灭绝。污染物无节制地排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严重 污染生物生存的环境,迫使许多物种灭绝。例如,由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使森林 衰退,水生生物死亡,农作物减产。大气臭氧层破坏使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加,对 许多生物造成伤害。可以说现代生物物种的大量灭绝本质上是一个环境问题。 本章的重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安全 和生物污染。 思考题: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 2、生境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 3、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生物安全? 5、为什么说生物入侵也是生态杀手之一?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3 、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生物安全2 、食品安全 、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 第三节生物污染3
四、噪声控制 第二节 电磁幅射 1 一、电磁幅射的来源 二、电磁幅射的危害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2 一、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二、危害和影响 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第四节 光污染 2 一、光污染及其来源 二、光污染的危害 三、光污染的控制 第五节 热污染 2 一、热污染的类型 二、热污染的危害 三、热污染控制 第七章 生物环境 8 [重点、难点] 生物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认识到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多的生物物种遭受灭绝的威胁的同时,人们 也逐渐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 牧,水产资源过度捕捞使野生动物、植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人口激增侵占大量 土地用于工农业生产、住宅和交通建设以及娱乐场所。这导致野生生物失去其原 有的栖息地而使数量减少或灭绝。污染物无节制地排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严重 污染生物生存的环境,迫使许多物种灭绝。例如,由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使森林 衰退,水生生物死亡,农作物减产。大气臭氧层破坏使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加,对 许多生物造成伤害。可以说现代生物物种的大量灭绝本质上是一个环境问题。 本章的重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安全 和生物污染。 思考题: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 2、生境破碎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 3、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生物安全? 5、为什么说生物入侵也是生态杀手之一?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3 一、生物多样性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生物安全 2 一、食品安全 二、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 第三节 生物污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