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数学基础 序,而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分量为正序+负序+零序;当线电压 对称时,负载线电压分量和对称负载相电压分量均为正序,而不 对称负载相电压分量为正序十零序。 相△接法负载相电压对称分量即为线电压分量。 (2)三相制电流对称分量的性质 ①Y接法负载相电流或线电流总和为零,即无零序分量 ②Y接法且有中绽,则有零序分量。中线电流为Ix=37 Ia+Ig+Ie ③如果发电机绕组为△接法,且有环流,负载也为△接 法,则线电压有零序分量。 3.各种类型供电方式的对称分量的性质 (1)电源Y接法且线电对称(即只有正序分量): ①当负载Y接法且称时:如图1-7所示。 图17负载Y接法 负载上相电压U=Ux(即只含正序分量) 负载上相电流=1=I.(即只含正序分量)其中Ⅰ为 线电流
0 第一章基础知识 ②当负载Y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U eU+U ③如果有中线时:若鱼载对称,则负载上 U2=Ux+;l2=I=I+;而中线电流为Ix=3l。=0 若负载不对称,则负载上 U=U++U+U 而I IA+la+Ic ④当负载△接法且对称时:负载上 U2+;i=√3=√3i ⑤当负载△接法且不对称时:鱼载上 U=Ux+≠U'x+,但U +u_+U I=l++l_+l 式中Ux+、U'x-和U'分别为某相的正序电流、负序电流 和零序电流在该相负载上的电压降。 证明如下: 负载△接法,电源电压对称(即只含正序分量Ux+(图 1-8)。 图18负载△接法且不对称
第一节电工数学基础 1 设负载阻抗为ZAzB、zc,则相电流为IA=UA+/zA,IB= B Uat( Zo 同祥可求得 (+a2+a=1(+“0t+2 z +ia+is 因此可得 1AZA=A+2A十IA2A十IAZA=UA+(即外加相电压) 其中IAZA=U'A;iAzA=U A-3A0 U 同样有UB+=1BZR和Uc=lcze 可见U'A+≠UA,A≠UA=0,U'A≠UA=0 结论:外加的相电压Ux+也可分解为Ux++U-+U 负载相电流含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线电流无零序分量 (2)电漂Y接法且线电压不对称(即只有正序和负序分 量) ①负载Y接法且对称时:则负载上 U,=U, },=x++i2=i++t ②负载Y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U=U h2=i++i。=it+
12 第一章堪础知识 ③如果有中线时:不论负载是否对称,负载上 U=t U;,=1,+I,+0;中线电流为 IN=IA+Ik+I=3 ④负载△接法且不对称时:负载上 +Ux-≠Ux++x-;而 2.+-=U.+(-+U'0;=Ix++I2-+I I1=14+I √3i 30°+√3i。-∠30°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负载厶接法且对称时:负载上 +,;.-I,+I 3 30+√3.∠30 (3)电源△接法且线电压对称(即只有正序分量) ①负载Y接法且对称时:则负载上 ②负载Y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C,=C++Un;}-i,=++i ⑧负载△接法且对称时:则负载上 U=U=I: 7 ④负载△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U=Ct=U≠U,,但U+=U'x++U,+U I+:+I (4)电源△接法且线电压不对称(设只有正序和负序分 量 ①负载Y接法且对称时:则负载上 I,一1=I-+I ②负载Y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第一节电工数学基础 13 It+Ur+UI=l=I+I ⑧负载△接法且对称时:则负载上 C,=U- +uil,=I_+I- 30°+√31-∠30° ④负载△接法且不对称时:则负载上 =U,+≠U'x++U 而U.+U=U4++U-+U',;f,=I++I, (5)不同相序负载下对称分量法的应用:实际上负载阻抗 在不同相序的电动势时可能出现不同的数值:如果是没有互感 的静止对称负载时,z=Z.=zn;如果是有互感的静止对称负 载时,2,=7≠z0;如果是动负载(旋转电机)时,7≠z≠ Z现以不对称电压作用于对称负载为例,说明对称分量法的应 用: 经过上述处理的电路如图1—9所示。对它仍可按一相进行 计算.以A相为例: A Zc 4. Z E E E o E E a2E 图19里对称分量法汁算负载对称的相电路 正序电流IA4=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