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的各个不同阶级担任,直到最后由这样一个阶级担任,这个阶级在 实现社会自由时,已不再以在人之外的但仍然由人类社会造成的 一定条件为前提,而是从社会自由这一前提出发,创造人类存在的 一切条件。在德国则相反,这里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精神生活 也无实际内容,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直接 地位、由于物质需要、由于自己的锁链本身的强迫,是不会有普遍 解放的需要和能力的。 那么,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 答: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 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 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 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 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 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 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最后,在于形成一个若不 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 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 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社会解体的这 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德国无产阶级只是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才开始形成;因为组 成无产阶级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贫民,不是在社会 的重担下机械地压出来的而是由于社会的急剧解体、特别是由于 中间等级的解体而产生的群众,虽然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贫民和 基督教日耳曼的农奴也正在逐渐跨入无产阶级的行列。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 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5 的各个不同阶级担任,直到最后由这样一个阶级担任,这个阶级在 实现社会自由时,已不再以在人之外的但仍然由人类社会造成的 一定条件为前提,而是从社会自由这一前提出发,创造人类存在的 一切条件。在德国则相反,这里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精神生活 也无实际内容,市民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直接 地位、由于物质需要、由于自己的锁链本身的强迫,是不会有普遍 解放的需要和能力的。 那么,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 答: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 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 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 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 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 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 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最后,在于形成一个若不 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 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 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社会解体的这 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德国无产阶级只是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才开始形成;因为组 成无产阶级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贫民,不是在社会 的重担下机械地压出来的而是由于社会的急剧解体、特别是由于 中间等级的解体而产生的群众,虽然不言而喻,自然形成的贫民和 基督教日耳曼的农奴也正在逐渐跨入无产阶级的行列。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 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6 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 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 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这样一来,无产者对 正在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就同德国国王对已经生成的世界所 享有的权利一样了。德国国王把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正像他把 马叫做自己的马一样。国王宣布人民是他的私有财产,只不过表 明私有者就是国王。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 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 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结论: 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 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只有同时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 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 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 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 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 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 鸣来宣布。15 卡·马克思大约写于 1843 年 10 月中—12 月中 载于 1844 年 2 月《德法年鉴》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第 3—18 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6 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 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 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这样一来,无产者对 正在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就同德国国王对已经生成的世界所 享有的权利一样了。德国国王把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正像他把 马叫做自己的马一样。国王宣布人民是他的私有财产,只不过表 明私有者就是国王。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 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 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结论: 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 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只有同时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 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 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 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 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 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 鸣来宣布。15 卡·马克思大约写于 1843 年 10 月中—12 月中 载于 1844 年 2 月《德法年鉴》 原文是德文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第 3—18 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7 弗·恩格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6 国民经济学5 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出现, 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 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 这种从商人的彼此妒忌和贪婪中产生的国民经济学或发财致 富的科学,在额角上带有最令人厌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人们还 有一种幼稚的看法,以为金银就是财富,因此必须到处从速禁止 “贵”金属出口。各国像守财奴一样相互对立,双手抱住自己珍爱 的钱袋,怀着妒忌心和猜疑心注视着自己的邻居。他们使用一切 手段尽可能多地骗取那些与自己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使这些侥 幸赚来的钱好好地保持在关税线以内。 如果完全彻底地实行这个原则,那就会葬送商业。因此,人们 便开始跨越这个最初的阶段。他们意识到,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 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于是,人们变得比较友善了, 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杜卡特①当做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杜卡 特一并引回来,并且认识到,多花一点钱买甲的商品一点也不会吃 ① 14—19 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通用的金币。———编者注
17 弗·恩格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6 国民经济学5 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出现, 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 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 这种从商人的彼此妒忌和贪婪中产生的国民经济学或发财致 富的科学,在额角上带有最令人厌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人们还 有一种幼稚的看法,以为金银就是财富,因此必须到处从速禁止 “贵”金属出口。各国像守财奴一样相互对立,双手抱住自己珍爱 的钱袋,怀着妒忌心和猜疑心注视着自己的邻居。他们使用一切 手段尽可能多地骗取那些与自己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使这些侥 幸赚来的钱好好地保持在关税线以内。 如果完全彻底地实行这个原则,那就会葬送商业。因此,人们 便开始跨越这个最初的阶段。他们意识到,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 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于是,人们变得比较友善了, 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杜卡特①当做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杜卡 特一并引回来,并且认识到,多花一点钱买甲的商品一点也不会吃 ① 14—19 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通用的金币。———编者注
18 亏,只要能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卖给乙就行了。 重商主义17体系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商业的贪婪性已多少 有所遮掩;各国多少有所接近,开始缔结通商友好条约,彼此做生 意,并且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甚至尽可能地互相表示友爱和亲 善。但是实质上还是同从前一样贪财和自私,当时一切基于商业 角逐而引起的战争就时时露出这种贪财和自私。这些战争也表 明:贸易和掠夺一样,是以强权为基础的;人们只要认为哪些条约 最有利,他们就甚至会昧着良心使用诡计或暴力强行订立这些 条约。 贸易差额论是整个重商主义体系的要点。正因为人们始终坚 持金银就是财富的论点,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那最终给国家带来现 金的交易才是赢利交易。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们以输出和输入作 比较。如果输出大于输入,那么他们就认为这个差额会以现金的 形式回到本国,国家也因这个差额而更富裕。因此经济学家的本 事就是要设法使输出和输入到每年年底有一个顺差。为了这样一 个可笑的幻想,竟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屠杀!商业也有了它的十字 军征讨18 和宗教裁判所19 。 18 世纪这个革命的世纪使经济学也发生了革命。然而,正如 这个世纪的一切革命都是片面的并且停留在对立的状态中一样, 正如抽象的唯物主义和抽象的唯灵论相对立,共和国和君主国相 对立,社会契约20 和神权相对立一样,经济学的革命也未能克服对 立。到处依然存在着下述前提:唯物主义不抨击基督教对人的轻 视和侮辱,只是把自然界当做一种绝对的东西来代替基督教的上 帝而与人相对立;政治学没有想去检验国家的各个前提本身;经济 学没有想去过问私有制的合理性的问题。因此,新的经济学只前 进了半步;它不得不背弃和否认它自己的前提,不得不求助于诡辩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18 亏,只要能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卖给乙就行了。 重商主义17体系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商业的贪婪性已多少 有所遮掩;各国多少有所接近,开始缔结通商友好条约,彼此做生 意,并且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甚至尽可能地互相表示友爱和亲 善。但是实质上还是同从前一样贪财和自私,当时一切基于商业 角逐而引起的战争就时时露出这种贪财和自私。这些战争也表 明:贸易和掠夺一样,是以强权为基础的;人们只要认为哪些条约 最有利,他们就甚至会昧着良心使用诡计或暴力强行订立这些 条约。 贸易差额论是整个重商主义体系的要点。正因为人们始终坚 持金银就是财富的论点,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那最终给国家带来现 金的交易才是赢利交易。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们以输出和输入作 比较。如果输出大于输入,那么他们就认为这个差额会以现金的 形式回到本国,国家也因这个差额而更富裕。因此经济学家的本 事就是要设法使输出和输入到每年年底有一个顺差。为了这样一 个可笑的幻想,竟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屠杀!商业也有了它的十字 军征讨18 和宗教裁判所19 。 18 世纪这个革命的世纪使经济学也发生了革命。然而,正如 这个世纪的一切革命都是片面的并且停留在对立的状态中一样, 正如抽象的唯物主义和抽象的唯灵论相对立,共和国和君主国相 对立,社会契约20 和神权相对立一样,经济学的革命也未能克服对 立。到处依然存在着下述前提:唯物主义不抨击基督教对人的轻 视和侮辱,只是把自然界当做一种绝对的东西来代替基督教的上 帝而与人相对立;政治学没有想去检验国家的各个前提本身;经济 学没有想去过问私有制的合理性的问题。因此,新的经济学只前 进了半步;它不得不背弃和否认它自己的前提,不得不求助于诡辩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19 和伪善,以便掩盖它所陷入的矛盾,以便得出那些不是由它自己的 前提而是由这个世纪的人道精神得出的结论。这样,经济学就具 有仁爱的性质;它不再宠爱生产者,而转向消费者了;它假惺惺地 对重商主义体系的血腥恐怖表示神圣的厌恶,并且宣布商业是各 民族、各个人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纽带。一切都显得十分辉煌壮 丽,可是上述前提马上又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创立了与这种伪善的 博爱相对立的马尔萨斯人口论21 ,这种理论是迄今存在过的体系 中最粗陋最野蛮的体系,是一种彻底否定关于仁爱和世界公民的 一切美好言词的绝望体系;这些前提创造并发展了工厂制度和现 代的奴隶制度,这种奴隶制度就它的无人性和残酷性来说不亚于 古代的奴隶制度。新的经济学,即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①为 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也同样是伪善、前后不一贯和不道德的。这 种伪善、前后不一贯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与自由的人性处 于对立的地位。 可是,难道说亚当·斯密的体系不是一个进步吗?当然是进 步,而且是一个必要的进步。为了使私有制的真实的后果能够显 露出来,就有必要摧毁重商主义体系以及它的垄断和它对商业关 系的束缚;为了使当代的斗争能够成为普遍的人类的斗争,就有必 要使所有这些地域的和国家的小算盘退居次要的地位;有必要使 私有制的理论抛弃纯粹经验主义的、仅仅是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并使它具有一种也对结果负责的更为科学的性质,从而使问题涉 及全人类的范围;有必要通过对旧经济学中包含的不道德加以否 定的尝试,并通过由此产生的伪善———这种尝试的必然结果———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① 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年伦敦版。———编者注
19 和伪善,以便掩盖它所陷入的矛盾,以便得出那些不是由它自己的 前提而是由这个世纪的人道精神得出的结论。这样,经济学就具 有仁爱的性质;它不再宠爱生产者,而转向消费者了;它假惺惺地 对重商主义体系的血腥恐怖表示神圣的厌恶,并且宣布商业是各 民族、各个人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纽带。一切都显得十分辉煌壮 丽,可是上述前提马上又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创立了与这种伪善的 博爱相对立的马尔萨斯人口论21 ,这种理论是迄今存在过的体系 中最粗陋最野蛮的体系,是一种彻底否定关于仁爱和世界公民的 一切美好言词的绝望体系;这些前提创造并发展了工厂制度和现 代的奴隶制度,这种奴隶制度就它的无人性和残酷性来说不亚于 古代的奴隶制度。新的经济学,即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①为 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也同样是伪善、前后不一贯和不道德的。这 种伪善、前后不一贯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与自由的人性处 于对立的地位。 可是,难道说亚当·斯密的体系不是一个进步吗?当然是进 步,而且是一个必要的进步。为了使私有制的真实的后果能够显 露出来,就有必要摧毁重商主义体系以及它的垄断和它对商业关 系的束缚;为了使当代的斗争能够成为普遍的人类的斗争,就有必 要使所有这些地域的和国家的小算盘退居次要的地位;有必要使 私有制的理论抛弃纯粹经验主义的、仅仅是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并使它具有一种也对结果负责的更为科学的性质,从而使问题涉 及全人类的范围;有必要通过对旧经济学中包含的不道德加以否 定的尝试,并通过由此产生的伪善———这种尝试的必然结果———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① 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年伦敦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