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对中国的农民起义作了科学的评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封建专制的压迫和欧洲列强的侵略是引起 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必将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整个 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在论印度的文章中,马克思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和罪 恶行径,同时指出,它破坏了印度的宗法制,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社会革命,因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联系无产 阶级革命的前景来考察民族殖民地问题和人类历史进步问题,指 出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强调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 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文明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 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才能 在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条件下实现历史的进步。 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初开始,马克思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政治 经济学研究。1857—1858 年间,他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撰写 了篇幅宏大的经济学手稿。1859 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分册》,并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恩格斯为这 部著作撰写了书评,阐述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按照本选集的体 例和结构,上述著作选编在第二卷,以便比较集中地反映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0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对中国的农民起义作了科学的评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封建专制的压迫和欧洲列强的侵略是引起 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必将对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整个 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在论印度的文章中,马克思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本质和罪 恶行径,同时指出,它破坏了印度的宗法制,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社会革命,因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联系无产 阶级革命的前景来考察民族殖民地问题和人类历史进步问题,指 出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强调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 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文明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 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才能 在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条件下实现历史的进步。 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初开始,马克思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政治 经济学研究。1857—1858 年间,他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撰写 了篇幅宏大的经济学手稿。1859 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分册》,并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恩格斯为这 部著作撰写了书评,阐述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按照本选集的体 例和结构,上述著作选编在第二卷,以便比较集中地反映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书 1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 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祇所作的雄辩[oratio pro aris et focis①]一经 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曾在天国的幻 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 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 自身的假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 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 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 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 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 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Pointdhonneur],它的狂热,它的道德 ① 见西塞罗《论神之本性》。直译是:为保卫祭坛和炉灶所作的雄辩;转义 是:为保卫社稷和家园所作的雄辩。———编者注
书 1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 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祇所作的雄辩[oratio pro aris et focis①]一经 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曾在天国的幻 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 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 自身的假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 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 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 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 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 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Pointdhonneur],它的狂热,它的道德 ① 见西塞罗《论神之本性》。直译是:为保卫祭坛和炉灶所作的雄辩;转义 是:为保卫社稷和家园所作的雄辩。———编者注
2 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 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 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 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 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 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 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 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 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 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 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 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 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 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 ———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 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 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 进行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 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 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 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 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 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 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 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 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 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 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 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 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 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 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 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 ———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 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 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 进行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status quo]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 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 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 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 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 1843 年的德国制度,但是 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 1789 年①,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 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 个国家曾经是这个运动的先行者,将来也不会是这个运动的模仿 者。我们没有同现代各国一起经历革命,却同它们一起经历复辟。 我们经历了复辟,首先是因为其他国家敢于进行革命,其次是因为 其他国家受到反革命的危害;在第一种情形下,是因为我们的统治 者们害怕了,在第二种情形下,是因为我们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害 怕。我们,在我们的那些牧羊人带领下,总是只有一次与自由为 伍,那就是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 有个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 的,有个学派把农奴反抗鞭子———只要鞭子是陈旧的、祖传的、历 史的鞭子———的每一声呐喊都宣布为叛乱;正像以色列人的上帝 对他的奴仆摩西一样,历史对这一学派也只是显示了自己的后背 [a posteriori]②,因此,这个历史法学派3 本身如果不是德国历史的 杜撰,那就是它杜撰了德国历史。这个夏洛克,却是奴才夏洛克, 他发誓要凭他所持的借据,即历史的借据、基督教日耳曼的借据来 索取从人民胸口割下的每一磅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① ② 1789 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年)开始的年份。———编者注 《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33 章第23 节。———编者注
3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status quo]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 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 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 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 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 1843 年的德国制度,但是 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 1789 年①,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 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 个国家曾经是这个运动的先行者,将来也不会是这个运动的模仿 者。我们没有同现代各国一起经历革命,却同它们一起经历复辟。 我们经历了复辟,首先是因为其他国家敢于进行革命,其次是因为 其他国家受到反革命的危害;在第一种情形下,是因为我们的统治 者们害怕了,在第二种情形下,是因为我们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害 怕。我们,在我们的那些牧羊人带领下,总是只有一次与自由为 伍,那就是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 有个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 的,有个学派把农奴反抗鞭子———只要鞭子是陈旧的、祖传的、历 史的鞭子———的每一声呐喊都宣布为叛乱;正像以色列人的上帝 对他的奴仆摩西一样,历史对这一学派也只是显示了自己的后背 [a posteriori]②,因此,这个历史法学派3 本身如果不是德国历史的 杜撰,那就是它杜撰了德国历史。这个夏洛克,却是奴才夏洛克, 他发誓要凭他所持的借据,即历史的借据、基督教日耳曼的借据来 索取从人民胸口割下的每一磅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① ② 1789 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年)开始的年份。———编者注 《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33 章第23 节。———编者注
4 相反,那些好心的狂热者,那些具有德意志狂的血统并有自由 思想的人,却到我们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寻找我们的自由历史。 但是,如果我们的自由历史只能到森林中去找,那么我们的自由历 史和野猪的自由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况且谁都知道,在森林中 叫唤什么,森林就发出什么回声。还是让条顿原始森林保持宁 静吧! 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 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 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 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 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 灭这个敌人。因为这种制度的精神已经被驳倒。这种制度本身不 是值得重视的对象,而是既应当受到鄙视同时又已经受到鄙视的 存在状态。对于这一对象,批判本身不用自己表明什么了,因为它 对这一对象已经清清楚楚。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 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 这是指描述各个社会领域相互施加的无形压力,描述普遍无 所事事的沉闷情绪,描述既表现为自大又表现为自卑的狭隘性,而 且要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加以描述,政府制度是靠维护一切卑劣 事物为生的,它本身无非是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 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呵!社会无止境地继续分成各色人等,这 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粗鲁平庸之辈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这些 人正因为相互采取暧昧的猜疑的态度而被自己的统治者一律——— 虽然形式有所不同———视为特予恩准的存在物。甚至他们还必须 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而另 一方面,是那些统治者本人,他们的身价与他们的人数则成反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4 相反,那些好心的狂热者,那些具有德意志狂的血统并有自由 思想的人,却到我们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寻找我们的自由历史。 但是,如果我们的自由历史只能到森林中去找,那么我们的自由历 史和野猪的自由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况且谁都知道,在森林中 叫唤什么,森林就发出什么回声。还是让条顿原始森林保持宁 静吧! 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 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 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 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 武器。它的对象是自己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 灭这个敌人。因为这种制度的精神已经被驳倒。这种制度本身不 是值得重视的对象,而是既应当受到鄙视同时又已经受到鄙视的 存在状态。对于这一对象,批判本身不用自己表明什么了,因为它 对这一对象已经清清楚楚。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 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 这是指描述各个社会领域相互施加的无形压力,描述普遍无 所事事的沉闷情绪,描述既表现为自大又表现为自卑的狭隘性,而 且要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加以描述,政府制度是靠维护一切卑劣 事物为生的,它本身无非是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 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呵!社会无止境地继续分成各色人等,这 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粗鲁平庸之辈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这些 人正因为相互采取暧昧的猜疑的态度而被自己的统治者一律——— 虽然形式有所不同———视为特予恩准的存在物。甚至他们还必须 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而另 一方面,是那些统治者本人,他们的身价与他们的人数则成反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