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潜江天门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江汉油田 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 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溺爱(li) 选聘 鞠躬尽瘁(cui) 人迹罕至 B.蹒跚(shan) 狭隘 屏息凝神(bing 脍灸人口 C.憎恶(zeng) 取缔 舐犊情深(shi) 冥思遐想 D.书斋(zhai) 烦燥 忧心忡忡( chong 神采奕奕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 B.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的笑了起 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D.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考 量,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只能是枉费心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 B.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 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D.培养“学生大厨”需要家长耐心传授厨技并给孩子勇敢试错的机会也离不开家长的 支持。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1页 (共 6 页) 语 文 试 卷 (本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 1 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 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溺.爱 (l ì) 选聘 鞠躬尽瘁.(cuì) 人迹罕至 B.蹒跚. (shān) 狭隘 屏.息凝神 (bǐng) 脍灸人口 C.憎.恶 (zēng) 取缔 舐.犊情深 (shì) 冥思遐想 D.书斋. (zhāi) 烦燥 忧心忡.忡 (chōng) 神采奕奕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 ....。 B.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 ....的笑了起 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飞机降落,C919 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 ....的欢呼声。 D.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考 量,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只能是枉费心机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 B.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 4 月 26 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 念,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D.培养“学生大厨”需要家长耐心传授厨技并给孩子勇敢试错的机会,也离不开家长的 支持。 仙 桃 潜 江 天 门 江 汉 油 田 2017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从外形上看,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浅灰色的冰雪晶体。 ②可燃冰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1立方米 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③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④可燃冰具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 景的绿色清洁战略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 ⑤它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A.②①④③⑤B.①⑤④③②C.③①⑤②④D.③④⑤②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至塞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天净沙·秋思》、《范进中举》分别 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B.王维、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 的代表。 C.《故乡》《孔乙己》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未选择的路》(又名《一条未走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塑生命的人》(又 名《我的老师》)的作者分别是普希金、弗罗斯特、海伦·凯勒。 6.食品安全系万家,网络谣言岂容狂。(5分)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 上的谣言”占45%。这些谣言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民众恐慌。为此, 某班开展“舌尖上的谣言,止于你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e 【材料二】上周,赵硕同学看到她小姨又转发了一篇文章,说什么“拉面里添加了强碱 性的蓬灰,用以增加面的弹性,具有致癌性”。她就对小姨说:“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钾,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面团的酸度,比食用碱的效果还好,不会对人体造成 伤害。”她还劝说小姨要辨明真假再转发,但小姨坚持说:“宁可相信蓬灰致癌'是真的, 不就是少吃几碗面嘛!”赵硕发现,像小姨这样轻信谣言的大有人在。 【材料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 言。班上同学特别搜集了这样5个: ①柿子和酸奶同吃致死 ②打针西瓜致人中毒 ③笔直黄瓜不正常 ④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 ⑤猪肉、樱桃、大盘鸡等感染H7N9 (1)研读以上材料,请从食品谣言的传播途径、语言特点、食品门类等方面写出两点 探究结果。(2分) (2)请你用一句合适的俗语来概括“小姨”这样的人转发此类信息时的心理。(1分) (3)怎样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人们吃得放心?请你提出两点建议。(2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 (共 6 页)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 从外形上看,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浅灰色的冰雪晶体。 ② 可燃冰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1 立方米 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 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③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④ 可燃冰具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等特点,被誉为 21 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 景的绿色清洁战略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 ⑤ 它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A.②①④③⑤ B.①⑤④③② C. ③①⑤②④ D. ③④⑤②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使至塞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天净沙·秋思》、《范进中举》分别 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B.王维、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 的代表。 C.《故乡》《孔乙己》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未选择的路》(又名《一条未走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塑生命的人》(又 名《我的老师》)的作者分别是普希金、弗罗斯特、 海伦·凯勒。 6.食品安全系万家,网络谣言岂容狂。(5 分)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 上的谣言”占 45%。这些谣言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民众恐慌。为此, 某班开展“舌尖上的谣言,止于你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材料二】上周,赵硕同学看到她小姨又转发了一篇文章,说什么“拉面里添加了强碱 性的蓬灰,用以增加面的弹性,具有致癌性”。她就对小姨说:“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钾,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面团的酸度,比食用碱的效果还好,不会对人体造成 伤害。”她还劝说小姨要辨明真假再转发,但小姨坚持说:“宁可相信‘蓬灰致癌’是真的, 不就是少吃几碗面嘛!”赵硕发现,像小姨这样轻信谣言的大有人在。 【材料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 4 批 20 个食品药品类谣 言。班上同学特别搜集了这样 5 个: ①柿子和酸奶同吃致死 ②打针西瓜致人中毒 ③笔直黄瓜不正常 ④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 ⑤猪肉、樱桃、大盘鸡等感染 H7N9 (1)研读以上材料,请从食品谣言的传播途径、语言特点、食品门类等方面写出两点 探究结果。(2 分) (2)请你用一句合适的俗语来概括“小姨”这样的人转发此类信息时的心理。(1 分) (3)怎样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人们吃得放心?请你提出两点建议。(2 分)
7.牢记经典文采富,轻吟诗书器宇昂。(7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比喻写水流迅猛的句子是 (5)南海局势柳暗花明,争议各方渐达共识:中国故事风生水起,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中华民族振兴迎来“ ”的大好局面。(请用王湾《次北 固山下》的诗句填写 二、阅读(45分) (一)斟字酌句滋味深,含英咀华唇齿香。(3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1)从诗人所做的“”这件事可以看出其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限填两字)(1分) (2)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2分) (二)御骥怎堪奴役辱,奋蹄只为伯乐扬。(10分) 李公蔚市贡马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 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卿为将校王公遂所 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 公遂怒捶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 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 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大梁:地名,现河南开封。②厩:马房。③遽(j):就。④奋眄(min):举头斜视,不 驯服的样子。⑤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⑥飞龙:指皇家 9.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客许而直未及给(答应,允许) 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B.因引出(牵引,拉)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C.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聚集、聚会)策之不以其道(鞭打,用鞭子打) D.问向时马(原来的,先前的) 吾知所以距子矣(通“拒”,抵御,抗拒) 10.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而意常不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公遂怒捶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至则奋眄 入则无法家弼士 D.酬以五十万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3页 (共 6 页) 7.牢记经典文采富,轻吟诗书器宇昂。(7 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比喻写水流迅猛的句子是 , 。 (5)南海局势柳暗花明,争议各方渐达共识;中国故事风生水起,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中华民族振兴迎来“ , ”的大好局面。(请用王湾《次北 固山下》的诗句填写) 二、阅读(45 分) (一)斟字酌句滋味深,含英咀华唇齿香。(3 分)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1)从诗人所做的“ ”这件事可以看出其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限填两字)(1 分) (2)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2 分) (二)御骥怎堪奴役辱,奋蹄只为伯乐扬。(10 分) 李公蔚市贡马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②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 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③为将校王公遂所 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④,殆不可跨, 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 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⑤,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 龙⑥,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大梁:地名,现河南开封。②厩:马房。③遽(jù):就。④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 驯服的样子。⑤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⑥飞龙:指皇家。 9.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 分) A.客许.而直未及给(答应,允许) 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B.因引.出(牵引,拉)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C.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聚集、聚会)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用鞭子打) D.问向.时马(原来的,先前的) 吾知所以距.子矣(通“拒”,抵御,抗拒) 10.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A.而.意常不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公遂怒捶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至则.奋眄 入则.无法家弼士 D. 酬以.五十万 先帝不以.臣卑鄙
11.请选出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2分) A.选文中“贡马”是一匹千里马,它通体雪白,马尾边有朱红色 B.沈宣词在王公遂家牵出白马,白马不驯服于沈宣词,王公遂生气地把马打了一顿 C.选文以“李公蔚买马”为线索,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马之“异” D.选文寓理于事,通过千里马数易其主,最终成为名马的故事,表明了人才只有遇“明 主”才能尽显其才的道理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三)结伴名著同成长,携手大家共徜徉。(7分) 【甲】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 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 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当然,由 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 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 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乙】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 发誓愿上西天,实否?”玄奘道:“是实。”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 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 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 难定。 13.(1)甲段选自苏联小说《 》:;乙段选自中国小说《西游记》,作者。(2分) (2)在这两部国度不同、风格迥异的小说中,保尔与唐僧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 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你对此简要发表看法。(2分) (3)甲段中保尔认为“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实际上,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 的一生与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充满了坎坷与磨难。请写出他们各自遭受的一次磨难,要求语 言简洁顺畅。(3分) (四)点亮青春游学海,坐拥书城取食粮。(10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 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 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 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 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 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继续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 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就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 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 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 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 的缺陷,如自私、猥琐、孤独、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4页 (共 6 页) 11.请选出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2 分) A.选文中“贡马”是一匹千里马,它通体雪白,马尾边有朱红色。 B.沈宣词在王公遂家牵出白马,白马不驯服于沈宣词,王公遂生气地把马打了一顿。 C.选文以“李公蔚买马”为线索,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马之“异”。 D.选文寓理于事,通过千里马数易其主,最终成为名马的故事,表明了人才只有遇“明 主”才能尽显其才的道理。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三)结伴名著同成长,携手大家共徜徉。(7 分) 【甲】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 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 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当然,由 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 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 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乙】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 “发誓愿上西天,实否?”玄奘道:“是实。”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 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 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 难定。” 13.(1)甲段选自苏联小说《________》;乙段选自中国小说《西游记》,作者 。(2 分) (2)在这两部国度不同、风格迥异的小说中,保尔与唐僧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 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你对此简要发表看法。(2 分) (3)甲段中保尔认为“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实际上,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 的一生与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充满了坎坷与磨难。请写出他们各自遭受的一次磨难,要求语 言简洁顺畅。(3 分) (四)点亮青春游学海,坐拥书城取食粮。(10 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 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 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 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 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 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 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继续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 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就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 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 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 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 的缺陷,如自私、猥琐、孤独、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
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 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 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 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 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 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 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 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 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 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 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 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 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军营单调冷寂的问题,提高士气 美国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 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 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7日第4版,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5.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谈其作用。(3分) 16.请说说你对第⑤段“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2分) 17.请写出你依靠图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3分) (五)亲情血浓永珍重,背影意深细品尝。(15分) 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吴钧尧 ①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 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 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岀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 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 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②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 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 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 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您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 如一決奔骢的豹,朝我雍褀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③我太步上煎,把拨起。 ④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 若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 ⑤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 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 6 页) 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 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 熟读唐诗 300 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 200 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 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 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 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 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 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 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 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 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 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 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军营单调冷寂的问题,提高士气, 美国政府向军队提供了 1.2 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 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 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4 月 7 日 第 4 版,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15.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谈其作用。(3 分) 16.请说说你对第⑤段“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2 分) 17.请写出你依靠图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3 分) (五)亲情血浓永珍重,背影意深细品尝。(15 分) 我煨①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吴钧尧 ①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你十个多月时,你妈妈出公差,我把你托给楼 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看到余妈妈摆弄满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你看到 五颜六色的玩具,咿咿呀呀地扭着小腰、伸出小手去抓。余妈妈偷偷转身,努起嘴、皱着 双眉,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她正努力调动脸部所有肌肉,催促我“走、走,赶快走”。 孩子,我走得急,仿佛余妈妈的表情真的挤出声音了。 ②我回到七楼家里,望了眼楼下庭院。你一定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 我却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正在 厨房忙碌,上午吸引你注意的玩具散落一地,已无法提起你的兴趣。你坐在客厅深处,灯 光稀微。你四处张望,欲哭的表情里满是孤独、失望。你看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 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奔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嗒嗒嗒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③我大步上前,一把捞起你。 ④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你当时被玩具吸引,没有回头。我很好奇, 若你玩腻之后,会怎样搜寻我的背影。这让我想到我母亲。 ⑤孩子,我很少与你说,小时候我也曾跟你一样,搜寻爸爸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 妈带我进城,我们到了堂姐的冰果店。我喜欢冰果店中陈列在玻璃后形形色色的冰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