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Mark Lee Wolraich MD,Paul Howard Dworkin,Dennis D.Drotar.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 Evidence and Practice.Mosby,2007. 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学生参考书目】 Jan S.Tecklin,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Fifth Edition.LWW,2014. 【校内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 http://pediatricapta.org/index.cfm http://journals.lww.com/pedpt/pages/default.aspx http://www.pediatric-therapy.com/services/physical-therapy/ http://www.rehabmeasures.org/default.aspx -14
- 14 - 郭秀艳 . 实验心理学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Mark Lee Wolraich MD,Paul Howard Dworkin,Dennis D. Drotar. Developmental-Behavioral Pediatrics: Evidence and Practice. Mosby,2007. 期刊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学生参考书目】 Jan S. Tecklin ,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Fifth Edition. LWW, 2014. 【校内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 http://pediatricapta.org/index.cfm http://journals.lww.com/pedpt/pages/default.aspx http://www.pediatric-therapy.com/services/physical-therapy/ http://www.rehabmeasures.org/default.aspx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18.015.0.3 课程名称: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 开课学院:康复医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4 学时:56 前期课程:《神经科学》、《运动控制》、《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 授课对象: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理方向) 授课对象: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是针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方向)学生的非常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授和实操两种授课方式。主要包括(1)神经系统解剖、功能、症状、体征、常规 评估方法介绍:(2)脑血管疾病的物理治疗;(3)脑外伤的物理治疗;(4)小脑疾病的物理治疗。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会通过具体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沟通、临床推断与决策、 循证、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的能力 Active 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a foundation to success in Neurorehabilitation I.In this course, we will apply fundamentals in physical therap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neuroscience,anatomy,patient evaluation,motor learning/control,cardiopulmonary,exercise training,and patient monitoring as a foundation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ersons with movement disorders secondary to neurologic injury or disease. You will acquire ke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neurologic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at are common to clients evaluated and treated by physical therapists.Medical information will include disease description,etiology, pathology,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diagnostic procedures,medical management,and precautions or special considerations pertinent to physical therapists.From a physical therapy perspective,specific standardized assessments,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and rehabilitation practices will be addressed pertinent to the movem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a neurologic injury/disease while identifying and using appropriate guidelines i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The role of the physical therapist will be introduced across treatment environments and across the time course or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acute through chronic).Medical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living with a disability will be discussed.The role of the physical therapist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the rehabilitation team will b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neurologist,physiatrist,speech pathologist,nurse,occupational therapist, neuropsychologist,and orthotist.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he ICF model of health and disability will be applied as models fo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for persons with neurologic disorders resulting in movement dysfunction.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15-
- 15 -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 :18.015.0.3 课程名称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 开课学院 :康复医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学分 :4 学时 :56 前期课程 :《神经科学》、《运动控制》、《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 授课对象 :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理方向) 授课对象 :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是针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方向)学生的非常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授和实操两种授课方式。主要包括(1)神经系统解剖、功能、症状、体征、常规 评估方法介绍 ;(2)脑血管疾病的物理治疗 ;(3)脑外伤的物理治疗 ;(4)小脑疾病的物理治疗。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会通过具体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沟通、临床推断与决策、 循证、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的能力 Active 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a foundation to success in Neurorehabilitation I. In this course, we will apply fundamentals in physical therap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neuroscience, anatomy, patient evaluation, motor learning/control,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raining, and patient monitoring as a foundation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ersons with movement disorders secondary to neurologic injury or disease. You will acquire ke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neurologic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at are common to clients evaluated and treated by physical therapists. Medical information will include disease description, etiology, pathology,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diagnostic procedures, medical management, and precautions or special considerations pertinent to physical therapists. From a physical therapy perspective, specific standardized assessment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rehabilitation practices will be addressed pertinent to the movem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a neurologic injury/disease while identifying and using appropriate guidelines i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The role of the physical therapist will be introduced across treatment environments and across the time course or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acute through chronic). Medical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living with a disability will be discussed. The role of the physical therapist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the rehabilitation team will b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neurologist, physiatrist, speech pathologist, nurse, occupational therapist, neuropsychologist, and orthotis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he ICF model of health and disability will be applied as models fo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for persons with neurologic disorders resulting in movement dysfunction.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教学大纲
(1)知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理生理学; (2)知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 (3)知晓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和仪器: (4)知晓神经系统解剖、功能、症状、体征、常规评估方法: (5)知晓脑血管疾病的物理治疗: (6)知晓脑外伤的物理治疗: (7)知晓小脑疾病的物理治疗。 【能力目标】 (1)能够知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小脑病变的常规病史采集方法: (2)能够根据不同神经系统疾病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 (3)具有一定的临床推论与决策能力,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设计和实施治疗计划和活动。 (4)注重分析物理治疗证据以制定物理治疗决策。 (5)恰当的使用治疗技巧。 (5)熟练使用治疗结果测评方法。 (6)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患者/客户、病人的亲属或照顾者、同事和其他医疗或相关专业人士沟通。 (7)在治疗团队中,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能力,成为团队中负责与有效的成员。 (8)通过分析患者(客户)及其相关人士所提供的信息,发展分析问题、制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9)逐渐形成和发展适合物理治疗相关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 (10)认识到社区康复服务的社会需求: (11)认识到物理治疗对社会的价值: (12)培养从事循证医学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物理治疗专业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前期完成了《神经科学》、《运动控制》、《人 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程所涉及到基础知识已经教授,但是因为前期课 程学习的知识点散落在各门功课中,所以课程开始部分先要系统回顾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评估方法 等内容板块。 优化师资:《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属于物理治疗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促进专业的国际化, 我们引进了海外教师团队。所以本门课程是外聘老师+本部老师两位主讲老师。两位老师的课程基本各 占一半,内容互补。海外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全程录像,外聘老师离开后,学生可以自学授课内容。 本部教师也会全程参与外聘老师的授课过程,可以完成外聘老师离开后的答疑问题。本部教师也可以学 习外聘老师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便日后可以更好的独立完成课程的授课。 授课方式:《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课程是链接学校和临床的重要桥梁,所以课程中会牵扯 到很多评估与治疗技术。授课多在物理治疗实验室进行,可以方便学生边操作边练习。课程的教学设计 根据物理治疗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启发 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理论部分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以PPT、视频为主,操作部分以示范操作后分组练习为主。课程中 首先会有小篇幅回顾相关内容,然后是常规的疾病病理介绍、评估方法、治疗措施。 课程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 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 向,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究答案的欲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恰当互动,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1)思维导图教学法: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记笔记 -16-
- 16 - (1)知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理生理学 ; (2)知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 ; (3)知晓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和仪器 ; (4)知晓神经系统解剖、功能、症状、体征、常规评估方法 ; (5)知晓脑血管疾病的物理治疗 ; (6)知晓脑外伤的物理治疗 ; (7)知晓小脑疾病的物理治疗。 【能力目标】 (1)能够知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小脑病变的常规病史采集方法 ; (2)能够根据不同神经系统疾病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 ; (3)具有一定的临床推论与决策能力,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设计和实施治疗计划和活动。 (4)注重分析物理治疗证据以制定物理治疗决策。 (5)恰当的使用治疗技巧。 (5)熟练使用治疗结果测评方法。 (6)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患者 / 客户、病人的亲属或照顾者、同事和其他医疗或相关专业人士沟通。 (7)在治疗团队中,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能力,成为团队中负责与有效的成员。 (8)通过分析患者(客户)及其相关人士所提供的信息,发展分析问题、制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9)逐渐形成和发展适合物理治疗相关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 ; (10)认识到社区康复服务的社会需求 ; (11)认识到物理治疗对社会的价值 ; (12)培养从事循证医学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物理治疗专业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前期完成了《神经科学》、《运动控制》、《人 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程所涉及到基础知识已经教授,但是因为前期课 程学习的知识点散落在各门功课中,所以课程开始部分先要系统回顾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评估方法 等内容板块。 优化师资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属于物理治疗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促进专业的国际化, 我们引进了海外教师团队。所以本门课程是外聘老师 + 本部老师两位主讲老师。两位老师的课程基本各 占一半,内容互补。海外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全程录像,外聘老师离开后,学生可以自学授课内容。 本部教师也会全程参与外聘老师的授课过程,可以完成外聘老师离开后的答疑问题。本部教师也可以学 习外聘老师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便日后可以更好的独立完成课程的授课。 授课方式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课程是链接学校和临床的重要桥梁,所以课程中会牵扯 到很多评估与治疗技术。授课多在物理治疗实验室进行,可以方便学生边操作边练习。课程的教学设计 根据物理治疗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重”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启发 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理论部分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以 PPT、视频为主,操作部分以示范操作后分组练习为主。课程中 首先会有小篇幅回顾相关内容,然后是常规的疾病病理介绍、评估方法、治疗措施。 课程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 以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 向,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究答案的欲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师生恰当互动,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 (1)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 Tony Buzan 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发明的一种记笔记
的方法,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用一定的图 像和颜色建立记忆链接。在生化学习中,将海量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现,能非常清楚地看到 知识点的层次与关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 有很大的帮助,知识点直观呈现,信息量大,逻辑架构清晰,方面记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 (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理论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全能人才并不多见,要取得成功,不仅是智 力的问题,而且还要具备在合作的环境中高效运转的能力。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助 于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生化内容的复杂抽象,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借助和同学 交流以及倾听同学的看法来优化自己的学习,并且对各种不同的主题达成共同理解,使小组成员的学习 效率最大化。在探讨各种学习材料的时候,小组成员对学习材料本身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一过程有 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合作学习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生们对小组成员有一种责任感, 只有小组成员的努力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小组的成功。问卷中显示,61.5%的学生认为采用小组 合作学习法的收获更多、对主题的理解更清晰。 (3)有效提问法:课堂提问是为学生理解概念搭起支架的常用方法,根据提问的方式不同,有些提 问为有效提问,有些提问为无效提问。有效提问常为开放式问题,常见的问题结构是:“什么是…? 以什么方式…?怎样…?”、“为什么…?哪些是关于…?你怎么知道…?”等等,通常能激 发学生思维:而无效的问题常为封闭式问题,其结构往往是:你(能)(会)(知道)(有)(正在)(曾经) …吗?学生的回答通常是“是”或“不是”,不引起思考。问卷发现,有效提问能够激励更多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关注意义交流及深层学习。 (4)双语教学:课程为外聘老师与本部老师合作教学,所有教学材料均为英文,但是授课老师采用 中文。 考核方法:本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课程,所以考核部分分实践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最后考核成绩。其中实践考核占40%(期中 20%+期末20%)+理论考核40%+课堂表现10%+课程出勤10%。实践操作考核采用跑台式考核,分 期中与期末两次。期中主要考核具体的操作技术,分三部分,每个部分考核知识点不同,学生需要完成 三个考试。三台联考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因为紧张或临时遗忘导致考核成绩不理想。期末 考核部分主要以病例考核为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可以分析病案,根据病人的实践情况分析评估病人, 并确定治疗方案。考核方式同样四三台联考,三台采用不同的病种的案例。理论考核同学校常规的期末 考试。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整体课程建设倡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推动神经PT 教学的整体发展,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将课堂教学,见习-实习三者有机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临床 推论与决策的能力,为提高现代物理治疗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神经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识记大脑的解剖结构 2.记忆脊髓的解剖结构 【教学内容】 1.大脑的解剖结构。 主要知识包括神经系统整体回顾、脑页名称与定位、脑的功能分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介绍与成分、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供。 2.脊髓的解剖结构。 -17-
- 17 - 的方法,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用一定的图 像和颜色建立记忆链接。在生化学习中,将海量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现,能非常清楚地看到 知识点的层次与关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 有很大的帮助,知识点直观呈现,信息量大,逻辑架构清晰,方面记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理论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全能人才并不多见,要取得成功,不仅是智 力的问题,而且还要具备在合作的环境中高效运转的能力。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助 于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生化内容的复杂抽象,并不是所有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借助和同学 交流以及倾听同学的看法来优化自己的学习,并且对各种不同的主题达成共同理解,使小组成员的学习 效率最大化。在探讨各种学习材料的时候,小组成员对学习材料本身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一过程有 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合作学习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生们对小组成员有一种责任感, 只有小组成员的努力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小组的成功。问卷中显示,61.5% 的学生认为采用小组 合作学习法的收获更多、对主题的理解更清晰。 (3)有效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为学生理解概念搭起支架的常用方法,根据提问的方式不同,有些提 问为有效提问,有些提问为无效提问。有效提问常为开放式问题,常见的问题结构是 :“什么是……? 以什么方式……?怎样……?”、“为什么……?哪些是关于……?你怎么知道……?”等等,通常能激 发学生思维;而无效的问题常为封闭式问题,其结构往往是:你(能)(会)(知道)(有)(正在)(曾经) ……吗?学生的回答通常是“是”或“不是”,不引起思考。问卷发现,有效提问能够激励更多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关注意义交流及深层学习。 (4)双语教学 :课程为外聘老师与本部老师合作教学,所有教学材料均为英文,但是授课老师采用 中文。 考核方法 :本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课程,所以考核部分分实践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最后考核成绩。其中实践考核占 40%(期中 20%+ 期末 20%)+ 理论考核 40%+ 课堂表现 10%+ 课程出勤 10%。实践操作考核采用跑台式考核,分 期中与期末两次。期中主要考核具体的操作技术,分三部分,每个部分考核知识点不同,学生需要完成 三个考试。三台联考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因为紧张或临时遗忘导致考核成绩不理想。期末 考核部分主要以病例考核为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可以分析病案,根据病人的实践情况分析评估病人, 并确定治疗方案。考核方式同样四三台联考,三台采用不同的病种的案例。理论考核同学校常规的期末 考试。 《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实践》整体课程建设倡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推动神经 PT 教学的整体发展,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将课堂教学 - 见习 - 实习三者有机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临床 推论与决策的能力,为提高现代物理治疗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神经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1. 识记大脑的解剖结构 2. 记忆脊髓的解剖结构 【教学内容】 1. 大脑的解剖结构。 主要知识包括神经系统整体回顾、脑页名称与定位、脑的功能分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介绍与成分、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供。 2. 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的解剖结构,脊髓对应的肌节与皮节的区分。 【教学方式】 PPT授课、课堂讲授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目的要求】 1.知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运动异常症状: 2.知晓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异常。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动作异常。 主要知识点包括共济失调、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编身抽搐、震颤、运动徐缓等。 2.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异常。 【教学方式】 PPT授课、课堂讲授 第三章神经系统检查 【目的要求】 1.知晓精神状态检查: 2.学会感觉检查: 3.学会运动系统检查 4.知晓正常步态。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检查的总论: 2、精神状态的检查方法: 3、感觉检查:包括轻触觉、刺痛觉、温度觉、本体感觉等检查: 4、运动系统检查:反射、肌力、肌张力等检查。 5、正常步态介绍:步态相关的专业术语介绍、正常步态周期、步态的运动学分析、步态异常的情况、 步态分析方法介绍: 【教学方式】 PPT授课、课堂讲授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干预措施 【目的要求】 1.知晓物理治疗的临床理论: 2.知晓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干预措施: 【教学内容】 1、物理治疗的临床理论包括肌肉再教有理论、神经促通术、任务导向模式等。 2、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干预措施有肌肉表现训练、柔韧性练习、调整肌张力策略、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 感觉训练、步态训练等。 【教学方式】 PPT授课、课堂讲授。 -18
- 18 - 脊髓的解剖结构,脊髓对应的肌节与皮节的区分。 【教学方式】 PPT 授课、课堂讲授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目的要求】 1. 知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运动异常症状 ; 2. 知晓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异常。 【教学内容】 1. 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动作异常。 主要知识点包括共济失调、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编身抽搐、震颤、运动徐缓等。 2. 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异常。 【教学方式】 PPT 授课、课堂讲授 第三章 神经系统检查 【目的要求】 1. 知晓精神状态检查 ; 2. 学会感觉检查 ; 3. 学会运动系统检查 4. 知晓正常步态。 【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检查的总论 ; 2、精神状态的检查方法 ; 3、感觉检查 :包括轻触觉、刺痛觉、温度觉、本体感觉等检查 ; 4、运动系统检查 :反射、肌力、肌张力等检查。 5、正常步态介绍:步态相关的专业术语介绍、正常步态周期、步态的运动学分析、步态异常的情况、 步态分析方法介绍。 【教学方式】 PPT 授课、课堂讲授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干预措施 【目的要求】 1. 知晓物理治疗的临床理论 ; 2. 知晓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干预措施 ; 【教学内容】 1、物理治疗的临床理论包括肌肉再教育理论、神经促通术、任务导向模式等。 2、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干预措施有肌肉表现训练、柔韧性练习、调整肌张力策略、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 感觉训练、步态训练等。 【教学方式】 PPT 授课、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