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八校200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②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情致耄耋脍炙人口栉风沐雨 煽惑腥膻潸然泪下姗姗来迟 C.斟酌甄别日臻完善引鸩止渴 D.诘问攻讦趁火打劫命运多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谋取牟取暴利代劳以逸待劳 B.顾及无暇顾忌扼守额手称庆 C.处治处置得宜质疑置疑问难 D.变换变幻莫测节流开源截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 挑报李,鼎力相助。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 种权宜之计。 C.我国第二条京广铁路已于今年年初动工,将尘埃落定于2009年年底,这是一条客运专 线,它将大大缓解客运尤其是春运的压力。 D.在国外,医生护理精心,护士关心备至,病人鲜花、微笑、问候、祝福终日伴随,我 国大小医院必须见贤思齐,向它们学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多人就“中国制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山东代表明确地提出了 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B.这些图书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与价值,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 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C.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 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政治、道德大同的结果 D.为了最大限度地与奥运会接轨,北京奥组委派员到十运会组委会的贵宾接待、新闻宣 传、赛事组织等部门,直接参与一线工作。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 湖南省八校 2006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情致. 耄耋. 脍炙.人口 栉.风沐雨 B.煽.惑 腥膻. 潸.然泪下 姗.姗来迟 C.斟.酌 甄.别 日臻.完善 引鸩.止渴 D.诘.问 攻讦. 趁火打劫. 命运多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谋取 牟取暴利 代劳 以逸待劳 B. 顾及 无暇顾忌 扼守 额手称庆 C. 处治 处置得宜 质疑 置疑问难 D. 变换 变幻莫测 节流 开源截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 挑报李,鼎力..相助。 B. 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 一种权宜之计。 C. 我国第二条京广铁路已于今年年初动工,将尘埃落定 ....于 2009 年年底,这是一条客运专 线,它将大大缓解客运尤其是春运的压力。 D. 在国外,医生护理精心,护士关心备至,病人鲜花、微笑、问候、祝福终日伴随,我 国大小医院必须见贤思齐 ....,向它们学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 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多人就“中国制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山东代表明确地提出了 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B.这些图书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与价值,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 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C. 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 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政治、道德大同的结果。 D. 为了最大限度地与奥运会接轨,北京奥组委派员到十运会组委会的贵宾接待、新闻宣 传、赛事组织等部门,直接参与一线工作。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近两年,美国和欧洲科学家相继发表文章指出,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退缩,要不了几年 北极地区将冰雪融化、无所覆盖。世界在改变,我们正面对一个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意 义相似的“新发现”,但这次发现的是一直存在的一片巨大陆地和相当于5倍地中海面积的 海洋。 这个关于北极因冰川融化殃及生态系统的极为可怕的前景,在加拿大、俄罗斯、挪威、 芬兰、丹麦和美国等北极圈国家眼中却是另一番情景。尽管存在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 的国际公约,上述国家还是提出了领土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北极圈各个国家已经开始动作,希望在冰雪最终融化的北极地区 的开发中抢占先机。那里是充满自然资源的处女地,将十分有益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 采。新的大陆和不再寒冷的广阔海洋,就是将来的渔业资源、黄金航线、旅游目的地和价值 很高的不动产。专家们猜测,地球上尚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1/4储藏在北极地区, 但现在没有人清楚这些资源属于谁 不过这些消息对于像帕特布罗埃这样的人来说却是金子一样的宝贵 美国丹佛的企业家布罗埃1997年以不可思议的7美元的价格,在哈得孙海湾向加拿大 政府购买了一个废弃无用的港口。纽约的媒体刊登的一篇文章表示,一旦北极的夏天让终年 的冰雪融化,布罗埃以及其他很多以可笑的价格买下北极冰雪之地的“天真”企业家将成为 超级富 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 缘的海底区域。在北极地区这块相当于新发现的大陆中,列强已经开始瓜分行动 最早动手的是俄罗斯。2001年它设想要求得到北冰洋的一半海域。由于其他国家以缺 乏地理资料作相关决定为由提出抗议,俄罗斯决定派遣一支科考队坐船去收集证据,出乎人 们的意料的是,俄罗斯的科考船在没有破冰船的帮助下抵达了北极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来
2 近两年,美国和欧洲科学家相继发表文章指出,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退缩,要不了几年 北极地区将冰雪融化、无所覆盖。世界在改变,我们正面对一个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意 义相似的“新发现”,但这次发现的是一直存在的一片巨大陆地和相当于 5 倍地中海面积的 海洋。 这个关于北极因冰川融化殃及生态系统的极为可怕的前景,在加拿大、俄罗斯、挪威、 芬兰、丹麦和美国等北极圈国家眼中却是另一番情景。尽管存在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 的国际公约,上述国家还是提出了领土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北极圈各个国家已经开始动作,希望在冰雪最终融化的北极地区 的开发中抢占先机。那里是充满自然资源的处女地,将十分有益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 采。新的大陆和不再寒冷的广阔海洋,就是将来的渔业资源、黄金航线、旅游目的地和价值 很高的不动产。专家们猜测,地球上尚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 1/4 储藏在北极地区, 但现在没有人清楚这些资源属于谁。 不过这些消息对于像帕特·布罗埃这样的人来说却是金子一样的宝贵。 美国丹佛的企业家布罗埃 1997 年以不可思议的 7 美元的价格,在哈得孙海湾向加拿大 政府购买了一个废弃无用的港口。纽约的媒体刊登的一篇文章表示,一旦北极的夏天让终年 的冰雪融化,布罗埃以及其他很多以可笑的价格买下北极冰雪之地的“天真”企业家将成为 超级富豪。 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 缘的海底区域。在北极地区这块相当于新发现的大陆中,列强已经开始瓜分行动。 最早动手的是俄罗斯。2001 年它设想要求得到北冰洋的一半海域。由于其他国家以缺 乏地理资料作相关决定为由提出抗议,俄罗斯决定派遣一支科考队坐船去收集证据,出乎人 们的意料的是,俄罗斯的科考船在没有破冰船的帮助下抵达了北极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来
到北极点的船,这一切都归功于正在加速的融冰。 美国因为阿拉斯加州也被列入北极圈国家之一,现在它亦希望扩展自己的领土。参议员 们以“损害主权”为由反对美国在某些领土协议上签字。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它 是最反对采取措施制止气候变暖的国家。美国还举行了最高级别的会议分析北极解冻的影响 和结果。 《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情报机构1月份召集各领域资深专家进行了一次分析北极 形势的会议。这次会议的总结报告写道:“我们需要谈判新疆域、新航线,分析潜在能源 渔业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考虑国家安全。” 估计北极圈内居住着400万人口,其中包括15万因纽特人。这些土著人在这片冰雪覆 盖的土地上狩猎、捕鱼和生活了几个世纪。他们确信一旦北极解冻他们的家园将遭受入侵, 因为全世界都将对北极地区感兴趣。一场新的、突如其来的和灾难性的征服运动就像北极解 冻那样逼近眼前,而因纽特人和北极熊的“古老权利”在它面前显得那样脆弱无力。 (2005年10月31日《参考消息》有删改 5.下列有关“北极冰雪融化”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极冰雪融化,主要是由于全球气温变暖造成的 B.北极冰雪融化,将为人类带来大片新的陆地和海洋 C.北极北雪融化,将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D.北极冰雪消融,将给北极圈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 6.对“尽管存在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上述国家还是提出了领土问题” 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公约是由加拿大、俄罗斯、挪威、芬兰、丹麦、美国几个国家一起订立的,它规 定了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归属问题。 B.国际公约规定了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归属问题,但加拿大等国撕毁条约,提出重 新划定北极领土归属问题 C.国际上签订过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现在一些国家置条约不顾, 提出了重新划定北极领土问题 D.尽管国际上有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但北极领土归属问题没有明确, 一些国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文中新的发现是指发现了5倍于地中海面积的陆地与海洋 B.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1/4储藏在北极地区,列强已开始瓜分 C.第一支到达北极点的科考队是2001年俄罗斯派出的一支科考队
3 到北极点的船,这一切都归功于正在加速的融冰。 美国因为阿拉斯加州也被列入北极圈国家之一,现在它亦希望扩展自己的领土。参议员 们以“损害主权”为由反对美国在某些领土协议上签字。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它 是最反对采取措施制止气候变暖的国家。美国还举行了最高级别的会议分析北极解冻的影响 和结果。 《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情报机构 1 月份召集各领域资深专家进行了一次分析北极 形势的会议。这次会议的总结报告写道:“我们需要谈判新疆域、新航线,分析潜在能源、 渔业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考虑国家安全。” 估计北极圈内居住着 400 万人口,其中包括 15 万因纽特人。这些土著人在这片冰雪覆 盖的土地上狩猎、捕鱼和生活了几个世纪。他们确信一旦北极解冻,他们的家园将遭受入侵, 因为全世界都将对北极地区感兴趣。一场新的、突如其来的和灾难性的征服运动就像北极解 冻那样逼近眼前,而因纽特人和北极熊的“古老权利”在它面前显得那样脆弱无力。 (2005 年 10 月 31 日《参考消息》有删改) 5.下列有关“北极冰雪融化”的说法,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北极冰雪融化,主要是由于全球气温变暖造成的。 B. 北极冰雪融化,将为人类带来大片新的陆地和海洋。 C. 北极北雪融化,将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D. 北极冰雪消融,将给北极圈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 6.对“尽管存在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上述国家还是提出了领土问题” 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际公约是由加拿大、俄罗斯、挪威、芬兰、丹麦、美国几个国家一起订立的,它规 定了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归属问题。 B. 国际公约规定了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归属问题,但加拿大等国撕毁条约,提出重 新划定北极领土归属问题。 C. 国际上签订过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现在一些国家置条约不顾, 提出了重新划定北极领土问题。 D. 尽管国际上有关于大陆架海域和海洋主权的国际公约,但北极领土归属问题没有明确, 一些国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中新的发现是指发现了 5 倍于地中海面积的陆地与海洋。 B. 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 1/4 储藏在北极地区,列强已开始瓜分。 C. 第一支到达北极点的科考队是 2001 年俄罗斯派出的一支科考队
D.因纽特人不仅面临北极冰雪融化的危险,而且也将面临被征服的危险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前几十年,如果没有破冰船的帮助,科考队根本不可能抵达北极点。 B.美国没有签署《京都协议书》,全部动机是为了加速北极融冰以获取利益。 C.北极冰雪的融化,将使世界上许多地方遭受灭顶之灾,人类应该密切关注北极的变化 尽快制订出应对措施。 D.北极冰雪的融化,将会导致北极熊的彻底消亡。对北极资源争夺,必将引起政治、 外交、军事的冲突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甚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荤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乃可以有为也。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 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③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奧草;有泉焉,伏于土涂。 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 浏如④。既焚既酾,奇势迭岀,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 漾纡馀⑤。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 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⑥ 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日:“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 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 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 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干石楷法。 【注】①山甚岩:峭壁。②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③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④ 蠲之浏如:蠲(jui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⑤溶漾纡馀:溶漾,水面宽广而微波:纡馀
4 D. 因纽特人不仅面临北极冰雪融化的危险,而且也将面临被征服的危险。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前几十年,如果没有破冰船的帮助,科考队根本不可能抵达北极点。 B. 美国没有签署《京都协议书》,全部动机是为了加速北极融冰以获取利益。 C. 北极冰雪的融化,将使世界上许多地方遭受灭顶之灾,人类应该密切关注北极的变化, 尽快制订出应对措施。 D. 北极冰雪的融化,将会导致北极熊的彻底消亡。对北极资源争夺,必将引起政治、 外交、军事的冲突。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山甚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乃可以有为也。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 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③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 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 浏如④。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 漾纡馀⑤。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 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⑥ 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 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 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 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 ①山甚岩:峭壁。 ②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 ③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 ④ 蠲之浏如:蠲(juā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 ⑤溶漾纡馀:溶漾,水面宽广而微波;纡馀
曲折环绕。⑥间厕:夹杂在一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 用车子运 B.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树木 C.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堆积 D.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优美的景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有石焉,翳于奥草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何功之有哉 C.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韦公规划整治永州的措施的一组是() ①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②命芟其芜,行其涂 ③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④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⑤择恶而取美 ⑥蠲浊而流清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文章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 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C.第二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贤太守 的浚理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 D.第四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既肯定了韦使君的政绩,且对贤太守 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勉励他们致力于“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 家抚而户晓”。 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译文: (2)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 (3)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译文:
5 曲折环绕。 ⑥间厕:夹杂在一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 用车子运 B.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树木 C.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堆积 D.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优美的景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A.有石焉,翳于.奥草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何功之.有哉 C.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韦公规划整治永州的措施的一组是( ) ①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②命芟其芜,行其涂 ③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④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⑤择恶而取美 ⑥蠲浊而流清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B.文章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 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 C.第二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贤太守 的浚理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 D.第四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既肯定了韦使君的政绩,且对贤太守 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勉励他们致力于“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 “家抚而户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4 分)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译文: (2)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 译文: (3)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