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向量和子空间正交的定义、正交补的定义及其有关性质。$6、对称矩阵的标准形掌握对称矩阵的各项性质定理。三、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把利用相关的习题讲解概念和定理,做到将概念、定理融入实际的例子中去,加强同学对高等代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讲授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先讨论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会高等代数课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思考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每一次上课结束后都布置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期中考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1、考核与评价方式成绩比例(%)课程目支撑毕业要求合计平时成绩课程考标试课堂表现作业阶段考32511, 26, 7284304238315266,7,8247315277,8合计(成绩构成)10201060100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1)平时成绩(1)i课堂表现评价标准:成绩比评价标准毕业课程例(%)目标合格要求优秀良好不合格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端完成预习不理论课不能做301,2能按照要求完成正,可以按要够充分,很到预习和理论11
11 掌握向量和子空间正交的定义、正交 补的定义及其有关性质。 §6、对称矩阵的标准形 掌握对称矩阵的各项性质定理。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 内容;讲授中应注意把利用相关的习题讲解概念和定理,做到将概念、定理融入实际的例子 中去,加强同学对高等代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讲授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先讨论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导学 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会高等代数课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思考方法,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每一次上课结束后都布置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期中考试。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 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1、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 标 支撑毕业要求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课程考 合计 课堂表现 作业 阶段考 试 1 1,2 3 2 5 2 6, 7 8 4 30 42 3 6,7,8 8 3 15 26 4 7,8 7 2 3 15 27 合计(成绩构成) 10 20 10 60 100 2、考核与评价标准细则 1)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毕业 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例(%)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1 1,2 学习积极主动, 能按照要求完成 学 习 态 度 端 正,可以按要 完成预习不 够充分,很 理论课不能做 到预习和理论 30
预习:理论课准备求完成预习:少主动回答准备。回答问能认真听讲,问题,正确充分,认真听讲,题不积极。对数据工作者应回答问题积极,能回答问题较为回答问题存正确回答老师问积极,可正确在一定的难该具备的职业题。对数据工作者回答老师问度。对数据道德、职业操应该具备的职业题。对数据工工作者应该守和规范的理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作者应该具备解不够充分。规范有正确的理的职业道德、道德、职业解。职业操守和规操守和规范范有较为正确的理解不够的理解。充分。6,7026,7,8037,8可以通过课程学基本可以通过通过课程学对高等代数的70习进一步理解高课程学习进习进一步理原理掌握不等代数的原理,积步理解高等代解高等代数足,不能很好的原理有一极主动总结本专数的原理,可理解本专业发业发展规律,能够以理解本专业定困难,对展规律,独立X在学习中不断提规律,能够在相关内容发学习的能力较差。学习中不断提展规律缺乏高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能力,归高自己对技术兴趣,独立学习的能力纳总结能力,可提问题的理解能较差。出有见地的问题。力,归纳总结能力。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2)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成绩比基本要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例(%)按时交作业:态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101,2度认真端正,基基本概念正基本概念基本作业:有抄袭本概念正确、论确、论述基本正确、论述基现象;或者基1本清楚:语言本概念不清述逻辑清楚;层清楚:语言较次分明,语言规规范。规范方面有待楚、论述不清楚。范。提高。2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6,7按时交作业:基40本概念正确、论基本概念正基本概念基本作业;有抄袭述逻辑清楚:层确、论述基本正确、论述基现象;或者基次分明,语言规清楚;语言较本清楚:语言本概念不清范。规范。楚、论述不清较规范。楚。12
12 预习;理论课准备 充分,认真听讲, 回答问题积极,能 正确回答老师问 题。对数据工作者 应该具备的职业 道德、职业操守和 规范有正确的理 解。 求完成预习; 能认真听讲, 回答问题较为 积极,可正确 回 答 老 师 问 题。对数据工 作者应该具备 的职业道德、 职业操守和规 范有较为正确 的理解。 少主动回答 问题,正确 回答问题存 在一定的难 度。对数据 工作者应该 具备的职业 道德、职业 操守和规范 的理解不够 充分。 准备。回答问 题不积极。对 数据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职业 道德、职业操 守和规范的理 解不够充分。 2 6,7 0 3 6,7,8 0 4 7,8 可以通过课程学 习进一步理解高 等代数的原理,积 极主动总结本专 业发展规律,能够 在学习中不断提 高自己对相关问 题的理解能力,归 纳总结能力,可提 出有见地的问题。 基本可以通过 课程学习进一 步理解高等代 数的原理,可 以理解本专业 规律,能够在 学习中不断提 高自己对技术 问题的理解能 力,归纳总结 能力。 通过课程学 习进一步理 解高等代数 的原理有一 定困难,对 相关内容发 展规律缺乏 兴趣,独立 学习的能力 较差。 对高等代数的 原 理 掌 握 不 足,不能很好 理解本专业发 展规律,独立 学习的能力较 差。 70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2)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 基本要 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例(%) 1 1,2 按时交作业;态 度认真端正,基 本概念正确、论 述逻辑清楚;层 次分明,语言规 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正 确、论述基本 清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本概念基本 正确、论述基 本清楚;语言 规范方面有待 提高。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10 2 6,7 按时交作业;基 本概念正确、论 述逻辑清楚;层 次分明,语言规 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正 确、论述基本 清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本概念基本 正确、论述基 本清楚;语言 较规范。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40
3按时交作业;基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40作业;有抄袭6,7,8本概念正确、论基本概念正基本概念基本述逻辑清楚:层确、论述基本正确、论述基现象;或者基次分明,语言规清楚;语言较本清楚:语言本概念不清范。规范。较规范。楚、论述不清楚。47,8按时交作业;按时交作业:能按时交作业;不能按时交10够通过练习进一能够通过练基本能够了解作业:有抄袭习进一步了高代的基本思步了解高代核心现象;或者概思想,论述逻辑解高代核心想,初步理解念不清楚、论高代核心思清楚;层次分明,思想,论述清述不清楚。语言规范。想,论述基本楚,语言较规范。清楚,语言较规范。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3)阶段考试考核与评价标准主要考核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机考形式,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题等。评价标准比课程毕业优秀良好合格例目标要求不合格(0-0.59)(0.9-1)(0.7-0.89)(0.6-0.69)11,20基本理解高深入理解高代中基本理解高代中等代数研究对高代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能研究对象。能够对象。能够初缺乏理解。不能2够正确进计算与正确进行计算和步进行计算,正确进行计算和6,740分析,方法正确分析,解决方法分析,解决方案解题思路正并有新意。正确。确,但有欠不正确。缺。基本理解高深入理解高代中基本理解高代中等代数中的对高代空间内容的空间内容。能的空间内容。能空间内容。能缺乏理解。不能3够正确进计算与够正确进行计算够初步进行正确进行计算和306,7,8分析,方法正确和分析,解决方计算,解题思分析,解决方案并有新意。法正确。路正确,但有不正确。欠缺。深入理解高代原基本理解高代原基本理解高对高代一般方法理和一般方法。理和一般方法。等代数基本缺乏理解。不能原理和一般47,8能够正确进计算能够正确进行计正确进行计算和30与分析,方法正算和分析,解决方法。能够初分析,解决方案步进行计算,不正确。确并有新意。方法正确。13
13 3 6,7,8 按时交作业;基 本概念正确、论 述逻辑清楚;层 次分明,语言规 范。 按时交作业; 基 本 概 念 正 确、论述基本 清楚;语言较 规范。 按时交作业; 基本概念基本 正确、论述基 本清楚;语言 较规范。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基 本 概 念 不 清 楚、论述不清 楚。 40 4 7,8 按时交作业;能 够通过练习进一 步了解高代核心 思想,论述逻辑 清楚;层次分明, 语言规范。 按时交作业; 能 够 通 过 练 习 进 一 步 了 解 高 代 核 心 思想,论述清 楚,语言较规 范。 按时交作业; 基本能够了解 高代的基本思 想,初步理解 高 代 核 心 思 想,论述基本 清楚,语言较 规范。 不 能 按 时 交 作业;有抄袭 现象;或者概 念不清楚、论 述不清楚。 10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3)阶段考试考核与评价标准 主要考核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机考形式,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程 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题等。 课程 目标 毕业 要求 评价标准 比 优秀 例 (0.9-1) 良好 (0.7-0.89) 合格 (0.6-0.69) 不合格(0-0.59) 1 1,2 0 2 6,7 深入理解高代中 的研究对象。能 够正确进计算与 分析,方法正确 并有新意。 基本理解高代中 研究对象。能够 正确进行计算和 分析,解决方法 正确。 基 本 理 解 高 等 代 数 研 究 对象。能够初 步进行计算, 解 题 思 路 正 确 , 但 有 欠 缺。 对高代研究对象 缺乏理解。不能 正确进行计算和 分析,解决方案 不正确。 40 3 6,7,8 深入理解高代中 的空间内容。能 够正确进计算与 分析,方法正确 并有新意。 基本理解高代中 的空间内容。能 够正确进行计算 和分析,解决方 法正确。 基 本 理 解 高 等 代 数 中 的 空间内容。能 够 初 步 进 行 计算,解题思 路正确,但有 欠缺。 对高代空间内容 缺乏理解。不能 正确进行计算和 分析,解决方案 不正确。 30 4 7,8 深入理解高代原 理和一般方法。 能够正确进计算 与分析,方法正 确并有新意。 基本理解高代原 理和一般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计 算和分析,解决 方法正确。 基 本 理 解 高 等 代 数 基 本 原 理 和 一 般 方法。能够初 步进行计算, 对高代一般方法 缺乏理解。不能 正确进行计算和 分析,解决方案 不正确。 30
解题思路正确,但有欠缺。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2)期末考试成续采用闭卷机考形式,主要考核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机考形式,主要题型为:选择题、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题等。考试成绩由试卷得分合计,下表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定。比评价标准课程毕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例目标要求(0.9-1)(0.7-0.89)(0.6-0.69)(0-0.59)11,20对高代研究基本理解高等深入理解高代中的基本理解高代中对象缺乏理代数研究对研究对象。能够正研究对象。能够解。不能正象。能够初步26,7确进计算与分析,正确进行计算和确进行计算50进行计算,解方法正确并有新分析,解决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正确,意。正确。决方案不正但有欠缺。确。对高代空间基本理解高等深入理解高代中的基本理解高代中内容缺乏理代数中的空间空间内容。能够正的空间内容。能解。不能正内容。能够初36,7,8确进计算与分析,够正确进行计算确进行计算25步进行计算,方法正确并有新和分析,解决方和分析,解解题思路正意。法正确。决方案不正确,但有欠缺。确。基本理解高等对高代一般深入理解高代原理基本理解高代原代数基本原理方法缺乏理和一般方法。能够理和一般方法。和一般方法。解。不能正47,8正确进计算与分能够正确进行计能够初步进行确进行计算25析,方法正确并有算和分析,解决计算,解题思和分析,解新意。方法正确。路正确,但有决方案不正欠缺。确。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教材:《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三版14
14 解 题 思 路 正 确 , 但 有 欠 缺。 注:该表格中比例和为100%。 2)期末考试成绩 采用闭卷机考形式,主要考核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机考形式,主要 题型为:选择题、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题等。 考试成绩由试卷得分合计,下表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定。 课程 目标 毕业 要求 评价标准 比 优秀 例 (0.9-1) 良好 (0.7-0.89) 合格 (0.6-0.69) 不合格 (0-0.59) 1 1,2 0 2 6,7 深入理解高代中的 研究对象。能够正 确进计算与分析, 方 法 正 确 并 有 新 意。 基本理解高代中 研究对象。能够 正确进行计算和 分析,解决方法 正确。 基本理解高等 代 数 研 究 对 象。能够初步 进行计算,解 题思路正确, 但有欠缺。 对高代研究 对象缺乏理 解。不能正 确进行计算 和分析,解 决方案不正 确。 50 3 6,7,8 深入理解高代中的 空间内容。能够正 确进计算与分析, 方 法 正 确 并 有 新 意。 基本理解高代中 的空间内容。能 够正确进行计算 和分析,解决方 法正确。 基本理解高等 代数中的空间 内容。能够初 步进行计算, 解 题 思 路 正 确,但有欠缺。 对高代空间 内容缺乏理 解。不能正 确进行计算 和分析,解 决方案不正 确。 25 4 7,8 深入理解高代原理 和一般方法。能够 正 确 进 计 算 与 分 析,方法正确并有 新意。 基本理解高代原 理和一般方法。 能够正确进行计 算和分析,解决 方法正确。 基本理解高等 代数基本原理 和一般方法。 能够初步进行 计算,解题思 路正确,但有 欠缺。 对高代一般 方法缺乏理 解。不能正 确进行计算 和分析,解 决方案不正 确。 25 五、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教材: 《高等代数》 北京大学数学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第三版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1、张禾瑞郝炳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2、《高等代数习题解》杨子胥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高等代数解题方法与技巧》李师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先修课程:高等代数1;后继课程:常微分方程、微分方程近似解、近世代数、离散数学。七、其他说明:1、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答问和上黑板解答问题的环节:2、每周上交一次作业,每次作业登记;3、学生答疑的方式为:面谈、邮件等方式:4、打“*”的内容为选讲内容。主撰人:肖启华,王慰审核人:葛焰明,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2018年12月24日15
15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1、 《高等代数》 张禾瑞 郝炳新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高等代数习题解》杨子胥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 《高等代数解题方法与技巧》李师正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代数 1; 后继课程:常微分方程、微分方程近似解、近世代数、离散数学。 七、其他 说明: 1、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答问和上黑板解答问题的环节; 2、每周上交一次作业,每次作业登记; 3、学生答疑的方式为:面谈、邮件等方式; 4、打“*”的内容为选讲内容。 主撰人 :肖启华, 王慰 审核人:葛焰明, 袁 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2018 年 12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