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朱焱
朱焱
生于仕宦之家,时逢乱世之际。有 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少年时 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 书”的志向,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 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渴望收 陆游 复中原,统一大宋江山,但终了只 (字务观,号放翁) 落得黯然神伤
陆 游 (字务观,号放翁) 生于仕宦之家,时逢乱世之际。有 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少年时 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 书”的志向,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 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渴望收 复中原,统一大宋江山,但终了只 落得黯然神伤
书愤 旱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裁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 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 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 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 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书愤》于宋孝宗淳煕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 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从淳煕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 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 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 愤之情便喷薄而岀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 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 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书愤》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 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 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 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 愤之情便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