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2016.12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 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 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 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 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 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 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 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 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 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 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 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 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 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 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 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 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 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 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 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 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 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 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 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 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 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 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 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 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 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 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展都
2017 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 2016.1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 分,每小题 3 分)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 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 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 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 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 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 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 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 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 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 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 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 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 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 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 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 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 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 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 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 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 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 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 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 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 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 公元 751 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 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 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 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 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 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展都
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 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东西文明在初起时代,都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丝绸之路则突破地域隔阂 使不同文化走向交融,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 B.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张骞出使西域, 使其发展成为主干道,到了唐代它就更加繁忙了。 C.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西 向传播的事实,且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D.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虽历经中华王朝不同的好恶态度,但仍对代表中 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草原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前身,这是东西方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 战国时期由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的。 B.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持久而友好,双方既有物质层面的众多物品的交易,更有 代表精神层面的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上修筑的佛寺,为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和僧侣提供了方便和保佑, 更反映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共荣。 D.“怛罗斯之役”胜败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 意义,其军事层面的意义显得微不足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始终充满着活力,其意义 至今仍对沿路国家、民族的交往产生积极影响 B.因为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海上丝路在唐代也逐渐建 立起来,这与陆上丝路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C.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种族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但在某 种意义上,即便是冲突,也无碍文明的交流。 D.怛罗斯之战不经意间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 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和和谐共存的鲜明特征 、现代文阅读(二)(12分) 曹景行: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 沈黎明 曹景行祖籍浙江兰溪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曹聚仁是当代文化名人,是 早期著名的报人。曹景行自幼敏思好学,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学到中学再 到大学,始终手不释卷。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曹景行顺利地考上了复旦大 学历史系。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曹景行是个狂热的学习者。除了历史,他还大 量选修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新闻课程,他甚至花了大量时间自修英文,他认 为这是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 经过四年的苦读,曹景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开始跟随前辈学者研究美国和亚太经济现状,成为曹家几代人中又一位知识渊博 的学者。 1987年,曹景行决定举家移居香港。当时很多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一些要好 的朋友问他,为何要在不惑之年放弃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举家去香港这样一个
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 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东西文明在初起时代,都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丝绸之路则突破地域隔阂 使不同文化走向交融,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 B.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张骞出使西域, 使其发展成为主干道,到了唐代它就更加繁忙了。 C.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西 向传播的事实,且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D.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虽历经中华王朝不同的好恶态度,但仍对代表中 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草原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前身,这是东西方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 战国时期由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的。 B.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持久而友好,双方既有物质层面的众多物品的交易,更有 代表精神层面的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上修筑的佛寺,为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和僧侣提供了方便和保佑, 更反映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共荣。 D.“怛罗斯之役”胜败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 意义,其军事层面的意义显得微不足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始终充满着活力,其意义 至今仍对沿路国家、民族的交往产生积极影响。 B.因为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海上丝路在唐代也逐渐建 立起来,这与陆上丝路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C.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种族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但在某 种意义上,即便是冲突,也无碍文明的交流。 D.怛罗斯之战不经意间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 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和和谐共存的鲜明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曹景行: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 沈黎明 曹景行祖籍浙江兰溪市,1947 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曹聚仁是当代文化名人,是 早期著名的报人。曹景行自幼敏思好学,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学到中学再 到大学,始终手不释卷。1977 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曹景行顺利地考上了复旦大 学历史系。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曹景行是个狂热的学习者。除了历史,他还大 量选修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新闻课程,他甚至花了大量时间自修英文,他认 为这是接触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 经过四年的苦读,曹景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开始跟随前辈学者研究美国和亚太经济现状,成为曹家几代人中又一位知识渊博 的学者。 1987 年,曹景行决定举家移居香港。当时很多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一些要好 的朋友问他,为何要在不惑之年放弃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举家去香港这样一个
陌生的地方重新谋生。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现在上海和香港的差距还是很 大的,一个是计划经济,一个是市场经济,我研究世界经济多年,觉得那里将会 是我事业的另一片天空。”他心里还有一种潜意识,想在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香 港,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新闻人 举家迁到香港后,曹景行凭着多年热心阅读和从事研究的知识积累,很快进入新 闻行业,在《亚洲周刊》当了一名撰述员。由于撰写的文章观点新颖、文风扎实, 他很快升任《亚洲周刊》副总编兼《明报》主笔,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 文报章撰写评论。曹景行前前后后在平面媒体工作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的第 要务是为全家的生存奔波。他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整天就是为妻子、孩子、房 子奋斗 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然而此时曹景行心里又开始波动起来,他觉得平面媒体的工 作自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工作没有一点新意,于是他开始琢磨去做更有 意思的事。“当然,一个人一辈子也可以做一种事,但是我的性格好像还是想稍 微有些调整吧。我倒不是不安分,只是不想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麻木掉。”随着 心中这种不安分的萌动,1997年,曹景行两次出人意料地做出惊人之举,改行 做了电视人,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先是加盟了“传讯电视”,主管“中天” 新闻频道。数月后,他转入凤凰卫视中文台,这一年是1998年,他已经五十 岁 加盟凤凰卫视之后,凤凰卫视特殊的运作方式、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曹景行的聪 明才智很快得到充分发挥。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凤凰卫视迅速结合形势推出 档时事加评论的节目《中国人今天说不!》,立刻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由 此而催生出一个新的节目形态一一时事分析和时事评论。 三个月后,曹景行和同事们觉得这种时评形式应该坚持下去,于是一起在《中国 人今天说不!》的基础上创办了《时事开讲》栏目,并于1999年8月23日正式 开播。曹景行称《时事开讲》是“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简单”的节目。他 每天的工作的确简单:挑选题,列提纲,打腹稿,之后的二十分钟,就是他在镜 头前“肆意”点评时刻。尽管这档节目从布景到操作都非常简单,可是他精到的 评说却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人士。曹景行对国际时事的独到见解很快提高了 《时事开讲》栏目的知名度,使该栏目成为凤凰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曹景行则 被人们称为“电视时评第一人”。此后,《时事开讲》栏目不断获得中国电视界 大奖。大器晚成的曹景行,成为华人传媒界的一面旗帜。 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当有记者称他为前辈、赞扬他的评论十分深刻时, 他微笑着回答:“我只是一名普通媒体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节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曹景行认为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立场是一定要把握住的。首先就是要基于事 实,新闻评论不是个人主观的发挥。第二是基本的原则立场,所有的言论基调都 是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摘自360百科) ②现在曹先生的观点输出一直没有停止,但平台变了。他透露,网络对传统媒体 冲击很大,2008年8月6日北京奥运会之前,他和凤凰新媒体联合推出了“曹 景行手机报”,正在试运行。(摘自《“潮人”曹景行退出凤凰卖观点》)
陌生的地方重新谋生。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现在上海和香港的差距还是很 大的,一个是计划经济,一个是市场经济,我研究世界经济多年,觉得那里将会 是我事业的另一片天空。”他心里还有一种潜意识,想在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香 港,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新闻人。 举家迁到香港后,曹景行凭着多年热心阅读和从事研究的知识积累,很快进入新 闻行业,在《亚洲周刊》当了一名撰述员。由于撰写的文章观点新颖、文风扎实, 他很快升任《亚洲周刊》副总编兼《明报》主笔,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 文报章撰写评论。曹景行前前后后在平面媒体工作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的第 一要务是为全家的生存奔波。他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整天就是为妻子、孩子、房 子奋斗。 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然而此时曹景行心里又开始波动起来,他觉得平面媒体的工 作自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工作没有一点新意,于是他开始琢磨去做更有 意思的事。“当然,一个人一辈子也可以做一种事,但是我的性格好像还是想稍 微有些调整吧。我倒不是不安分,只是不想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麻木掉。”随着 心中这种不安分的萌动,1997 年,曹景行两次出人意料地做出惊人之举,改行 做了电视人,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先是加盟了“传讯电视”,主管“中天” 新闻频道。数月后,他转入凤凰卫视中文台,这一年是 1998 年,他已经五十一 岁。 加盟凤凰卫视之后,凤凰卫视特殊的运作方式、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曹景行的聪 明才智很快得到充分发挥。1999 年 5 月 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凤凰卫视迅速结合形势推出 一档时事加评论的节目《中国人今天说不!》,立刻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由 此而催生出一个新的节目形态——时事分析和时事评论。 三个月后,曹景行和同事们觉得这种时评形式应该坚持下去,于是一起在《中国 人今天说不!》的基础上创办了《时事开讲》栏目,并于 1999 年 8 月 23 日正式 开播。曹景行称《时事开讲》是“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简单”的节目。他 每天的工作的确简单:挑选题,列提纲,打腹稿,之后的二十分钟,就是他在镜 头前“肆意”点评时刻。尽管这档节目从布景到操作都非常简单,可是他精到的 评说却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人士。曹景行对国际时事的独到见解很快提高了 《时事开讲》栏目的知名度,使该栏目成为凤凰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曹景行则 被人们称为“电视时评第一人”。此后,《时事开讲》栏目不断获得中国电视界 大奖。大器晚成的曹景行,成为华人传媒界的一面旗帜。 2015 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当有记者称他为前辈、赞扬他的评论十分深刻时, 他微笑着回答:“我只是一名普通媒体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节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曹景行认为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立场是一定要把握住的。首先就是要基于事 实,新闻评论不是个人主观的发挥。第二是基本的原则立场,所有的言论基调都 是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摘自 360 百科) ②现在曹先生的观点输出一直没有停止,但平台变了。他透露,网络对传统媒体 冲击很大,2008 年 8 月 6 日北京奥运会之前,他和凤凰新媒体联合推出了“曹 景行手机报”,正在试运行。(摘自《“潮人”曹景行退出凤凰卖观点》)
③曹景行说,他比较适应数字化产品的发展潮流。他认为,不要反对网络上的文 字,当年如果蒲松龄能够上网的话,《聊斋志异》一定首先是从网上流传的。(摘 自曹景行在湖南大学演讲新闻通讯稿)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学时,曹景行学习历史、世界经济、国际关系、新闻课程以及英文,说明 曹景行为了成为一个新闻人,做了大量努力 B.本文在时间表述上充分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性,如“1999年5月8 日”、“1999年8月23日”等,就是典型的表现 C.面对记者的赞誉,曹景行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媒体人,做了该做的事,这是 谦虚,是“电视时评第一人”大家风范的体现。 D.曹景行认为,不要反对网络上的文字,这说明曹景行对网络言论持开放包容 的态度,认为不应对网络言论进行过多干预 5.结合文本内容,请概括曹景行有哪些“不安分”的表现。(4分) 6.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曹景行能成为“电视时评第一人”的原因。(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女人 【多米尼加】胡安·鲍斯 公路上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细长的路伸向远方,像死人 一样躺在那里。太阳犹如烧红了的大钢球,悬挂在公路的上空 公路两旁是荒原,远处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偶尔有几只鸟,几只鹫鹰,落在仙人 掌的顶端。只有这些远处的仙人掌,才给人一点生气。 在这条近乎死去一样的公路上,有一个女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黑点,然后渐渐 地变大。她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动不动地躺在公路上。她不怕毒日头的暴晒,但 孩子的哭喊却使她痛心。那孩子,全身巧克力色,他趴在母亲身旁,两只小手使 劲地抓她。这个一丝不挂的小孩子感到,灼热的公路很快就会把他的身体烤焦。 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奇克不停地向前走着,那个黑东西也随之增大。他心想:“莫非是汽车撞死了 条驴 他向四下张望,只见一片荒原,远处是山丘。眼前还有一道干涸的河床,似乎在 思念着几千年前流经这里的河水。远处,稀稀落落地能看见几株上面立着猛禽的 仙人掌。 走到很近的地方,奇克才看出是一个人,还听清楚了孩子的哭泣声。 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在他们仅有的那间像蒸笼的房子里,她男人扯着她的 头发把她毒打了一顿。 “你这个臭娘们!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我叫你不要脸!” “怎么能怨我呢?契佩,没有人打这里经过呀!”那女人竭力争辩道 “我让你嘴硬! 说完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孩子搂住爸爸的大腿。看见妈妈鼻子流血,吓得没命地嚎起来。 女人挨打的原因是她没有按丈夫的嘱咐卖掉羊奶,等男人出门4天后回来,她当 然拿不出钱来。她撒谎说奶坏了。其实,她把奶给孩子喝了,她宁肯不要那几个 钱,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哭叫 她和孩子被赶出了家门。 “你再回来,我就打死你
③曹景行说,他比较适应数字化产品的发展潮流。他认为,不要反对网络上的文 字,当年如果蒲松龄能够上网的话,《聊斋志异》一定首先是从网上流传的。(摘 自曹景行在湖南大学演讲新闻通讯稿)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大学时,曹景行学习历史、世界经济、国际关系、新闻课程以及英文,说明 曹景行为了成为一个新闻人,做了大量努力。 B. 本文在时间表述上充分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性,如“1999 年 5 月 8 日”、“1999 年 8 月 23 日”等,就是典型的表现。 C. 面对记者的赞誉,曹景行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媒体人,做了该做的事,这是 谦虚,是“电视时评第一人”大家风范的体现。 D.曹景行认为,不要反对网络上的文字,这说明曹景行对网络言论持开放包容 的态度,认为不应对网络言论进行过多干预。 5.结合文本内容,请概括曹景行有哪些“不安分”的表现。(4 分) 6.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曹景行能成为“电视时评第一人”的原因。(5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 分) 女人 【多米尼加】胡安•鲍斯 公路上空空如也,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细长的路伸向远方,像死人 一样躺在那里。太阳犹如烧红了的大钢球,悬挂在公路的上空。 公路两旁是荒原,远处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偶尔有几只鸟,几只鹫鹰,落在仙人 掌的顶端。只有这些远处的仙人掌,才给人一点生气。 在这条近乎死去一样的公路上,有一个女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黑点,然后渐渐 地变大。她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动不动地躺在公路上。她不怕毒日头的暴晒,但 孩子的哭喊却使她痛心。那孩子,全身巧克力色,他趴在母亲身旁,两只小手使 劲地抓她。这个一丝不挂的小孩子感到,灼热的公路很快就会把他的身体烤焦。 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在哪里。 奇克不停地向前走着,那个黑东西也随之增大。他心想:“莫非是汽车撞死了一 条驴。” 他向四下张望,只见一片荒原,远处是山丘。眼前还有一道干涸的河床,似乎在 思念着几千年前流经这里的河水。远处,稀稀落落地能看见几株上面立着猛禽的 仙人掌。 走到很近的地方,奇克才看出是一个人,还听清楚了孩子的哭泣声。 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在他们仅有的那间像蒸笼的房子里,她男人扯着她的 头发把她毒打了一顿。 “你这个臭娘们!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我叫你不要脸!” “怎么能怨我呢?契佩,没有人打这里经过呀!”那女人竭力争辩道。 “我让你嘴硬!” 说完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孩子搂住爸爸的大腿。看见妈妈鼻子流血,吓得没命地嚎起来。 女人挨打的原因是她没有按丈夫的嘱咐卖掉羊奶,等男人出门 4 天后回来,她当 然拿不出钱来。她撒谎说奶坏了。其实,她把奶给孩子喝了,她宁肯不要那几个 钱,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挨饿哭叫。 她和孩子被赶出了家门。 “你再回来,我就打死你
女人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奇克带的水只够在路上喝两天,但他却泼在这个女人的头上。女人苏醒过来,他 搀扶着她向草房走去,还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给她擦净脸上的血。这时,契佩出 现在小院子里。 我不是说过了吗,不准你再回这个家!” 他被炽热的太阳夺去了理智,两眼冒火,好像根本没看见有生人似的就朝女人猛 扑过去。就在他举手要打的时候,被奇克挡住了,于是两个男人之间展开了一场 激战 这是一场无声的搏斗,两人谁都不说话。只能听见孩子的哭喊声和拳脚声 女人看见奇克卡住了契佩的喉咙,她丈夫的嘴慢慢地张开,闭上了眼睛,憋得满 脸通红。 正在这时,她一眼看见门前的一块又黑又大的石头,她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 猛地举起那石头朝奇克的脑袋砸去,奇克立刻松开了手,双臂一张便无声无息地 仰面倒在地上。 鲜血不停地往外涌,契佩愣愣地看着血泊映出的闪光。女人用双手捂住嘴,两只 眼睛瞪得老大,她披散着头发飞步跑了出去,她觉得双腿发软。她怕这时有人从 这里经过,然而,长长的公路早已像僵死..了一样,一个人也没有,惟有火辣 辣的太阳悬挂在空中,荒原的远处,依然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和依稀可见的几株仙 人掌。 (节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小说中多次提及“荒原”和“仙人掌”,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 场景,同时仙人掌的存在也寓意生活依然存在希望 B.奇克用仅存的一点饮水泼醒了女人,并搀扶女人回家,看到其丈夫毒打女人, 出手相助,说明奇克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C.体力衰竭的女人在看到丈夫被奇克卡住喉咙的时候,“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 这种爆发力表现了女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坚强和勇敢 D.“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女人挨打的原因”两处,作者运用了插叙手 法,既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使得小说更加曲折有致。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作者可以全知地客观叙述故事,把涉及不同 人物的情节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内容显得丰富而集中。 8.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 在哪里”。(4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加点词“僵死”在文中有哪几重含意。(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巎巎幼受业国学..,博通 群书。其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始受.承直郎、集贤待制 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累迁至礼 部尚书。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礼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巎巎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先是,文宗励精图治,巎巎尝以圣贤格言讲诵帝侧,裨益良多。顺帝践祚,巎巎 侍经筵,日劝帝务学。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即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 言商王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女人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奇克带的水只够在路上喝两天,但他却泼在这个女人的头上。女人苏醒过来,他 搀扶着她向草房走去,还从衬衣上撕下一条布给她擦净脸上的血。这时,契佩出 现在小院子里。 “我不是说过了吗,不准你再回这个家!” 他被炽热的太阳夺去了理智,两眼冒火,好像根本没看见有生人似的就朝女人猛 扑过去。就在他举手要打的时候,被奇克挡住了,于是两个男人之间展开了一场 激战。 这是一场无声的搏斗,两人谁都不说话。只能听见孩子的哭喊声和拳脚声。 女人看见奇克卡住了契佩的喉咙,她丈夫的嘴慢慢地张开,闭上了眼睛,憋得满 脸通红。 正在这时,她一眼看见门前的一块又黑又大的石头,她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量。 猛地举起那石头朝奇克的脑袋砸去,奇克立刻松开了手,双臂一张便无声无息地 仰面倒在地上。 鲜血不停地往外涌,契佩愣愣地看着血泊映出的闪光。女人用双手捂住嘴,两只 眼睛瞪得老大,她披散着头发飞步跑了出去,她觉得双腿发软。她怕这时有人从 这里经过,然而,长长的公路早已像僵死..了一样,一个人也没有,惟有火辣 辣的太阳悬挂在空中,荒原的远处,依然是荆棘丛生的山丘和依稀可见的几株仙 人掌。 (节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中多次提及“荒原”和“仙人掌”,这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 场景,同时仙人掌的存在也寓意生活依然存在希望。 B.奇克用仅存的一点饮水泼醒了女人,并搀扶女人回家,看到其丈夫毒打女人, 出手相助,说明奇克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C.体力衰竭的女人在看到丈夫被奇克卡住喉咙的时候,“顿时觉得浑身都是力 量”,这种爆发力表现了女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坚强和勇敢。 D.“原来那个女人被丈夫打了”“女人挨打的原因”两处,作者运用了插叙手 法,既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使得小说更加曲折有致。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作者可以全知地客观叙述故事,把涉及不同 人物的情节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内容显得丰富而集中。 8.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但是看不见 在哪里”。(4 分) 9.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加点词“僵死”在文中有哪几重含意。(5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巎巎幼受业国学..,博通 群书。其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始受.承直郎、集贤待制, 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累迁至礼 部尚书。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礼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巎巎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先是,文宗励精图治,巎巎尝以圣贤格言讲诵帝侧,裨益良多。顺帝践祚,巎巎 侍经筵,日劝帝务学。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即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 言商王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