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9年2月) C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9 年 2 月)
cNNc中联网信息中心 前 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牵头组织有关单 位共同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形成了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惯例,至今已发布42次。《报告》力图 通过核心数据反映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及国内外行业机构、 专家学者等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信 息化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 社会广泛认同。作为网络强国建设过程的记录者,CNNC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 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研究领域。《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互联网应用发展、政务 应用发展、产业与技术发展及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 现,综合反映201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此,衷心感谢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 计局、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对《报告》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向在本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中,给予支持的机构和企业致以诚挚的谢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年2月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前 言 1997 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单 位共同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形成了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惯例,至今已发布 42 次。《报告》力图 通过核心数据反映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及国内外行业机构、 专家学者等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信 息化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 社会广泛认同。作为网络强国建设过程的记录者,CNNIC 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 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研究领域。《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互联网应用发展、政务 应用发展、产业与技术发展及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 现,综合反映 2018 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此,衷心感谢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 计局、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对《报告》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向在本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中,给予支持的机构和企业致以诚挚的谢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9 年 2 月
cN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c中联网信息中心 目录 摘要…… 第一章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 互联网基础资源状况 互联网基础资源概述 IP地址 域名 15555678 (四)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二、互联网资源应用状况 网站 网页 移动互联网流量」 APP数量 APP分类 三、互联网接入环境 (一)上网设备 使用场所 上网时间 (四) 100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 o12223556 (五) 光纤宽带用户规模及占比 (六) 宽带网络下载速率 第二章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互联网使用状况 网民规模 城乡网民规模 非网民规模 789 二、网民属性结构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222 职业结构 (五) 收入结构 三、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基础应用类应用发展 商务交易类应用发展 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 网络娱乐类应用发展 346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I 目 录 摘要.............................................................................................................1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5 一、 互联网基础资源状况 .............................................................................................................5 (一) 互联网基础资源概述.................................................................................................5 (二) IP 地址........................................................................................................................5 (三) 域名.............................................................................................................................6 (四)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7 二、 互联网资源应用状况 .............................................................................................................8 (一) 网站.............................................................................................................................8 (二) 网页.............................................................................................................................8 (三) 移动互联网流量.........................................................................................................9 (四) APP 数量 ..................................................................................................................10 (五) APP 分类 .................................................................................................................. 11 三、 互联网接入环境 ...................................................................................................................12 (一) 上网设备...................................................................................................................12 (二) 使用场所...................................................................................................................12 (三) 上网时间...................................................................................................................13 (四) 100M 以上宽带用户占比 ........................................................................................15 (五) 光纤宽带用户规模及占比.......................................................................................15 (六) 宽带网络下载速率...................................................................................................16 第二章 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17 一、 互联网使用状况 ...................................................................................................................17 (一) 网民规模...................................................................................................................17 (二) 城乡网民规模...........................................................................................................18 (三) 非网民规模...............................................................................................................19 二、 网民属性结构 .......................................................................................................................21 (一) 性别结构...................................................................................................................21 (二) 年龄结构...................................................................................................................21 (三) 学历结构...................................................................................................................22 (四) 职业结构...................................................................................................................22 (五) 收入结构...................................................................................................................23 三、 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24 (一) 基础应用类应用发展...............................................................................................26 (二) 商务交易类应用发展...............................................................................................31 (三) 网络金融类应用发展...............................................................................................34 (四) 网络娱乐类应用发展...............................................................................................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