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三月考 语文试卷 2008.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匮乏振聋发聩溃不成军功亏一篑 B.憔悴鞠躬尽瘁出类拔萃猝不及防 C.蠕动相濡以沫生性懦弱孺子可教 D.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大肆渲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慑服不假思索蔓草荒芜人烟 B.流览穷且益坚奚落报章杂志 C.启动既往不咎严峻卑躬屈膝 D.情愫拈轻怕重编纂渡日如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 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 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 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是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明摆着是歪理邪说,本应不以为然才是,却有那么多人相信,真令人想不通。 本卷第1页(共12页)
本卷第1页(共1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三月考 语文试卷 2008.10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匮.乏 振聋发聩. 溃.不成军 功亏一篑. B.憔悴. 鞠躬尽瘁. 出类拔萃. 猝.不及防 C.蠕.动 相濡.以沫 生性懦.弱 孺.子可教 D.寒暄. 喧.宾夺主 煊.赫一时 大肆渲.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慑服 不假思索 蔓草 荒芜人烟 B. 流览 穷且益坚 奚落 报章杂志 C. 启动 既往不咎 严峻 卑躬屈膝 D. 情愫 拈轻怕重 编纂 渡日如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 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 2008 年前将每年增加 800 万平方米 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_____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即使是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 ....,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明摆着是歪理邪说,本应不以为然 ....才是,却有那么多人相信,真令人想不通
C.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的 怨声载道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心中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 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骑车进入校门口时,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着标语的牌子,牌子上的字迹已经很模 糊了。 B.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C.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以加工型为 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D.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 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 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 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 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B C 《》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漫谈“反物质”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 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 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 本卷第2页(共12页)
本卷第2页(共12页) C.美国政府准许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天然公园里钻井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环保组织的 怨声载道 ....。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心中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 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我骑车进入校门口时,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着标语的牌子,牌子上的字迹已经很模 糊了。 B.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C.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以加工型为 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D. 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 27 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 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 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 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 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① ② ③ ④ A. ,” 。 《 》 。 B. 。” , “ ” ? C. ” , , 《 》 。 D. ”。 。 “ ” ?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漫谈“反物质”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 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 在 21 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 年 9 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 9 个研究所的
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 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一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 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 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 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 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 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 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 努力,并且成功的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的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 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 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 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 理论研宄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 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 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 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十分之一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 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 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 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 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7.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C.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本卷第3页(共12页)
本卷第3页(共12页) 39 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 5 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 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 140 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 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 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 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 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 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 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 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 努力,并且成功的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的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 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 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 3500 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 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 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 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 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 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 1150 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 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十分之一的反质子,制造出约 5 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 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 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 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 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7.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C.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8.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 和反物质。 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 的进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 部分相互湮灭 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 的重要条件。 9.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 控条件。 B.140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 间性。 C.人类能够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 反物质。 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引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 解决的难题。 10.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 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 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 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 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 本卷第4页(共12页)
本卷第4页(共12页) 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8.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 和反物质。 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 的进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 一部分相互湮灭。 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 的重要条件。 9.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低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 控条件。 B.140 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 间性。 C.人类能够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 反物质。 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引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 解决的难题。 10.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 )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 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 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 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 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
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 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 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 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 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 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 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 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 本卷第5页(共12页)
本卷第5页(共12页) 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 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 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 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 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 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 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 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