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浙江省五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浙江五校:杭州高级中学、杭州二中、学军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嘉兴一中)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8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6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 机实施。此次“神七”发射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 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 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具有重大意义。 太空行走是空间出舱活动的俗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动,从 更广的意义上说,也包括在其他天体表面上的活动。严格地说,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是无法 行走的,只能是飘来飘去;在其他天体上也只有在具有固态表面,如月球、火星等类地行星上才能 行走 通常而言,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为了完成以下任务:一、将从地面分散运到轨道上的舱段、构 件进行拼接组装,建造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二、检测、维修或更换航天器安装在外部暴露在太空 中的仪器、设备和部件,如太阳电池翼板、天线、望远镜等遥感仪器的镜头、探头,探测太阳紫外 辐射、粒子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实验装置;三、检査、维修或回收在轨道上发生故障的航天 器。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完成舱外航天服研制、神舟飞船改装、气闸舱研制,以及航天员 地面模拟出舱活动训练等一系列工作 凡有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必须设置气闸舱。气闸舱是一种特设的专用小舱室,可 供两名航天员同时在里面穿、脱航天服。 气闸舱的主要特点是有内、外两扇门,内闸门与座舱相通,外闸门与太空相通。航天员欲出舱, 先在外闸门关闭情况下打开内闸门。航天员进入气闸舱,穿好航天服后,关闭内闸门,以防止座舱 中的空气外泄,然后将该舱的压力逐步降低到零,然后打开外闸门,走入太空或其他天体表面。返 回时,则经过相反的过程。因此,气闸舱必须具有良好的减压与增压功能,压力变化速度必须与人
2008 学年浙江省五校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浙江五校:杭州高级中学、杭州二中、学军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嘉兴一中) [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68 分)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9 月 6 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 9 月 25 日至 30 日择 机实施。此次“神七”发射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 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 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具有重大意义。 太空行走是空间出舱活动的俗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动,从 更广的意义上说,也包括在其他天体表面上的活动。严格地说,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是无法 行走的,只能是飘来飘去;在其他天体上也只有在具有固态表面,如月球、火星等类地行星上才能 行走。 通常而言,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为了完成以下任务:一、将从地面分散运到轨道上的舱段、 构 件进行拼接组装,建造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二、检测、维修或更换航天器安装在外部暴露在太空 中的仪器、设备和部件,如太阳电池翼板、天线、望远镜等遥感仪器的镜头、探头,探测太阳紫外 辐射、粒子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实验装置;三、检查、维修或回收在轨道上发生故障的航天 器。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完成舱外航天服研制、神舟飞船改装、气闸舱研制,以及航天员 地面模拟出舱活动训练等一系列工作。 凡有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必须设置气闸舱。气闸舱是一种特设的专用小舱室,可 供两名航天员同时在里面穿、脱航天服。 气闸舱的主要特点是有内、外两扇门,内闸门与座舱相通,外闸门与太空相通。航天员欲出舱, 先在外闸门关闭情况下打开内闸门。航天员进入气闸舱,穿好航天服后,关闭内闸门,以防止座舱 中的空气外泄,然后将该舱的压力逐步降低到零,然后打开外闸门,走入太空或其他天体表面。返 回时,则经过相反的过程。因此,气闸舱必须具有良好的减压与增压功能,压力变化速度必须与人
体生理功能相适应 出舱之前,航天员必须在气闸舱内完成吸入纯氧、呼出氮气的程序。因为座舱内航天员呼吸的 是1个大气压的氮氧混合气体,而航天服内提供的是1/3大气压的纯氧,外界压力降低时,人体血 液中的氮气会逸出,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引发减压病。所以,在穿航天服之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太空行走一般就是指航天员的空间出舱活动 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动。 C.太空行走实际上是指人在太空中飘来飘去,因为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D.太空行走严格地说,只是指人在其他天体的表面,如月球上的行走。 2.根据文意,下列对“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的重大意义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它有助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C.它是实现发射空间实验室,开展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飞行的运营任务的先决条件 D.它保证空间实验室能长寿命、高可靠地运行,为建造多舱组合式大型空间站创造条件 3.填入文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 B.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C.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 D.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得格 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 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 的绿冠草鸡。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 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倒,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在几千 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大笑不止。就
体生理功能相适应。 出舱之前,航天员必须在气闸舱内完成吸入纯氧、呼出氮气的程序。因为座舱内航天员呼吸的 是 1 个大气压的氮氧混合气体,而航天服内提供的是 1/3 大气压的纯氧,外界压力降低时,人体血 液中的氮 气 会 逸 出 , 在 血 管 内 形 成 气 栓 , 引 发 减 压 病 。 所 以 , 在 穿 航 天 服 之 前, 。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太空行走一般就是指航天员的空间出舱活动。 B.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动。 C.太空行走实际上是指人在太空中飘来飘去,因为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D.太空行走严格地说,只是指人在其他天体的表面,如月球上的行走。 2.根据文意,下列对“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的重大意义的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 ( ) A.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B.它有助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C.它是实现发射空间实验室,开展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飞行的运营任务的先决条件。 D.它保证空间实验室能长寿命、高可靠地运行,为建造多舱组合式大型空间站创造条件。 3.填入文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 B.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C.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 D.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7 题。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得格 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 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 的绿冠草鸡。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 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倒,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在几千 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大笑不止。就
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的蒲草编的草帽。因 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着,将 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人的声音,以 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 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他进入梦乡。他的梦很茂盛 像那些茂盛的野草。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产物。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 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但他这个人的特点 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好。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 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睡 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 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地方。 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自的状态之中, 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淡,梦幻而多思。他当 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服装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 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用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觉和做梦的人。他的悠闲散淡的人 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我发现少了件东西, 是草帽。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的东西。后来他 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缘了。人们总爱犯这类的错误,总不 过是以想当然代替本质。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 此有些高兴,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着的鱼和蝴蝶。时间改变了许多东 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 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責責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急鸟窝 (选自《华人优秀散文精选(2000-2005)》有删改) 4.解说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4分) (1)“把庄子弄糊涂了”: (2)“活着的鱼和蝴蝶” 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一段中的两个画线句,作者将“庄子的草帽”与“惠子的草帽”对比着写, 有何用意?(5分)
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的蒲草编的草帽。因 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着,将 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人的声音,以 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 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他进入梦乡。他的梦很茂盛, 像那些茂盛的野草。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产物。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 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但他这个人的特点 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好。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 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睡 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 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地方。 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自的状态之中, 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淡,梦幻而多思。他当 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服装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 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用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觉和做梦的人。他的悠闲散淡的人 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我发现少了件东西, 是草帽。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的东西。后来他 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缘了。人们总爱犯这类的错误,总不 过是以想当然代替本质。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 此有些高兴,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着的鱼和蝴蝶。时间改变了许多东 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 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选自《华人优秀散文精选(2000—2005)》有删改) 4. 解说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4 分) (1)“把庄子弄糊涂了”: (2)“活着的鱼和蝴蝶”: 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一段中的两个画线句,作者将“庄子的草帽”与“惠子的草帽”对比着写, 有何用意?(5 分)
6.最后一段的画线句,从全文来看,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6分) 7.综观全文,“庄子的草帽”作为文章的中心意象,有哪些内涵?请分两条概括。(6分) 、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公孙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 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 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士 年以成帝王?’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 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 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 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 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 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 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 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 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6. 最后一段的画线句,从全文来看,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6 分) 7. 综观全文,“庄子的草帽”作为文章的中心意象,有哪些内涵? 请分两条概括。(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公孙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 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 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 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 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 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 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 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 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 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 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 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监以让卫鞅 让:责备 子何以中吾君中:选中 C.而循礼者不足多多:赞扬 D.舍人无验者坐之验:凭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①学者溺于所闻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①其后民莫敢议令 ②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10.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与(商鞅)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圣人)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 D.商君亡至关下,欲舍(之)客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 可以治 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B.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 只要能 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 斥了这 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 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2.(9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3分)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3分)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景监以让.卫鞅 让:责备 B.子何以中.吾君 中:选中 C.而循礼者不足多. 多:赞扬 D.舍人无验.者坐之 验:凭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学者溺于.所闻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①其.后民莫敢议令 ②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10.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公与(商鞅)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B.(圣人)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 D.商君亡至关下,欲舍(之)客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 可以治 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B. 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 只要能 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C. 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 斥了这 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 功, 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12.(9 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3 分)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