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市、区)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答题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铁生在遭遇苦难后,没有选择隐遁(dun),而是选择了面对。他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B.这位作家是近年来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文章或针贬时弊,直指社会的痛处 或意味隽(juan)永,仿佛一位智者在与你促膝谈心,让人心生顿悟。 C.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zi) 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 D.一边是蓊郁的森林,一边是恣意开放的高山杜鹃。徜徉( tang yang)在山路上, 感受着静谧中的无限生机,我内心的惆怅一扫而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但这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 价的,如果不 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难以实现 ②三聚氰胺事件给食品安全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如果假冒伪劣商品继续_▲1 场,侵害人们的利益,那么,和谐社会的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③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我生在那里 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A.改革充溢即使 B.改革充斥虽然 C.改变充斥虽然 D.改变充溢即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长期旅居国外,早已熟练掌握了当地语言,并且每日阅读当地报刊,耳濡目 染之下。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乃至思维模式都会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 B.《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带薪休假早就被 写入《劳动法》,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带薪休假便成了纸上谈兵
1 2008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市、区)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答题须知: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铁生在遭遇苦难后,没有选择隐遁(dùn),而是选择了面对。他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B.这位作家是近年来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文章或针贬时弊,直指社会的痛处; 或意味隽(juàn)永,仿佛一位智者在与你促膝谈心,让人心生顿悟。 C.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zǐ) 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 D.一边是蓊郁的森林,一边是恣意开放的高山杜鹃。徜徉(tánɡ yánɡ)在山路上, 感受着静谧中的无限生机,我内心的惆怅一扫而空。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但这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 价的,如果不 ▲ 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难以实现。 ②三聚氰胺事件给食品安全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如果假冒伪劣商品继续 ▲ 市 场,侵害人们的利益,那么,和谐社会的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③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 我生在那里,一 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A.改革 充溢 即使 B.改革 充斥 虽然 C.改变 充斥 虽然 D.改变 充溢 即使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他们长期旅居国外,早已熟练掌握了当地语言,并且每日阅读当地报刊,耳濡目 ... 染.之下。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乃至思维模式都会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 B.《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带薪休假早就被 写入《劳动法》,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带薪休假便成了纸上谈兵 ....
C.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 市的面貌与他当初离开时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D.跨越铁路线,母羚羊若无其事,像跨过自己家的门槛一样:小羊羔紧依着母羊, 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作家出版社以《我的家》为题,出版了巴金先生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所有记述性、 回忆性文字。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 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 阴影 D.刘亮程从小生活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劳动之余写点文字。自2000年起,《 个人的村庄》等散文作品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 “乡村哲学家”。 5.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本报讯复旦大学昨天宣布,2009年将在浙江推出新的招生方式——自主选拔录取。 约1200位学生可报名参加,经过筛选和面试,100位优胜学生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会 被录取。复旦大学招办说,自主选拔录取与原来的自主招生不同。自主招生,由国内部分 高校于2003年起开始实行,高中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符合条件的高考可 降分录取,但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能低于重点线,录取数量约占院校招生计划数的5%。 2006年,复旦大学在上海率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当时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被 誉为高校招生改革的“破冰之旅 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画线句相同。(3分) 犹如寒冬之于腊梅,疾风之于劲草,对手能让我们的意气更加昂扬;」▲ 把对手当作竞争伙伴的人,就能在“抗衡”中不断磨砺和完善自我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共4分) (1)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3)荀子在《劝学》中由“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得出一个结论:“▲, (4)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来描述刘裕当年大举北伐壮
2 C.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 市的面貌与他当初离开时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 D.跨越铁路线,母羚羊若无其事 ....,像跨过自己家的门槛一样;小羊羔紧依着母羊, 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作家出版社以《我的家》为题,出版了巴金先生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所有记述性、 回忆性文字。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 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刘亮程从小生活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劳动之余写点文字。自 2000 年起,《一 个人的村庄》等散文作品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 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 “乡村哲学家”。 5. 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 分) 本报讯 复旦大学昨天宣布,2009 年将在浙江推出新的招生方式——自主选拔录取。 约 1200 位学生可报名参加,经过筛选和面试,100 位优胜学生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会 被录取。复旦大学招办说,自主选拔录取与原来的自主招生不同。自主招生,由国内部分 高校于 2003 年起开始实行,高中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符合条件的高考可 降分录取,但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能低于重点线,录取数量约占院校招生计划数的 5%。 2006 年,复旦大学在上海率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当时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被 誉为高校招生改革的“破冰之旅”。 6.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画线句相同。 (3 分) 犹如寒冬之于腊梅,疾风之于劲草,对手能让我们的意气更加昂扬; ▲ 。 把对手当作竞争伙伴的人,就能在“抗衡”中不断磨砺和完善自我。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共 4 分) (1)师者, ▲ 。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 。(杜牧《阿房宫赋》) (3)荀子在《劝学》中由“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得出一个结论:“ ▲ , ▲ 。” (4)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来描述刘裕当年大举北伐壮
举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8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 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 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亨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 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 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 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 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 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 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部杰作的深入理解。 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 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 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 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 散心消遺”,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
3 举的句子是“ ▲ : ▲ , ▲ 。”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8 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 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 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 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 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 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 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 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 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 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 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 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 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 “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
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 来越有意义。 8.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对教养的追求就是对“精 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3分) 9.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对“读经典”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读经典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因为人类文学浩如烟海,任何人都不可能 读完并了解整个人类的文学,哪怕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 B.读经典就是研读世界文学,我们既要从中获得许多知识,也要对此有鲜活的意识 和理解,从而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C.读经典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来自于从中获得的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来自于从中领 略到的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D.读经典的意义在于能让我们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帮助我们将 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0.阅读上述语段,结合你的阅读经历和体会,写出一部让你终生受益的作品名称, 并简述理由。(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2分) 家乡的阁楼 赵翼如 过去,我常爱用五颜六色的赞美词串成项链,献给我亲近而古老的家乡。忽然有-天, 线崩珠散,散珠呻吟着落向尘间,似在声声怨我:“别化妆了,还我无粉黛的颜面!” 我撩起运河水,为家乡洗面。 铅粉飘走了,于是,碧沉沉的水面映出一排飞檐阴森的阁楼,依稀带着影子般的宁静 微微倾斜着,似在向蓝夭诉说它们遥远的过去· 好—一片小桥流水人家!”某著名导演来家乡拍片,发出了惊叹,他找到了拍摄古代影 片的典型环境。 可不是小桥流水人家?望不到头的十八条巷,弯弯曲曲,似乎十八年也走不完。仿佛
4 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 来越有意义。 8.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对教养的追求就是对“精 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3 分) 9. 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以下对“读经典”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读经典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因为人类文学浩如烟海,任何人都不可能 读完并了解整个人类的文学,哪怕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 B.读经典就是研读世界文学,我们既要从中获得许多知识,也要对此有鲜活的意识 和理解,从而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C.读经典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来自于从中获得的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来自于从中领 略到的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D.读经典的意义在于能让我们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帮助我们将 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0.阅读上述语段,结合你的阅读经历和体会,写出一部让你终生受益的作品名称, 并简述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12 分) 家乡的阁楼 赵翼如 过去,我常爱用五颜六色的赞美词串成项链,献给我亲近而古老的家乡。忽然有一天, 线崩珠散,散珠呻吟着落向尘间,似在声声怨我:“别化妆了,还我无粉黛的颜面!” 我撩起运河水,为家乡洗面。 铅粉飘走了,于是,碧沉沉的水面映出一排飞檐阴森的阁楼,依稀带着影子般的宁静, 微微倾斜着,似在向蓝天诉说它们遥远的过去…… “好一片小桥流水人家!”某著名导演来家乡拍片,发出了惊叹,他找到了拍摄古代影 片的典型环境。 可不是小桥流水人家?望不到头的十八条巷,弯弯曲曲,似乎十八年也走不完。仿佛
在几世纪前,它们还年轻而左顾右盼探索道路的时候,突然被一道御旨立地封疆。从此不 再活动了。人站街中,几乎伸脚就能踏到两边的门坎;在阁楼上吸烟,烟能熏黑对面的房 檐。七阁八楼挤在一起,空间只留下一线天,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咯噔,咯噔…”踏着石板路,绕上罗锅桥望那碧水青苔,听那吱吱橹声。岂不发 怀古之幽情?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楼曾经住古人 然而,和谐终究被打破了——外出两年还乡,十八条巷正从大地上消失。小街窄道被 拉成一条宽直的马路;那位导演若再来拍小桥流水人家,滚滚的车轮将要带他跨上高速公 仿佛每块石头,每寸土地,都张开嘴吐着热气,一排六层楼房在号子声中拔地而起, 显赫大方,与当初那婉约的阁楼相比,不啻是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小阁楼的废墟正在清除。粗大的绳索套在残壁上、断墙上,几十人赤膊拉紧绳索 三!又一障碍轰然倒地,腾起迷眼的烟尘,留下一片碎砖。在工人抽烟喝水的空隙。却 有几个居民呆呆地在废墟前站定,目光中流露出几丝依恋。 我走进阁楼,抚摸着被白蚁蛀岀空洞的墙柱,望着那像一页读腻了的书似的昏黄天花 板。它的主人,何以还要留恋这些呢? 推开木窗,一眼望见古运河水,我蓦然明白了——雨后的水,浓绿光滑。浮着阁楼的 倒影,映着故乡人的明眸…啊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 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姿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 里懒懒地伸展着,像美女般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是啊,小阁楼内外的生活,就像这缓流的河水,一点一点地浸润了故乡人的心,他们
5 在几世纪前,它们还年轻而左顾右盼探索道路的时候,突然被一道御旨立地封疆。从此不 再活动了。人站街中,几乎伸脚就能踏到两边的门坎;在阁楼上吸烟,烟能熏黑对面的房 檐。七阁八楼挤在一起,空间只留下一线天,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咯噔,咯噔……”踏着石板路,绕上罗锅桥望那碧水青苔,听那吱吱橹声。岂不发 怀古之幽情?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楼曾经住古人…… 然而,和谐终究被打破了——外出两年还乡,十八条巷正从大地上消失。小街窄道被 拉成一条宽直的马路;那位导演若再来拍小桥流水人家,滚滚的车轮将要带他跨上高速公 路! 仿佛每块石头,每寸土地,都张开嘴吐着热气,一排六层楼房在号子声中拔地而起, 显赫大方,与当初那婉约的阁楼相比,不啻是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小阁楼的废墟正在清除。粗大的绳索套在残壁上、断墙上,几十人赤膊拉紧绳索,一、 二、三!又一障碍轰然倒地,腾起迷眼的烟尘,留下一片碎砖。在工人抽烟喝水的空隙。却 有几个居民呆呆地在废墟前站定,目光中流露出几丝依恋。 我走进阁楼,抚摸着被白蚁蛀出空洞的墙柱,望着那像一页读腻了的书似的昏黄天花 板。它的主人,何以还要留恋这些呢? 推开木窗,一眼望见古运河水,我蓦然明白了——雨后的水,浓绿光滑。浮着阁楼的 倒影,映着故乡人的明眸……啊!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 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姿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 里懒懒地伸展着,像美女般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是啊,小阁楼内外的生活,就像这缓流的河水,一点一点地浸润了故乡人的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