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1~3题。 “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陈秉公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 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并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 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 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 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 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 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说明 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 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贲任担当,盂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 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 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 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 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仁”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徳原则,汉代儒学将“仁” 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 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从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 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责智慧。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
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 1~3 题。 “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陈秉公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 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并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 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 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 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 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 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说明 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 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 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 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 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 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仁”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 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 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从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 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责智慧。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
智慧、中国方案。 (选自201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合”以人与万物并行共存为理念,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 B.“和合”理念强调人与万物同为一体,因此世界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发展。 C.“和合”万物一体的理念滋养出中国人充满智慧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D.“和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人很早就有了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 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先总说“和合”理念对中国人的影响,结尾段则照应 标题,指出其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文章主体部分阐释“和合”理念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宇宙到天下,再到社会,最 后到个人道德,带有明显的层递性。 C.文章标题即中心论点,结尾进一步指出“和合”理念可以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重 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深化论点。 D.文章引用了很多经典语句,丰富的理论论据以时间为序,有利于阐释“和合”理念 的形成、发展、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它与“和合”理念 中天人合一宇宙观一脉相通。 B.人与人有差异,国与国有不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观在文明交流中的具体体现。 C.“诚信、友善”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继承了“和合”理念道德观 中的与人为善等道德准则。 充分吸收“和合”理念的精华,并将之与当代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 各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4~6题 材料 2018年4月23日上午,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活动在海淀区中关村软件 园隆重举行。伴随着习习春风、阵阵书声,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了“水秀、山青、城
智慧、中国方案。 (选自 2018 年 11 月 8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和合”以人与万物并行共存为理念,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 一。 B.“和合”理念强调人与万物同为一体,因此世界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发展。 C.“和合”万物一体的理念滋养出中国人充满智慧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D.“和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人很早就有了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 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先总说“和合”理念对中国人的影响,结尾段则照应 标题,指出其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B.文章主体部分阐释“和合”理念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宇宙到天下,再到社会,最 后到个人道德,带有明显的层递性。 C.文章标题即中心论点,结尾进一步指出“和合”理念可以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重 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深化论点。 D.文章引用了很多经典语句,丰富的理论论据以时间为序,有利于阐释“和合”理念 的形成、发展、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它与“和合”理念 中天人合一宇宙观一脉相通。 B.人与人有差异,国与国有不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观在文明交流中的具体体现。 C.“诚信、友善”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继承了“和合”理念道德观 中的与人为善等道德准则。 D.充分吸收“和合”理念的精华,并将之与当代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 各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 4~6 题。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23 日上午,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活动在海淀区中关村软件 园隆重举行。伴随着习习春风、阵阵书声,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了“水秀、山青、城
美、人和”四季阅读主题,向全市公众呈现出一幅“春吟水秀、夏览山青、秋咏城美、冬 诵人和”的唯美阅读画卷,展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厚重和包容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全民阅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主动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紧密围绕继承弘扬“四个文化”,以 更加鲜明突出的主题内容,更加亲和人本的组织方式,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保障,真正让 阅读走进京城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印记的守护者、传 承者。 记者了解到,流动于大街小巷的书香公交、穿梭于地下的书香地铁、荡漾于京杭大运 河上的书香游船等,各种流动的阅读空间纷纷亮相、精彩纷呈;樊登、李光洁等数百位文 化名人、影视明星和城市普通领读者,通过录制音频、现场接力阅读、领读伴读陪读等形 式,倡导全民阅,引导广大公众走进阅读空间、体验阅读乐趣、分享阅读感受。截至今天, 全市“全城尚读”活动直接覆盖人群已经超过500万人。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大国之都, 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 (摘编自田雪吟《世界读书日2018北京全民阅读打造爱阅之城》,2018年4月23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发现,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而2015 年,这个数字是4.58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对此, 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贲人徐升国认为,首先,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用 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等方式看书没有纳入纸质图书的阅读统计之中;其次,从国际上看, 纸质图书的阅读量普遍在缓幔下降,我国能够保持平稳和略有增长,殊为不易。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 数量很多,8.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 39.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同时,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 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城镇居民中认为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3.4%,农 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5.2%,可见农村对此类活动的需求更为旺盛。 (摘编自张贺《书,还要读得更多些》,2018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
美、人和”四季阅读主题,向全市公众呈现出一幅“春吟水秀、夏览山青、秋咏城美、冬 诵人和”的唯美阅读画卷,展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厚重和包容。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全民阅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主动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紧密围绕继承弘扬“四个文化”,以 更加鲜明突出的主题内容,更加亲和人本的组织方式,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保障,真正让 阅读走进京城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印记的守护者、传 承者。 记者了解到,流动于大街小巷的书香公交、穿梭于地下的书香地铁、荡漾于京杭大运 河上的书香游船等,各种流动的阅读空间纷纷亮相、精彩纷呈;樊登、李光洁等数百位文 化名人、影视明星和城市普通领读者,通过录制音频、现场接力阅读、领读伴读陪读等形 式,倡导全民阅,引导广大公众走进阅读空间、体验阅读乐趣、分享阅读感受。截至今天, 全市“全城尚读”活动直接覆盖人群已经超过 500 万人。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大国之都, 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 (摘编自田雪吟《世界读书日 2018 北京全民阅读打造爱阅之城》,2018 年 4 月 23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18 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发现,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6 本,较 2016 年的 4.65 本略有增长,而 2015 年,这个数字是 4.58 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对此, 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认为,首先,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用 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等方式看书没有纳入纸质图书的阅读统计之中;其次,从国际上看, 纸质图书的阅读量普遍在缓慢下降,我国能够保持平稳和略有增长,殊为不易。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 数量很多,8.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 39.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同时,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 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城镇居民中认为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 63.4%,农 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 65.2%,可见农村对此类活动的需求更为旺盛。 (摘编自张贺《书,还要读得更多些》,2018 年 4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全民共识,为了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各地都想了不少办法。各种与 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 堪称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这些新颍的阅读活动的确可以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对营造全民阅读 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 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数量的多寡、质量的好坏、参与者的 多少,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作为读者,唯一评价自己阅读情况的只能是自己的阅读收 获。说到底,阅读要靠读者自己认真读书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是老老实实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阅读活动的目的是 点燃读者心中渴望读书的火焰,只冇当读者心中的那国火燃烧起来了,书香社会才能真的 到来, (摘编自张为民《全民阅读的关键在“读”》,201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通过书香节的一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如推厂 至全国,必将能提升全国各地的阅读率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这 与统计方法有关。 C.在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各地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D.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只有让读者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才能建立 真正的书香社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官方讲话和记者了解中都可以看出,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贴近百姓 生活,公众参与度高 B.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增长了0.01本,这说 明纸质书阅读即将被淘汰 C.超过六成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必要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并且,相对而言,农村比 城镇更加需要这类活动。 阅读活动代替不了阅读本身,但又能对阅读产生影响,其数量、质量、参与者等指 标与阅读的情况都有联系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全民共识,为了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各地都想了不少办法。各种与 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 堪称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这些新颍的阅读活动的确可以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对营造全民阅读 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 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数量的多寡、质量的好坏、参与者的 多少,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作为读者,唯一评价自己阅读情况的只能是自己的阅读收 获。说到底,阅读要靠读者自己认真读书。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是老老实实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阅读活动的目的是 点燃读者心中渴望读书的火焰,只有当读者心中的那团火燃烧起来了,书香社会才能真的 到来。 (摘编自张为民《全民阅读的关键在“读”》,2018 年 4 月 26 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北京通过书香节的一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如推广 至全国,必将能提升全国各地的阅读率。 B.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这 与统计方法有关。 C.在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各地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D.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只有让读者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才能建立 真正的书香社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官方讲话和记者了解中都可以看出,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贴近百姓 生活,公众参与度高。 B.与 2016 年相比,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增长了 0.01 本,这说 明纸质书阅读即将被淘汰。 C.超过六成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必要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并且,相对而言,农村比 城镇更加需要这类活动。 D.阅读活动代替不了阅读本身,但又能对阅读产生影响,其数量、质量、参与者等指 标与阅读的情况都有联系
6、上述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7~9题。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节选) 金庸 ①虛竹向萧峰道:“大哥,这星宿老怪害死了我先一派少林派的师伯祖玄难大师和玄痛 大师,又害死我后一派的师父、师兄。兄弟要报仇了!”萧峰心中一奇,道:“你……”第二 个字还没说下去。虛竹双掌飘飘,已向丁春秋击了过去。 ②萧峰见他掌法精奇,内力浑厚,不禁又惊又喜,心道:“原来二弟武功如此了得,倒 万万意想不到。”喝道:“看拳!”呼呼两拳,分向慕容复和游坦之击去。游坦之和慕容复分 别出招抵挡。十八名契丹武士明白主公心意,在段誉身周团团护卫。虛竹使开“天山六阳掌”, 盘旋飞舞,招招进迫。丁春秋那日潜入木屋,曾以“逍遥三笑散”对苏星河和虛竹暗下毒手, 苏星河中毒毙命,虛竹却安然无恙,丁春秋早已对他深自忌惮,此刻便不敢使用毒功,深恐 虚竹的毒功更在自己之上,反受其害,当即也以本门掌法相接,心想:“这小贼秃解开珍珑 棋局,竟然得了老贼的传授,成为我逍遥派的掌门人。老贼诡计多端,别要暗中安排下对付 我的毒计,千万不可大意。” ③逍遥派武功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丁春秋和虚竹这一交上手,但见一个童颜鹤发, 宛如神仙,一个僧袖飘飖,泠若御风。两人都是一沾即走,当真便似一对花间蝴蝶,蹁跹不 定,于这“逍遥”二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旁观群雄于这逍遥派的武功大都从未见过,一个 个看得心旷神怡:“这二人招招凶险,攻向敌人要害,偏生姿式却如此优雅美观,直如舞蹈。 这般举重若轻、潇洒如意的掌法,我可从来没见过,却不知是哪一门功夫?叫什么名堂?” ④那边厢萧峰独斗慕容复、游坦之二人,最初十招颇占上风,但到十馀招后,只觉游坦 之每一拳击出、每一掌拍来,都是满含阴寒之气。萧峰以全力和慕容复相拼之际,游坦之 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气袭体,大为难当。这时游坦之体内的冰蚕寒毒得到神足经内功的培养, 正邪为辅,火水相济,已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再加上慕容复“斗转星移”之技奧妙 莫测,萧峰此刻力战两大高手,比之当日在聚贤庄与数百名武林妤汉对垒,凶险之势,实不 遑多让。但他天生神武,处境越不利,体内潜在勇气越是发皇奋扬,将夭下阳刚第一的“降 龙十八掌”一掌掌发岀,竟使慕容复和游坦之无法近身,而游坦之的冰蚕寒毒便也不致侵袭 到他身上。但萧峰如此发掌,内力消耗着实不少,到后来掌力势必减弱不可。 ⑤游坦之看不透其中的诀窍,慕容复却心下雪亮,知道如此斗将下去,只须自己和这庄
6、上述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 7~9 题。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节选) 金 庸 ①虚竹向萧峰道:“大哥,这星宿老怪害死了我先一派少林派的师伯祖玄难大师和玄痛 大师,又害死我后一派的师父、师兄。兄弟要报仇了!”萧峰心中一奇,道:“你……”第二 个字还没说下去。虚竹双掌飘飘,已向丁春秋击了过去。 ②萧峰见他掌法精奇,内力浑厚,不禁又惊又喜,心道:“原来二弟武功如此了得,倒 万万意想不到。”喝道:“看拳!”呼呼两拳,分向慕容复和游坦之击去。游坦之和慕容复分 别出招抵挡。十八名契丹武士明白主公心意,在段誉身周团团护卫。虚竹使开“天山六阳掌”, 盘旋飞舞,招招进迫。丁春秋那日潜入木屋,曾以“逍遥三笑散”对苏星河和虚竹暗下毒手, 苏星河中毒毙命,虚竹却安然无恙,丁春秋早已对他深自忌惮,此刻便不敢使用毒功,深恐 虚竹的毒功更在自己之上,反受其害,当即也以本门掌法相接,心想:“这小贼秃解开珍珑 棋局,竟然得了老贼的传授,成为我逍遥派的掌门人。老贼诡计多端,别要暗中安排下对付 我的毒计,千万不可大意。” ③逍遥派武功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丁春秋和虚竹这一交上手,但见一个童颜鹤发, 宛如神仙,一个僧袖飘飘,泠若御风。两人都是一沾即走,当真便似一对花间蝴蝶,蹁跹不 定,于这“逍遥”二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旁观群雄于这逍遥派的武功大都从未见过,一个 个看得心旷神怡:“这二人招招凶险,攻向敌人要害,偏生姿式却如此优雅美观,直如舞蹈。 这般举重若轻、潇洒如意的掌法,我可从来没见过,却不知是哪一门功夫?叫什么名堂?” ④那边厢萧峰独斗慕容复、游坦之二人,最初十招颇占上风,但到十馀招后,只觉游坦 之每一拳击出、每一掌拍来,都是满含阴寒之气。萧峰以全力和慕容复相拼之际,游坦之再 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气袭体,大为难当。这时游坦之体内的冰蚕寒毒得到神足经内功的培养, 正邪为辅,火水相济,已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再加上慕容复“斗转星移”之技奥妙 莫测,萧峰此刻力战两大高手,比之当日在聚贤庄与数百名武林好汉对垒,凶险之势,实不 遑多让。但他天生神武,处境越不利,体内潜在勇气越是发皇奋扬,将天下阳刚第一的“降 龙十八掌”一掌掌发出,竟使慕容复和游坦之无法近身,而游坦之的冰蚕寒毒便也不致侵袭 到他身上。但萧峰如此发掌,内力消耗着实不少,到后来掌力势必减弱不可。 ⑤游坦之看不透其中的诀窍,慕容复却心下雪亮,知道如此斗将下去,只须自己和这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