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2届高三高考极限压轴卷语文试题 语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骠勇(piao) 授予(y) 呼天抢地( qiang) 不容发(jian) B.脊梁(j) 下载(zai) 敛声屏气(lian) 戾恣睢(su) C.强迫( qIang)租赁(lin) 量体裁衣( liang) 虎添翼 间暴为忧 D.谙熟(an) 看守(kan) 上不着天(zhu6) 心忡忡( cho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潢 笔竿 拉拉队 哀声叹气 城门失火, 泱及池鱼 B.泄秘 厮打 捅漏子 皇天后土 道远知骥, 世伪知贤 C.杂糅 委曲 殊不知 得意忘行 焚林而田, 竭泽而鱼 D.青睐 蔓延 天然气 训练有素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门工具学科,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对 我们的生活及工作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 B.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 仁不让,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C.2011年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11月20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落下帷幕,中 国队囊括了6金1银,日本小将吉村真晴获得男单冠军。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髙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 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日,铁道部总工程师、客运专线总设计师何华武在科协年会上透露,成渝 高速铁路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该铁路建成后,从重庆到成都时速将达到 350公里/小时,全程只需80分钟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 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 成为亚裔球员在NBA赛场上新的榜样 D.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 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四川省 2012 届高三高考极限压轴卷 语文试题 语文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 3 大题,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骠勇(piào) 授予(yǔ) 呼天抢地(qiāng) 间 不容发(jiān) B.脊梁(jǐ) 下载(zǎi) 敛声屏气(liǎn) 暴 戾恣睢(suī) C.强迫(qiáng) 租赁(lìn) 量体裁衣(liàng) 为 虎添翼(wèi) D.谙熟(ān) 看守(kān) 上不着天(zhuó) 忧 心忡忡(ch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装潢 笔竿 拉拉队 哀声叹气 城门失火, 泱及池鱼 B.泄秘 厮打 捅漏子 皇天后土 道远知骥, 世伪知贤 C.杂糅 委曲 殊不知 得意忘行 焚林而田, 竭泽而鱼 D.青睐 蔓延 天然气 训练有素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门工具学科,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对 我们的生活及工作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 B.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 仁不让,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C.2011 年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 11 月 20 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落下帷幕,中 国队囊括了 6 金 1 银,日本小将吉村真晴获得男单冠军。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 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日,铁道部总工程师、客运专线总设计师何华武在科协年会上透露,成渝 高速铁路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该铁路建成后,从重庆到成都时速将达到 350 公里/小时,全程只需 80 分钟。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 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 成为亚裔球员在 NBA 赛场上新的榜样。 D.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 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 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程 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像 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在基 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 七八十岁。这是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 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道:“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 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 功能 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大家知道,在血液中,血红细胞 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是饱满、透亮、分散、活跃的;而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 老的状况。由于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 血管和末端部位,造成微循环下降,一方面导致氧气和营养成份供应不足,另 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杂质无法正常排解,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 衰老和病变。 若微循环不通畅,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 老等。例如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 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 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 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通则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 流畅则健康寿长。 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 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 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人们还发现,人体血红细胞的衰老病变一般都要先于其它组织细胞 的衰老病变。因此,只要观察、检测血红细胞的形态和活性,就可以及早发现和 判断人体是否出现非程序性衰老以及是否出现病变。不过,在血检中能够观察和 分析的红细胞,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红细胞。因为,一方面红细胞由骨髓造血干 细胞生成后,必须成熟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健康红细胞个体的晚期与 中期在形态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在濒临死亡时变硬变脆,容易破碎,最后被脾 脏肝脏等清除掉。人们所说的与人体衰老病变相关联的血红细胞衰老病变形态, 也指的是成熟期红细胞的衰老病变形态,而非红细胞濒临死亡时的形态。如果人 体血红细胞过早结团成串、变异畸形、干瘪灰暗,起不到输送氧气和养分,清除 体内“垃圾”的作用,就必然造成身体的很多组织和器官呈现出衰老和功能失调 的状态。许多中老年人的疑难病症实际上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5.本文称述“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其“新发现”指的是() A.人体25岁后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 人的身体在到了 25 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程 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像 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在基 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 七八十岁。这是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 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道:“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 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 功能。 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大家知道,在血液中,血红细胞 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是饱满、透亮、分散、活跃的;而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 老的状况。由于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 血管和末端部位,造成微循环下降,一方面导致氧气和营养成份供应不足,另一 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杂质无法正常排解,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 衰老和病变。 若微循环不通畅,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 老等。例如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 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 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 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通则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 流畅则健康寿长。 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 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 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人们还发现,人体血红细胞的衰老病变一般都要先于其它组织细胞 的衰老病变。因此,只要观察、检测血红细胞的形态和活性,就可以及早发现和 判断人体是否出现非程序性衰老以及是否出现病变。不过,在血检中能够观察和 分析的红细胞,基本上都是成熟期的红细胞。因为,一方面红细胞由骨髓造血干 细胞生成后,必须成熟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健康红细胞个体的晚期与 中期在形态上并无大的差异,只是在濒临死亡时变硬变脆,容易破碎,最后被脾 脏肝脏等清除掉。人们所说的与人体衰老病变相关联的血红细胞衰老病变形态, 也指的是成熟期红细胞的衰老病变形态,而非红细胞濒临死亡时的形态。如果人 体血红细胞过早结团成串、变异畸形、干瘪灰暗,起不到输送氧气和养分,清除 体内“垃圾”的作用,就必然造成身体的很多组织和器官呈现出衰老和功能失调 的状态。许多中老年人的疑难病症实际上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5.本文称述“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其“新发现”指的是( ) A.人体 25 岁后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
B.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C.人体衰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全身微循环出现了衰退 D.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首先源于体内血红细胞的衰老 6.第二段引用了《素问·五脏生成论》,体味语意,对此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承接上文,论述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B.铺垫下文,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C.承接上文,援引古例,说明并引出后面关于微循环基本概念的解说。 D.铺垫下文,间接地引出关于血液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的论断。 7.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延缓人体的老化速度,那么就有望防止非程序性衰老。 B.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的基本原因是微循环下降 C.如果消除了人体的微循环障碍,则意味着消灭了各种病之源 D.如果维持了血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就能够防止许多疑难病症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 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 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 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 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 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 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敲, 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 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 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 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 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 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 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 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 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 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 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B.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C.人体衰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全身微循环出现了衰退 D.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首先源于体内血红细胞的衰老 6.第二段引用了《素问·五脏生成论》,体味语意,对此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论述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B.铺垫下文,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C.承接上文,援引古例,说明并引出后面关于微循环基本概念的解说。 D.铺垫下文,间接地引出关于血液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的论断。 7.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延缓人体的老化速度,那么就有望防止非程序性衰老。 B.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衰老和病变的基本原因是微循环下降。 C.如果消除了人体的微循环障碍,则意味着消灭了各种病之源。 D.如果维持了血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就能够防止许多疑难病症。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 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 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 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 劳苦。”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 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 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 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 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 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 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 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 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 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 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 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 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 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②朔: 农历每月初一日。③繄:yi,犹“实”。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 竣法。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掠夺 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待之以待盜贼之意,而绳之以绳子盜贼之法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极夫游乐也 C.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 D.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 之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 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 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 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 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 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示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4大题,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上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 乱弛。(5分) 译文: (2)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5 分)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②朔: 农历每月初一日。③繄:yī,犹“实”。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 竣法。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掠夺 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子盗贼之法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极夫游乐也 C.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 D.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 之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 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 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 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 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 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示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 4 大题,11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上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 乱弛。(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定西番 唐·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 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 唐·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 声呜咽,雪漫漫 (1)简要概括温词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及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2)这两首词的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抒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 说明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 州慢》) ②古代诗人的笔下,愁情愁绪异彩纷呈。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 丈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③毛泽东有一句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与王安石《游褒 禅山记》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2)①千里澄江似练 。(王 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②秋天的风光景物,向为文人钟爱,借以抒发或悲或喜的深情。如王实甫《长亭 送别》 ?总是离人泪”;王维《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 清 ③杜甫《客至》描写自己因家贫只好薄酒待客的两句诗是: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定西番 唐·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 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 唐·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 声呜咽,雪漫漫。 (1)简要概括温词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及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2)这两首词的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抒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 说明。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①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 州慢》) ②古代诗人的笔下,愁情愁绪异彩纷呈。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 丈, ”;李贺《李凭箜篌引》 “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③毛泽东有一句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与王安石《游褒 禅山记》中的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①千里澄江似练, 。(王 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②秋天的风光景物,向为文人钟爱,借以抒发或悲或喜的深情。如王实甫《长亭 送别》 “ ?总是离人泪”;王维《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 清, ”。 ③杜甫《客至》描写自己因家贫只好薄酒待客的两句诗是: “ , 。”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4-l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