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短歌行》参考答案 1.D2.B 二、1BCD2.ABC 三、1.建安2.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四、1.由于急于建功立业,所以对时代的离乱、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虚度就特别敏感 忧伤 2.借《诗经》的成句,表示对贤才雅士的思慕,渴望礼遇贤士。 3.暗喻人才在乱世中寻找依托,但哪里才是他们的寄身之所呢? 4.对偶、典故。说明人才多多益善,以周公自喻,要招才纳士,辅佐朝政,建功 5.抒发了诗人渴求贤才的迫切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白马篇》参考答案 、1.A2.B 、1.ACD2.ACE 三、武艺高超忠勇爱国 四、(√) 五、开篇至“扬声沙漠垂”六句,介绍了游侠的来历;“宿昔秉良弓”到“勇剽若豹螭” 八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游侠的英勇矫健和武艺精湛:“边城多警急”至“左顾陵鲜卑”六句叙 述了他驰骋疆场,为国效忠:“弃身锋刃端”到结尾,写出了游侠解救国难、忧国忘私的内心 活动,交待了游侠爱国行动的思想根源
6 第三单元 1.《短歌行》参考答案 一、1.D 2.B 二、1.BCD 2.ABC 三、1.建安 2.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四、1.由于急于建功立业,所以对时代的离乱、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虚度就特别敏感、 忧伤。 2.借《诗经》的成句,表示对贤才雅士的思慕,渴望礼遇贤士。 3.暗喻人才在乱世中寻找依托,但哪里才是他们的寄身之所呢? 4.对偶、典故。说明人才多多益善,以周公自喻,要招才纳士,辅佐朝政,建功 立业。 5.抒发了诗人渴求贤才的迫切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白马篇》参考答案 一、1.A 2.B 二、1.ACD 2.ACE 三、武艺高超 忠勇爱国 四、(√) 五、开篇至“扬声沙漠垂”六句,介绍了游侠的来历;“宿昔秉良弓”到“勇剽若豹螭” 八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游侠的英勇矫健和武艺精湛;“边城多警急”至“左顾陵鲜卑”六句叙 述了他驰骋疆场,为国效忠;“弃身锋刃端”到结尾,写出了游侠解救国难、忧国忘私的内心 活动,交待了游侠爱国行动的思想根源
3.《归园田居》参考答案 BE 三、陶渊明 四、比喻、对偶,以束缚在笼中的鸟和养在池中的鱼作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 黑暗现实和仕途约束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诗从第九句写自己的园田居所,对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都是墨线勾勒,不着颜 色,但清晰的形象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个与世俗完全对立的世界,从远处看的视觉印象, 从近处的听觉动静,都是恬淡自然,清静安谧。淡雅描绘的景象,极好地衬托了诗人的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情态。 《咏荆轲》参考答案 ABCD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四、对荆轲刺杀失败表示惋惜,更赞叹了荆轲精神不死,借以抒发诗人对荆轲的欣赏 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反抗。寄托了诗人的政治思想 4.《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参考答案 1.D2.B BCD 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思乡 这四句直抒胸臆,以“泪如霰雪”的比喻、“谁能不愁白了头”的反问,抒发了诗人 强烈的思乡怀家之情
7 3.《归园田居》参考答案 一、A 二、BE 三、陶渊明 四、比喻、对偶,以束缚在笼中的鸟和养在池中的鱼作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 黑暗现实和仕途约束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诗从第九句写自己的园田居所,对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都是墨线勾勒,不着颜 色,但清晰的形象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个与世俗完全对立的世界,从远处看的视觉印象, 从近处的听觉动静,都是恬淡自然,清静安谧。淡雅描绘的景象,极好地衬托了诗人的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情态。 《咏荆轲》参考答案 一、C 二、ABCD 三、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四、对荆轲刺杀失败表示惋惜,更赞叹了荆轲精神不死,借以抒发诗人对荆轲的欣赏, 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反抗。寄托了诗人的政治思想。 4.《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参考答案 一、1.D 2.B 二、BCD 三、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思乡 四、这四句直抒胸臆,以“泪如霰雪”的比喻、“谁能不愁白了头”的反问,抒发了诗人 强烈的思乡怀家之情
5.《子夜四时歌》(二首)参考答案 1.C2.A 春歌夏歌秋歌冬歌五言四 四、明月素有团圆之义,月光普照大地,思妇希望在异地的爱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情 深,情感含蓄缠绵
8 5.《子夜四时歌》(二首)参考答案 一、1.C 2.A 二、春歌 夏歌 秋歌 冬歌 五言 四 三、× 四、明月素有团圆之义,月光普照大地,思妇希望在异地的爱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思念情 深,情感含蓄缠绵
第四单元 1.《春江花月夜》参考答案 1.B2.C 三、七言古诗月亮 四、√ 五、(1)诗人把游子思归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 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2)全诗紧 扣题目来写,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其中虽流露出些许 感伤的情绪,但应看到这是出于对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出于对自身存在 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是永恒的江山,无边的风月给予诗人以人生哲理 的启示。这种感伤惆怅中夹带有激励和欢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既表明 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又没有“岁月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加上词语清丽、 韵调优美,使此诗不同凡响 2.《山居秋瞑》参考答案 1.C2.C 、ABDE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四、√ 五、“明月”写静态,“清泉”写动态,由近及远:“竹喧”句是先听到竹林喧动,想到浣 女归去;“莲动”句是先看到莲叶晃动,后想到渔舟下水。在这幅空明澄澈的自然图景中,又 点染了与之谐调的人物形象:而妙在并不从正面着笔从“竹喧”、“莲动”中听出、看出。这 真是“有声的画”了
9 第四单元 1.《春江花月夜》参考答案 一、1.B 2.C 二、1.ABD 2.ABC 三、七言古诗 月亮 四、√ 五、(1)诗人把游子思归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 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2)全诗紧 扣题目来写,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其中虽流露出些许 感伤的情绪,但应看到这是出于对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出于对自身存在 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是永恒的江山,无边的风月给予诗人以人生哲理 的启示。这种感伤惆怅中夹带有激励和欢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既表明 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又没有“岁月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加上词语清丽、 韵调优美,使此诗不同凡响。 2.《山居秋瞑》参考答案 一、1.C 2.C 二、ABDE 三、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四、√ 五、“明月”写静态,“清泉”写动态,由近及远;“竹喧”句是先听到竹林喧动,想到浣 女归去;“莲动”句是先看到莲叶晃动,后想到渔舟下水。在这幅空明澄澈的自然图景中,又 点染了与之谐调的人物形象;而妙在并不从正面着笔从“竹喧”、“莲动”中听出、看出。这 真是“有声的画”了
《送元二使安西》参考答案 清新宜人烘托气氛 三、前两句营造了一个细雨过后荡涤尘埃、令人神清气爽的送别环境,一改送别诗中忧 伤、哀怨或悲壮的氛围;后两句选择了饮酒话别的场面,寥寥数语,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 3.《梦游天姥吟留别》参考答案 BCD 三、1.尘俗权贵自由生活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五、感慨的内容包括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今后的打算:骑白鹿访名山, 离浊世;不变的处世态度;不妥协,不屈服。感慨的原因:理想破灭,处境失意,蔑视权贵, 毫不妥协。 《丁都护歌》参考答案 1.C2. 、1.浪漫主义太白青莲居士诗仙杜甫李杜 2.吴地炎热 四、前四句中运用对比,使商贾优裕安闲的生活与船工们的劳苦不堪凸显出来:“一唱都 护歌,心催泪如雨。”以比喻形象地写出现实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结尾两句以拟人手法表 现作者对饱尝辛酸的劳动者的同情。 五、诗人精心选择了以拖船运石的场面写劳动沉重,选择了以水浑不能饮来表现生活的 艰苦,以小见大,很具典型性
10 《送元二使安西》参考答案 一、A 二、清新宜人 烘托气氛 三、前两句营造了一个细雨过后荡涤尘埃、令人神清气爽的送别环境,一改送别诗中忧 伤、哀怨或悲壮的氛围;后两句选择了饮酒话别的场面,寥寥数语,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依 依惜别之情。 3.《梦游天姥吟留别》参考答案 一、C 二、BCD 三、1.尘俗权贵 自由生活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四、√ 五、感慨的内容包括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今后的打算;骑白鹿访名山,远 离浊世;不变的处世态度;不妥协,不屈服。感慨的原因:理想破灭,处境失意,蔑视权贵, 毫不妥协。 《丁都护歌》参考答案 一、1.C 2.B 二、1.浪漫主义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杜甫 李杜 2.吴地炎热 三、× 四、前四句中运用对比,使商贾优裕安闲的生活与船工们的劳苦不堪凸显出来;“一唱都 护歌,心催泪如雨。”以比喻形象地写出现实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结尾两句以拟人手法表 现作者对饱尝辛酸的劳动者的同情。 五、诗人精心选择了以拖船运石的场面写劳动沉重,选择了以水浑不能饮来表现生活的 艰苦,以小见大,很具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