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总分:120分 积累运用(共2题,总分值10分 1.在备选字(励、厉、历、枥、砺)中选出恰当的字,填入相应词语的空缺处 (1)再接再 (2) 精图治 (3)砥 节操(4) 久弥新 (5)老骥伏 (6) 兵秣马(3分) 2.名句默写。将相关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横线上。 (1)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宾均是饱学之士的句子是 3)默写杨炯《从军行》全文。 (7分) 二单选题(共2题,总分值4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1号线的建设,将会极大地缓解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的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加强” D.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删去“能否”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②说故事面对的听众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③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④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1 2019 年内蒙古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总分:120 分 一积累运用 (共 2 题,总分值 10 分 ) 1. 在备选字(励、厉、历、枥、砺)中选出恰当的字,填入相应词语的空缺处。 (1)再接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图治 (3)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操(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弥新 (5)老骥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秣马(3 分) 2. 名句默写。将相关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 2 ) 《 陋 室 铭 》 中 表 现 陋 室 主 宾 均 是 饱 学 之 士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杨炯《从军行》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分) 二单选题 (共 2 题,总分值 4 分 )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 地铁 1 号线的建设,将会极大地缓解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的状况” C.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 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删去“能否”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②说故事面对的听众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③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④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⑤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2分) A.③④⑤②① B.③④②⑤① C.⑤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⑤② 三名著导读(共1题,总分值5分) 5.名著阅读。 (1)五四运动后,“小诗”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冰心的《繁星》《春水》,通过对《繁 星》《春水》的阅读,你认为小诗的特点是 (2)下面这首小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5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总分值6分) 6.有人说:“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 体成长的精神足印。”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沿袭一些家庭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最近你所在的社区准 备开展“弘扬家风”系列活动,请你参加。(6分) (1).活动一:征集主题对联,已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上联,请你补写下联。(提示:要有三个“国” 字)
2 ⑤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2 分) A. ③④⑤②① B. ③④②⑤① C. ⑤③②①④ D. ④③①⑤② 三名著导读 (共 1 题,总分值 5 分 ) 5. 名著阅读。 (1)五四运动后,“小诗”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冰心的《繁星》《春水》,通过对《繁 星》《春水》的阅读,你认为小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首小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 四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总分值 6 分 ) 6. 有人说:“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 体成长的精神足印。”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沿袭一些家庭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最近你所在的社区准 备开展“弘扬家风”系列活动,请你参加。(6 分) (1). 活动一:征集主题对联,已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上联,请你补写下联。(提示:要有三个“国” 字)
上联:家和家乐家风好 下联: (1分) (2).活动二:开展“美家风,佳少年”评选活动,需要你填写此次活动的意义并策划活动程序。 活动名称:“美家风,佳少年”评选 活动意义: 序 (5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总分值12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 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 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不人:迁就他人。(1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 上联:家和家乐家风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2). 活动二:开展“美家风,佳少年”评选活动,需要你填写此次活动的意义并策划活动程序。 活动名称:“美家风,佳少年”评选 活动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总分值 12 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 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 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不人:迁就他人。(12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既无受鱼而不免子相 B.蹴尔而与之必有下人之色 C.故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进亦忧,退亦忧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2分)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6分) (4).请简要分析“鱼”在两个文段中的作用 (2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总分值33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 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找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 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 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一一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 物,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 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儿,却见屋外边绿
4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既无受鱼而.不免子相 B. 蹴尔而与之. 必有下人之.色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一处停顿。(2 分)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 (4). 请简要分析“鱼”在两个文段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六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总分值 33 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 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找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 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 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 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 物,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 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儿,却见屋外边绿
叶被雨点儿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冋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 粽子壳,然后用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出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 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 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 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儿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 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儿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活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 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 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 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 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 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 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 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转身就走, 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奔东西,以后便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 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绝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 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①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 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⑩D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13分) (1).作者的“端午情结”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5 叶被雨点儿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 粽子壳,然后用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出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 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 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 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儿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 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儿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活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 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 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 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 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 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 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 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转身就走, 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奔东西,以后便再没有见 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 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绝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 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⑾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 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⑿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13 分) (1). 作者的“端午情结”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