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冲刺卷(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4)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6)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 会的发展,发出了“ 的感慨,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2016·福建宁德中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1 2019 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冲刺卷(三) (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 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 ;亲小人,远贤臣, 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7)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 会的发展,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2016·福建宁德中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 莫泊桑。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 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 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_①_(A.zhuo B.zha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 1②(A.励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 载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 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 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2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 莫泊桑。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 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__甲__(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 月5 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 平稳起飞,安 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 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__①__(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 lì__②__(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__乙__(A.承 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 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 字,只填序号。(2 分)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 分)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 改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2 分)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1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
3 修 改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2 题。(5 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2 分)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17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
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 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 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 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 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 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同“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 乞: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劳其筋骨 劳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4)非徒愈病 徒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4 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 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 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 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 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 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同“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 乞: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2)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_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_____________ (4)非徒.愈病 徒: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 分) (1) 甲 文 中 孟 子认 为 人 才 是 在 艰 苦环 境 中 造 就 的 ,所 以 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1分)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22分)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 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 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 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 主人不欢迎它们。 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 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 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一一像黑色的闪 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 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 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 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分) (2) 乙 文 作 者 认 为 “ 天 下 之 病愈深 ”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22 分)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 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 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 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 主人不欢迎它们。 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 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 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 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 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 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 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