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西方”的再出发 、走向“神圣罗马帝国” ①“蛮族迁徙”:文化与种族构成的重塑 1.1主要的“蛮族”群体 西哥特人(419-711年立国):高卢南部、西班牙 东哥特人(493-555:意大利北部 汪达尔人(439-534):北非、西地中海诸岛 勃艮第人(457-534):高卢东部 “匈奴人” 法兰克人(481-):高卢 伦巴德人(568-774):意大利北部 盎格鲁一撒克逊人:英格兰 The Germanic Invasions, AD 378-439 Homan Frontier Visigoths: 395-410 Visigoths: 412-418 Vandals, Alan Suede 40-411 d Huns 370-451 and! sacks 23是N This map shows the breakdown of the Roman frontier in itself were sacked by invading burhan furcex. CYRENE them was the rise of the Huns in Central Asia, As they EGY mewed westwards they pushed against the various Germanic and Gothic tribe These in turn. looked for refuge and plunder inmade the Roman Emire. 图12-1:“蛮族迁徙
第十二讲 “西方”的再出发 一、走向“神圣罗马帝国” ①“蛮族迁徙”:文化与种族构成的重塑 1.1 主要的“蛮族”群体 西哥特人(419-711 年立国):高卢南部、西班牙 东哥特人(493-555):意大利北部 汪达尔人(439-534):北非、西地中海诸岛 勃艮第人(457-534):高卢东部 “匈奴人” 法兰克人(481-):高卢 伦巴德人(568-774):意大利北部 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 图 12-1:“蛮族迁徙
夏洞 图122:公元500年的欧洲 GERMANICVM SVEBICVM RI\VM RITANNICVS CEANVS CANTABRICVM PONT VS EVXINVS INTERNVM 12重构历史:质疑“蛮族入侵” 入侵”( invasion)物或“迁徙”( migration)? 蛮族”( Barbarians)与“日耳曼人”果真存在吗? 学术范式的更新:“桌球模型”→“雪球模型”→“非法移民” 对传统“蛮族”概念的保留 a.经过长期的交流,在文化上已经相对不“野蛮” b.对罗马一基督教文明的较高认同:为罗马服务,信仰基督教 c.在迁移时,暴力与和平手段并用。 ②帝国的衰亡,帝国的回忆 21“罗马帝国”灭亡了吗? 狄奥多西王朝(379~394~455/450年)的衰落 公元476年的真相:“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抑或西部朝廷的终结? 最后一位合法皇帝 Julius Nepos(474-475年在位,475年被逐,名义上至480年) 小奥古斯都” Romulus augustulus(475-476年在位:于475年由其父大将军 Orestes 立为傀儡皇帝,于476年被蛮族首领 Odoacer废黜)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2 图 12-2:公元 500 年的欧洲 1.2 重构历史:质疑“蛮族入侵” “入侵”(invasion)抑或“迁徙”(migration)? “蛮族”(Barbarians)与“日耳曼人”果真存在吗? 学术范式的更新:“桌球模型”→“雪球模型”→“非法移民” 对传统“蛮族”概念的保留 a. 经过长期的交流,在文化上已经相对不“野蛮”; b. 对罗马—基督教文明的较高认同:为罗马服务,信仰基督教; c. 在迁移时,暴力与和平手段并用。 ②帝国的衰亡,帝国的回忆 2.1“罗马帝国”灭亡了吗? 狄奥多西王朝(379~394~455/450 年)的衰落 公元 476 年的真相:“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抑或西部朝廷的终结? 最后一位合法皇帝 Julius Nepos(474-475 年在位,475 年被逐,名义上至 480 年) “小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475-476 年在位:于 475 年由其父大将军 Orestes 立为傀儡皇帝,于 476 年被蛮族首领 Odoacer 废黜)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李隆国,《认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各地,人们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 认识不尽相同。大体说来,意大利地区为一类,那里的史家们明确地认为西部罗马帝国 已经灭亡,并形成为历史常识,流传有序。意大利以外地区,尤其是在高卢,那里的学 者们普遍对西罗马帝国灭亡没有记录,也就很难说对此有明确认识。在他们的笔下,罗 马皇帝一直会随时出现,罗马帝国延续至今。”(《北大史学》第17辑,2012年) 22谁是“罗马”?对“帝国”政治遗产的竞争 ♀“帝国”的概念:“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上的独特性(皇帝≠国王) 哥特人的“罗马帝国”?东哥特王狄奥德里克(471-526年在位) 东方的“拜占庭”帝国(-1453) 西方的“神圣罗马帝国”(-1806) 基督教与罗马的结合:罗马天主教会 《拉丁铭文集成》10.6850-2 “我们的君主 无上光荣和伟大的狄奥德里克王, 他胜利地凯旋, 他是永远的奥古斯都, 他生来就为国家谋福利, 他是自由的守护者和罗马文明的传播者…” (康凯译文) ③法兰克人再造“帝国” 3.1克洛维(481-511年在位)的皈依(墨洛温王朝 “苏瓦松的花瓶”事件(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2.27) 迎娶勃艮第公主、天主教徒克洛提尔德( Clotilde),最终在其影响下接受洗礼 (《法兰克人史》228-2.31)。 32查理·马特( mayor of the palace,714-741年)的作为 732年普瓦提埃战役 采邑制和骑士制一一封建化的开端? 支持卜尼法斯的传教事业 3.3矮子丕平(741宫相~751称王~768年)与教宗的结盟(加洛林王朝) ♀“教宗扎迦利命令丕平,他这位拥有权力的人被称为国王,要比保留这些没 有王权的人更好,以免秩序颠倒。通过使徒教座的权威,他下令,丕平应成 为王。”(《法兰克王国编年史》749年条,李隆国译,稍有改动) 751年,墨洛温末代国王被废,丕平加冕为王。754-756年,丕平率军击退了 威胁罗马的伦巴德人,将意大利中部地带的世俗统治权奉献给教宗,史称“丕 平献土”。中世纪的教皇国由此形成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3 李隆国,《认识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各地,人们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 认识不尽相同。大体说来,意大利地区为一类,那里的史家们明确地认为西部罗马帝国 已经灭亡,并形成为历史常识,流传有序。意大利以外地区,尤其是在高卢,那里的学 者们普遍对西罗马帝国灭亡没有记录,也就很难说对此有明确认识。在他们的笔下,罗 马皇帝一直会随时出现,罗马帝国延续至今。”(《北大史学》第 17 辑,2012 年) 2.2 谁是“罗马”?对“帝国”政治遗产的竞争 ♀“帝国”的概念:“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上的独特性(皇帝≠国王) 哥特人的“罗马帝国”?东哥特王狄奥德里克(471-526 年在位) 东方的“拜占庭”帝国(~1453) 西方的“神圣罗马帝国”(~1806) 基督教与罗马的结合:罗马天主教会 ③法兰克人再造“帝国” 3.1 克洛维(481-511 年在位)的皈依(墨洛温王朝) “苏瓦松的花瓶”事件(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2.27) 迎娶勃艮第公主、天主教徒克洛提尔德(Clotilde),最终在其影响下接受洗礼 (《法兰克人史》2.28-2.31)。 3.2 查理·马特(mayor of the palace, 714-741 年)的作为 732 年普瓦提埃战役 采邑制和骑士制——封建化的开端? 支持卜尼法斯的传教事业 3.3 矮子丕平(741 宫相~751 称王~768 年)与教宗的结盟(加洛林王朝) ♀“教宗扎迦利命令丕平,他这位拥有权力的人被称为国王,要比保留这些没 有王权的人更好,以免秩序颠倒。通过使徒教座的权威,他下令,丕平应成 为王。”(《法兰克王国编年史》749 年条,李隆国译,稍有改动) 751 年,墨洛温末代国王被废,丕平加冕为王。754-756 年,丕平率军击退了 威胁罗马的伦巴德人,将意大利中部地带的世俗统治权奉献给教宗,史称“丕 平献土”。中世纪的教皇国由此形成。 《拉丁铭文集成》10.6850-2: “我们的君主, 无上光荣和伟大的狄奥德里克王, 他胜利地凯旋, 他是永远的奥古斯都, 他生来就为国家谋福利, 他是自由的守护者和罗马文明的传播者…” (康凯译文)
夏洞 图12-3:加洛林帝国 EUROPE Charlemagne INGDOMo(the AVARS M 34查理曼的加冕(800年圣诞节,教宗利奥三世) 加洛林文艺复兴” “基督教帝国”:皇帝支配主教职务与教会事务;教会成为支撑加洛林国家的 基本结构 ♀思考:查理曼为何加冕称帝? 李隆国,《认识西罗马帝国灭亡》:有意派代表以罗马教宗、阿尔昆为首的集团,他们继 承罗马晚期的意大利史家提出、经由比德而复兴的历史认识传统,认为西部帝国早已灭 亡,应当在新形势下重建基督教帝国:无意派:以艾因哈德的《査理大帝传》为代表, 承袭了认为帝国并未灭亡,帝国在拜占庭自然传承的历史认识。 3.5“神圣罗马帝国”的长期延续 843年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凡尔登条约》) 962年奥托一世加冕(教宗约翰二十三世)一一从此“帝国”转移至德意志 “帝国教会体制”:源于加洛林时代,到奥托王朝时代达到高峰。主教区和修 道院获得大片土地,直接隶属于王权,豁免于公爵伯爵的管辖权。主教和修 道院长掌握了可观的世俗权力,形同一方诸侯。同时,教会也成为王权的支 柱:王室修道院及主教区的地产是王权的经济基础;主教区和修道院承担大 部分军役;宫廷教士担任主教职务,兼为政治家与教会领导。 奥托(萨克森)、萨利克、霍亨施陶芬、卢森堡、哈布斯堡等王朝 末代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西斯二世,1806年退位(拿破仑战争)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4 图 12-3:加洛林帝国 3.4 查理曼的加冕(800 年圣诞节,教宗利奥三世) “加洛林文艺复兴” “基督教帝国”:皇帝支配主教职务与教会事务;教会成为支撑加洛林国家的 基本结构。 ♀思考:查理曼为何加冕称帝? 李隆国,《认识西罗马帝国灭亡》:有意派代表以罗马教宗、阿尔昆为首的集团,他们继 承罗马晚期的意大利史家提出、经由比德而复兴的历史认识传统,认为西部帝国早已灭 亡,应当在新形势下重建基督教帝国;无意派:以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为代表, 承袭了认为帝国并未灭亡,帝国在拜占庭自然传承的历史认识。 3.5“神圣罗马帝国”的长期延续 843 年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凡尔登条约》) 962 年奥托一世加冕(教宗约翰二十三世)——从此“帝国”转移至德意志 “帝国教会体制”:源于加洛林时代,到奥托王朝时代达到高峰。主教区和修 道院获得大片土地,直接隶属于王权,豁免于公爵伯爵的管辖权。主教和修 道院长掌握了可观的世俗权力,形同一方诸侯。同时,教会也成为王权的支 柱:王室修道院及主教区的地产是王权的经济基础;主教区和修道院承担大 部分军役;宫廷教士担任主教职务,兼为政治家与教会领导。 奥托(萨克森)、萨利克、霍亨施陶芬、卢森堡、哈布斯堡等王朝 末代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西斯二世,1806 年退位(拿破仑战争)
夏洞 图12-4:1200年的欧洲 OCEAN KINGDOM OFDENMIARKBALTIC GERMAN SOON NCIPAlITY af CHER BRITANNIC KINGDOM ANTABRIC ITGAI RAl FARIC SULLANATE ERRaNEAN SEA FREnIGHATIVM DOMINIONSOFTHEAYY 神圣罗马帝国”的特殊性 最高认同的颠倒:“帝国”之内的教会→“基督教世界”之内的“帝国” 帝国”属性的改变:支持基督教的“帝国”→基督教的“帝国” 教会与帝国的“三部曲”(详下) 基督教化的“帝国”(以君士坦丁、狄奧多西为形象)→“基督教帝国”(以 查理曼为形象)→“双剑”的“帝国”(以亨利四世为形象) 、“双剑”的世界 ①历史:教宗权威的形成 1.1利奥一世(440-461年在位) 劝说匈奴与汪达尔人退兵,守护“永恒之城”; 以“利奥大卷”驳斥异端,维护“三一”正统(→卡尔西顿大公会议) 强调教宗对圣彼得权威的继承,奠定“教宗首位权”的神学基础。 12大格列高利(590-604年在位) 放弃高官厚禄,皈依本笃修会 扩大教宗权威(在罗马一带的世俗权威~在教会中的普世权威),开始使用“天 主众仆之仆”( Servus servorum De)的称谓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5 图 12-4:1200 年的欧洲 “神圣罗马帝国”的特殊性: 最高认同的颠倒:“帝国”之内的教会→“基督教世界”之内的“帝国” “帝国”属性的改变:支持基督教的“帝国”→基督教的“帝国” 教会与帝国的“三部曲”(详下): 基督教化的“帝国”(以君士坦丁、狄奥多西为形象)→“基督教帝国”(以 查理曼为形象)→“双剑”的“帝国”(以亨利四世为形象) 二、“双剑”的世界 ①历史:教宗权威的形成 1.1 利奥一世(440-461 年在位) 劝说匈奴与汪达尔人退兵,守护“永恒之城”; 以“利奥大卷”驳斥异端,维护“三一”正统(→卡尔西顿大公会议); 强调教宗对圣彼得权威的继承,奠定“教宗首位权”的神学基础。 1.2 大格列高利(590-604 年在位) 放弃高官厚禄,皈依本笃修会; 扩大教宗权威(在罗马一带的世俗权威~在教会中的普世权威),开始使用“天 主众仆之仆”(Servus servorum Dei)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