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中世紀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圓家 约翰王:文学与历史 ①莎士比亚的《约翰王》 莎士比亚的10部英国历史剧是英格兰民族的史诗 序幕:《约翰王》 争议作品:《爱德华三世》(至少部分为莎士比亚作品) 玫瑰战争系列: 第二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第一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约翰王》约作于1596年,从17世纪起广为流传。 约翰王(b1166-r.19-d.1216),金雀花王朝(“金雀花”为该王室之先祖 Geoffrey V of Anjou的别号)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史称“ Lackland/ Sans terre”。为金 雀花王朝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b1133-r.1154-d.1189)与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 (即下文中太后)之子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金雀花王朝的土地横跨海峡两岸,达到鼎盛。他共有5 子3女 Geoffrey(1134-1158),布列塔尼公爵 William(1152-1156); Henry the Young(115-183),诺曼底公爵 Richard I(b1157-r1189kb.19),英格兰国王(狮心王); John,英格兰国王 Matilda,嫁给萨克森公爵 Eleanor,嫁给卡斯蒂尔国王; Joan,嫁给那不勒斯国王。 ②《约翰王》故事梗概 第一幕: 法王腓力普(腓力二世·奥古斯都)遣使英王约翰,声称约翰是僭位的,要为 其已故长兄吉弗雷之子亚瑟讨回海峡两侧的全部土地。约翰王和太后艾莉诺严 词拒绝 骑士老罗伯特·福康勃立琪的私生长子腓力普与嫡子小罗伯特为争夺遗产而上 诉约翰王。私生子腓力普未能讨回遗产,但却被王室承认为狮心王理查的私生 子,被封为骑土。福康勃立琪夫人承认了自己曾与狮心王私通,私生子腓力普 沾沾自喜
第十三讲 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国家 一、约翰王:文学与历史 ①莎士比亚的《约翰王》 莎士比亚的 10 部英国历史剧是英格兰民族的史诗: 序幕:《约翰王》 争议作品:《爱德华三世》(至少部分为莎士比亚作品) 玫瑰战争系列: 第二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第一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约翰王》约作于 1596 年,从 17 世纪起广为流传。 约翰王(b.1166- r.1199- d.1216),金雀花王朝(“金雀花”为该王室之先祖 Geoffrey V of Anjou 的别号)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史称“Lackland / Sans Terre”。为金 雀花王朝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b.1133- r.1154- d.1189)与阿奎丹女公爵艾莉诺 (即下文中太后)之子。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金雀花王朝的土地横跨海峡两岸,达到鼎盛。他共有 5 子 3 女: Geoffrey (1134-1158),布列塔尼公爵; William (1152-1156); Henry the Young (1155-1183),诺曼底公爵; Richard I (b.1157- r.1189- k.b.1199),英格兰国王(狮心王); John,英格兰国王; Matilda,嫁给萨克森公爵; Eleanor,嫁给卡斯蒂尔国王; Joan,嫁给那不勒斯国王。 ②《约翰王》故事梗概 第一幕: 法王腓力普(腓力二世·奥古斯都)遣使英王约翰,声称约翰是僭位的,要为 其已故长兄吉弗雷之子亚瑟讨回海峡两侧的全部土地。约翰王和太后艾莉诺严 词拒绝。 骑士老罗伯特·福康勃立琪的私生长子腓力普与嫡子小罗伯特为争夺遗产而上 诉约翰王。私生子腓力普未能讨回遗产,但却被王室承认为狮心王理查的私生 子,被封为骑士。福康勃立琪夫人承认了自己曾与狮心王私通,私生子腓力普 沾沾自喜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第二幕 英法两国各自发兵,约翰王与腓力普王的军队在安茹公爵领的首邑安吉尔斯对 阵。依照安吉尔斯人的提议,两位国王达成了利益妥协,安排西班牙的白兰绮 公主(其母:太后艾莉诺之女/约翰王之姊;其父:卡斯蒂尔王)与法王太子 路易(未来的路易八世)的政治婚姻,约翰王将安茹等5块领地作为白兰绮的 嫁妆 第三幕 在婚礼之前,亚瑟的母妃康斯丹丝与法王腓力普反目 教宗英诺森三世遣使责问约翰王,谴责他阻止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就任圣职。 约翰王自称是英格兰最高的主宰,否定了教宗的权威。教宗使节以绝罚作为威 胁,要求法王讨伐约翰王。 英法两军再次交战。亚瑟被英军俘获,约翰王阴谋要派赫伯特杀死他。教宗使 节预见到约翰王的倒行逆施将会在英格兰引起动荡,而法方则可以凭借路易与 白兰绮的婚姻提出王位要求。 第四幕: 赫伯特没有执行约翰王的命令,亚瑟得以侥幸逃脱毒手。 约翰王声称亚瑟已经暴卒,激起了群臣的愤怒。约翰王惊闻法军来袭,同时得 到了太后艾莉诺的噩耗,约翰王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约翰王推卸罪责,反 而迁怒于赫伯特;赫伯特被迫说出真相,约翰王大喜 亚瑟企图逃跑,不幸身亡。赫伯特蒙受不白之冤。 第五幕: 约翰王被迫向教宗宣誓效忠,希望教宗使节能迫使法军退兵。 法王太子路易拒绝教宗使节的调解,坚持自己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部分英格 兰贵族投靠法军 英法两军激战。约翰王病重,先行离开了战场,而腓力普·福康勃立琪奋勇杀 敌。法方援军在海上触礁沉没,那些英格兰贵族再次背叛法方,回归英方阵营。 英军在转进中遭遇洪水,伤亡惨重。约翰王在病中中毒,获知噩耗后身亡。在 教宗使节的调解下,英法两国议和,英格兰的贵族们拥立约翰王之子亨利为国 王(史称亨利三世) 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从《约翰王》看中世纪英格兰政治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非历史性(1596?)~对中世纪历史的折射 王位继承的合法性要求对政治有极大的约束作用 东西比较:成王败寇的王朝更迭逻辑 2.封建制度是支撑国家的基础 王室的领地 传统观点:缺乏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 封建的效忠关系传统观点:缺乏强烈的国家概念与稳固的国家机器 3.教会对政治的影响(甚至干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2 第二幕: 英法两国各自发兵,约翰王与腓力普王的军队在安茹公爵领的首邑安吉尔斯对 阵。依照安吉尔斯人的提议,两位国王达成了利益妥协,安排西班牙的白兰绮 公主(其母:太后艾莉诺之女/约翰王之姊;其父:卡斯蒂尔王)与法王太子 路易(未来的路易八世)的政治婚姻,约翰王将安茹等 5 块领地作为白兰绮的 嫁妆。 第三幕: 在婚礼之前,亚瑟的母妃康斯丹丝与法王腓力普反目。 教宗英诺森三世遣使责问约翰王,谴责他阻止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就任圣职。 约翰王自称是英格兰最高的主宰,否定了教宗的权威。教宗使节以绝罚作为威 胁,要求法王讨伐约翰王。 英法两军再次交战。亚瑟被英军俘获,约翰王阴谋要派赫伯特杀死他。教宗使 节预见到约翰王的倒行逆施将会在英格兰引起动荡,而法方则可以凭借路易与 白兰绮的婚姻提出王位要求。 第四幕: 赫伯特没有执行约翰王的命令,亚瑟得以侥幸逃脱毒手。 约翰王声称亚瑟已经暴卒,激起了群臣的愤怒。约翰王惊闻法军来袭,同时得 到了太后艾莉诺的噩耗,约翰王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约翰王推卸罪责,反 而迁怒于赫伯特;赫伯特被迫说出真相,约翰王大喜。 亚瑟企图逃跑,不幸身亡。赫伯特蒙受不白之冤。 第五幕: 约翰王被迫向教宗宣誓效忠,希望教宗使节能迫使法军退兵。 法王太子路易拒绝教宗使节的调解,坚持自己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部分英格 兰贵族投靠法军。 英法两军激战。约翰王病重,先行离开了战场,而腓力普·福康勃立琪奋勇杀 敌。法方援军在海上触礁沉没,那些英格兰贵族再次背叛法方,回归英方阵营。 英军在转进中遭遇洪水,伤亡惨重。约翰王在病中中毒,获知噩耗后身亡。在 教宗使节的调解下,英法两国议和,英格兰的贵族们拥立约翰王之子亨利为国 王(史称亨利三世)。 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③从《约翰王》看中世纪英格兰政治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非历史性(1596?)~对中世纪历史的折射 1. 王位继承的合法性要求对政治有极大的约束作用 东西比较:成王败寇的王朝更迭逻辑 2. 封建制度是支撑国家的基础: 王室的领地 传统观点:缺乏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 封建的效忠关系 传统观点:缺乏强烈的国家概念与稳固的国家机器 3. 教会对政治的影响(甚至干预)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图13-1:腓力·奥古斯都的扩张 Les conquetes territoriales de Philippe Auguste 1180 1223 ■ Domaine royal口 Fiefs mouvant de la couronne口 Seigne uries eccles iastiques■ Fiefs du roi d'Angleterre Greenland ATLANTIC OCEAN Khazar Khaganate Francia BLACK SEA 曲如 a Abbasid MEU/EHHAVEAN SEA Caliphate 图13-2:维京人的扩张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3 图 13-1:腓力·奥古斯都的扩张 图 13-2:维京人的扩张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中世纪英格兰的封建国家 ①诺曼征服 1.政治形势 丹麦人建立的克努特王朝(1016-1042)绝嗣 克努特(Cnut,r:1016-1035)的王后为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之女Emma。在克努特 与Emma之子 Harthacanute去世后,Emma与其前夫、前代威塞克斯王朝国王 Ethelred the Unready生育之子 Edward the Confessor继位,威塞克斯王朝短暂 复辟 在 Edward the Confessor在位期间,王权衰弱,大贵族势力膨胀。为抑制大贵 族势力, Edward the Confessor借重诺曼底人,据说曾对征服者威廉许以英格 兰王位。由于 Edward the confessor无嗣,他的小舅子 Harold godwinson被拥 立为王,但未能服众。 诺曼底公爵理査一世的曾孙征服者威廉( William the Conqueror,b,102728 r.1066-d.1089)对英格兰提出了王位要求。1066年,挪威军侵入英格兰,威廉 也率军渡海,麾下约有7000人的军队(骑士约2000~3000人)。英军主力北 上,于 Stamford Bridge之役战败挪威军,但威廉的军队却在稍后的 Hastings 战役中击败英军并杀死了 Harold,到1071年为止征服了人口多达100万的整 个英格兰 2.体系化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结构: 最高宗主(英王)~总封臣 tenants-in-chief~次级封臣(sub- tenants)~骑士 封建义务: 军役(如每年40天)/盾牌钱(货币化); 支助金(如封君长子受封骑士、长女出嫁、封君被俘后赎身); 封地继承金、监护权收入 ※国王的非封建性收入:王田/森林收入、动产税、司法罚金等 特点 以军事征服以条件,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 王权较为强大,约占有全国17%的土地以及未经开发的荒山和森林,而各位较 大的总封臣的土地分散分布,与国王的土地相互交错; 次级封臣直接向英王宣誓效忠,建立了“我的封臣的封臣也是我的封臣”(the assal of my vassal is my vassal)的原则 ♀思考:如何评估封建化对于中世纪国家的影响? 3.《末日审判书》 1085-1086年,威廉一世下令调查和登记全英格兰的土地和牲畜,编纂成所 谓的《末日审判书》( Domesday book,清账之书),增强了英王对全国经济资 源的掌控能力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4 二、中世纪英格兰的封建国家 ①诺曼征服 1.政治形势 丹麦人建立的克努特王朝(1016-1042)绝嗣。 克努特(Cnut, r.1016-1035)的王后为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之女 Emma。在克努特 与 Emma 之子 Harthacanute 去世后,Emma 与其前夫、前代威塞克斯王朝国王 Æthelred the Unready 生育之子 Edward the Confessor 继位,威塞克斯王朝短暂 复辟。 在 Edward the Confessor 在位期间,王权衰弱,大贵族势力膨胀。为抑制大贵 族势力,Edward the Confessor 借重诺曼底人,据说曾对征服者威廉许以英格 兰王位。由于 Edward the Confessor 无嗣,他的小舅子 Harold Godwinson 被拥 立为王,但未能服众。 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曾孙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b.1027/28- r.1066- d.1089)对英格兰提出了王位要求。1066 年,挪威军侵入英格兰,威廉 也率军渡海,麾下约有 7000 人的军队(骑士约 2000~3000 人)。英军主力北 上,于 Stamford Bridge 之役战败挪威军,但威廉的军队却在稍后的 Hastings 战役中击败英军并杀死了 Harold,到 1071 年为止征服了人口多达 100 万的整 个英格兰。 2.体系化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结构: 最高宗主(英王)~总封臣(tenants-in-chief)~次级封臣(sub-tenants)~骑士 封建义务: 军役(如每年 40 天)/盾牌钱(货币化); 支助金(如封君长子受封骑士、长女出嫁、封君被俘后赎身); 封地继承金、监护权收入。 ※ 国王的非封建性收入:王田/森林收入、动产税、司法罚金等。 特点: 以军事征服以条件,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 王权较为强大,约占有全国 17%的土地以及未经开发的荒山和森林,而各位较 大的总封臣的土地分散分布,与国王的土地相互交错; 次级封臣直接向英王宣誓效忠,建立了“我的封臣的封臣也是我的封臣”(the vassal of my vassal is my vassal)的原则。 ♀思考:如何评估封建化对于中世纪国家的影响? 3.《末日审判书》 1085-1086 年,威廉一世下令调查和登记全英格兰的土地和牲畜,编纂成所 谓的《末日审判书》(Domesday Book,清账之书),增强了英王对全国经济资 源的掌控能力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表13-1/图13-3:《末日审判书》的社会 人口 人口比例土地比例 自由人索克曼3.7万人 14% 20 维 10.9万人 41% 45% 边农茅舍农8.7万人32%5% 奴隶 2.8万人 10 Dome ②“安茹帝国”的建立 概念 Angevin Empire”指金雀花王朝( The plantagenets)在12世纪后半叶、13世纪初 “跨海而治”的土地。在政体上,它没有皇帝;在国体上,它也不是一个统 的国家,而是依靠封建方式而结合在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联合体。 安茹统治的扩张 安茹家族从9世纪后期起掌握安茹伯爵领。12世纪初的安茹伯爵FulkⅤ通过 联姻获得了芒恩伯爵领,后来又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并通过政治婚姻成为耶路 撒冷国王。 诺曼王朝的英王亨利一世与安茹家族结盟,于1128年将其唯一的后代、原皇 帝亨利五世(萨利克王朝)之皇后玛蒂尔达( Matilda嫁给安茹伯爵 Geoffrey V Plantagenet,并要求贵族们承认她为王位继承人(亨利一世唯一的合法王子已 在“白船”沉没事件中遇难)。但在1035年,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却继承亨 利一世为英王。玛蒂尔达与斯蒂芬争夺王位,酿成内战。玛蒂尔达在英格兰战 败,但 Geoffrey V夺取了诺曼底公爵领
夏洞奇: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 5 表 13-1/图 13-3:《末日审判书》的社会 人口 人口比例 土地比例 自由人 索克曼 3.7万人 14% 20% 维兰 10.9万人 41% 45% 边农 茅舍农 8.7万人 32% 5% 奴隶 2.8万人 10% — ②“安茹帝国”的建立 概念 “Angevin Empire”指金雀花王朝(The Plantagenets)在 12 世纪后半叶、13 世纪初 “跨海而治”的土地。在政体上,它没有皇帝;在国体上,它也不是一个统一 的国家,而是依靠封建方式而结合在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联合体。 安茹统治的扩张 安茹家族从 9 世纪后期起掌握安茹伯爵领。12 世纪初的安茹伯爵 Fulk V 通过 联姻获得了芒恩伯爵领,后来又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并通过政治婚姻成为耶路 撒冷国王。 诺曼王朝的英王亨利一世与安茹家族结盟,于 1128 年将其唯一的后代、原皇 帝亨利五世(萨利克王朝)之皇后玛蒂尔达(Matilda)嫁给安茹伯爵 Geoffrey V Plantagenet,并要求贵族们承认她为王位继承人(亨利一世唯一的合法王子已 在“白船”沉没事件中遇难)。但在 1035 年,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却继承亨 利一世为英王。玛蒂尔达与斯蒂芬争夺王位,酿成内战。玛蒂尔达在英格兰战 败,但 Geoffrey V 夺取了诺曼底公爵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