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优化的目标: 1.5 >提高黏结强度 >避免缺陷与应力集中 1.0 0.5 Ti/36%SiC(SCS6)·实验 Ti-6-4/32%SiC(SCS6)·实验 T/36%SiC(CS6)·预测 Ti-6-4/32%SiC(SCS6)·预测 0.0 0 2 3 反应层厚度,μm 11
11 3、界面区的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优化的目标: ➢提高黏结强度 ➢避免缺陷与应力集中
10.3.2复合材料界面理论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 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 的微小区域。 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基体和增强物的部 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 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的接触面、基体和增强物 的互扩散层、增强物上的表面涂层、基体和增强物上 的氧化物及它们的反应产物之间的接触面等。 12
12 10.3.2 复合材料界面理论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 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 的微小区域。 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基体和增强物的部 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 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的接触面、基体和增强物 的互扩散层、增强物上的表面涂层、基体和增强物上 的氧化物及它们的反应产物之间的接触面等
界面效应 (1)传递效应 (2)阻断效应 (3)不连续效应 (4)散射和吸收效应 (5)诱导效应 界面上产生的这些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体材料 所没有的特性,它对复合材料具有重要作用。 13
13 界面效应 (1)传递效应 (2)阻断效应 (3)不连续效应 (4)散射和吸收效应 (5)诱导效应 界面上产生的这些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体材料 所没有的特性,它对复合材料具有重要作用
界面区 2 3 4 5 6 界面区域示意图 1:外力场;2:树脂基体;3:基体表面区;4:相互渗透 区;5:增强剂表面;6:增强剂 14
14 界面区 界面区域示意图 1:外力场;2:树脂基体;3:基体表面区;4:相互渗透 区;5:增强剂表面;6:增强剂
浸润性理论 酸碱作用理论 化学键理论 静电理论 )过渡层理论 扩散理论 可逆水解理论 摩擦理论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