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Ⅰ、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 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 成观察的好习惯。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査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 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发下调査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 选读物的习惯。 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 好习惯。 3、 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 成观察的好习惯。我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 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 3 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 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 相机板书课题)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 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 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 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方法 四、 实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 各自读 16 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 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一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一象什么一一当作活的——观察日记一一-填写表格 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一小组交流-—代表发言一—小结评优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 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匚报交流 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 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课后记: 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 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 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 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习观察静物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 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 实践运用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 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 习惯,练出好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 3 篇 课后记: 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 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 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 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 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 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这样站得高, 看得就远。 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 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 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 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 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 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 读《练习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 号?有什么好处?然后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 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 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 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 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 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 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 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 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 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 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 有顺序,要注意细节。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 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 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这样站得高, 看得就远。 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 “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 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 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 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 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 读《练习 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 号?有什么好处?然后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 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 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 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 “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 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 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 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 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 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 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 有顺序,要注意细节。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 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 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 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 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 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 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 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 师配乐范读。 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 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