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八年级语文中期测试卷 参考答案 基础整合(15分) 1、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2分)
1 2007 年春八年级语文中期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 基础整合(15 分) 1、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2 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给下列加橫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请注意书写规范、端正.(2分) 眼豎(yi)禁9(锢)yd6u(黝) 黑犀(X1)利 3.下面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2分) A.深恶痛急油光可鉴宽恕奥秘 B翻来覆去诚惶诚恐禁固繁衍 G.冥思遐想正襟危坐侏儒绯红 D.鹤立鸡群不可明状迁徙芦荟 4.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2分)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C、通过学习三周前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一一致家长一封信》,使我 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能否刻苦勤奋是中学生学业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5.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 里放在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 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2分) 爷爷的意思是 爷爷的意思是三个同学送的一个纪念品 小明的理解是: 小明理解为送来了三个纪念品 6、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喜欢 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2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 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请注意书写规范、端正.(2 分) 眼 翳 ( yì ) 禁 ɡù ( 锢 ) yǒu( 黝 ) 黑 犀( xī )利 3. 下面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2 分) A.深恶痛急 油光可鉴 宽恕 奥秘 B.翻来覆去 诚惶诚恐 禁固 繁衍 C.冥思遐想 正襟危坐 侏儒 绯红 D.鹤立鸡群 不可明状 迁徙 芦荟 4. 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2 分)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C、通过学习三周前学校发的《消防安全 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 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能否刻苦勤奋是中学生学业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5.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 里放在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 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2 分) 爷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的意思是三个同学送的一个纪念品 小明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理解为送来了三个纪念品 6、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 分) 喜欢: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 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滑稽幽默、敢作敢当。 猪八戒: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滑稽幽默、爱占小便宜但也能够知错就改、 憨厚善良。 唐僧:诚实善良、沉着冷静但有时善恶不辨。 7、班上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3 分) (1)活动中,你一定会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 品编辑成册,请你为这本小册子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 赞歌”除外)(1分) 《感恩之旅》《母爱伴我前行》等 (2)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组成一组“母亲的赞歌”。(2分)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阻关无故人 3)沉舟侧群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二涕下!(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7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壬里共婵娟_
3 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 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滑稽幽默、敢作敢当。 猪八戒: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滑稽幽默、爱占小便宜但也能够知错就改、 憨厚善良。 唐 僧:诚实善良、沉着冷静但有时善恶不辨。 7、班上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3 分) (1)活动中,你一定会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 品编辑成册,请你为这本小册子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 赞歌”除外)(1 分) 《感恩之旅》《母爱伴我前行》_等____ (2)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组成一组“母亲的赞歌”。(2 分)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诗文阅读(17 分) 8、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⑴亭亭山上松,__瑟瑟谷中风。_______ 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⑵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⑶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念天地之悠悠__,独怆然二涕下!(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 ⑹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__天涯若比邻______,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⑺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9至12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自以为号焉,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①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②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①置酒招之(摆、办 ②饮辄尽(就 ③期在必醉(期望) ④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10、将文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 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从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11、陶渊明在课文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 分) 塑造了一个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囡贫乐道、著文娱志、坚守节 操、区随波逐流的隐士形象。 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愿“向五斗米折腰”的高 洁志向。 12、你认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说说理由(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例:好。因为这种方法重视语感积累,强调整体阅读,整体认知,不咬文爵字, 不死扣书本,学得灵活。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2分)
4 ⑼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 9 至 12 题.(8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自以为号焉,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①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②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 分) ①置.酒招之( 摆、办 ) ②饮辄.尽( 就 ) ③期.在必醉( 期望 ) ④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 10、将文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 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从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11、陶渊明在课文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 分) 塑造了一个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坚守节 操、不随波逐流的隐士形象。 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愿“向五斗米折腰”的高 洁志向。 12、你认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说说理由(2 分) 言之成理即可。 例:好。因为这种方法重视语感积累,强调整体阅读,整体认知,不咬文爵字, 不死扣书本,学得灵活。 三 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12 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 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 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 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 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 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 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3、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_,表达了“我”的愤慨_思想感 情。(2分) 14、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具有狭隘民族偏见和军国主义思想的) 日本青年学生。(2分) 15、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万岁。“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作者 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2分) 16、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麻木的精 神状态。(2分) 17、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弃医学文,表现了作者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2分) 18、如果当时你也夹杂在看电影的人群中间,你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你 又会怎么做呢?(2分) (二)十一支康乃馨(16分)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 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
5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 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 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 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 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 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 似的喝彩,——呜呼, 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3、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议论_,表达了“我” 的_愤慨_思想感 情。(2 分) 14、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具有狭隘民族偏见和军国主义思想的) 日本青年学生。(2 分) 15、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万岁。“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作者 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2 分) 16、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反问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 麻木的精 神状态。(2 分) 17、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弃医学文,表现了作者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2 分) 18、如果当时你也夹杂在看电影的人群中间,你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你 又会怎么做呢?(2 分) (二)十一支康乃馨(16 分)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 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