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单选题 1.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其产 生的共同影响是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 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 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D正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 的和平解决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排除;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是亚非会议的影响,不属于“共同影响”,排除AB;20世纪70年代初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与“20世纪50年代” 不符,故C错误 2.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 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 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 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A.率先为印度和老挝所接受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C.打破了外交僵局
人民版必修一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1 / 7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其产 生的共同影响是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 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 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 D 正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 的和平解决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排除;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是亚非会议的影响,不属于“共同影响”,排除 AB;20 世纪 70 年代初,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与“20 世纪 50 年代” 不符,故 C 错误。 2.从 1952 年开始酝酿,到 1954 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 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 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 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 A.率先为印度和老挝所接受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C.打破了外交僵局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分歧。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下图是联合国大厦的一幅大型壁画,图中文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译 文)被称为联合国的“黄金法则”。下列外交方针、政策最契合其精神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分歧。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下图是联合国大厦的一幅大型壁画,图中文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 文)被称为联合国的“黄金法则”。下列外交方针、政策最契合其精神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
人民版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 要准则。故C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些外交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B.打破西方封锁拓展外交空间 C.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答案】B 【解析】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参加国都有资本主义 国家,故A错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活动有利于打破西方封锁拓 展外交空间,故B正确: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D时间不符合题意 5.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边倒的方针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另起炉灶的方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另 起炉灶的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①我国1953年首次与印尼的代表会谈时提出的 3/7
人民版必修一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3 / 7 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 要准则。故 C 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些外交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 B. 打破西方封锁拓展外交空间 C. 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 推动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答案】B 【解析】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参加国都有资本主义 国家,故 A 错误;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活动有利于打破西方封锁拓 展外交空间,故 B 正确;C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1961 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D 时间不符合题意。 5.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的方针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另起炉灶的方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 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的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另 起炉灶的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 ①我国 1953 年首次与印尼的代表会谈时提出的
②我国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C.②⑧ ①③ 【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总理与印度代表会谈时首先提出的,因此① 说法错误。②③两项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正确评价。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 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 精神。1953年代表中国首次提出该原则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 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毛泽东、朱德和刘少奇都不 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领导人,故ACD错误。 8.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此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
②我国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总理与印度代表会谈时首先提出的,因此① 说法错误。②③两项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正确评价。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 4 个“互”字、1 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 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 精神。1953 年代表中国首次提出该原则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朱德 D. 刘少奇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 12 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 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B 项正确;毛泽东、朱德和刘少奇都不 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领导人,故 ACD 错误。 8.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此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
人民版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分参加的国际会议 C.表明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日内 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分参加的国际会议,因此B符合题意 而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就是中苏建交,1953年中印代表会见时新中国政府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排 除ACD。故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维新派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质,批评了清廷 官员在对外交涉中的盲目无知,宜传和普及了国际法知识,对此后中国反对 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产,生了久远的影响。1902年,为应对统治危机,清政府 决定改革旧法律制度。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美、日承诺,待司法改革完 成时放弃“治外法权”,但直到辛玄革命爆发,清政府的法律改革草案尚未 完全完成,致使英、美、日的承诺成为空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为 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的密网提供了一个最初的突破口。1917年,北京政府宜 布“自8月14日上午10时起,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 协议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间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 及惯例,一律废止”。虽然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未能实现中国的修约目标,但 却是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两年后召开的华 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终于在《九国奢约》 中明确宜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新生 5/7
人民版必修一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 5 / 7 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分参加的国际会议 C.表明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日内 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分参加的国际会议,因此 B 符合题意; 而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就是中苏建交,1953 年中印代表会见时新中国政府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 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排 除 ACD。故正确答案为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维新派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质,批评了清廷 官员在对外交涉中的盲目无知,宣传和普及了国际法知识,对此后中国反对 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产,生了久远的影响。1902 年,为应对统治危机,清政府 决定改革旧法律制度。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美、日承诺,待司法改革完 成时放弃“治外法权”,但直到辛玄革命爆发,清政府的法律改革草案尚未 完全完成,致使英、美、日的承诺成为空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为 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的密网提供了一个最初的突破口。1917 年,北京政府宣 布“自 8 月 14 日上午 10 时起,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 协议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间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 及惯例,一律废止”。虽然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未能实现中国的修约目标,但 却是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两年后召开的华 盛顿会议上,中国再次全面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终于在《九国奢约》 中明确宣示,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