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细蝗中各种有机物和元素的含量〔千重) 成分 细菌 酵母 真菌 碳 48(46~52) 48(46~52) 48(45~55) 氮 12.5(10~14) 7:5(6w8.5) 6(47) 蛋白质 55(50×60) 40(3545) 32(25×40) 糖类 9(6~15) 38(30~45) 49(40∞55) 脂质 7(5~10) 8(510) 8(5∞10) 核酸 23*(1525) 8(5×10) 5(2~8) 灰分 6(410) 6(4~10) 6(4~10) 磷 1.0≈2.5 硫、镁 0.31.0 钾、钙 0.10.5 钠、铁 0.010.1 锌、铜、锰 0.010.01 *只有用快速生长的细胞进行分析才可取得这一高值
Microbiology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成分间有一较稳定的比例。 在大多数化能异养菌的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间 在量上的比例大体符合以下十倍序列的递减规律: 要素:H,0>C源+能源>N源>P、S>K、Mg>生长因子 含量:(~10-)(~102))(~10-3)(~104)(~105)(106)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成分间有一较稳定的比例。 在大多数化能异养菌的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间 在量上的比例大体符合以下十倍序列的递减规律: 要素: 含量: H2O > (~10-1) C源+能源 > (~10-2) N源 > (~10-3 ) K、Mg> (~10-5 ) P、S> (~10-4 ) 生长因子 (~10-6 )
Microbiology (2)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种类选择相适应的培养基。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细 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 放线菌: 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 酵母菌: 麦芽汁培养基; 霉 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 (2)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根据培养微生物的种类选择相适应的培养基
Microbiology 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适应的培养基。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遗传学研究: 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遗传学研究: 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 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适应的培养基
Microbiology (3)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
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 (3)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