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姓名 题号得分 、积累运用(共27分) (一)积累(共1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 xiang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zhuo有成效;you静将变得 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变得宁静和xie。 蒋子龙《书的征服》 2、默写古诗文。(任选8句)(8分) (1)爱惜芳心莫轻吐 (2) 万里念将归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今日听君歌一曲, (6) ,好去到人间 (7)若待上林花似锦 (8) ,青鸟殷勤为探看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10)请你写出《有的人》中你最喜欢的一句: 3、班级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相信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条你最 喜欢的一句。(2分) 4、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通过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人物绰号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形象 水 「花和尚 见义勇为 浒 传吴用 足智多谋 (二)运用(共12分)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不能引用本试卷中的有关内容作答。)(2分)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勤劳和汗水,于是他收获了一片辉煌;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怠惰和懒散,于是他收获了一份荒凉 常语第1页(共9页)
常语第 1 页( 共 9 页) 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总分 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 27 分) (一)积累(共 15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 分)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 xiáng 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 zhuó有成效;yōu 静将变得 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变得宁静和 xié。 蒋子龙《书的征服》 2、 默写古诗文。(任选 8 句)(8 分) (1)爱惜芳心莫轻吐, 。 (2) ,万里念将归。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今日听君歌一曲, 。 (6) ,好去到人间。 (7)若待上林花似锦, 。 (8) ,青鸟殷勤为探看。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10)请你写出《有的人》中你最喜欢的一句: 3、班级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相信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条你最 喜欢的一句。(2 分) 4、名著阅读。(3 分) 《水浒传》通过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表格。 水 浒 传 人物 人物绰号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形象 花和尚 见义勇为 吴用 足智多谋 (二)运用(共 12 分)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不能引用本试卷中的有关内容作答。)(2 分)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勤劳和汗水,于是他收获了一片辉煌;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怠惰和懒散,于是他收获了一份荒凉;
6、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 一定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了(2)增补号: (3)删除号:□(4)调位号: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同时代,人们对“孝”的理解也不相 同,因为抒发孝心的方式也不相同。古人把守在父母身边做为第一大孝。随着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许多人远离了亲人,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乡,到异地 去学习、去工作,甚至定居海外。在这些人中,认为经常给父母寄点吃的、穿的、 用的,就算进了孝心。 7、你们班级到常州火车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火车站出站口,一位外地的老人想乘公共汽车去某地, 依据图示你怎样为其指路。(3分) 车站 厂 汽车站 8、探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世人铿锵地提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马 克思对此也曾作过阐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也越来越得到关注。阅读下面几个部门“以人为本”具 表现材料,请你说出“以人为本”的含义。(3分) 材料一:马克思对以人为本作出了科学的诠释。他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人 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主张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尊严还给人自己 材料二: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灾难事故,不惜人力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材料三:有关教育部门,在新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有关“对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 斗争”的条款,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材料四:某些商业部门,倡导顾客是上帝,超市里的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符合人们的购物习 惯,便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材料五:交通管理部门,火车的提速,让乘客节省时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服 常语第2页(共9页)
常语第 2 页( 共 9 页) 6、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 4-6 处(不得超过 ....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 一定全使用)加以修改。(4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孝 敬 长 辈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传 统 美 德。不 同 时 代,人 们 对 “孝” 的 理 解 也不 相 同,因 为 抒 发 孝 心 的 方 式 也 不 相 同。古 人 把 守 在 父 母 身 边 做 为 第 一大 孝。随 着 不 断 发 展 的 社 会 经 济,许 多 人 远 离 了 亲 人,远 离 了 父 母,远 离了 家 乡,到 异 地 去 学 习、去 工 作,甚 至 定 居 海 外。在 这 些 人 中,认 为 经 常 给 父 母 寄 点 吃 的、穿 的、 用 的,就 算 进 了 孝 心。 7、你们班级到常州火车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火车站出站口,一位外地的老人想乘公共汽车去某地, 依据图示你怎样为其指路。(3 分) 8、探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世人铿锵地提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马 克思对此也曾作过阐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也越来越得到关注。阅读下面几个部门“以人为本”具 体表现材料,请你说出“以人为本”的含义。(3 分) 材料一:马克思对以人为本作出了科学的诠释。他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人 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主张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尊严还给人自己。 材料二: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灾难事故,不惜人力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材料三: 有关教育部门,在新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有关“对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 斗争”的条款,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材料四: 某些商业部门,倡导顾客是上帝,超市里的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符合人们的购物习 惯,便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材料五:交通管理部门,火车的提速,让乘客节省时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服 务
、阅读理解(共43分) (一)阅读下面选自《错过》的几段文字,完成9-12题。(共12分)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 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 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 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结果,竟能 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彩 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 澜于既倒,我们多半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 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9、请简要概括出几段文字的主要观点。(3分) 10、结合内容谈谈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错过 过错 11、作者认为对待错过要“习惯”和“品味”,对此你如何理解,谈谈理由。(3分) 12、俗话说人无完人,在你生活中,也会有“错过”的经历,阅读了选文,结合自己的“错过”经历, 谈谈对你有何启发?(4分) (二)阅读《把爱传出去》一文,完成13-17题。(共18分) 把爱传出去 笑梅 英文课结束后的一天,我去英语教研室取成绩单。先生把车停在楼前,在车里等我,他甚至没有熄火 取个成绩单,不过几分钟的事,我们都这么想。谁知,我却在里面呆了很久才出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里。 英语系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头,在我穿过走廊时,路过任课老师丁的办公室,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 电脑屏幕,背对着门外,我想对他说一声:“圣诞快乐。”可一想到先生还在外面等着,也就打消了这个念 不到二分钟就把成绩单拿到手里,丁给我写的评语令我感动:“这学期梅的功课极棒。她写的作文真 常语第3页(共9页)
常语第 3 页( 共 9 页) 二、阅读理解(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选自《错过》的几段文字,完成 9-12 题。(共 12 分)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 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 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 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结果,竟能 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彩 虹。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 澜于既倒,我们多半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 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9、请简要概括出几段文字的主要观点。(3 分) 10、结合内容谈谈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2 分) 错过: 过错: 11、作者认为对待错过要“习惯”和“品味”,对此你如何理解,谈谈理由。(3 分) 12、俗话说人无完人,在你生活中,也会有“错过”的经历,阅读了选文,结合自己的“错过”经历, 谈谈对你有何启发?(4 分) (二)阅读《把爱传出去》一文,完成 13-17 题。(共 18 分) 把爱传出去 笑 梅 英文课结束后的一天,我去英语教研室取成绩单。先生把车停在楼前,在车里等我,他甚至没有熄火, 取个成绩单,不过几分钟的事,我们都这么想。谁知,我却在里面呆了很久才出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里。 英语系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另一头,在我穿过走廊时,路过任课老师丁的办公室,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 电脑屏幕,背对着门外,我想对他说一声:“圣诞快乐。”可一想到先生还在外面等着,也就打消了这个念 头。 不到二分钟就把成绩单拿到手里,丁给我写的评语令我感动:“这学期梅的功课极棒。她写的作文真
诚而富感染力。她能够在课堂上即兴写出她的读后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亦有显著提高。”边走边看,又 见到了丁的背影,我决定停下来告诉他,他的评语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丁是一位穿着考究,温文尔雅的中年绅士。当他听我说完后,微笑着说:“真的吗?你确实是一位很出 色的学生啊。你的那些作文和日记对我感受至深,希望你不停地写下去。” “丁,我很喜欢你的授课风格。你知道我多么喜欢写作,可惜我现在只能用中文写。希望有一天我也 能用英文写出感人的作品来。你肯帮我吗?” “当然,梅,我希望你下学期接着上我的阅读课,那样你会读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并丰富你的英语词 汇。噢,对了,这是我为学生们准备的一本读物。”说着,他将手里拿着的几张打印出来的东西给我看 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名字叫:“ Pay It Forward.”(把爱传出去)。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我 刚刚从网上定购了一本。听我给你读一读它的故事梗概: 社会学老师尤金按每年惯例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想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办法。出 乎意料的是,班上的一位11岁早熟的男孩特雷弗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令尤金震惊不已 特雷弗建议每一个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不是去回报给帮助过他的人,而是要“把爱传出去”,去帮助 另外需要帮助的人。特雷弗首先帮助了身边的三个人,作为补偿,他要求这三个人每人必须去帮助另外 个人,这样呈几何系数增长,如果成功的话,将会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我边听他读,边不由自主地说:“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 “作者采用多种写法,如书信,日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太棒了,这种写法正适合我。” 我突然意识到时间已经耽搁得太久了,先生一定在外面等急了。 不过我不想打断他,他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些读者的反馈。 “我找不到人们不去读这本书的理由,真是太好了。我流着泪从头读到尾……” 我是在看了电影之后找到这本书的,电影感人,岂不知书更感人……” 等他读完,我不得不向他告别了:“丁,非常感谢你!你不仅教授了我英文写作课,还向我推荐了这 么一部好书。我一定到网上查找这个故事,并定购一本。” “你把这些信息都带走吧,反正我已经定购过了。”说着他把刚刚打印出来的有关这个故事的资料都 放到我的手里。 “圣诞快乐!”我真诚地对他说 “圣诞快乐!希望下学期在我的课堂里见到你。” 匆匆下楼,出门一看,车里没有了人,先生一定是上楼找我了。在我四处张望的时候,发现他从这栋 楼的另一个门里出来,显然他在到处找我。远远地见到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对他笑着,等他走近 时,我说:“对不起,不过我今天有一大收获,丁向我介绍了一本很好的书:把爱传出去!” 他幽幽地一笑,说道:“那你就把爱先传给我吧。” 我会意地对他笑了笑,心里还在想着丁,想着他对我们每一篇文字的修改,逐字逐句的勾勾画画,在 每一篇的最后,都要加上一句鼓励的评语。 “你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 这个结尾简直太棒了!” 丁一直用鼓励的方式教授他的学生们,他不是在向我们传着爱吗?我是得过他帮助的人,那么,我应 该把爱传出去 13、“我”的先生说道:“那你就把爱先传给我吧。”有什么言外之意?体现了怎样的心理?(3分) 14、最后结尾“我应该把爱传出去……”请你说说“我”会用怎样方式去做?(3分) 常语第4页(共9页)
常语第 4 页( 共 9 页) 诚而富感染力。她能够在课堂上即兴写出她的读后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亦有显著提高。”边走边看,又 见到了丁的背影,我决定停下来告诉他,他的评语对我是极大的鼓励。 丁是一位穿着考究,温文尔雅的中年绅士。当他听我说完后,微笑着说:“真的吗?你确实是一位很出 色的学生啊。你的那些作文和日记对我感受至深,希望你不停地写下去。” “丁,我很喜欢你的授课风格。你知道我多么喜欢写作,可惜我现在只能用中文写。希望有一天我也 能用英文写出感人的作品来。你肯帮我吗?” “当然,梅,我希望你下学期接着上我的阅读课,那样你会读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并丰富你的英语词 汇。噢,对了,这是我为学生们准备的一本读物。”说着,他将手里拿着的几张打印出来的东西给我看。 “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名字叫:“Pay It Forward. ”(把爱传出去)。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我 刚刚从网上定购了一本。听我给你读一读它的故事梗概: 社会学老师尤金按每年惯例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想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办法。出 乎意料的是,班上的一位 11 岁早熟的男孩特雷弗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令尤金震惊不已。 特雷弗建议每一个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不是去回报给帮助过他的人,而是要“把爱传出去”,去帮助 另外需要帮助的人。特雷弗首先帮助了身边的三个人,作为补偿,他要求这三个人每人必须去帮助另外三 个人,这样呈几何系数增长,如果成功的话,将会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我边听他读,边不由自主地说:“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传达给人们的信息。” “作者采用多种写法,如书信,日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太棒了,这种写法正适合我。” 我突然意识到时间已经耽搁得太久了,先生一定在外面等急了。 不过我不想打断他,他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些读者的反馈。 “我找不到人们不去读这本书的理由,真是太好了。我流着泪从头读到尾……” “我是在看了电影之后找到这本书的,电影感人,岂不知书更感人……” 等他读完,我不得不向他告别了:“丁,非常感谢你!你不仅教授了我英文写作课,还向我推荐了这 么一部好书。我一定到网上查找这个故事,并定购一本。” “你把这些信息都带走吧,反正我已经定购过了。”说着他把刚刚打印出来的有关这个故事的资料都 放到我的手里。 “圣诞快乐!”我真诚地对他说。 “圣诞快乐!希望下学期在我的课堂里见到你。” 匆匆下楼,出门一看,车里没有了人,先生一定是上楼找我了。在我四处张望的时候,发现他从这栋 楼的另一个门里出来,显然他在到处找我。远远地见到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对他笑着,等他走近 时,我说:“对不起,不过我今天有一大收获,丁向我介绍了一本很好的书:把爱传出去!” 他幽幽地一笑,说道:“那你就把爱先传给我吧。” 我会意地对他笑了笑,心里还在想着丁,想着他对我们每一篇文字的修改,逐字逐句的勾勾画画,在 每一篇的最后,都要加上一句鼓励的评语。 “你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 “这个结尾简直太棒了!” 丁一直用鼓励的方式教授他的学生们,他不是在向我们传着爱吗?我是得过他帮助的人,那么,我应 该把爱传出去…… 13、“我”的先生说道:“那你就把爱先传给我吧。”有什么言外之意?体现了怎样的心理?(3 分) 14、最后结尾“我应该把爱传出去…… ”请你说说“我”会用怎样方式去做?(3 分)
15、本文中丁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4分) 16、如果文中“把爱传出去”的故事中的特雷弗社会学老师尤金也给你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 求你想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办法。你会想出怎样的办法?(4分) 17、合文中“把爱传出去”的故事和韦唯和翁倩玉演唱的《爱的奉献》歌词的节选,谈谈你对爱的“拥 有与献出”的理解。(4分) (1)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2)翁: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三)阅读下面《口技》选段,完成18-21题。(共13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 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 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曳屋许许声 (3)虽人有百手 (4)不能名其一处也( 19、在文中画出作者对口技表演者的赞语,并选一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3分)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选段的内容。(答题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 21、阅读下面选自《列子·汤问》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5分)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 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悉,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百追之。娥还,复 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搾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 放娥之遗声。” 注释:Φ匮:缺乏②鬻:卖③逆旅:客栈⊕一:整个ω悉:都ω遽百:赶紧⑦搾舞:跳舞、舞蹈 (1)从文中摘录出一句成语,并在下面横线上解释它的意思。(2分) 常语第5页(共9页)
常语第 5 页( 共 9 页) 15、本文中丁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4 分) 16、如果文中 “把爱传出去”的故事中的特雷弗社会学老师尤金也给你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 求你想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办法。你会想出怎样的办法?(4 分) 17、合文中“把爱传出去”的故事和韦唯和翁倩玉演唱的《爱的奉献》歌词的节选,谈谈你对爱的“拥 有与献出”的理解。(4 分) (1)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2)翁: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三)阅读下面《口技》选段,完成 18-21 题。(共 13 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 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 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 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曳.屋许许声 ( ) (3)虽.人有百手 (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 19、在文中画出作者对口技表演者的赞语,并选一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3 分) 20、用自己的话 ....简要概括选段的内容。(答题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3 分) 21、阅读下面选自《列子·汤问》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5 分)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 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悉, 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百追之。娥还,复 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 放娥之遗声。” 注释:○1 匮:缺乏○2 鬻:卖○3 逆旅:客栈○4 一:整个○5 悉:都○6 遽百:赶紧○7 抃舞:跳舞、舞蹈 (1)从文中摘录出一句成语,并在下面横线上解释它的意思。(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