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推荐书目.txt 2006年秋期铜梁县侣俸中学半期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制卷:李朴) 、基础知识及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急火燎(lio)如愿以偿( shang)安然无恙(ydng)矜持(jin) B、清澈剔透(ti)挑拨离间(jin)扑朔迷离(shu)易帜(zhi) C、姹紫嫣红(yoan)讳莫如深(wi)风驰电掣(che)倏地(sh) D、潸然泪下(shan)熠熠生辉(yi)拈轻怕重(nin)热忱( che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3分) 、转弯抹脚瞬息万变无精打采针锋相对 B、大步流星诲人不倦得天独厚席之地 C、重峦叠嶂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分到扬标 D、娓娓动听仗义执言首曲一指兴奋不已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光彩耀眼的明星) B、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 显得微不足道。(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C、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 观点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D、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味道鲜美可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 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
教师推荐书目.txt 2006 年秋期铜梁县侣俸中学半期考试试题卷 八 年 级 语 文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命题、制卷:李 朴)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8 分) 1、下列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心急火燎.(liáo) 如愿以偿.(shānɡ) 安然无恙.(yànɡ) 矜.持(jīn) B、清澈剔.透(tì) 挑拨离间.(jiān) 扑朔.迷离(shù) 易帜.(zhì) C、姹紫嫣.红(yān) 讳.莫如深(wéi) 风驰电掣.(chè) 倏.地(shū) D、潸.然泪下(shān) 熠.熠生辉(yì) 拈.轻怕重(niān) 热忱.(ch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 分) A、转弯抹脚 瞬息万变 无精打采 针锋相对 B、大步流星 诲人不倦 得天独厚 一席之地 C、重峦叠嶂 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 分到扬标 D、娓娓动听 仗义执言 首曲一指 兴奋不已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光彩耀眼的明星) B、但与横空出世 ....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 显得微不足道。(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C、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 观点大相径庭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D、这就是脍炙人口 ....的青海“冰鱼”呀。(味道鲜美可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 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
教师推荐书目.txt 范措施。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 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 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 主义死灰复燃。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刘大杰记叙了自己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无比雄伟 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唐代文学家,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并称 "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C、徐霞客的《游恒山记》描写了其游恒山的经过,表现了不畏艰险、不怕辛苦、 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D、《生命之舟》是一则电视新闻,它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 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7、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4分) 颤巍巍孤零零笑嘻嘻赤裸裸 ①他们手挽手, 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的爱… 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_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 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8、仿照例句写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教师推荐书目.txt 范措施。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 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 200 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 ....的《安 徒生童话》邮票 。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 主义死灰复燃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刘大杰记叙了自己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无比雄伟 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唐代文学家,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并称 "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C、徐霞客的《游恒山记》描写了其游恒山的经过,表现了不畏艰险、不怕辛苦、 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D、《生命之舟》是一则电视新闻,它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 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7、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4 分) 颤巍巍 孤零零 笑嘻嘻 赤裸裸 ①他们手挽手,______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②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______的爱…… ③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______地走了。 ④那个苏联人______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 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8、仿照例句写句子。(2 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推荐书目.txt 9、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 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髙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 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10、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 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2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红。B.喂!我要找张红。 C.您好!请找张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红接电话。 l1、按原文填空。(9分,每小题1分) (1)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 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令人目眩。(《周庄水 (2)我们大家要学习他 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 大有利 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3)巴东三峡巫峡长, (《巴东三峡》) (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7)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8)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9)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 也。(《满井游记》) 二、文言文。(1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
教师推荐书目.txt 9、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2 字)(3 分) 北京时间 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6 分,中国第 21 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 12 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 4093 米的 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10、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 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2 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红。 B.喂!我要找张红。 C.您好!请找张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红接电话。 11、按原文填空。(9 分,每小题 1 分) ⑴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________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 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________,令人目眩。(《周庄水 韵》) 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______大有利 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⑶巴东三峡巫峡长, 。(《巴东三峡》) ⑷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⑸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⑹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⑺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⑻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⑼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 也。(《满井游记》) 二、文言文。(18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⑵怀民亦未寝.( )
教师推荐书目.txt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 3、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 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5、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3分) 6、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3分) 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 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文,然后答题。(6分) 国际奧委会要求北京奥运场馆在赛前一年建成 (2004年10月28日8时11分15秒新华社)昨天,国际奥委会有关负责人在京 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所有场馆建设,至少在赛 前一年结束、完成。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让参加奥运会的运 动员提前到比赛场馆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所以,应提前足够的时间结束场馆建设。 他也表示,国际奥委会对比赛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多少并不关注,而是看重这些 场馆的质量,看重是否能满足运动员和比赛进行的需要与条件。 从今天起,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在北京举行为期3天的会 议。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先生、协调委员会成员和专家等40余人将参加会议 会议将围绕北京奥运会工程建设、市场开发与票务、媒体运行、体育赛事、交通技术 运动会服务、形象与标识及新闻宣传等议题,与北京奥组委举行工作会谈。会后,将 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筹备情况作出评价。 1、这是一篇新闻属于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电视新闻、特写) (1分)
教师推荐书目.txt ⑶盖.竹柏影也( )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 分) ⑴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⑵水 中 藻 荇 交 横 3、 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 分) 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____________ ”(2 分) 5、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3 分) 6、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3 分) 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 情(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阅读下文,然后答题。(6 分) 国际奥委会要求北京奥运场馆在赛前一年建成 (2004 年 10 月 28 日 8 时 11 分 15 秒 新华社) 昨天,国际奥委会有关负责人在京 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所有场馆建设,至少在赛 前一年结束、完成。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不仅是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让参加奥运会的运 动员提前到比赛场馆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所以,应提前足够的时间结束场馆建设。 他也表示,国际奥委会对比赛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多少并不关注,而是看重这些 场馆的质量,看重是否能满足运动员和比赛进行的需要与条件。 从今天起,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在北京举行为期 3 天的会 议。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先生、协调委员会成员和专家等 40 余人将参加会议。 会议将围绕北京奥运会工程建设、市场开发与票务、媒体运行、体育赛事、交通技术、 运动会服务、形象与标识及新闻宣传等议题,与北京奥组委举行工作会谈。会后,将 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筹备情况作出评价。 1、这是一篇新闻属于__________(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电视新闻、特写) (1分)
教师推荐书目.txt 2、新闻的标题有 三种形式,那么这篇新闻的只 标题。(4分) 3、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抄写在下面。(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14分) 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 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它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 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 开始有条不wn地准备着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 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 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 花落地的声音 正在这时,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 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 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 发生一场屠杀,要么是大家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 们垂下枪口,鱼gun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 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査腿上的伤口,尔后扭过去向自己的 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心情是紧张、兴奋的 也注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 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 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1、根据拼音补全文中词语:(2分) 有条不wen( guan 2、从文中看,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具体时 间是 ,地点是 (2分) 3、文中"最为奇特的一幕″指什么?为什么称这是″最为奇特的一幕”?(3分) 4、文中的女主人以"西方人特有的方式"接待了美国和德国士兵。想一想,她会
教师推荐书目.txt 2、新闻的标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那么这篇新闻的只 有 标题。(4 分) 3、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抄写在下面。(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14 分) 1944 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 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它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 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 开始有条不 wěn 地准备着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 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 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 花落地的声音。 正在这时,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 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 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 发生一场屠杀,要么是大家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 们垂下枪口,鱼 guàn 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于是,1944 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 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尔后扭过去向自己的 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心情是紧张、兴奋的, 也注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 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 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1、根据拼音补全文中词语:(2 分) 有条不 wěn( ) 鱼 guàn( ) 2、从文中看,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具体时 间是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最为奇特的一幕"指什么?为什么称这是"最为奇特的一幕"?(3 分) 4、文中的女主人以"西方人特有的方式"接待了美国和德国士兵。想一想,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