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八年级学年检测卷 语文 (12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2006年6月 总分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共8页。 2.请用钢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得分评卷人 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根据拼音,将汉字正确、清晰、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x利藏污纳 gou wan蜓广mao无垠 十十 2.在书刊和广告中经常看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请你以语委会监督员的身分,把下列词 语中4个这样的字找出来,将正确的填写在田字格内。(要求工整、规范)(2分) 含首低眉忏悔暗然失色宣昂花团锦簇侏儒海誓山盟瞧悴 3.请以古今中外某一名人为话题,从1、2题提供的词语中选择至少4个写一段话。(2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都不正确,请修改。在后面的括号中填上你认为正确的词语。 (3分) (1)随着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巴勒斯坦人民乞求和平的愿望何时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2)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损害机器设备 (3)教我们美术的刘老师真是与众不同,他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夸张的自画像,真是别 开生面。(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片断,每句都有语病,请修改在原题上。(3分)
2006 年八年级学年检测卷 语 文 (120 分钟完卷,满分 120 分) 2006 年 6 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共 8 页。 2.请用钢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 分) 1.根据拼音,将汉字正确、清晰、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xī 利 藏 污 纳 ɡòu wān 蜒 广 mào 无 垠 2.在书刊和广告中经常看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请你以语委会监督员的身分,把下列词 语中 4 个这样的字找出来,将正确的填写在田字格内。(要求工整、规范)(2 分) 含首低眉 忏悔 暗然失色 宣昂 花团锦簇 侏儒 海誓山盟 瞧悴 3.请以古今中外某一名人为话题,从 1、2 题提供的词语中选择至少 4 个写一段话。(2 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都不正确,请修改。在后面的括号中填上你认为正确的词语。 (3 分) (1)随着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巴勒斯坦人民乞求..和平的愿望何时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 ) (2)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损害..机器设备。 ( ) (3)教我们美术的刘老师真是与众不同,他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夸张的自画像,真是别. 开生面 ...。( )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片断,每句都有语病,请修改在原题上。(3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①读罢小说,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 爱"。②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③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爱心灌 注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的希望。 6.根据提示或语言环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小题1分,共计6分) ①《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诗句是 ②《己亥杂诗》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意义相反的句子是: ③《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④《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⑤古人送别,常咏诗寄托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怀念之情。请写出下面这首送别诗中最能让 你感动的一联。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马说》中怀才不遇的人常感慨叹的两句诗是: 得分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9分) 7.搞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 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说:“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 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伟大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 话是怎样的?(3分) 8.琦君写吃月饼、喝舂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 对江南的端午节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 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3分) 9.名著阅读:“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 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分)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 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得分评卷人 三、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5分) (一)《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学院锁淸秋
①读罢小说,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 爱”。②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③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爱心灌 注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的希望。 6.根据提示或语言环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小题 1 分,共计 6 分) ①《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诗句是 , 。 ②《己亥杂诗》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意义相反的句子是: , 。 ③《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 。 ④《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⑤古人送别,常咏诗寄托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怀念之情。请写出下面这首送别诗中最能让 你感动的一联。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马说》中怀才不遇的人常感慨叹的两句诗是: , 。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9 分) 7.搞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 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说:“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 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伟大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 话是怎样的?(3 分) 8.琦君写吃月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 对江南的端午节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 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3 分) 9.名著阅读:“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 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 分)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 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三、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5 分) (一)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学院锁清秋。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0.第三句中哪个词是传神之笔?请说说它的妙处。(2分) 11.“离愁”是抽象,难以言状的,为何词人能将它写得如此真切?(3分)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亦一详其姓字详 ②既醉而退既: ③亲旧知其如此旧: ④以乐其志乐: 13.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1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以为)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 于郊衢(城外大道旁),抚节(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止住)行云。谭乃谢求 反,终身不敢言归。 15.翻译: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分) 16.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分) 得分工 平卷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0.第三句中哪个词是传神之笔?请说说它的妙处。(2 分) 11.“离愁”是抽象,难以言状的,为何词人能将它写得如此真切?(3 分)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 分) ①亦一详.其姓字 详: ②既.醉而退 既: ③亲旧.知其如此 旧: ④以乐.其志 乐: 13.用“/ ”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 分) 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1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2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以为)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 于郊衢(城外大道旁),抚节(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止住)行云。谭乃谢求 反,终身不敢言归。 15.翻译: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2 分) 16.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 分) 得分 评卷人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8分) )爷爷的枪(16分 我是爷爷的一条尾巴爷爷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我感觉爷爷是天底下最让我着迷的人。 因为我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喜欢枪。而爷爷也喜欢枪,爷爷总是变戏法似的给我弄来好多 爷爷不但喜欢枪还会造枪。他有时用木棍给我造枪,长的、短的、背着的、挎着的。他 有时用各种农作物秆给我造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关枪….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我问爷爷,你小时个喜欢枪吗,爷爷?爷爷说,喜欢啊。 我问,你为什么喜欢枪?爷爷诘问我,你为什么喜欢枪啊?我说,我觉得好玩。 爷爷笑笑说,爷爷小时候喜欢枪,可不是觉得好玩。那时候,兵荒马乱枪炮声不断,爷 爷害怕,总是身不离枪,身上有枪爷爷就不害怕。爷爷的腿是日本鬼子打瘸的,你大伯是被 美国鬼子打死的。 生活好点后,爸爸和姑姑都会给爷爷些零花钱。爷爷舍不得花。他毎次赶集,总会给 我买枪回来;他每次进城,也总要给我买枪。有塑料的,有铁的,有冒光的,有冒火的,有 带声音的……有时,我疑惑不解,外面怎么这么多枪啊。渐渐地,我产生了一种离奇的想法 -什么时候,我能摸摸真枪啊! 我真摸上了真枪。我到部队当兵去了 这年,我回家探亲,爷爷问我,摸到真枪了吗? 我说摸到了,我还是部队上的神枪手呢。 爷爷说,我带你去看看枪 我笑了,心想爷爷真是老了、糊涂了。我就问,上哪儿去看? 爷爷边往外走一边说,你跟着我走就行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8 分) (一)爷爷的枪(16 分) 我是爷爷的一条尾巴,爷爷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我感觉爷爷是天底下最让我着迷的人。 因为我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喜欢枪。而爷爷也喜欢枪,爷爷总是变戏法似的给我弄来好多 “枪”。 爷爷不但喜欢枪还会造枪。他有时用木棍给我造枪,长的、短的、背着的、挎着的。他 有时用各种农作物秆给我造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关枪……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我问爷爷,你小时个喜欢枪吗,爷爷?爷爷说,喜欢啊。 我问,你为什么喜欢枪?爷爷诘问我,你为什么喜欢枪啊?我说,我觉得好玩。 爷爷笑笑说,爷爷小时候喜欢枪,可不是觉得好玩。那时候,兵荒马乱枪炮声不断,爷 爷害怕,总是身不离枪,身上有枪爷爷就不害怕。爷爷的腿是日本鬼子打瘸的,你大伯是被 美国鬼子打死的。 生活好点后,爸爸和姑姑都会给爷爷一些零花钱。爷爷舍不得花。他每次赶集,总会给 我买枪回来;他每次进城,也总要给我买枪。有塑料的,有铁的,有冒光的,有冒火的,有 带声音的……有时,我疑惑不解,外面怎么这么多枪啊。渐渐地,我产生了一种离奇的想法 ——什么时候,我能摸摸真枪啊! 我真摸上了真枪。我到部队当兵去了。 这年,我回家探亲,爷爷问我,摸到真枪了吗? 我说摸到了,我还是部队上的神枪手呢。 爷爷说,我带你去看看枪。 我笑了,心想爷爷真是老了、糊涂了。我就问,上哪儿去看? 爷爷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你跟着我走就行
我骑上自行车,追上爷爷,带着爷爷出了村子。 村外有好几条纵横交错的公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路两旁都栽着树。 爷爷指着那些树说,你看像不像机关枪? 我看了看说,怎么是机关枪呢,那不是树吗? 爷爷说,你再看看,树干像不像枪身?枝头的无数片叶子,像不像枪口喷出的子弹? 让爷爷这么一说,我看着还真有点像,就说,像,真像。 爷爷笑了。 路过一片玉米地,爷爷又指着玉米说,你看看那棵棵玉米像不像一支支步枪。秆像枪身 缨像刺刀,玉米苞像弹夹。我说,是是是。 爷爷说,知道吗?这些树木啊庄稼啊花草啊都是大地的枪啊。 我说,大地还需要枪吗?爷爷说,当然需要。 我再一次探家时,爷爷更老了,老得走不动路,只能坐在炕头上。而我这次探家与前几 次探家已有天壤之别。我从一个扛枪的兵成为一个军官。 听说我回来,亲朋好友都来看我,挤得屋里满满的。座位上坐满了人炕沿上坐满了人, 还有站着的。人们七嘴八舌地恭维我,恭维我父母。有说我有出息的,有说我光宗耀祖的 有说我父母教子有方的。最后人们又恭维我爷爷,说爷爷有眼光,当年没人愿意当兵,只有 我爷爷坚决支持我当了兵。爷爷咳嗽了一阵子,就说了一句话:“在我眼里他什么都不是 他就是爷爷的枪。”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6年10期 17.标题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18.“爷爷和我小时候都喜欢枪”,但是爷孙俩喜欢的原因却不一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 来。(4分) 19.大地的“枪”指的是什么?大地为什么还需要枪呢?(4分)
我骑上自行车,追上爷爷,带着爷爷出了村子。 村外有好几条纵横交错的公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路两旁都栽着树。 爷爷指着那些树说,你看像不像机关枪? 我看了看说,怎么是机关枪呢,那不是树吗? 爷爷说,你再看看,树干像不像枪身?枝头的无数片叶子,像不像枪口喷出的子弹? 让爷爷这么一说,我看着还真有点像,就说,像,真像。 爷爷笑了。 路过一片玉米地,爷爷又指着玉米说,你看看那棵棵玉米像不像一支支步枪。秆像枪身, 缨像刺刀,玉米苞像弹夹。我说,是是是。 爷爷说,知道吗?这些树木啊庄稼啊花草啊都是大地的枪啊。 我说,大地还需要枪吗?爷爷说,当然需要。 我再一次探家时,爷爷更老了,老得走不动路,只能坐在炕头上。而我这次探家与前几 次探家已有天壤之别。我从一个扛枪的兵成为一个军官。 听说我回来,亲朋好友都来看我,挤得屋里满满的。座位上坐满了人,炕沿上坐满了人, 还有站着的。人们七嘴八舌地恭维我,恭维我父母。有说我有出息的,有说我光宗耀祖的, 有说我父母教子有方的。最后人们又恭维我爷爷,说爷爷有眼光,当年没人愿意当兵,只有 我爷爷坚决支持我当了兵。爷爷咳嗽了一阵子,就说了一句话:“在我眼里他什么都不是, 他就是爷爷的枪。”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6 年 10 期 17.标题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 分) 18.“爷爷和我小时候都喜欢枪”,但是爷孙俩喜欢的原因却不一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 来。(4 分) 19.大地的 “枪”指的是什么?大地为什么还需要枪呢?(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