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衔接,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梯级利 的农业模式。工业坚持“生态环保、市县共建、用,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到2020年,力 集群发展、低成本运行”的模式,重点发展农争建成1个自治区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 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全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环保局、 域旅游,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培育新业态、新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吸引外流消费回归、周边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国土局、行政审批局 消费流入。 严格产业项目准入。构建国土空间生态环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行政审批境评价体系,从严落实“三线一单”约束管理, 局、农牧局、旅游局、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 各县(区)人民政府 场准入政策。制定优化发展、限制发展、禁止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经合局、环保局发展产业名录,选择性招好商引好项目,严防 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化解过剩产能,对全发达地区淘汰退出的高污染企业落户固原。充 市建成区内现有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分发挥规划环评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指导和 业进行排查,提出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的企业规范作用,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 名单,2018年年底前制定专项计划并向社会公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严格各类项目审批,坚 开。严禁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实施一持新建项目入园,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 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点技术改造升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排污 级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总量联动机制,实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 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节证式”管理。到2020年实现纳入国家管理名 能低碳、清洁生产等绿色工业发展支撑技术的录行业排污许可全覆盖。 研发和应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局、环保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政府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经合局、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国土局、水务局、气象局 加快工业园区整合优化。按照“一县一园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资源综 区”的总体要求,优化开发区布局、加快开发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环保产业,提升 区转型升级为抓手,建立产业转移指导目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引进培育节 开发区限制发展产业目录,促进园区产业集群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节 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能环保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细颗粒物和挥 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到2020年,各开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 发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以上。大力发土壤修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新型技术应用 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推广,大力发展第三方监测治理、特许经营等 善集中供汽、供热、供水、污水处理回用、固环保服务业,推动形成新型服务供给体系。到 危废处理处置等配套设施,促进企业间上下游2020年,通过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一批环 4∥2019年第1期总第3期
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4//2019 年第1期总第3期 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的农业模式。工业坚持“生态环保、市县共建、 集群发展、低成本运行”的模式,重点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全 域旅游,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培育新业态、新 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吸引外流消费回归、周边 消费流入。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行政审批 局、农牧局、旅游局、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 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经合局、环保局 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化解过剩产能,对全 市建成区内现有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 业进行排查,提出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的企业 名单,2018 年年底前制定专项计划并向社会公 开。严禁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实施一 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点技术改造升 级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 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节 能低碳、清洁生产等绿色工业发展支撑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经合局、环保局 加快工业园区整合优化。按照“一县一园 区”的总体要求,优化开发区布局、加快开发 区转型升级为抓手,建立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开发区限制发展产业目录,促进园区产业集群 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 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到 2020 年,各开 发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60%以上。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 善集中供汽、供热、供水、污水处理回用、固 危废处理处置等配套设施,促进企业间上下游 衔接,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水梯级利 用,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展。到 2020 年,力 争建成 1 个自治区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环保局、 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国土局、行政审批局 严格产业项目准入。构建国土空间生态环 境评价体系,从严落实“三线一单”约束管理, 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 场准入政策。制定优化发展、限制发展、禁止 发展产业名录,选择性招好商引好项目,严防 发达地区淘汰退出的高污染企业落户固原。充 分发挥规划环评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指导和 规范作用,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 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严格各类项目审批,坚 持新建项目入园,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 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排污 总量联动机制,实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 证式”管理。到 2020 年实现纳入国家管理名 录行业排污许可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 局、环保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 政府 配合单位:市国土局、水务局、气象局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资源综 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环保产业,提升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引进培育节 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节 能环保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细颗粒物和挥 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 土壤修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新型技术应用 推广,大力发展第三方监测治理、特许经营等 环保服务业,推动形成新型服务供给体系。到 2020 年,通过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一批环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市委、政府文件 保服务业项目,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到25%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工信局、国土局、 局、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农牧局、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 政府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市场监督 (二)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管理局 持续加强节能降耗。严格能源、水资源、 开展资源节约行动。在全社会开展节俭养 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德全民节约行动,加快向绿色低碳的方式转 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变,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根据 重点领域节能,实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提升计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 划,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减低能耗、物耗。局,坚持规划引领,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实施“煤改气、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发展绿色建 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换工程,推进煤炭髙效设,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清洁利用,新改扩建耗煤项目(除煤化工、火新建建筑执行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严守 电)一律实施煤炭减量等量置换。到2020年,耕地红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加 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能耗增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量控制在80万吨标准煤以内。 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实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管理,持续推进城镇园 国土局、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区低效土地再利用,全面清理处置闲置土地, 人民政府 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到2020年,绿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商务局、市场监督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60%以上。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开发利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称、 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 用红线管理,建立工农业计划用水管理制度。 配合单位:发改委、环保局 加强工业节水,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开展节 (三)引导公众绿色生活 水型工业园区、节水型单位(企业)及公共机 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完善公众参与、 构创建工作。实施城镇节水,加快推进髙效节信息公开、有奖举报等制度,支持生态文明建 水农业建设,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调动全社会积 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绿色出行和消 和产品,鼓励中水回用。开展节水宣传教育,费的生态自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达到国家节水型活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 城市标准。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城 1.82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推进产 “十二五”末下降15%,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城融合、职住平衡,提高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水 2019年第1期总第3期∥5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市委、政府文件 2019 年第1期总第3期// 5 保服务业项目,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局、工信 局、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 政府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环保局 (二)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持续加强节能降耗。严格能源、水资源、 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实行最严格的 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 重点领域节能,实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提升计 划,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全面减低能耗、物耗。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实施“煤改气、 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换工程,推进煤炭高效 清洁利用,新改扩建耗煤项目(除煤化工、火 电)一律实施煤炭减量等量置换。到 2020 年, 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5%,能耗增 量控制在 80 万吨标准煤以内。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 国土局、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商务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开发利 用红线管理,建立工农业计划用水管理制度。 加强工业节水,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开展节 水型工业园区、节水型单位(企业)及公共机 构创建工作。实施城镇节水,加快推进高效节 水农业建设,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 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和产品,鼓励中水回用。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达到国家节水型 城市标准。到 2020 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1.82 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十二五”末下降 15%,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 到 25%以上。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工信局、国土局、 农牧局、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 开展资源节约行动。在全社会开展节俭养 德全民节约行动,加快向绿色低碳的方式转 变,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根据 资源环境承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 局,坚持规划引领,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 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发展绿色建 设,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新建建筑执行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严守 耕地红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加 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实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管理,持续推进城镇园 区低效土地再利用,全面清理处置闲置土地, 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到 2020 年,绿 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 60%以上。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 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发改委、环保局 (三)引导公众绿色生活 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完善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有奖举报等制度,支持生态文明建 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调动全社会积 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绿色出行和消 费的生态自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城 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推进产 城融合、职住平衡,提高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水
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建设城市绿带空于建成区面积的100%,鼓励开展城市建成区 间、水循环廊道、清风廊道。加快小微游园、“无煤区”建设。加快煤炭淸洁能源替代 街头绿地、社区公园和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积极有序发展风电、 设,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太阳能、生物质发电,加快地热能资源开发 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到2020年,城市建和利用。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抓好天 成区绿地率达到36%。 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天然气供应和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交通局、住建推广力度,足额保障煤改气、民用天然气用 局、林业局、环保局、卫计局,各县(区)量。到2020年,扣除热电联产用煤,全市煤 人民政府 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原煤入选 配合单位:市文广局、国土局、发改委、率达到86%。全市非石化能源消费总量占一 行政审批局 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 三、坚决打贏蓝天保卫战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住建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编制实施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改善大气环境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环保局 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 多元发展城乡清洁供暖。优先推进清洁取 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全市群众安全取暖 (-)强化燃煤污染治理 过冬。稳定推进城市高效燃煤、热电联产和余 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城市建成区一律热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多元发展城乡清洁供 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2018年暖。大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工业园区 底前,全市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20蒸吨/小时余(废)热回收利用。以五河流域、城市周边 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年底,继续淘汰市级城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 市建成区不能达标排放的35蒸吨小时以下燃代改造。鼓励在热力(燃气)管网无法覆盖的区 煤锅炉。2020年,市区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域、城乡结合部,实施蓄热式电锅炉、空气热 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源泵、分散式电取暖工程,在不具备“煤改气”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环保局、市场监管“煤改电”条件的区域推广使用洁净煤。加快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开展燃煤电厂专项治理,严格控制新建燃煤自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行政审批局 备电厂,大力淘汰关停能耗、环保、安全等不 加强煤炭质量监管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 实行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责任管理,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住建局、市场监管 大力削减非电力(除现代煤化工)用煤,所有局、环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新建、改建、扩建耗煤1万吨及以上项目(除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 热电联产外)一律实施煤炭等量替代。进一步 (二)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燃区面积不低 推进新能源交通体系建设。公交、环卫等 6/2019年第1期总第3期
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6//2019 年第1期总第3期 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建设城市绿带空 间、水循环廊道、清风廊道。加快小微游园、 街头绿地、社区公园和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 设,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 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到 2020 年,城市建 成区绿地率达到 36%。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交通局、住建 局、林业局、环保局、卫计局,各县(区)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文广局、国土局、发改委、 行政审批局 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编制实施打 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改善大气环境 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 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强化燃煤污染治理 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城市建成区一律 禁止新建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2018 年 底前,全市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 20 蒸吨/小时 以下燃煤锅炉。2019 年年底,继续淘汰市级城 市建成区不能达标排放的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 煤锅炉。2020 年,市区建成区基本淘汰 35 蒸 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环保局、市场监管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行政审批局 加强煤炭质量监管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实行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责任管理, 大力削减非电力(除现代煤化工)用煤,所有 新建、改建、扩建耗煤 1 万吨及以上项目(除 热电联产外)一律实施煤炭等量替代。进一步 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燃区面积不低 于建成区面积的 100 %,鼓励开展城市建成区 “无煤区”建设。加快煤炭清洁能源替代, 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积极有序发展风电、 太阳能、生物质发电,加快地热能资源开发 和利用。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抓好天 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天然气供应和 推广力度,足额保障煤改气、民用天然气用 量。到 2020 年,扣除热电联产用煤,全市煤 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300 万吨以内,原煤入选 率达到 86%。全市非石化能源消费总量占一 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0%。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住建 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环保局 多元发展城乡清洁供暖。优先推进清洁取 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 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全市群众安全取暖 过冬。稳定推进城市高效燃煤、热电联产和余 热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多元发展城乡清洁供 暖。大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工业园区 余(废)热回收利用。以五河流域、城市周边 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 代改造。鼓励在热力(燃气)管网无法覆盖的区 域、城乡结合部,实施蓄热式电锅炉、空气热 源泵、分散式电取暖工程,在不具备“煤改气” “煤改电”条件的区域推广使用洁净煤。加快 开展燃煤电厂专项治理,严格控制新建燃煤自 备电厂,大力淘汰关停能耗、环保、安全等不 达标的 30 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住建局、市场监管 局、环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 (二)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推进新能源交通体系建设。公交、环卫等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市委、政府文件 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 实施城市周边绿化项目,建成环城绿岛, 直接上牌、政府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提降低自然扬尘。严格落实城市建成区“300米 高电动汽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见绿、500米见园”园林绿化建设要求,提高 运输装备,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20年,实现城市周 规模。加快淘汰老旧车辆,推进全市国二及以边15公里范围内荒山荒沟等裸露土地全部绿 下汽油车和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化。实施非煤矿山综合整治,2018年年底前, 新工作,到2020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国三全面完成非煤开采砂石料厂摸底排査,建立整 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淘改整治清单。2019年年底前,完成非煤矿山扬 汰任务。强化车辆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尘污染深度整治专项工作。全面提升施工扬尘 过程管理。加强油品监管,推广供应国家最新管控水平,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六个100% 排放标准车用汽柴油。到2019年1月1日起,的扬尘防控要求,建立施工扬尘责任制度。加 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实现车强城市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加大机械化清扫力 用柴油、普通柴油用油标准并轨。 度,2020年,固原市区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商务局、公安局、到70%以上,下辖各县城市建成区达到60%以 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上。加强城市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以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 克论净”,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采矿区扬尘 (三)推进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污染控制,按照“一矿一策”制定整治方案。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实行监加强堆场扬尘控制,对工业企业大型料堆、工 测数据信息公开,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业固体废弃物堆场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清单 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制定堆场扬尘整治计划。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 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到2020年,全控,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加大政 市各类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执策支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底前全市 行国家制定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名录,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强化餐饮行业 2020年,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油烟污染治理,餐饮企业应安装具有油烟回收 可证核发。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功能的抽油烟机和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散乱污”企业全进行维护保养,加强居民家庭油烟排放环保宣 部清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ⅤOCs)专项整传,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治,严格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准入,实施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住建局、农牧局 voCs排放总量控制,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减排市场监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工信局、开发 任务。 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市场监管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交通局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 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研究区 (四)深化大气面源污染治理 域大气污染防治重大事项。推进预测预报预警 2019年第1期总第3期∥7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市委、政府文件 2019 年第1期总第3期// 7 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 直接上牌、政府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提 高电动汽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 运输装备,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 规模。加快淘汰老旧车辆,推进全市国二及以 下汽油车和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 新工作,到 2020 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国三 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淘 汰任务。强化车辆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 过程管理。加强油品监管,推广供应国家最新 排放标准车用汽柴油。到 2019 年 1 月 1 日起, 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实现车 用柴油、普通柴油用油标准并轨。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商务局、公安局、 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 (三)推进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实行监 测数据信息公开,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 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 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到 2020 年,全 市各类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执 行国家制定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名录,到 2020 年,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 可证核发。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强化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散乱污”企业全 部清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整 治,严格涉 VOCs 排放的工业企业准入,实施 VOCs 排放总量控制,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减排 任务。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市场监管 局、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 (四)深化大气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城市周边绿化项目,建成环城绿岛, 降低自然扬尘。严格落实城市建成区“300 米 见绿、500 米见园”园林绿化建设要求,提高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20 年,实现城市周 边 15 公里范围内荒山荒沟等裸露土地全部绿 化。实施非煤矿山综合整治,2018 年年底前, 全面完成非煤开采砂石料厂摸底排查,建立整 改整治清单。2019 年年底前,完成非煤矿山扬 尘污染深度整治专项工作。全面提升施工扬尘 管控水平,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六个 100%” 的扬尘防控要求,建立施工扬尘责任制度。加 强城市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加大机械化清扫力 度,2020 年,固原市区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 到 70%以上,下辖各县城市建成区达到 60%以 上。加强城市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以 克论净”,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采矿区扬尘 污染控制,按照“一矿一策”制定整治方案。 加强堆场扬尘控制,对工业企业大型料堆、工 业固体废弃物堆场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清单, 制定堆场扬尘整治计划。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 控,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加大政 策支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20 年底前全市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强化餐饮行业 油烟污染治理,餐饮企业应安装具有油烟回收 功能的抽油烟机和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 进行维护保养,加强居民家庭油烟排放环保宣 传,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住建局、农牧局、 市场监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工信局、开发 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交通局 (五)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研究区 域大气污染防治重大事项。推进预测预报预警
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体系建设,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高空等主要河流,按照“源头治理一河道治理一流 气质量精准预测预报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加强域治理”的思路,持续推进“五河共治”。以 天地环境一体化数值预报模式、大气污染气象岸线管控和水质保护为重点,强化源头管控, 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大气污染潜势中长期实施河流和库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突出上 趋势预测、沙尘天气精细化监测和预报预警能下游、干支流联防联控,分区域、分流域系统 力建设,统一全市预警分级标准、信息发布、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指 应急响应及应对措施。强化环保、气象等部门导督促企业加强废水循环再利用。扎实开展马 联动,建立各级环境保护与气象部门信息共享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环境影响研究,探 空气质量会商及重污染天气联合研判预警机索创新环境治理和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制。完善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细化重新路径。全力以赴治“差水”、保“好水”。严 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统一区域措施,格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持续开展 全力削减污染峰值,实现主要污染物协同控 清河行动”,保障生态基流,加强治污设施 制、污染源综合治理。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运行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完 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强交叉联合执法检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机制,实施生态补水, 査,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到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科学保护水资源。到 位。到2020年,固原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2020年,力争五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减少25% 40%,全河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工信局,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务局,各县(区) 各县(区)人民政府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住建局、市场监管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 局、农牧局、开发区管委会 集中治理工业园区污染。持续推进排查取 四、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 缔“九小”企业和直排口工作,积极推进清洁 编制实施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生产。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 将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五河流及配套管网、在线监控等设施建设。实行“清 域作为重点区域,以保护母亲河,集中式饮用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 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为重质处理,人园企业应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 点,统筹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排放标准后接λ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园 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流域水污染治理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总排口应安装自动监 和水生态保护,不断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努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 力恢复水生态环境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全市经门联网,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到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入园企业污水基本实现管网全覆盖、 (一)决胜新时代五河保卫战 全收集、全处理,所有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流域上下联动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 理,紧盯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水务局 8∥2019年第1期总第3期
市委、政府文件 《固原市人民政府公报》 8//2019 年第1期总第3期 体系建设,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高空 气质量精准预测预报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加强 天地环境一体化数值预报模式、大气污染气象 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大气污染潜势中长期 趋势预测、沙尘天气精细化监测和预报预警能 力建设,统一全市预警分级标准、信息发布、 应急响应及应对措施。强化环保、气象等部门 联动,建立各级环境保护与气象部门信息共享 空气质量会商及重污染天气联合研判预警机 制。完善市、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细化重 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统一区域措施, 全力削减污染峰值,实现主要污染物协同控 制、污染源综合治理。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 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强交叉联合执法检 查,确保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到 位。到 2020 年,固原市重污染天数比 2015 年 减少 25%。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工信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住建局、市场监管 局、农牧局、开发区管委会 四、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 编制实施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将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五河流 域作为重点区域,以保护母亲河,集中式饮用 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为重 点,统筹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防治, 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流域水污染治理 和水生态保护,不断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努 力恢复水生态环境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全市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决胜新时代五河保卫战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流域上下联动治 理,紧盯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 等主要河流,按照“源头治理—河道治理—流 域治理”的思路,持续推进“五河共治”。以 岸线管控和水质保护为重点,强化源头管控, 实施河流和库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突出上 下游、干支流联防联控,分区域、分流域系统 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指 导督促企业加强废水循环再利用。扎实开展马 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环境影响研究,探 索创新环境治理和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新路径。全力以赴治“差水”、保“好水”。严 格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持续开展 “清河行动”,保障生态基流,加强治污设施 运行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完 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机制,实施生态补水,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科学保护水资源。到 2020 年,力争五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40%,全河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水务局,各县(区) 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住建局 集中治理工业园区污染。持续推进排查取 缔“九小”企业和直排口工作,积极推进清洁 生产。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 及配套管网、在线监控等设施建设。实行“清 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 质处理,入园企业应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 排放标准后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园 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总排口应安装自动监 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联网,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到 2020 年,入园企业污水基本实现管网全覆盖、 全收集、全处理,所有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