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11答案示例①参与②猪牛羊等祭品 评分: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据实情断案。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 的基础,有了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2010年珠海(一)(8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淸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 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 分) 11.答案示例:①参与②猪牛羊等祭品 评分:每题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会据实情断案。 评分:3 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 的基础,有了 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 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2010 年珠海(一)(8 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am”描写水势盛大,又用“四,四口口”描写 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 分) 9、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ll、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髙、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 邵阳(四)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 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 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 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 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 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 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驰然而卧 (2)苛政猛于虎 (3)故为之说 (4)但惜夏日长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 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 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 分) 9、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 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 分) 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答对 l 点得 1 分,全对得 3 分) 邵阳(四)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 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 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 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 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 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 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驰然而卧 (2)苛政猛于虎 (3)故为之说 (4)但惜夏日长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 . . .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3.用“/”线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乡邻之生日蹙 24.阅读上诗文材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近乎变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刈麦都的 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遇。 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事农桑”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 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了一个古代贪官的形象。 D.蒋氏自陈心曲的核心内容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5.比较《捕蛇者说》与《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铜仁 阅读《出师表》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 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 策之不以其道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 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3. 用“/”线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 分) 乡 邻 之 生 日 蹙 24. 阅读上诗文材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 分)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近乎变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刈麦都的 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遇。 B.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事农桑”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 C.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了一个古代贪官的形象。 D. 蒋氏自陈心曲的核心内容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5.比较《捕蛇者说》与《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 分) 铜仁 阅读《出师表》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 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 策之.不以其道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 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分) 8、B9、A10、D 11、3分(1)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 3分(2)让我竭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荆州 12分)古诗文阅读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2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 可) 8.B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 压抑的心情 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3姜太公钓鱼一一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 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 分) 8、B 9、A 10、D 11、3 分(1)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 3 分(2)让我竭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荆州 三、(12 分)古诗文阅读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2 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2 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10.(2 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 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2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2 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 可)。 8.B 9.C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 压抑的心情。 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