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一中2013届高三3月份阶段性检测语文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提 挈济济一堂/无济于事 B.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栋梁轻 怕重/拈花惹草 C.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标识/识别强词 夺理/强人所难, D.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蜡烛/污浊螳臂 当车/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绿州集装箱谈笑风生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历练套近乎拾人牙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聘任程式化欢呼鹊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嬗变勘误表趋炎附势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令国际社会为 有关国家也在积极 探讨军队发挥救援作用的可能性。 ②美国的29个驻外使馆因搬迁而欲出售,购买这些建筑须考虑所有权等 问题,比如,你买下伦敦前海军工作大楼,不能够完全拥有它的所有权。 ③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初试考卷备受关注,考卷PM2.5、郭美 美等热词,考生大呼雷人,业内人士却一片叫好。 A.刮目 即使/也 括 B.侧目 虽然/但是包括 C.刮目虽然/但是囊 D.侧目 即使/也 囊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 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 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 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胶州一中 2013 届高三 3 月份阶段性检测语文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提 挈 济济一堂/无济于事 B.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栋梁 拈轻 怕重/ 拈花惹草., C.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标识/识别 强词 夺理/强人所难, D.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蜡烛/污浊 螳臂 当车/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绿州 集装箱 谈笑风生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历练 套近乎 拾人牙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聘任 程式化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嬗变 勘误表 趋炎附势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令国际社会为 之 。有关国家也在积极 探讨军队发挥救援作用的可能性。 ②美国的 29 个驻外使馆因搬迁而欲出售,购买这些建筑须考虑所有权等 问题,比如,____你买下伦敦前海军工作大楼,___不能够完全拥有它的所有权。 ③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初试考卷备受关注,考卷___PM2.5、郭美 美等热词,考生大呼雷人,业内人士却一片叫好。 A.刮目 即使/也 包 括 B.侧目 虽然/但是 包括 C.刮目 虽然/但是 囊 括 D.侧目 即使/也 囊括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 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 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 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 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 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 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 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 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 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 粘 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 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 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 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 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 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 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 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Blog等),可以 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 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 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 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 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再加上商 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 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 进行舆论操控。对他们而言,“网络暴力”往往就是“网络暴利” 另外,网民群体突出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 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且,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 往往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而在青年网民身上,则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 的侠义情结,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以伸张正义为目标,渴望获得充满认 同的“网络回音”,又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一旦嫉妒、怨恨与公愤等在 网络上无序宣泄,网络空间就处于“多数人的暴政”之下。 应对网络暴力,釜底抽薪之策便是通过减少风险交叠频率,以散化风险。在特定 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创新规避网络技术风险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社 会转型风险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现实根源,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 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加以应对 (节选自《淅江学刊》2011年第6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网络暴力”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 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 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 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 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 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 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 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2)过程的易操作性。随着“复制”、“粘 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 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 性。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 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 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 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 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 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 等),可以 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同时,互联 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 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 社会心态。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 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再加上商 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 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 进行舆论操控。对他们而言,“网络暴力”往往就是“网络暴利”。 另外,网民群体突出表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 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而且,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对弱者的同情 往往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而在青年网民身上,则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 的侠义情结,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以伸张正义为目标,渴望获得充满认 同的“网络回音”,又常常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一旦嫉妒、怨恨与公愤等在 网络上无序宣泄,网络空间就处于“多数人的暴政”之下。 应对网络暴力,釜底抽薪之策便是通过减少风险交叠频率,以散化风险。在特定 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创新规避网络技术风险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社 会转型风险是网络暴力产生的现实根源,我们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 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加以应对。 (节选自《浙江学刊》2011 年第 6 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网络暴力”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暴力事件目前还无法 确定具体的行为主体 B.随着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 形式实施的行为。 C.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 并往往带来实质性损害。 D.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这是由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 时性等特点决定的。 7.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根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放的网络交互空间,犹如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由网络技术本身所带 来的风险特性成为催生网络暴力的技术根源 B.“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 化,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频发的现实动因 C.大量的“网络推手”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 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燃剂。 D.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特点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使他们常常游走 在暴力与正义之间,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上,基于多种联系纽带或个体偏好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和趣缘 群体往往都具有非组织化和陌生化的特点。 B.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年轻化的网民群体很可能成为信 息风险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传播者 网络空间的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都属于舆论范围,不会直接对 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构成侵害。 D.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 构,是规避网络技术风险,应对网络暴力现象的必然选择。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春 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 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 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 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 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 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 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 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 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
A.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网络暴力事件目前还无法 确定具体的行为主体。 B.随着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 形式实施的行为。 C.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 并往往带来实质性损害。 D.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这是由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 时性等特点决定的。 7.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根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放的网络交互空间,犹如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由网络技术本身所带 来的风险特性成为催生网络暴力的技术根源。 B.“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 化,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频发的现实动因。 C.大量的“网络推手”为获取更多的广告收入,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 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燃剂。 D.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特点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使他们常常游走 在暴力与正义之间,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上,基于多种联系纽带或个体偏好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和趣缘 群体往往都具有非组织化和陌生化的特点。 B.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年轻化的网民群体很可能成为信 息风险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成为信息风险的传播者。 C.网络空间的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都属于舆论范围,不会直接对 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构成侵害。 D.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网民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 构,是规避网络技术风险,应对网络暴力现象的必然选择。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 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 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 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 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 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 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 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 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 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
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 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 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C.岑文本谓所亲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 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 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Ⅱ卷(共 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 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 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 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C.岑文本谓所亲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 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 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 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 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同答问题。(8分) 山丹题壁 【明】杨一清 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 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 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舟遥遥以轻飏, 。(陶潜《归去来兮辞》) (2)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3)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 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3)桃之天天, 。(《诗 经》)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 骚》) 五、(12分) 6.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 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 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17.2012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 果如下 「项目名称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句子、词汇、修辞39.45% 层次结构层次、过渡21.65% 思想内容中心、材料、分析 33.90%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同答问题。(8 分) 山丹①题壁 【明】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 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 ②杨一清:明朝人,官 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 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 分)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 分) (1)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潜《归去来兮辞》) (2)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桃之夭夭, 。(《诗 经》)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 骚》) 五、(12 分) 16. 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 付出相应的劳动。” 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 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7. 2012 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集中因素进行随机抽查,结 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修辞 39.4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1.6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