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表现出原始基督教的平民性 原始的基督教具有平民性,这可从“新约”中看 出,耶稣传教的对象基本上是平民百姓,耶稣本 人也出身于平民。但在“旧约”中我们看到上帝 首先是向以色列的国王和宫廷的祭师启示神的旨 意的。在神与人的关系中,王公贵族似乎是第 位的,而平民百姓似乎是第二位的。上帝究竞有 无等级观念呢?这也需要解释。从基督教发展的 历史看,平等的观念逐渐占上风。这表现在修士 之间称“兄弟”,修女之间称“姐妹”,即使教 皇也称自己为“众仆人的仆人
原始的基督教具有平民性,这可从“新约”中看 出,耶稣传教的对象基本上是平民百姓,耶稣本 人也出身于平民。但在“旧约”中我们看到上帝 首先是向以色列的国王和宫廷的祭师启示神的旨 意的。在神与人的关系中,王公贵族似乎是第一 位的,而平民百姓似乎是第二位的。上帝究竟有 无等级观念呢?这也需要解释。从基督教发展的 历史看,平等的观念逐渐占上风。这表现在修士 之间称“兄弟”,修女之间称“姐妹”,即使教 皇也称自己为“众仆人的仆人” 。 新约表现出原始基督教的平民性
拯救的主线索:从民族解放到 人类解放 不论在“旧约”中还是在“新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 种期待拯救和解放的强烈愿望。不过在“旧约”中,这种 拯救和解放的愿望主要表现为一个受压迫、受欺凌的民族 的愿望,而在“新约”中这种拯救和解放的愿望则表现为 全体人类的愿望。这两者之间也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差别。 从民族解放的愿望到人类解放的愿望也是从特殊到普遍的 发展。首先感受到本民族的人民在受苦受难,然后就有可 能想到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在受苦受难,就可能产生解放全 人类的思想。但是如果只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解放,这并不 必然意味着希望其他民族也摆脱苦难,这可能仅仅意味着 使自己的民族从战败国变为战胜国,从受压迫者变为压迫 者。这样受苦受难依然存在,只不过对象变了。因此,从 民族解放的愿望上升为人类解放的愿望,是一个了不起的 发展
不论在“旧约”中还是在“新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 种期待拯救和解放的强烈愿望。不过在“旧约”中,这种 拯救和解放的愿望主要表现为一个受压迫、受欺凌的民族 的愿望,而在“新约”中这种拯救和解放的愿望则表现为 全体人类的愿望。这两者之间也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差别。 从民族解放的愿望到人类解放的愿望也是从特殊到普遍的 发展。首先感受到本民族的人民在受苦受难,然后就有可 能想到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在受苦受难,就可能产生解放全 人类的思想。但是如果只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解放,这并不 必然意味着希望其他民族也摆脱苦难,这可能仅仅意味着 使自己的民族从战败国变为战胜国,从受压迫者变为压迫 者。这样受苦受难依然存在,只不过对象变了。因此,从 民族解放的愿望上升为人类解放的愿望,是一个了不起的 发展。 拯救的主线索:从民族解放到 人类解放
《圣经》语言简朴性、象征性和叙事性 《圣经》的语言相当简朴,不包含特别思辨性的概念。《圣经》 虽然厚厚一大本,但比起浩如烟海的佛经来,篇幅上就显得很 短小,也没有多少哲理性。但需要注意,基督教的《圣经》包 含了上帝的启示和耶稣的拯救行为的历史记录,但不包含耶稣 的使徒以后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些历史事件和启示内容的哲 学解释。如果把这些哲学的解释也包含到圣经中去,那么基督 教的圣经在数量上就不会少于佛经,在哲理性上也不会亚于佛 经。要知道这是以色列的宗教信仰和希腊哲学的结合,这种结 合产生出了欧洲中古以来许许多多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及其 辉煌的著作。把神的启示和人的解释清楚地区分开来,这有助 于后人敢于推翻前人的看法,有助于推动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 展。我在这里不想评论佛经和圣经孰优孰劣,而只想指出它们 在内容的安排上是不同的
《圣经》的语言相当简朴,不包含特别思辨性的概念。《圣经》 虽然厚厚一大本,但比起浩如烟海的佛经来,篇幅上就显得很 短小,也没有多少哲理性。但需要注意,基督教的《圣经》包 含了上帝的启示和耶稣的拯救行为的历史记录,但不包含耶稣 的使徒以后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些历史事件和启示内容的哲 学解释。如果把这些哲学的解释也包含到圣经中去,那么基督 教的圣经在数量上就不会少于佛经,在哲理性上也不会亚于佛 经。要知道这是以色列的宗教信仰和希腊哲学的结合,这种结 合产生出了欧洲中古以来许许多多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及其 辉煌的著作。把神的启示和人的解释清楚地区分开来,这有助 于后人敢于推翻前人的看法,有助于推动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 展。我在这里不想评论佛经和圣经孰优孰劣,而只想指出它们 在内容的安排上是不同的。 《圣经》语言简朴性、象征性和叙事性
如何看待圣经中的神话和反自然科学问题 由于在“旧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犹太民族的政治、法律 战争的历史记录,这使一些历史学家想到对“旧约”作历 史的研究。他们力图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和神话传说 区分开来,力图对宗教思想的起源作社会学的、人类学的 心理学的说明。这种研究方式后来也应用于“新约”,企 图把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耶稣和作为上帝的儿子的耶稣 区分开来。在这种历史的研究面前,似乎神的外衣解脱下 来了,历史的真实面目显露出来了。此外,不论在“旧约 中还是在“新约”中都包括一些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显 然不相符合的东西。这当然是难免的,因为它们反映了千 百年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现代意识对《圣经》发起挑 战,但现代意识也反思这样的挑战。不论当代人对这些挑 战作出怎样的回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圣经》继 续在起有关人的价值观念发展的苗床作用
由于在“旧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犹太民族的政治、法律、 战争的历史记录,这使一些历史学家想到对“旧约”作历 史的研究。他们力图把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和神话传说 区分开来,力图对宗教思想的起源作社会学的、人类学的、 心理学的说明。这种研究方式后来也应用于“新约” ,企 图把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耶稣和作为上帝的儿子的耶稣 区分开来。在这种历史的研究面前,似乎神的外衣解脱下 来了,历史的真实面目显露出来了。此外,不论在“旧约” 中还是在“新约”中都包括一些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显 然不相符合的东西。这当然是难免的,因为它们反映了千 百年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现代意识对《圣经》发起挑 战,但现代意识也反思这样的挑战。不论当代人对这些挑 战作出怎样的回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圣经》继 续在起有关人的价值观念发展的苗床作用。 如何看待圣经中的神话和反自然科学问题
比较研究的意义 下面我想把《圣经》和《易经》做一下比较。正如和本书 其他各章中一样,我做这类比较,不是为了比出一个高低 好坏,而是为了寻求理解。人们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出发看 待问题。作为一个中华文化背景的人研究西方的基督教文 化,自然会不时联想到他所已经了解的自己的文化中的某 种东西,以此作为某种参照点,把握新获知的东西。如果 我们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是以自己已知的东西排斥外来尚 待了解的东西,当然也不是喜新厌旧,就会在这种比较中 获得某种启迪。真正新的有意义的东西是在这种寻求理解 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比较仿佛是一场真心诚意地对话, 对话的目的不在于谁说服谁,而在于从对话中获得灵感, 增进知识,并重新审视自己已有的认识是否正确。正因为 不是为了比较而作比较,所以我不寻求面面俱到,而只是 有感而发,希望能在这一点或那一点上产生某种激荡
下面我想把《圣经》和《易经》做一下比较。正如和本书 其他各章中一样,我做这类比较,不是为了比出一个高低 好坏,而是为了寻求理解。人们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出发看 待问题。作为一个中华文化背景的人研究西方的基督教文 化,自然会不时联想到他所已经了解的自己的文化中的某 种东西,以此作为某种参照点,把握新获知的东西。如果 我们抱着开放的心态,不是以自己已知的东西排斥外来尚 待了解的东西,当然也不是喜新厌旧,就会在这种比较中 获得某种启迪。真正新的有意义的东西是在这种寻求理解 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比较仿佛是一场真心诚意地对话, 对话的目的不在于谁说服谁,而在于从对话中获得灵感, 增进知识,并重新审视自己已有的认识是否正确。正因为 不是为了比较而作比较,所以我不寻求面面俱到,而只是 有感而发,希望能在这一点或那一点上产生某种激荡。 比较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