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屈原所历楚国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 8 8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崩,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怀 王即位,任用屈原等大臣,锐意改革,但最终失败。 同年,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相。 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灭巴蜀两国,势力开始深入楚国 上游腹地。 公元前313年,屈原因谗言被流放至汉北地区。同年, 张仪使楚,假称秦国愿用商、於之地六百里的土地来 换取和楚国的同盟。怀王同意,与秦结盟,并与齐断 交。不料张仪回秦立刻后食言。怀王大怒,决定伐秦
屈原所历楚国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崩,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怀 王即位,任用屈原等大臣,锐意改革,但最终失败。 同年,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相。 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灭巴蜀两国,势力开始深入楚国 上游腹地。 公元前313年,屈原因谗言被流放至汉北地区。同年, 张仪使楚,假称秦国愿用商、於之地六百里的土地来 换取和楚国的同盟。怀王同意,与秦结盟,并与齐断 交。不料张仪回秦立刻后食言。怀王大怒,决定伐秦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公元前312年,秦楚交战。楚国大败于丹阳,秦国夺取 楚国汉中一带的土地,并设立汉中郡。 公元前311年,秦伐楚,取召陵。是年,秦惠文王卒, 秦武王立。 8 9 8 公元前310年,屈原为楚使齐,与齐国修好。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卒,秦昭襄王立。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设计,假意与楚结好,诱骗楚 怀王前往秦国。屈原劝谏,怀王不听。至秦,秦昭襄 王胁迫楚怀王,令其割让国土,怀王不允,被软禁。 楚人立顷襄王
公元前312年,秦楚交战。楚国大败于丹阳,秦国夺取 楚国汉中一带的土地,并设立汉中郡。 公元前311年,秦伐楚,取召陵。是年,秦惠文王卒, 秦武王立。 公元前310年,屈原为楚使齐,与齐国修好。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卒,秦昭襄王立。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设计,假意与楚结好,诱骗楚 怀王前往秦国。屈原劝谏,怀王不听。至秦,秦昭襄 王胁迫楚怀王,令其割让国土,怀王不允,被软禁。 楚人立顷襄王
UNID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公元前298年,秦袭楚境,大破楚师。 公元前294年,因令尹子兰的谗言,屈原被流放至江南。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秦国。 89 公元前281,秦国派白起、司马错等将领对楚国发起猛 烈攻势。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国 迁都陈地。 公元前277年郁郁不得的屈原听闻国都被攻破,投汨 罗江而死
公元前298年,秦袭楚境,大破楚师。 公元前294年,因令尹子兰的谗言,屈原被流放至江南。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秦国。 公元前281,秦国派白起、司马错等将领对楚国发起猛 烈攻势。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国 迁都陈地。 公元前277年 郁郁不得的屈原听闻国都被攻破,投汨 罗江而死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楚辞与楚文化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 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楚辞” 8 8 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 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进一步说, 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加工而保留下来, 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 此,南方祭歌那种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 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这是“楚辞” 这一名称所包含的又一层意蕴。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卷一)
楚辞与楚文化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 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楚辞” 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 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进一步说, 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加工而保留下来, 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 此,南方祭歌那种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 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这是“楚辞” 这一名称所包含的又一层意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一)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楚文化的特点:富于浪漫精神 春秋中期是楚文化际会风云之时,从此它便标新立 异,而与中原文化竞趋争先,竟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个 8 9 8 交融、衍生、勃兴、转化的过程体现的文化演进规律, 是引人入胜的…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就分 成了北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 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这北 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而与时代 大致相当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遥相辉映。 (张正明《楚文化史》)
楚文化的特点:富于浪漫精神 春秋中期是楚文化际会风云之时,从此它便标新立 异,而与中原文化竞趋争先,竟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个 交融、衍生、勃兴、转化的过程体现的文化演进规律, 是引人入胜的……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就分 成了北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 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这北 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而与时代 大致相当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遥相辉映。 (张正明《楚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