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区分 •1、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 :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 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主动抗病性(active resistance):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 反应
按照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区分 •1、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 :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 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2、主动抗病性(active resistance):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 反应
第二节 植物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 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 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植物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 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 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一、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二、光合作用降低: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 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三、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改变: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核酸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病 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总量增加,侵染的中后 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RNA总量下降。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增强:各类病原物浸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 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 化酶等,以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最重要。 •五、水分生理改变: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 异。麦类作用感染锈病后,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水分大量散失。多种病原物侵染引 起的根腐病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
•一、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二、光合作用降低: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 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 •三、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改变: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核酸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病 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总量增加,侵染的中后 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RNA总量下降。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增强:各类病原物浸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 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 化酶等,以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最重要。 •五、水分生理改变: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 异。麦类作用感染锈病后,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水分大量散失。多种病原物侵染引 起的根腐病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