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130视诊启部外形 121 拾杏指兰节运动 131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122 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132检查肩关节运动。 123 触诊腕关节。 133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 19A拾本南¥共学动 1?4拾杏肺一斗肌后时 125 触诊双时密嘴和肱骨髁状突 135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126 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136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127检查时关节运动。 137检查Hoffmann征。 八、下肢检查(正确是感上肢。) 138 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152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39 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153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140 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154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141 触诊胞股沟淋巴结纵组。 155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 14 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156检查膝腱反射 143 检查镜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157 检查跟键反射 144 拾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蹄)。 158检查踝阵蛮。 145 触诊陵关节和浮醛试验。 159检查Babinski征 146 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160检查Chaddock征。 147 检查髌阵李。 161 检查Gordon征。 148 触诊要关节及跟 162拾查0 ppenheim征】 149 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163检查Kernig征。 150 触诊双足背动脉 164检查Brudzinski征 151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165检查Lasegue征。 九、肛门直肠检查(此部分仅必要时检查。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166观察肛门、肛周、会阴区。 167 戴上手套, 示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168观察指套有无分泌物,必要时查肛门反射 十、外生殖器检查(此部分仅必要时检查。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取仰卧位。) 169解释检查的必要性,注意保护隐私。 男性 女性 170视诊阴毛、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170视诊阴毛、阴卓、大小阴唇、阴蒂。 171视诊尿道外口。 171视诊尿道口及阴道口。 172视诊阴查以要时作提反射 172触诊阴皇、大小阴唇。 173触诊双侧攀丸、 精索 173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检查 174指息试哈(晚围、闭眼)。 178拾查屈腰运动。 175 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 179检查伸腰运动。 176 检查Romberg征 180检查腰椎侧弯运动。 177观察步态。 181检查腰椎旋转运动。 6
6 120 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130 视诊肩部外形。 121 检查指关节运动。 131 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122 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132 检查肩关节运动。 123 触诊腕关节。 133 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 124 检查腕关节运动。 134 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125 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135 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126 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136 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127 检查肘关节运动。 137 检查 Hoffmann 征。 八、下肢检查 (正确暴露上肢。) 138 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152 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39 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153 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140 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154 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141 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155 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 142 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156 检查膝腱反射。 143 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157 检查跟腱反射。 144 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158 检查踝阵挛。 145 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159 检查 Babinski 征。 146 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160 检查 Chaddock 征。 147 检查髌阵挛。 161 检查 Gordon 征。 148 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162 检查 Oppenheim 征。 149 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163 检查 Kernig 征。 150 触诊双足背动脉。 164 检查 Brudzinski 征。 151 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165 检查 Lasegue 征。 九、肛门直肠检查 (此部分仅必要时检查。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166 观察肛门、肛周、会阴区。 167 戴上手套,示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168 观察指套有无分泌物 ,必要时查肛门反射。 十、外生殖器检查 (此部分仅必要时检查。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取仰卧位。) 169 解释检查的必要性,注意保护隐私。 男性 女性 170 视诊阴毛、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170 视诊阴毛、阴阜、大小阴唇、阴蒂。 171 视诊尿道外口。 171 视诊尿道口及阴道口。 172 视诊阴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172 触诊阴阜、大小阴唇。 173 触诊双侧睾丸、附睾、精索。 173 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十一、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检查 174 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178 检查屈腰运动。 175 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 179 检查伸腰运动。 176 检查 Romberg 征。 180 检查腰椎侧弯运动。 177 观察步态。 181 检查腰椎旋转运动
第四节重点部位体格检查规范操作 一、基本概念 重点部位体格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中常用但容易出错,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 和步骤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也是临床技能评价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并运用正确的体格 检查方法,能够使我们获得准确的临床体征资料,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重点部位体格检查与全身体格检查的学习重点不同。全身体格检查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近 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全身检查,目的在于查全的同时减轻被检查者痛苦:而重点部位体格检查则关注脏 器功能的不同,目的是深入阐明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严格规范检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 本章介绍的重点部位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况及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和肛门,神经系 统五大部分。进行每一项具体检查时均应按照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遵循视、触、印、听的顺序(腹部 为视、听、叩、触),避免遗漏检查内容导致反复查体,或造成临床资料不全面而导致误诊、漏诊。实 际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病史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一些项目进行体格检查,以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 二、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 与志者和家属良好沟通,取得志者信任和配合,采取利于检查的舒适体位 [术者准备】 己完成病史采集,戴好口罩和帽子,必要时戴上手套。操作时,常规位于患者右侧,接触患者前, 应先搓热术者双手、温暖检查器械。 物品准 听诊器、 血压计、手电筒、叩诊锤、棉签、直尺、卷尺、手套、石蜡油等。 三、操作内容 (一)一般状况及头颈部检查 序号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注意 血压测量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是重要的生命征。 被检香者时 (间接测 (1)被检查者检查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啡,安静休总5-10 部与心脏在 量法) 分钟,取坐位或仰卧位,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测量点与第4 同一水平。 肋软骨在同一水平,卧位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测量时被检查者不能 次血年高 屏住呼吸色血压升高 不能诊断为 (2)检查水银柱或指针是否在“0”点。 高血压。 (3)测量前先将袖带内气体排空,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均匀紧贴皮 左右两上肢 肤缠于上臂,下缘在肘窝(横纹)以上约2-3Cm,袖带不宜过松或过紧, 血压可相差 以兔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一般以能伸进1指为宜。听诊器体件置于吡 5-15mHg. 动脉动外。注听诊器不能寒在带下。(图) 别血压时 (4)测量时向袖带内充气, 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 柱再升高20-30mllg(2.6-4.0kPa)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 根 定时间、定部 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两眼注视水银柱平面或指针,听到的第 位、定体位 个搏动声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 (姿势)、定 (5)测量后使水银柱或指针降到零,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一次,取其 血压计
7 第四节 重点部位体格检查规范操作 一、基本概念 重点部位体格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中常用但容易出错,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 和步骤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也是临床技能评价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并运用正确的体格 检查方法,能够使我们获得准确的临床体征资料,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重点部位体格检查与全身体格检查的学习重点不同。全身体格检查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近 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全身检查,目的在于查全的同时减轻被检查者痛苦;而重点部位体格检查则关注脏 器功能的不同,目的是深入阐明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严格规范检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 本章介绍的重点部位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况及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和肛门,神经系 统五大部分。进行每一项具体检查时均应按照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遵循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 为视、听、叩、触),避免遗漏检查内容导致反复查体,或造成临床资料不全面而导致误诊、漏诊。实 际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病史,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一些项目进行体格检查,以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 二、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 与患者和家属良好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采取利于检查的舒适体位。 [术者准备] 已完成病史采集,戴好口罩和帽子,必要时戴上手套。操作时,常规位于患者右侧,接触患者前, 应先搓热术者双手、温暖检查器械。 [物品准备] 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叩诊锤、棉签、直尺、卷尺、手套、石蜡油等。 三、操作内容 (一)一般状况及头颈部检查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注意 1 血压测量 (间接测 量法)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是重要的生命征。 (1)被检查者检查前 30 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咖啡,安静休息 5-10 分钟,取坐位或仰卧位,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测量点与第 4 肋软骨在同一水平,卧位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测量时被检查者不能 屏住呼吸,以免使血压升高。 (2)检查水银柱或指针是否在“0”点。 (3)测量前先将袖带内气体排空,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均匀紧贴皮 肤缠于上臂,下缘在肘窝(横纹)以上约 2-3cm,袖带不宜过松或过紧, 以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一般以能伸进 1 指为宜。听诊器体件置于肱 动脉搏动处,注意听诊器不能塞在袖带下。(图) (4)测量时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 柱再升高 20-30mmHg(2.6-4.0kPa)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 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两眼注视水银柱平面或指针,听到的第一 个搏动声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 (5)测量后使水银柱或指针降到零,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一次,取其 被检查者肘 部与心脏在 同一水平。 一 次 血 压 高 不 能 诊 断 为 高血压。 左右两上肢 血压可相差 5-15mmHg。 测血压时做 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 位、定体位 (姿势)、定 血压计
平均估为血压估 全身浅表 《1)被拾杏通取坐位或们队位 触诊时注意 林巴结检 (2) 视诊淋巴结局部征象和全身状态:触诊时将右手 三、四指并 三指并拢 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动触诊。 (3)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领下淋巴结、颏下 触及淋巴结 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 时应注意其 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围窝淋巴结。 大小。数日 ①头颈部淋巴结检查:双手指紧贴耳屏前,滑动触诊耳前、耳后 乳 度 压痛 突区淋巴结。右手指尖触诊枕后淋巴结。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右手指 活动度、有无 尖触摸左颌下淋巴结:反之,左手指尖触摸右领下淋巴结:头稍低,右 粘连,局部皮 手指尖触摸颏下淋巴结。双手指分别在两侧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领角处 肤有无红 触诊而前淋四结,面沿斜方肌前缘触诊预后淋四结 肿、薇痕、瘘 ②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者稍前屈,检查者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 管等。 触诊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者左手触被检者右侧,右手触被检者左侧,由 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图) ③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者以手握住被检查者手腕或与其做握手势, 将其前臂稍外展。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依 次钟诊尖群中央群胞肌群启明下群外测群5组脑窟淋四结。(图 ④滑车上淋巴结检查: 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腕, 用右手四指从 其上臂外侧伸至肱二头肌内侧,于肱骨内上髁上3-4cm上下滑动触摸 车上淋巴结。反之,同法检查对侧滑车上淋巴结。(图) 同腹股沟淋巴结检查: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 沿动钟诊,先触揽股泡制带下方水平组淋四结(描组/上群淋四结)」 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垂直组淋巴结(纵组/下群淋巴结)。左、右腹 股沟对比检查 ©酒窝淋巴结检查:右手扶住(或托起)被检者小腿,左手在小隐静 脉与胭静脉汇合处触摸淋巴结。 眼球运动 被拾杏者取华坐位或仰卧位。 拾查时保挂 与眼球震 (1)眼球运动检查: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被检查者 检查者头 颤检查 眼前30-40cm,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 一股按左 部不动 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呈“H”型。(图 掌握眼球运 眼球运动受动眼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 动的支配神 (上斜肌)、外展神经(外直肌)支配。 经和肌肉。 (2)眼球震颤检查: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所示方向 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对光反射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间接对光反 与集合反 (1)对光反射检查,分别为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 射检查时应 射检查 (2)集合反射(眼调节和辐辏反射)检查: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 以一手置于 拾杏著指白梦杏老前面1米远外, 匀速移向被检查者眼前5-10c 两眼之间。 处 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及两眼聚合情况。 鼻与实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注意各鼻实 区压痛检 (1)鼻检查: 压痛輪查的 ①鼻外形:观察鼻部皮肤及外形有无畸形。 按压方向
8 平均值为血压值。 2 全身浅表 淋巴结检 查 (1)被检查者通常取坐位或仰卧位。 (2)视诊淋巴结局部征象和全身状态;触诊时将右手二、三、四指并 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3)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淋巴结、颏下 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 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腘窝淋巴结。 ① 头颈部淋巴结检查:双手指紧贴耳屏前,滑动触诊耳前、耳后、乳 突区淋巴结。右手指尖触诊枕后淋巴结。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右手指 尖触摸左颌下淋巴结;反之,左手指尖触摸右颌下淋巴结;头稍低,右 手指尖触摸颏下淋巴结。双手指分别在两侧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触诊颈前淋巴结,再沿斜方肌前缘触诊颈后淋巴结。 ②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者稍前屈,检查者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 触诊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者左手触被检者右侧,右手触被检者左侧,由 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图) ③ 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者以手握住被检查者手腕或与其做握手势, 将其前臂稍外展。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依 次触诊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 5 组腋窝淋巴结。(图) ④ 滑车上淋巴结检查:检查者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腕,用右手四指从 其上臂外侧伸至肱二头肌内侧,于肱骨内上髁上 3-4cm 上下滑动触摸滑 车上淋巴结。反之,同法检查对侧滑车上淋巴结。(图) ⑤ 腹股沟淋巴结检查: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 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横组/上群淋巴结), 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垂直组淋巴结(纵组/下群淋巴结)。左、右腹 股沟对比检查。 ⑥ 腘窝淋巴结检查:右手扶住(或托起)被检者小腿,左手在小隐静 脉与腘静脉汇合处触摸淋巴结。 触诊时注意 三指并拢滑 动触诊。 触及淋巴结 时应注意其 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 活动度、有无 粘连,局部皮 肤有无红 肿、瘢痕、瘘 管等。 3 眼球运动 与眼球震 颤检查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眼球运动检查: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被检查者 眼前 30-40cm,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 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呈“H”型。(图) 眼球运动受动眼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 (上斜肌)、外展神经(外直肌)支配。 (2)眼球震颤检查: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所示方向 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检查时保持 被检查者头 部不动。 掌握眼球运 动的支配神 经和肌肉。 4 对光反射 与集合反 射检查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对光反射检查,分别为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 (2)集合反射(眼调节和辐辏反射)检查: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 检查者手指自被检查者前面 1 米远处,匀速移向被检查者眼前 5-10cm 处。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及两眼聚合情况。 间接对光反 射检查时应 以一手置于 两眼之间。 5 鼻与鼻窦 区压痛检 查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鼻检查: ① 鼻外形:观察鼻部皮肤及外形有无畸形。 注意各鼻窦 压痛检查的 按压方向
②鼻翼扇动:表现为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蝶实位置深 吸困难的高热疾病(如大叶性肺炎入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在,触诊法不 ③泉腔检查:左手拇指将鼻尖上推,借手电光观察鼻前庭和鼻腔, 能直接检查 察鼻中隔、鼻腔及鼻粘膜。 ④鼻通气: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让其吸气,检查另一侧的通气情况 然后检查对侧的通气情况。(图) (2)岛宠区压痛检杏】 ①额窦:检查者 一手扶持被检者枕部,用另一拇指或食指分别于左右 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上按压:或以双手固定头部,双手拇指置于眼 眶上缘内侧向后上按压,同时询问有无疼痛(图)。还可用中指直接叩 击额窦,询问有无疼痛: ②筛完,检杏者双手置干两削耳后,双手招指分别置干岛想部与眼内 之间向后方按压,询问有无疼痛 ,(图 ③上颌窦:检查者双手置于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颜部向后 按压,询问有无疼痛。(图) 6甲状腺触 被检查者通常取坐位,前面触诊时也可取仰卧位,充分琴露颈部。按照 随吞咽上下 诊 从峡部到两侧叶的顺序讲行触诊。 活动的肿物 (1)前面触诊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立于卧位受检者右侧①触 融大的用 诊甲状腺峡部: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峡部,可触到气 状腺 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②触诊甲状脲 肿物相鉴别。 两侧叶: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 甲状腺肿大 中指在对侧图锁到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搁指在胸锁到突肌前 分度I度时 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图)】 大视诊不能 (2)后面触诊:检查者站在被检 者后面 发现 可触 ①触诊甲状腺峡部: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峡 及:Π度肿 部,铺以吞咽动作。 视诊可见,不 ②触诊甲状腺两侧叶:一手食、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 超过胸锁乳 向对另一手拇指在对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脾。合、中找 突肌后绕: 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同法检查另 一侧 度肿大 超过 状腺。(图) 胸颉乳突肌 正常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2-4气管环前,两侧叶向后围绕气 后缘。 管,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颈部血管 (1)预静脉规诊 注意正常人 检查 ①被检者取坐位或立位,观察颈静脉,正常时不充盈,亦无搏动 卧位时颈静 ②嘱被检查者取平卧位(也有观点认为应取5”半卧位),可见颈 脉充盈的程 脉稍充盛,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领角距离的下1/3处,亦不 度 应见预静脉搏动。 区分病理性 ③颈静脉怒张:指颈静脉充盈超过上述水平,提示颈静脉压增高,见 和生理性预 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综合征。颈静脉 部血管杂音 搏动,见于 尖瓣关闭不全。 (2)颈动脉视诊 ①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 ②正常人安静时不易看到搏动,只在剧烈活动后心搏出量增加时才可 见到。安静时见到明显搏动,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
9 ② 鼻翼扇动:表现为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 吸困难的高热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 ③ 鼻腔检查:左手拇指将鼻尖上推,借手电光观察鼻前庭和鼻腔,观 察鼻中隔、鼻腔及鼻粘膜。 ④ 鼻通气: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让其吸气,检查另一侧的通气情况, 然后检查对侧的通气情况。(图) (2)鼻窦区压痛检查: ① 额窦:检查者一手扶持被检者枕部,用另一拇指或食指分别于左右 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上按压;或以双手固定头部,双手拇指置于眼 眶上缘内侧向后上按压,同时询问有无疼痛(图)。还可用中指直接叩 击额窦,询问有无疼痛; ② 筛窦:检查者双手置于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 眦之间向后方按压,询问有无疼痛。(图); ③ 上颌窦:检查者双手置于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颧部向后 按压,询问有无疼痛。(图) 蝶窦位置深 在,触诊法不 能直接检查。 6 甲状腺触 诊 被检查者通常取坐位,前面触诊时也可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按照 从峡部到两侧叶的顺序进行触诊。 (1)前面触诊: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前面或立于卧位受检者右侧。① 触 诊甲状腺峡部: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峡部,可触到气管 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② 触诊甲状腺 两侧叶: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 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 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图) (2)后面触诊: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 ① 触诊甲状腺峡部:食指和中指并拢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甲状腺峡 部,辅以吞咽动作。 ② 触诊甲状腺两侧叶:一手食、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 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食、中指 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同法检查另一侧甲 状腺。(图) 正常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 2-4 气管环前,两侧叶向后围绕气 管,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随吞咽上下 活动的肿物 为肿大的甲 状腺,与颈部 肿物相鉴别。 甲状腺肿大 分度:Ⅰ度肿 大视诊不能 发现,可触 及;Ⅱ度肿大 视诊可见,不 超过胸锁乳 突肌后缘;Ⅲ 度肿大超过 胸锁乳突肌 后缘。 7 颈部血管 检查 (1)颈静脉视诊 ① 被检者取坐位或立位,观察颈静脉,正常时不充盈,亦无搏动。 ② 嘱被检查者取平卧位(也有观点认为应取 45°半卧位),可见颈静 脉稍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 1/3 处,亦不 应见颈静脉搏动。 ③ 颈静脉怒张:指颈静脉充盈超过上述水平,提示颈静脉压增高,见 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综合征。颈静脉 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2)颈动脉视诊 ①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 ② 正常人安静时不易看到搏动,只在剧烈活动后心搏出量增加时才可 见到。安静时见到明显搏动,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 注意正常人 卧位时颈静 脉充盈的程 度。 区分病理性 和生理性颈 部血管杂音
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 (3)预部血管听诊 脉狭窄:若右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样杂音,可能为颈静脉流入 上腔静脉口较宽的球部所产生(生理性,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可消失。 8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45°半卧位。 回流征 2)检查者用右手掌面轻贴于肝区 逐渐加压,持续10秒 (3)观察颈静脉充盈程度。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9 周围血管 (1)枪击音检查: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肱动脉或股动脉),轻 周围血管征 征检查 放听诊器体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阳性意义:常 (2)水神脉(路落脉)拾查:检杏者据竖被拾杏者手腕堂面,食指 见干脉压增 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 有明显急促有 大的疾病 力的冲击感。(图) 主动脉瓣关 (3)Duroziez双重杂音检查:以听诊器的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 闭不全、甲状 人为造成动脉狭窄,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腺功能亢进 (4)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杳:用手指轻压被检杳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 定、重度贫 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 等 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二)陶部检查 序号检查项目内容 检查方法 注意 胸部视诊 体位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 若发现静脉 体表材 胸骨角、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锁骨中线 曲张或充盈 志与标 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肋助间隙、肋脊角、剑 应检查血流 室。(网) 方向。 胸壁 (1)观察皮肤、状态、肌肉第桔识」 (2)观察胸壁静脉是否有充盈或曲张 胸廓 (1)观察双侧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正常胸廓两侧基本 对称,额面呈椭圆形:双肩对称,锁骨前突,锁骨上下凹陷: 成人胸院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为1:1.5。 (2)异常胸家见于. ①桶状胸 胸席前后径增加,几乎与左右径相等,或超过方 右径,呈圆桶状:②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径不到左右径 的一半:③佝偻病胸:多见于儿童,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 肋骨交界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④胸廓一侧变性或局部隆 起。由干一胞防大品知湾或主动响空。使哪局成隆 )脊柱畸形引起胸席改变:由于脊柱严重前凸、后凸、侧上 等导致胸廓两侧不对称,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3)观察有无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4)观察乳房对称性、脊柱形态。 呼吸运呼吸运动是借隔和肋间肌的收缩和松弛而完成的,胸廓随呼吸 运动扩大和缩小,牵引肺部的扩张和收缩 (1)呼吸形式:女性多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多以腹式呼吸 10
10 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 (3)颈部血管听诊 ① 被检查者取坐位。把听诊器体件置于颈部大血管区及锁骨上窝听诊。 ② 颈部大血管区若听到血管性(收缩期)杂音,考虑为颈动脉或椎动 脉狭窄;若右锁骨上窝听到连续性“嗡鸣”样杂音,可能为颈静脉流入 上腔静脉口较宽的球部所产生(生理性),用手指压迫颈静脉后可消失。 8 肝颈静脉 回流征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 45°半卧位。 (2)检查者用右手掌面轻贴于肝区,逐渐加压,持续 10 秒。 (3)观察颈静脉充盈程度。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9 周围血管 征检查 (1)枪击音检查: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肱动脉或股动脉),轻 放听诊器体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2)水冲脉(陷落脉)检查: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食指、 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明显急促有 力的冲击感。(图) (3)Duroziez 双重杂音检查:以听诊器的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 人为造成动脉狭窄,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4)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 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 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周围血管征 阳性意义:常 见于脉压增 大的疾病,如 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甲状 腺功能亢进 症、重度贫血 等。 (二)胸部检查 序号 检查项目 内容 检查方法 注意 1 胸部视诊 体位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 若发现静脉 曲张或充盈 应检查血流 方向。 体表标 志与标 志线 胸骨角、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锁骨中线、 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肋间隙、肋脊角、剑 突。(图) 胸壁 (1)观察皮肤、营养状态、肌肉等情况。 (2)观察胸壁静脉是否有充盈或曲张。 胸廓 (1)观察双侧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正常胸廓两侧基本 对称,额面呈椭圆形;双肩对称,锁骨前突,锁骨上下凹陷; 成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为 1:1.5。 (2)异常胸廓见于: ① 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加,几乎与左右径相等,或超过左 右径,呈圆桶状;② 扁平胸:胸廓扁平,前后径不到左右径 的一半;③ 佝偻病胸:多见于儿童,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 肋骨交界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④ 胸廓一侧变性或局部隆 起:由于一侧胸腔大量积液或主动脉瘤等,使胸廓局部膨隆。 ⑤ 脊柱畸形引起胸廓改变:由于脊柱严重前凸、后凸、侧凸 等导致胸廓两侧不对称,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3)观察有无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4)观察乳房对称性、脊柱形态。 呼吸运 动 呼吸运动是借膈和肋间肌的收缩和松弛而完成的,胸廓随呼吸 运动扩大和缩小,牵引肺部的扩张和收缩。 (1)呼吸形式:女性多以胸式呼吸为主,男性多以腹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