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诗歌鉴赏 今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安徽) 令古诗词鉴赏选用的材料是清代陈维崧的《醉 落魄咏鹰》,设题两道,分别考査对古代诗 词中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题 干中明确要求结合上片和下片的内容,指向 明确
07诗歌鉴赏 ❖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安徽) ❖ 古诗词鉴赏选用的材料是清代陈维崧的《醉 落魄 咏鹰》,设题两道,分别考查对古代诗 词中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题 干中明确要求结合上片和下片的内容,指向 明确
醉落魄·咏鹰濟陈维崧 令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 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8。人间多少闲 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令[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 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 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 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 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附补充注释和讲解 ⑦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②堵:一般为用于墙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③“风低”句: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 “划破”。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 林,逐兽云雪冈。”⑤身手:指才能、本 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⑥ 轩举:昂扬貌。⑦汝:指鹰
附补充注释和讲解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 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 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 作者旅寓河南期间。②堵:一般为用于墙 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③“风低”句: 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 “划破” 。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 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 “呼鹰皂枥 林,逐兽云雪冈。”⑤身手:指才能、本 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 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H)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 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 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 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 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 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志向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 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 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 “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 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 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志向
拼解】词的题自为“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 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 “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 借物咏怀题材来认识似更恰当。开篇“寒山几堵”的“堵 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极新颖而重拙,有此 字,凌厉激荡的气势喷薄欲出,堪称炼字的典范。接数 句以“袒貂裘”、“略记”写出词人浩茫风度,为后文铺 垫。下片兴感,“男儿”三句极豪迈,又极悲愤,精警无 匹,如干将出匣,寒光射人。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 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词“鼓舞风雷”、“蹈扬湖海”的特 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后作含蓄的十 折,特别凸现词人九曲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陈 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 “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 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读本篇不仅令我们体察到 “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
【讲解】词的题目为“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 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 “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 借物咏怀题材来认识似更恰当。开篇“寒山几堵”的“堵” 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极新颖而重拙,有此 二字,凌厉激荡的气势喷薄欲出,堪称炼字的典范。接数 句以“袒貂裘” 、 “略记”写出词人浩茫风度,为后文铺 垫。下片兴感,“男儿”三句极豪迈,又极悲愤,精警无 匹,如干将出匣,寒光射人。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 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词“鼓舞风雷”、“蹈扬湖海”的特 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后作含蓄的一 折,特别凸现词人九曲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陈 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 “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 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读本篇不仅令我们体察到 “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 “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