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共六道大题,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时,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基础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舸舰/坎坷弱冠/鸡冠秉烛夜游/炳烛而学 B.蹊跷/溪流震撼/惑众寥寥数语/谬以千里 C.淋漓/撤离咫尺/炽热模棱两可/模山范水 D.焕发/涣散溯源/夙愿千里迢迢/沼泽果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绚丽一脉,自古以来多有名作佳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唐宋散文,便是文坛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A.佳构 B.源远流长 C.根深蒂固 D.奇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代中国来说,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但现代化的理想永远不 会终结,因为现代化没有穷境,当前的现代化依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追寻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不断,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 为国家前途孜孜以求、为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征程。 C.回望90年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诸多制约,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等旧思潮依旧 在中国大地肆虐,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还是空谷足音 D.一个封闭、落后的旧中国尚能有五四一代人的朝气蓬勃,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怎么能够 不落后于先贤诸君呢?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周而 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 病。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 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沙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③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④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⑤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④B.②⑤④③④C.③②④①⑤D.②③④④⑤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高考学习网一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kx. 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清远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共六道大题,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卷时,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基础题(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舸.舰/坎坷. 弱冠./鸡冠. 秉.烛夜游/炳.烛而学 B.蹊.跷/溪.流 震撼./惑.众 寥.寥数语/谬.以千里 C.淋漓./撤离. 咫.尺/炽.热 模.棱两可/模.山范水 D.焕.发/涣.散 溯.源/夙.愿 千里迢迢./沼.泽果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散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绚丽一脉,自古以来多有名作佳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唐宋散文,便是文坛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A.佳构 B.源远流长 C.根深蒂固 D.奇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代中国来说,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但现代化的理想永远不 会终结,因为现代化没有穷境,当前的现代化依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追寻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不断,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 为国家前途孜孜以求、为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征程。 C.回望 90 年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诸多制约,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等旧思潮依旧 在中国大地肆虐,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在中国还是空谷足音。 D.一个封闭、落后的旧中国尚能有五四一代人的朝气蓬勃,新一代的青年人又怎么能够 不落后于先贤诸君呢?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周而 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 病。 。 , 。 。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 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③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④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⑤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④①⑤ D.②③④①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 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 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干百年 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少北而东 少:稍 B.有积石横当其垠 垠:边,界 C.环之可上 环:盘旋攀登 D.其疏数偃仰 数:数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类智者所施设也 B「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环之可上 D.「无士壤而生嘉树美箭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益奇而坚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B.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C.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D.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抒发了对永州山水的无比热 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作者对皇帝的反叛之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B.“永州八记”生动表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 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C.文章第二段以议论为主,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讽。 D.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即景议论,将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 水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3分) 高考学习网一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kx. 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 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 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 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其一少.北而东 少:稍 B.有积石横当其垠. 垠:边,界 C.环.之可上 环:盘旋攀登 D.其疏数.偃仰 数:数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类智者.所施设也 B.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C. 环之.可上 D.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益奇而.坚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B.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C.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D.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8.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抒发了对永州山水的无比热 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作者对皇帝的反叛之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B.“永州八记”生动表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 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C.文章第二段以议论为主,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讽。 D.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即景议论,将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 水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3 分)
②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4分)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山石的瑰玮?(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 淘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3分) (2)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 (4)子曰:“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十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技术行业如此,在人文思想领域同 样出现了细致的专业分工;许多学科越来越多地成为集体性的流水化作业。精英化的个人学 术传统正被一个平庸时代磨灭 ②今天学科的分工日益精细狭小,今天的学者再也难以达到200年前学者那样的融会贯 通横跨好多个领域。自然科学已有4000多门,社会科学仅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就包括300 多个门类;各学科还在不停地分支、移植和嫁接,相邻学科的两个专家越来越难以沟通。这 些局限于狭小知识范围内的“专家”与科学的其他“专业”、以及对宇宙的完整解释日渐失去 了联系 ③在精英没落的同时,知识正走向大众化。在纸质书出现之前,中国人使用竹简和木简, 孔子周游列国载了半车书,实际不过几本书而已。数字化的电子书比纸质书的出现更具革命 性,文字影像构成的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实物状态,以比特的形式抽象化存在和传播,汘牛 充栋将成为往事。 ④电视时代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与文字,彻底抹杀了知识和思维的意义,人们从此得到最 多的娱乐和最少的信息 ⑤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一切东西都被“大多数″和“主流”磨平。 尼尔伯兹曼指出,电视将人们带入一个娱乐至死年代,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淹没。“电视通过 高考学习网一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kx. 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②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4 分)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山石的瑰玮?(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 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3 分) (2)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劝学》) (4)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十则)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技术行业如此,在人文思想领域同 样出现了细致的专业分工;许多学科越来越多地成为集体性的流水化作业。精英化的个人学 术传统正被一个平庸时代磨灭。 ②今天学科的分工日益精细狭小,今天的学者再也难以达到 200 年前学者那样的融会贯 通横跨好多个领域。自然科学已有 4000 多门,社会科学仅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就包括 300 多个门类;各学科还在不停地分支、移植和嫁接,相邻学科的两个专家越来越难以沟通。这 些局限于狭小知识范围内的“专家”与科学的其他“专业”、以及对宇宙的完整解释日渐失去 了联系。 ③在精英没落的同时,知识正走向大众化。在纸质书出现之前,中国人使用竹简和木简, 孔子周游列国载了半车书,实际不过几本书而已。数字化的电子书比纸质书的出现更具革命 性,文字影像构成的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实物状态,以比特的形式抽象化存在和传播,汗牛 充栋将成为往事。 ④电视时代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与文字,彻底抹杀了知识和思维的意义,人们从此得到最 多的娱乐和最少的信息。 ⑤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一切东西都被“大多数”和“主流”磨平。 尼尔·伯兹曼指出,电视将人们带入一个娱乐至死年代,精英文化被大众文化淹没。“电视通过
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家西塞 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摆脱奴役,而电视却成为一条最便捷的“通往奴役之路 ⑥"盒子里的人是可怜的,其程度有甚于无产者,他们除了睡觉时以外没有自由。”在 《1984》中,奥威尔预言“老大哥”通过机器监视着人们,精巧的机器沦为一种邪恶的权力 技术和统治手段;赫胥黎则认为,人类失去自由和历史并非因为“老大哥”,而是人们过于依 赖和崇拜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机器。 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的人们有远比古人丰富的知识,但却失去了古人的 诗意。机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成为现代世界的构成方式。机器决定了人们的思维 与态度。机器不仅塑造了反智人格,而且建立了一个反美体系。审美作为手工时代的遗产 在机器时代遭到残酷的肢解和擦写,一种整齐划僵硬粗鄙的工业景观,彻底篡改了人类关 于美的经典记忆。中国乡村彻底失去传统的地域风格的民居色彩,沦为恶俗的建筑垃圾。 ⑧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衍生出书法这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毛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书写者的自由,使书写者体现出—种悠闲从容和悉心雕琢的生活态度 随着技术进步,钢笔取代了技艺复杂的毛笔;现代之后,没有方向感的一次性圆珠笔又取代 了钢笔;电脑时代以来,键盘敲打彻底取消了书写本身。毛笔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 而键盘则宣告了这种“可能性”的终结。在安装了无数种字库之后,电脑可以书写出各种制 式文字。文字越来越接近机器,而离人越来越远。在使用电子排版和印刷字体的人们那里, 世界被简化为“速度 ⑨工业化浪潮在消灭了知识文盲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艺术文盲。这种文盲缺乏传统 的审美和人文情趣,他们占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在一个重商时代,他们是会计、工程师、 老板、经理、医生、官吏。对他们来说,文字只是一种工作的工具,与文化无关 ⑩在一个功利化、物欲化的世界,人们无暇关注宗教、艺术和手艺,只剩下一件事情要 做,那就是工作,或者再加上消费。这种新型人格被称为“经济人”,一切都为了攫取金钱。 经济人是机器体系和经济社会的产物,一旦脱离机器体系,这种“成功人士”就是一个狂热 的精神病人;他把—切非工作的活动都视为堕落和失败,以至于无法正常地面对生活本身 ①在机器体系中,无论成功或者失败,人都是不自由的不完整的;就如同在监狱体系中 无论狱卒或者囚犯,都无法摆脱对人性的压抑与反动。 (选自杜君立《机器时代的文化焦虑》,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 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在200年前的精英化的个人学术时代,每个学者都能融会贯通好多个领域的知识。 B.数字化的电子书的出现,使思想摆脱了实物状态,更方便地存在和传播,具有革命性。 C.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电视作为其主要成员直接控制了人们的教育。 D.奥威尔预言人们失去自由是由于“老大哥”,而赫胥黎则认为是由于人们过于依赖和崇 拜机器。 E.在重商时代,文字对会计、老板、经理、医生、官吏等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作的工具, 还与文化有很大的关联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细致的学科分工是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的广泛渗透而产生的,说明在工业化之前 高考学习网一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kx. 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家西塞 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摆脱奴役,而电视却成为一条最便捷的“通往奴役之路”。 ⑥“盒子里的人是可怜的,其程度有甚于无产者,他们除了睡觉时以外没有自由。”在 《1984》中,奥威尔预言“老大哥”通过机器监视着人们,精巧的机器沦为一种邪恶的权力 技术和统治手段;赫胥黎则认为,人类失去自由和历史并非因为“老大哥”,而是人们过于依 赖和崇拜那些使人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机器。 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的人们有远比古人丰富的知识,但却失去了古人的 诗意。机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成为现代世界的构成方式。机器决定了人们的思维 与态度。机器不仅塑造了反智人格,而且建立了一个反美体系。审美作为手工时代的遗产, 在机器时代遭到残酷的肢解和擦写,一种整齐划一僵硬粗鄙的工业景观,彻底篡改了人类关 于美的经典记忆。中国乡村彻底失去传统的地域风格的民居色彩,沦为恶俗的建筑垃圾。 ⑧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衍生出书法这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毛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书写者的自由,使书写者体现出一种悠闲从容和悉心雕琢的生活态度。 随着技术进步,钢笔取代了技艺复杂的毛笔;现代之后,没有方向感的一次性圆珠笔又取代 了钢笔;电脑时代以来,键盘敲打彻底取消了书写本身。毛笔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 而键盘则宣告了这种“可能性”的终结。在安装了无数种字库之后,电脑可以书写出各种制 式文字。文字越来越接近机器,而离人越来越远。在使用电子排版和印刷字体的人们那里, 世界被简化为“速度”。 ⑨工业化浪潮在消灭了知识文盲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艺术文盲。这种文盲缺乏传统 的审美和人文情趣,他们占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在一个重商时代,他们是会计、工程师、 老板、经理、医生、官吏。对他们来说,文字只是一种工作的工具,与文化无关。 ⑩在一个功利化、物欲化的世界,人们无暇关注宗教、艺术和手艺,只剩下一件事情要 做,那就是工作,或者再加上消费。这种新型人格被称为“经济人”,一切都为了攫取金钱。 经济人是机器体系和经济社会的产物,一旦脱离机器体系,这种“成功人士”就是一个狂热 的精神病人;他把一切非工作的活动都视为堕落和失败,以至于无法正常地面对生活本身。 ○11 在机器体系中,无论成功或者失败,人都是不自由的不完整的;就如同在监狱体系中, 无论狱卒或者囚犯,都无法摆脱对人性的压抑与反动。 (选自杜君立《机器时代的文化焦虑》,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 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在 200 年前的精英化的个人学术时代,每个学者都能融会贯通好多个领域的知识。 B.数字化的电子书的出现,使思想摆脱了实物状态,更方便地存在和传播,具有革命性。 C.电子传媒造就了一个“他人统治”的时代,电视作为其主要成员直接控制了人们的教育。 D.奥威尔预言人们失去自由是由于“老大哥”,而赫胥黎则认为是由于人们过于依赖和崇 拜机器。 E.在重商时代,文字对会计、老板、经理、医生、官吏等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工作的工具, 还与文化有很大的关联。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细致的学科分工是因工业体制的分工原则的广泛渗透而产生的,说明在工业化之前
学科之间并没有分工。 B.工业化导致了学科分工,学科分工导致了艺术文盲,艺术文盲导致了知识走向大众化 C.今人比古人更有知识,却失去了古人的诗意,可见诗意与知识的多少并无必然的联系。 D.从毛笔到钢笔到圆珠笔再到键盘,技术越来越进步,而艺术性却越来越少,说明技术 与艺术是不相容的。 14.工业化浪潮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哪些弊端?请分点概括。(4分) 15.2013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一档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节目《中国汉字听 写大会》,影响极大,受到了一致好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受到好评的原因。(4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母亲的西湖 孙道荣 又堵车了。从他家到火车站,有一条近路,但经常堵车,为了避开,今天他特意绕了个 大圈,没想到半路上还是堵住了。他愤懑地嘟囔着。 坐在后排的母亲安慰他,莫急,赶不上就坐明天的火车回去,一样的。 母亲要坐火车回老家去 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会将老家的母亲,接到杭州来,帮帮他。这些年,每年母亲都要来 杭州一两次。 母亲一来,他和妻子就轻松多了,儿子有人管了,饭有人做了,家有人照顾了。他和妻 子,就都可以腾出手,安心忙各自的工作。 每次母亲来,住上一两个月,等孩子又开学了,他们手头的工作也暂告一段落了,就又 到了母亲该回老家的时候了。他知道母亲其实住不惯这里,所以,每次母亲提出要回老家去, 他也不阻拦 有几次,他要开车送母亲回去,都被母亲拒绝了,她执意自己坐火车回去。他知道,母 亲是怕影响他工作,再说,开车的费用太贵了,母亲舍不得。 母亲就像候鸟一样,匆匆飞过来,又飞回去 母亲突然指着车窗外说,大楼后面好像有个湖,那….那是西湖吗? 他扭头看了看,目光穿过大楼,看见一块白白的水面。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那就是 西湖。来杭州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无数次去过西湖,熟悉得就跟小时候家门口的那块池塘 样。当然,没有一次是自己单独或一家人去逛的,全是陪外地来的客户和朋友。他想,反 正自己已经在杭州了,有的是机会,随时可以去西湖边逛逛。 母亲轻声说,能开车转过去吗?我想看一眼西湖,到湖边看一眼,就可以了。 他回头望着母亲,犹疑着问,妈,你没看过西湖?顿了顿,又嘟囔了一句,我没带你来 过西湖吗? 高考学习网一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kx. 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科之间并没有分工。 B.工业化导致了学科分工,学科分工导致了艺术文盲,艺术文盲导致了知识走向大众化。 C.今人比古人更有知识,却失去了古人的诗意,可见诗意与知识的多少并无必然的联系。 D.从毛笔到钢笔到圆珠笔再到键盘,技术越来越进步,而艺术性却越来越少,说明技术 与艺术是不相容的。 14.工业化浪潮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哪些弊端?请分点概括。(4 分) 答: 15.2013 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一档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节目《中国汉字听 写大会》,影响极大,受到了一致好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受到好评的原因。(4 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母亲的西湖 孙道荣 又堵车了。从他家到火车站,有一条近路,但经常堵车,为了避开,今天他特意绕了个 大圈,没想到半路上还是堵住了。他愤懑地嘟囔着。 坐在后排的母亲安慰他,莫急,赶不上就坐明天的火车回去,一样的。 母亲要坐火车回老家去。 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会将老家的母亲,接到杭州来,帮帮他。这些年,每年母亲都要来 杭州一两次。 母亲一来,他和妻子就轻松多了,儿子有人管了,饭有人做了,家有人照顾了。他和妻 子,就都可以腾出手,安心忙各自的工作。 每次母亲来,住上一两个月,等孩子又开学了,他们手头的工作也暂告一段落了,就又 到了母亲该回老家的时候了。他知道母亲其实住不惯这里,所以,每次母亲提出要回老家去, 他也不阻拦。 有几次,他要开车送母亲回去,都被母亲拒绝了,她执意自己坐火车回去。他知道,母 亲是怕影响他工作,再说,开车的费用太贵了,母亲舍不得。 母亲就像候鸟一样,匆匆飞过来,又飞回去。 母亲突然指着车窗外说,大楼后面好像有个湖,那……那是西湖吗? 他扭头看了看,目光穿过大楼,看见一块白白的水面。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那就是 西湖。来杭州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无数次去过西湖,熟悉得就跟小时候家门口的那块池塘 一样。当然,没有一次是自己单独或一家人去逛的,全是陪外地来的客户和朋友。他想,反 正自己已经在杭州了,有的是机会,随时可以去西湖边逛逛。 母亲轻声说,能开车转过去吗?我想看一眼西湖,到湖边看一眼,就可以了。 他回头望着母亲,犹疑着问,妈,你没看过西湖?顿了顿,又嘟囔了一句,我没带你来 过西湖吗?